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在信息时代的影响及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在信息时代的影响及改革
一、信息时代对教学带来的深刻影响
当前,世界上正在进行着一场以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为主流的科学技术革命,人类生活正在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知识经济的到来,迫切需要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先进的教育来培养,而新时代教育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使传统单一的讲授法无能为力。
静态的图片、模型无法达到生动展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而利用信息技术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可通过虚拟动画演示得清晰明白而且谨严逻辑。
这是已往课堂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具体地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给教学带来了以下深刻变化:
1、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内涵和资源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流的信息技术变革了学习,我们现行的学习行为和技术面对新信息技术的无限扩展需要转变,重塑自己的学习个性和风格,从而获取高效能的学习业绩。
最初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技术工具是书本、黑板、粉笔等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物质手段。
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技术对于教育领域却影响甚微,直到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视听技术在大众传媒中亮相之后,才迅速被引入到教学教育过程中来,由此展开了从媒体技术到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
但是,到了信息技术时代,技术对教育的参与完全不同于教育技术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技术不单纯是一种媒体,而是作为一种外来特质存在于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和要素当中深深地变革着整个系统。
全球性的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全新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对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又必须借助技术的力量,从而确保学习的高效能。
2、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内容和方式
互联网已经成为提供教育的可行的、并且是需求甚大的工具。
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互联网不但改变着获得信息的方式,它还改变着学习内容和手段的性质。
它改变了学生、教师、学校、商店、应用软件公司以及出版社各自的作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内容和应用软件提供商进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并极大地影响着学习的体验。
技术的进步迫使员工把学习当作工作的一部分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始终。
网络教育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真正成为可能。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都基于将学生置于给予对象和接受知识的地位。
而网络教学告诉人们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结果,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们了解发现知识的方法和体验知识发现的喜悦。
3、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环境和系统
网络等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
现在学生自己就可以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自测自学,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向世界各所学校调阅资料。
技术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的环境,使用者在其中可以与环境相互作用。
可以为探索和启发式活动提供一个逼真
的情景,使学习者能够构建适合环境和过去经验的心智模式,模拟环境中提供的相互作用能使学习者看到实验的结果,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经验。
技术改变了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技术使教师的职责也发生重大变化,它将不再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和对话是教与学的核心,在网络上促进这一过程的技术对远离教师和彼此相距甚远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整套的一个专业所包括的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者表达学习成果的方式多元化,让学生选择自己进行评价的一种办法,充分体现了一种在“做中学”的教学观念,是一种非常直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途径。
二、探索并改革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
既然新时代给我们的教学带来那么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目光首先聚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英文缩写为CAI,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词,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项重要的新颖教学方法,又代表一个十分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
为什么选用这种教学方法呢?它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
CAI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60年代是CAI的启蒙期(主要在美国),70年代是CAI 的试验期(主要在美国、西欧、日本),80年代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CAI得到很大的发展,90年代的CAI则进入了一个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时代,特别是90年代末,Internet 网络的广泛应用,使CAI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们着重来分析网络化CAI和多媒体CAI的特点。
(1)网络化CAI 传统的CAI缺乏人际情感交流,过多依赖这种CAI方式会对沉重的人格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网络化CAI能够把纯粹的人-机通讯与计算机媒介通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CAI的不足。
以Internet为基础的CAI具有以下特点:
①信息资源丰富。
Internet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利用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通过www浏览器,学生可以在这个无边无际的信息空间中自由探索。
②时间不限,空间不限,国界不限是Internet的最大特点。
在Internet网络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称为“地球村”,Internet为用户提供了几乎无限的时空自由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Internet终端,人们都可以自由上网。
这种时空自由度特别适合于远程教育、业余教育、开放教育等。
③人-机优势互补。
利用Internet进行教学,学生既可通过人-机通讯方式与网上教学软件、信息资源库进行交互式活动,又可通过各种计算机媒介通讯工具如E-mail、语音信箱、视频会议系统与教师和远程专家会话,或者通过“群件”如BBS公告栏、新闻栏、留言本等工具与同学合作学习,讨论学习难点等问题,或请专家指导学习和解决难题。
利用Internet的优点,人们在网上建立了许多虚拟的教育/教学系统,出现了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大学等新的概念。
(2)多媒体CAI。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CAI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本质上,在原有的任何CAI模式中都可运用多媒体,使得教学信息更为丰富,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有趣,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多媒体的应用还使CAI的模式更为多样,具体表现为:
① CAI软件产品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的CAI 软件产品主要以面向特定教学目标的“课件”为主,如特定的某类指导程序、某类程序的演示和练习等,现在生产的CAI产品,主要面向信息的软件,如电子百科、分类资料库、缩合数据索引等。
②由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程序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计算机控制变为学生自主控制,由局部网络共享资源到全球互连网络资源共享。
③传统的CAI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并为学生服务的,并局限于课堂教学上,而现在的CAI 不仅为在校生服务,而且还可以为在职职工、家庭主妇、退休老人、下岗职工等人员服务,他们不分时间、空间、地域,通过电视广播、专线网络、Internet网等方式获得远程可视化教育。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起到替代教师的作用、学习伙伴的作用、学习助手的作用以及学习工具的作用。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作用
利用计算机的特点,替代教师工作的具体表现为:传授知识替代课堂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单元检查和组织测验、教学管理。
(2)学习伙伴的作用
学生不仅从教师和家长的辅导中接受教育,而且还在与伙伴一起游玩、彼此竞赛、参加讨论、共同合作、互助和激励的过程中接受另一种形式的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可以利用丰富的人机对话手段,快速的计算处理能力,按照模型模拟各种现象与场景,扮演与学生友好合作、平等竞争、相互启发、相互议论、共同探索的好伙伴或对手,发挥如下的作用: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与促进学生去“发现”规律和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助手与学习工具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下的输入、输出设备,可以替代学生的纸、笔、计算器、计算尺等,从而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具体表现如下:教师备课的帮手、学习易于使用工具、实验中的“万能”仪器。
综上所述,正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有那么重要的作用,才使它具有那么大的诱惑力,才会让它在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并不断地极速发展。
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时代的教学必须选择以计算机为媒介,亦即CAI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更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需要。
再伟大的设想没有付之行动,一切都还是空想,再先进的设计蓝图如果找不到生产的基地,一切都还是纸上谈兵。
开展CAI需要强大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需要先进的设备和快速畅通的网络以及丰富的网上资源。
我们应深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也应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所以首先制定一个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三年或五年规范显得优为心要,拿出资金付出行动则更是宜早不宜迟。
结束语
面对信息化社会,教学方法的改进已经迫在眉睫,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把其作为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以期通过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最终实现教育的变革。
面对国际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多角度、多方式地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