青年教师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品质与学生发展 侍淑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教师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品质与学生发展

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查哈阳农场高级中学侍淑慧

摘要: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发展关系甚小,对学生发展较为重要的因素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教师、个性心理品质、学生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的许多学者对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智力相关系数甚小,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也很微弱。这种现象如何解释?美国的心理学家莫斯和怀尔德等人认为,教师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智力和知识水平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达到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以后,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就不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1954年,莫里斯·科根调查了33个初中班级学生后发现:教师的温暖、友爱与学生自觉或被要求完成的工作总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1958年他又指出,温和、体谅人的教师倍受学生欢迎。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他们在新学期开始4个月时在奥克小学1至6年级中各选3个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更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一年后的第二次测验结果表明,这些儿童的测验成绩仍继续提高。研究者经调查分析认为,

教师对这些学生特别注意,以更友善的态度亲近他们,以更多的时间关心他们的学习,学生体察到教师对自己的暗含期待,受到激励,于是智力和学习成绩均有大幅度提高。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不教师,使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充满信心,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而变得更加自信,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迅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定向指导的作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洛奇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从以上实验不难看出,教师的民主作风、态度热情、热爱学生、期待学生进步等个性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积极作用。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此方而呢? 首先,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影响和塑造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或人格是由多种亚结构组成的复杂而完整的结构系统,个性倾向性是这一结构系统的核心。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成份。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他们发展健全的个性。作为在教育过程中居主导地位的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陶冶学生性情,他的个性在学生性情陶冶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关学习心理的研究指出,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因素或智力因素;另一类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称为个性或人格因素,它对学习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诸多研究结果都证明,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影响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心理品质呢?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一致的影响而形成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是诸多环境、教育因素中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以及教育实践的事实都说明: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学生优良的个性生成、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间人际交往的过程,这种交往的基础是师生双方的个性特征,情感是交往的主要渠道。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华尔特·科勒斯涅克所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不仅传授、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正式课程,而且还传递、领会教学大纲所未规定的态度、意愿、情感等个性心理特征方而的“看不见的课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融洽和谐,课堂上就会形成生动活跃的气氛。这种良好的气氛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作用,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保加利亚医学博士乔

治·卢扎诺夫首创的“暗示教学法”(亦称“启发法”或“情景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工作集体中的情绪状态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如果教师缺乏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他的教育力量的“源泉”就会枯竭,他的教育工作就会归于失败。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也愈加迫切。21队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向的。作为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各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这就必然要求更进一步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而作为影响教育质量重要因素的教师个性心理品质在教育科学研究及实践中的地位必将愈显重要。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 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学[M ]。昆明:石南人民出版社

1983。

[3] 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胡学玲,李华芳。论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成都行政学l坑学报,2007(2),70-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