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的建置沿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的建置沿革

醴陵地处湘赣两省之间的要冲,离广东也可算“咫尺之遥”。这附近唤作“陵”的地名多得很:炎陵、黄陵,北边不远就是古代楚国的要塞长沙,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有两个重要人物——炎帝、舜帝都葬于此;东边紧挨着的是红色中国之名地井岗山,往西走不多远就是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

醴陵依渌江而建,又是一个桃源似的世外之美。怎见得好?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中,用“渌水荡漾清猿啼”来形容江水的清澈,我们就可知道渌江的可爱。不必细说官庄的湖水如何的烟波浩淼,也不必细说夕阳下的状元阁、奎星塔如何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从老街上斑驳的石板路,人们也会被渌江畔的历史积淀所折服。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的最东面,东邻江西萍乡,北界湖南浏阳,南和攸县接壤,西与株洲、湘潭隔湘江相望。全市总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是鞭炮祖师李畋的故里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享有“中国瓷城”和“花炮之乡”的美称。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醴陵

春秋战国时期,醴陵地区以稻米酿酒而著称于世,故称其地为醴,而名酒的中心又在翁陵山下的乌程乡,叫“乌程酒”,在晋代仍为贡酒。醴本旧称,合陵为号,遂有“醴陵”之名,2000年来从未易名,算得上是中国史上难得的地名。

二、醴陵东汉设县

醴陵东汉设县,二千年沿袭,封侯置爵,名称未作改变,是荆楚古邑。醴陵勒守罗宵,战略位置重要,号称吴头楚尾,吴楚咽喉,是沟通中南、联系云贵的必经要道。

《荆州记》记载:“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县有井,官取水为酒,与湘东酃酒常年献之”。由此可见,远在春秋战国时期,醴陵地方就以酿酒著称于世,而酿酒的中心乌程乡正在位于翁陵山下,由此得名醴陵。醴陵之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史记》卷十九: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越为醴陵候”。从此以后,醴陵历代都是封爵之地,而且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更改,至今已经超过2100年的历史了。历代醴陵候爵之中最为著名的是南朝时期梁国的文学家江淹。江淹于梁天监六年(公元502年)被封为醴陵侯。成语中的“江淹得笔聪”和“江郎才尽”就是指他。后人记述他很有文采,他的作品结集后,就称作《醴陵集》。

清同治版《醴陵县志》记载:东汉以湘南候国析其地置醴陵县。三国初属蜀汉,后属吴。这个记载说得非常明白,三国初,醴陵属于蜀汉政权管辖,也就是楚国的版图。清查慎行《题左家洲》诗中有“一水趋湘急,孤城入楚深”之句,可为佐证。醴陵应当就是楚国的最边缘了,故称为楚之尾。“后属吴”大抵应当指东吴陆逊收回荆州之后。从吴国京都健康看来,醴陵远在上游,算是“吴之头”。一国之内,随着朝代的变更,内部属国的区划有所变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地理上来看,罗宵山脉横亘在吴楚之间,成为江南自东向西驿道难以逾越的一道天然屏障。罗宵山脉绵延数百公里,只在醴陵至萍乡之间顺着萍川水留下一条狭窄的低洼地带,成为沟通华东和中南的重要通道,被称为“萍醴孔道”、“吴楚咽喉”。

位于这条通道上的醴陵自然成为湘东赣西的水陆交通枢纽。攸县的谷物、萍乡的煤炭经由渌水下湘江出洞庭,近到武汉远到南京。陆路运输发展起来后,醴陵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更加明显。1889年,湖南省第一条铁路--萍醴铁路也就修筑在这条通道之上,醴陵火车站也就成为湖南省第一个火车站。1992年,湖南省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高等级公路--莲易

高等级公路也还是建筑在这条通道之上。

醴陵自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置县以后,除元升为醴陵州外,一直均为县制,1985年改设市。连绵两千余年,未改易其名,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之根源和衍生,在于水文化、土文化和火文化。醴陵之水文化,即酒文化。醴为美酒,本来就因盛产乌程美酒名其地。又渌水贯境而过,浸润沃土,农耕文明发达,是江南鱼米之乡。

醴陵之土文化,即陶瓷文化。醴陵因盛产瓷土而坐其地利,成为中外闻名瓷城。

醴陵之火文化,即花炮文化。醴陵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里,是花炮之乡。且土由水塑而成型,泥经火烧而为瓷,陶瓷和花炮都是火中产生的凤凰,所以醴陵以“火凤凰”作为市徽。渌江书院,承继宋明理学道统

醴陵历来有重教兴学传统。自南宋至清代,醴陵相继办有九所书院,其中办学最长、影响最广的是渌江书院。

南宋学者张南轩、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时,醴陵进士吴猎与他们交游甚密。吴猎先从张南轩学,后拜朱熹为师。朱熹任潭州知府时,曾聘他的学生、醴陵学者黎贵臣掌岳麓书院。由于醴陵学者与岳麓书院人事交往密切,“醴人望风景从”,兴办书院。

三、宋之醴陵

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两次来醴讲学。一次是乾道三年(1167)往潭州访问张拭回来,另一次是绍熙五年(1194)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时。两次来醴都在醴陵渌江书院前身之学宫讲学,宣传理学思想。

四、宋元明清之醴陵

渌江书院是在宋元明三代学宫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创建起来的。渌江书院座落在西山下,与靖兴寺、宋名臣祠并居。前有千年古樟,古樟下刻有明王守仁在醴之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此处风景优美,环境幽静,门前是悠悠流过的渌江。渌江书院设讲堂、内厅、斋堂,祀有“万世师表”孔子画像,右边还有一排清代考棚。

左宗棠曾任渌江书院山长。清道光十七年(1837),陶澍阅边至萍乡,途经醴陵,官绅设行馆于育婴堂,清左宗棠写一门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湘子弟翘首公归”,陶澍激赏,驱车见左宗棠,作彻夜长谈,并订儿女婚姻,纳左为东床。

左宗棠对醴陵学子十分器重,情谊深厚。咸丰十年(1861)他率军出江西援祁门,途经醴棱,当时文武官吏匍匐郊迎,他仅颌首而已,但见到渌江书院学生时,便下车握手,偕行十余里,谈笑甚欢。

渌江书院承继宋明理学道统卜重视振兴文教,培育英才。这里走出了一批治国治军治文人才。其中有辛亥革命时著名政治活动家宁调元,南社创始人之一傅雄湘,曾组织护法军与蔡锷举义策应功震长岳的肖昌炽等。渌江书院后改为学堂,继办师范,仍然英才蔚起,名贤辈出。李立三、左权、张子意、宋时轮、程潜、陈明仁等都从此处走向救国救民之道。红拂墓•青山何幸此埋香

醴陵西山之腰有红拂墓。红拂为隋朝相国杨素之侍姬,姓张名出尘,因手执红色拂帚而称红拂。相传唐李靖将军拜竭杨素时,红拂夜女扮男装逃出相府,追随李靖,表示“丝萝愿托乔木”,与李靖结为伉俪。

红拂一直跟随李靖行军在外,转战南北,不辞辛劳。一次李靖率军驻醴陵,红拂随行,不幸染病。李靖只得将红拂托付当地,自领兵出征。当李靖回师时,红拂已病故,葬于醴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