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新课改论文,初中音乐新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新课改论文,初中音乐新课程论文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音乐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作为教师如何来面对这一切?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同时,还应转变教育观念。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认识到自身角色的五大转变,让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具生趣,使学生体会到“学海无涯乐作舟”。从而积极的参与,深刻的体验,真正去感悟音乐,发挥个性。
关键词:角色转变;课堂三无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音乐艺术教育是实现这一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这一理论又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尊重学生个性、平等交流的学习。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更新。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因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由此,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六大转变。
(一)“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自居,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如在我上《北京喜讯传边寨》一课时,有位学生神色紧张,问其何故,他说要打仗了。原因是他感受到了音乐节奏的紧凑性。此时,教师不应将学生对同一音乐的不同感受判以“不正确”的论断,应该加以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双方信息的平等的交流。教师是非权威,只是信息交换的平台。
(二)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不应做灵魂的工程师,灵魂的预设者,而是心灵的激励唤醒者。
(三)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比单纯传授答案更重要,于是开放的课堂中不仅只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师也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四)“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的转变
由于作为应战者,教师就得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流水才能不腐,一桶水时间久了会变质,我们应该让自己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每天海纳“百川”,不断补给,方能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如音乐课上,教师不仅要介绍历史性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同时,还应洞察新世界,将最新的音乐信息拿来与学生交流。
(五)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会将不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歪枝”“残枝”判以死刑,随意修剪,也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将花木视为另类生命,但教师与学生是生命同源,教师应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允许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给他们的人生引路,而不是限制其发展空间;更不能判以死刑。
二、那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贯彻这些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的“三无”做起:
(一)无“一个教师讲到底”的课堂
课堂上应予以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有科学证明40—45分钟的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5分钟的时间,教师除了“画龙点睛”的讲解之外,不妨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内发挥个性。
(二)无讲台的课堂
“一个讲台,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椅”是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室的写照,这就无形中固定了教师、讲台的权威性理论,而事实上,教师是非权威,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如果教师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融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知识,更会觉得其乐融融;其次由于这种氛围,我们的学生在音乐的喜怒哀
乐中会更自然地获得丰富的情感,也许他们还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也不应该因为他们打破了安静的音乐课纪律而加以斥之,也许一句“乐感不错”“节奏感很强啊”更有效。
(三)无固定的考试
多年来,音乐的考试,形式单一,要么“一首歌定分数”“要么一张卷定分数”,我觉得这些都不够全面的体现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下放,让出评价权,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更为重要,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妨再加入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评价。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除了观念上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外,在知识结构等多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新型的教师一是要学会选择,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法、形式、手段有了许多改进和拓展,要判断它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符合教师本人的教学个性、风格、知识结构,符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要学会加工,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式是不能全盘照搬的,必须要经过教师的个性化、本土化的加工,才会适合于本地区、学校、教师、学生,这实际是课程二度开发的能力。可见,要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没有一番对比、思考和研究,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的。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一点心得体会,希望我的这片“瓦”能引出“金玉良言”。让我们教师共同携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与新课程改革同行,不断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