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力的存在》最新精品教学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存在教案
【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即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力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人们不觉得生疏是因为常用“力”这个词语的缘故,但要深刻理解物理学中力的定义是很困难的。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教材分析】
考虑到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因此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概念,而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教材目标】
认知目标:
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个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
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经历或者是所展示的图片,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确认力的存在”的各种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科学,亲近科学。
2.“力能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和“气球实验”体验探究,小组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重、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
难点:力的相互性。
【教学原理】
启发教学原理,循序渐进原理,知智统一原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幻灯片),矿泉水瓶子、蹄形磁铁、铁片、弹簧、橡皮筋、篮球、温度计、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吸管、气球、绵绳、条形磁铁、小磁针。
【案例描述】
幻灯片出现“力”这个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
师:“当然熟悉,因为我们经常用它谴词造句,那么就请同学说出几个含有“力”的词语。
”
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这些词语当中,力的含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
”
师讲述:“‘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
在科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幻灯片出现“风”字。
师:“‘风’,大家熟悉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熟悉。
”
师:“既然熟悉,那风有颜色吗?”异口同声:“没有。
”
“有形状吗?”异口同声:“没有。
”
“你看到过它吗?”异口同声:“没有。
”
“摸到过它吗?”异口同声:“没有。
”
这时有一位同学说“有”,师:“那你能告诉我,你摸到是什么感觉?”
生:“有时风在我手上吹过,有一种很滑的感觉。
”虽然这不符合科学中定义的触摸,但是我尊重学生的描述,没有直接否定。
师:“噢,很好!这位同学因为风吹在他的皮肤上,刺激了皮肤,被她感觉到了。
那其他同学,你们感觉到了风的存在吗?”大家异口同声:“感觉到了。
”
师:“你们是如何感受到它的存在的?
生:“我看到刮大风的时候,树被吹歪了。
”
师:“很好,风吹树产生的效果被他的眼睛看到了,还有吗?”
生:“刮大风的时候,我在屋子里听到外面有很响的声音。
”
师:“很好,风吹动其他物体,使他们发出声响,被你的耳朵听到了。
还有吗?”……同学举手非常积极,都很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以致于不原听我解释,但我很开心,因为他们愿意感受、愿意表达,愿意交流。
师讲述:我们的同学都很棒,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被我们感受到了,风在其他物体上(包括我们的身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刺激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被我们感觉到了。
在科学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幻灯片切换到“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同学们平时经常在用,以“电”为例讲解(根据电灯发光确认电路中有电流)。
感受力的存在
幻灯又出现“力”字。
前面做了很多铺垫,回到体验力上面来,学生轻车熟路,很容易表达了。
师:“‘力’,你看见过吗?”大家一起说:“没有。
”
师:“摸到过吗?”大家一起说:“没有”,有的同学马上说,“感觉到过。
”
师立即追问:“那你是如何感觉到力的存在的?”
生:“我把哑铃举起来的时候觉得很重。
”
师:“你认为这时候有力存在,那么是谁受到了力?”
生:“……哑铃。
”
师:“那你自己感受到力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哪里感受到了?”
生:“手臂肌肉”(铺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很好,还有吗?”
生:“有时被人撞了一下感到很疼。
”“刮大风时骑车感觉很累”……
同学们又回答了很多,为了铺垫“什么叫运动状态”,教师提示:“刚才有同学说到接球的时候,手感受到了力,那么,篮球有没有受到力?”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有”。
师:“你们怎么知道它受到力了?”
生:“因为篮球弹到地下的时候,形状会发生改变。
”
师:“因为篮球形状变了,所以你觉得它受到了力。
还有吗?”
生:“篮球投出去的时候是飞出去的,后来被别人拿住了。
”
教师明白学生想要表达什么,但他又表达不清,所以及时提示:“你认为这时球在运动中什么发生改变?”生:“运动的方位变了。
”
师纠正:“运动的方向变了,那球运动的快慢变了吗?”
