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辛巴的重剑无锋:特别寄送6(2015.05.18)

各位兄弟、妹纸:

由于我的过于谨慎与主观,虽有小赚,但也就与大盘基本持平而已,错失了四个月的疯狂牛市,相对起卖掉的神创股以及没有买的各种神股而言,差得实在太多,我对自己深深失望。

但失望无法拯救自己,只有行动才能自我救赎。所以,随着上证指数在4572点开始调整,我也开始了较大规模地换股调仓。

在说明换股调仓的思路之前,我先谈谈自己所犯的错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诚实地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短期结果不能说就真的错了,但是,中长期结果与预期相差太远,肯定就是错了,所以,如果不能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将来仍然会出现较大的问题。

首先,补充《重剑无锋》对卖出的研究思考。

重剑写于大熊市期间,因此,其思想更侧重于安全边际,从投资的最基本原理去讲如何防守,但对攻的方面,却思考不足,尤其是不能从中国特色来现实考虑,如何更好地把握卖出机会。

经过反复研究,我认为卖出不仅仅要考虑价格是否高估,还应更注意一些导致泡沫破裂的标志性事件,从而提高持股能力及逃顶的预判能力。

尤其要注意,中国股市通常以圈钱目标达成作为终极巅峰标志。

股票的涨跌由什么力量决定?

本质上来说,肯定是由长期价值的变动决定。

那么,又是谁在推动价格来围绕价值波动的?以前,我把推动价格的力量简单地理解为低估价格回归价值,成长泡沫透支价值,这些理论具有普遍性,但是,却不能揭示实际状态下的推动逻辑。

在没有外在力量操纵市场时,价格主要由价值决定,熊市中,连国家力量都无法左右价格下挫,反复救市也只能跌跌不休,跌到所有人都麻木时,国家也不救,庄家都死绝,价值的支撑力量就会显现。

比如说,以最惨烈的2008年大熊市为例,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1664点,绝大部分股票都跌去80%,有的会跌掉90%。这个过程中,无数交易者进去抄底,我当时也曾在2700点左右参与过一次抄底,买入了24元左右的青岛啤酒,不幸的是,反弹不久,指数就再度暴跌,青岛啤酒也不能幸免,跟随下滑。而当指数跌到2200点时,青岛啤酒就停在16元不肯下跌了,但其他股票仍持续下滑,跟随指数又大跌500点(下跌25%)到1664点,青岛啤酒当时却横在16元像铁板一样一动不动,有人理解为庄家的操纵行为,有可能是,但是,考虑到青岛啤酒是中盘股,持股分散,要做庄并不容易,基本排除这个可能,更多的可能是众多交易者基于价值严重低估而买入。

可见,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适用,即使是无人可救的大熊市中也会发生作用。

但是,牛市的上涨就复杂得多了,低估只能保证少跌或不跌,但是涨却要各种投机力量的参与。根据我对股票市场二十年的长期观察,每次大牛市都是国家

为了实现自己的圈钱目的而发动的,最后结束也以其基本达成目的而终止。

以前,我不太在意宏观政策的研究,比较简单地自下而上考虑问题,认为只要微观地研究企业价值、成长性就可以了,巴菲特、卡拉曼等人也是这种观点,他们都不止一次说过,专注于企业价值,不必太在意经济政策等,优秀的企业总是在经济萧条时更安全,在经济兴盛时表现得更好。而我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分析也不太在行,且看多了政府主导的泡沫破灭,所以,对于如何看风等风并不是太在意,甚至认为提前猜中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能否找到龙头股取决于选股者的个人能力与时运,基于常识用分散化去覆盖,也能网到不少大鱼,所以,每次牛市来,我是提前在低位布局了不少大牛股,偶尔也能押中一些龙头品种。

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上涨到顶是价值规律发挥了作用,但其实那都是各种投资大师所编出来美丽幌子,掩盖对投机行为的现实认知。价值回归可以用来解释牛市早期的齐涨,也可以解释牛市中后期因比价效应所产生的质优补涨,却不能解释最后的投机疯狂。而不能理解投机疯狂,就无法把一些疯子股票拿到最后。少赚一大笔疯狂的钱,是很可惜的,就像我这次过早基于价值而清空严重高估的创业板,虽然从投资的角度分析没有错,但交易水平却是很臭的,真正的高手不仅应善于在恐慌的极底买入,同样也要善于洞悉市场,坚持到泡沫的高峰卖出,而不是半山腰就急着离场。因此,在如何理解最后的疯狂上,还应加强研究,进一步结合国情与实际情况,提升对市场的认识。

而从多年的交易经验看,最后的投机疯狂都是一些公募基金借着为国做庄的名义,在管理层的纵容下,疯狂拉升那些与新股发行有关的圈钱示范股,所形成的所谓主流行情,炒作结束大多也是基于任务完成,而不是因为这些股票早就涨到不讲估值没人敢买的神经病状态。

回顾一下历史:

1996年到1997年的大牛市,就是为了解决大量国企破产改制上市,而当新股大量上市,上到市场无法承受时,自然结束;

2006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刚开始引发牛市是股权分臵改革,后来就是为

了央企上市服务,作为相关人气股,各路公募基金把中国船舶暴炒20倍,涨到不可思议的300元,成为央企示范的龙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神华等就是在此期间上市,不久即被暴炒,整个中国概念股行情直到中国石油顶峰上市时,才结束;

2009年上证也有过一波反弹,但是国家为了拯救中小企业,大量发行中小板股票,因此行情的主角很快让位于中小板股票,结果中小板股票指数居然还走出了一波创新高的牛市行情(主板只涨到三千多点就反弹失败,慢慢盘跌),最后以创业板成功地大量发行而结束。

一次又一次,尽管这些年有相当多的人与文章指出这里面的内在联系,而且从合理性来说,也有道理,因为国家支持某类公司上市圈钱时,必然会在新闻宣传、政策引导上反复关照,民众也比较容易关注且相信故事的真实性,炒作自然也比较容易。但每次我都是书呆子式地认为,政府行为是合理的市场行为,我们只要专心研究企业价值就可以了,价格虚高了就跑,少去研究些圈钱动向,不参与鬼画符的游戏就是走正道。尽管没赚到几次最后疯狂,但基于价值严重透支而跑,其实际结果也与顶部区间基本类似,问题并不是很大。但没想到的是,这一回价格严重透支还可以再疯涨个两三倍以上。

有些一直能用的经验,并不代表它就是真正合适的,这一回就被证伪。

我之所以在年初基于周期与估值减持创业板,并公然不看好创业板,就是从价值规律考虑问题,但是,我漏算的是国家对于注册制的期待,虽然注册制并不只代表创业板股票,但是市场已经解读为主要是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上市问题(确实大部分央企都已上市了),而只要注册制没有成功登场,相关股票没有大量上市之前,这些创业板中的机构就敢扯着为国做庄的旗号,继续狂炒,任何业绩衡量指标(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值率、市梦率、市胆率)都没有效果,炒到所有人根本不在意中小企业的估值,才能海量地发行新股,这就是管理层的根本目的,也是管理层纵容甚至鼓励这些公募基金公开锁筹做庄的原因。

为什么每次面临二八风格转换时,受伤被打的总是低估值蓝筹?因为它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