大家一起应答:“变了。
”
师:“很好,我们将物体运动时的快慢和方向发生改变称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变了,(板书)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为后面学生自己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做铺垫。
师:“为了让在座的每个同学都感受到力,我准备了矿泉水瓶子、磁铁、橡皮筋、篮球、弹簧。
你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物品,或者是自己身边的物品来向大家展示力的存在。
”
大家争先恐后要上台演示:有的捏矿泉水瓶,有的拉橡皮筋,有的投篮球,有的拉弹簧,有的用磁铁吸铁片,有的把钢尺弄弯了,有的把纸撕成两半,有的用橡皮筋弹铅笔……刚开始同学都用提供的物品进行演示,这时教师要求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演示,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体会到了平时所说的科学就在身边。
师:“刚才的展示说明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力。
”幻灯片出现根据演示以及先前描述的各种情景,“在这几个情景中,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学生根据情景一一回答,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自己归纳。
为了后面的探究,教师讲述:“力有两个作用效果的含义是:当一个物体受到力(应该是非平衡力,但教师在此不宜展开)的时候,它会显现出两个效果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反过来,如果一个物体的形状变了或运动状态变了,或者两个同时发生变化,说明它一定受到了力。
”
幻灯投影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接下去是结合事例巩固。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力有这样两个作用效果,那么你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大家积极回答,只要是教师手头上有的,都让学生试一试,而且学生还学会了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来展示。
这时,课堂里的气氛非常活跃。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的探究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不再请学生一一回答。
这时,教师出示“二锅头”酒瓶,同学们笑了起来,他们不明白老师的用途。
教师请一位同学摸摸看,敲敲看。
师:“是什么做的?”生:“好象是玻璃,很硬。
”
师:“用力捏捏看,捏不捏得动?” 这位同学用力捏了捏回答:“捏不动。
”师:“我试试,”教师用力捏了捏,“确实捏不动”教师点头赞同。
师设疑:“既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我用力捏玻璃瓶,你们认为它的形状改变了吗?”
少数几位说没有,师:“为什么你认为形状没有发生改变?”
生:“因为眼睛看不出来。
”
多数同学说有,教师追问说有的同学:“既然你说有,我们又看不见,你认为应该如何解释?”
学生略有思考后回答:“可能是物体的形变太小,肉眼看不见。
”建立假说。
师:“那么到底是谁判断正确呢?”稍做停顿,“作为一个科学探究,我们已经完成了哪几步?”
生:“提出问题和建立假设。
”再次明确问题和假设。
师:“那么第三步是什么?”生:“指定计划”
师:“很好,我们应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同学们陷入思考,教师稍做停顿,给予提示:手捏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大家看,我捏瓶子,里面的水面如何变化?”
生:“水面上升了。
”
教师接着出示温度计,指着里面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在温度计的结构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里面有一根什么?”生:“很细的玻璃管”
师:“那为什么要做得那么细呢?做得粗一点可以吗?”生:“可以”
师:“那做粗一点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说“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生:“做粗一点效果就不明显了。
” 这时有聪明的学生已经在迫不及待地小声说“我知道了”。
师:“很好。
现在,根据我的提示,请四人小组讨论,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热烈,教师参与指导,有同学甚至想到把温度计两头打碎代替玻璃细管,这时,教师出示橡皮塞和玻璃管给予提示,也让那些还没有想出办法的同学受到启发。
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想出了办法,教师请一位学生代表发言,讲述制定的计划。
解决方案:采用放大的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
收集证据:同学们争先恐后要上台动手实验,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这位程度较差的同学一开始不能完全领会教师的提示,没将红墨水倒满瓶子,不过在同学们的提示下,顺利完成了实验,并且效果明显,学生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都很兴奋,争着要上来试一试,最后教师按了按玻璃瓶验证同学们的假设,给予肯定。
得出结论:力确实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么,我们的课本放在课桌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会不会使桌面发生形变?”大家异口同声:“会”,显然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印象都很深刻。
师:“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生:“形变太小了。
”
幻灯片转入了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由记录员记录每个组员的发言,概括出以下几种情况:
①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物体的运动由慢变快
③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
④物体的运动由快变慢
⑤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师:“从第五种情况可以知道,不管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发生改变,只要物体运动的方向变了,就可以判断物体一定受到了力。
”习题巩固。
“力的相互性”的探究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力有这样两个效果,那么物体之间在发生力的作用时有什么特点呢?”引起学生思考,以“气球实验”探究力的相互性。
师:“请同学观察P57图2—33,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图中的两个气球都被压扁了。
”
师:“他们被压扁的程度一样吗?”
生:“差不多”,“一样”。
师:“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A. 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 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 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每两人为一个小组,要求拿出事先吹好的两个相同大小的气球。
学生动手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图示效果的作用方法是______。
大多数同学选A.B.C.三种方式都可以,有个别同学选C,
师询问,“为什么选C?”学生回答不出。
老师和他一起重复实验后再次提问:“当你用A.B这两种方法实验时,两个球形状都改变了吗?”
生:“变了。
”
师追问:“那你为什么还选C?”教师想提示他用力的作用效果去判断力的存在,但是学生没有领会,所以老师索性顺水推舟,为以后拓展“力的相互作用大小是一样的”做铺垫。
师:“是不是你觉得他们一个扁得厉害一点,一个扁得小一点?”学生点点头。
师:“那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导致了它们形状改变不一样?”学生思考,教师又转向其他同学,“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
生:“可能是球的质地不一样。
”“可能是因为吹好的球大小不一样。
”
师:“对,也可能是他的心里在作怪。
但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点就是:不管是以哪种方式进行实验,两个球都扁了,说明他们都受到了力。
至于扁的程度是否相同,因为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包括我们的眼睛观察误差太大,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但我们以后会继续探究。
”学生点头赞同。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你是如何发现这个结论的?”后半个问题涉及到较强的逻辑思维。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多半能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但为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师追问:“也许你的结论是通过预习书得来的,你能从你刚才的实验现象中说一说为什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回答起来显然有些困难,意思表达不清,前后逻辑不连贯,但没有关系,教师鼓励多个同学进行表达,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让其他同学通过倾听理清自己的思路,最后教师讲述。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有些同学也分析得比较到位,我们一起来看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画图示,“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左球受到力被压扁,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我们发现右球自己也被压扁了,说明它也受到力,那这个力是谁给它的呢?”同学们恍然大悟,异口同声:“是左球”,师接着他们的应答:“右球压左球,左球也要压右球,因此,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慢慢讲述,让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师:“知道了力的相互性,请同学利用我课前发的两根橡皮筋做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相互性,并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两人一组实验,讨论。
同学们都知道用两根橡皮筋相互牵拉会发生形变,但如何说明这样就可以证明力的相互性,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师请一组上台演示:甲拿一根橡皮筋不动,乙拿另一根橡皮筋去拉甲手中的橡皮筋,结果两根橡皮筋都变长了。
教师要求甲说明为什么这个实验能证明“力的相互性”,虽然有前面的铺垫,但学生在表达时还是有困难,教师请多个同学回答,程度较好的表达相对顺畅一点,最后由教师重述,使所有同学再次理清思路。
师:“知道了力的相互性,我们来看一个‘气球火箭’的实验。
”
教师演示“气球火箭”,学生看到放了气的气球沿着棉线水平飞了出去,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声。
师:“为什么放了气的气球会沿着棉线飞出去?”
学生用不够准确的语言描述后,教师再用准确的语言纠正了一遍。
师:“其实把这根棉线竖直放置,气球就会向上飞,这和你们在电视里看到的什么情景非常相象?”
生:“火箭。
”
师:“对,去年“神州五号”上天令举国上下欢欣鼓舞,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上天的吗?”大家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幻灯切换发射地空导弹、火箭上天两幅图片,学生先自己分析,教师再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一遍。
幻灯切换发生车祸时两车都被撞扁的情景,看到图片上的惨状,同学无不叹息,同时对力的相互性有更为具体的认识。
教师请同学分析原因。
学生表达顺畅。
师提问:“你还看到哪些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回答了各种感受,比如打桌子,手会疼等等,但都只体现人与其他物体之间力的相互性。
幻灯出现划船的情景,有同学领悟到了,回答:“船的前进是利用了力的相互性。
”师追问:“图片中的人用桨在划船,桨对谁用了力?”生想了想:“水”。
师:“向什么方向用力的?”生:“向后”。
师:“向后划水,为什么船向前行?”生:“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它向前的力。
” 教师通过追问的方法使所有同学明白船是如何前进的。
师:“既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任何一个力都涉及到两个物体,所以我们说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但是否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一些学生思考,一些学生联想到前面的磁铁吸引铁片,回答:“不一定,比如吸铁石吸引铁块。
”
师:“很好。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演示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磁场中受力转动,同学们睁大了眼睛,感到十分好奇,一个劲问为什么。
在大家意犹未尽中,教师将幻灯切换到“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以学生发言代替教师总结。
播放录象片段,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力”。
教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如果你能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那么你会学到比课本上更多的东西。
”
备注:按传统授课,半节课就可以上完的内容以现在新课改的形式展开,一节课都很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