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O Y0
Y
-d
Home
3.2.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第二,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 APC>MPC;而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 APS<MPS。
Home
3.2.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第三,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 之和也恒等于1。对此,可以证明如下:
Y
Y
Home
MPC dC dY
APC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者消费与收 入之间的比率,即消费者在任意收入水平上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
APC C Y
Home
3.2.1 消费函数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 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一个常数,这时消费函数 就可以表示为:
C = α +β Y α 是自发消费,β 是边际消费倾向
单位:元
(5) 平均储蓄倾向
(APS)
9 110 10 000 10 850 11 600 12 240 12 830 13 360
-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
0.11 0.15 0.25 0.36 0.41 0.47
-0.01 0
0.01 0.03 0.06 0.08 0.11
3.2.2 储蓄函数
储蓄与收入的这种数量关系就是储蓄函 数,其公式是:
S = S(Y )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PS S Y
MPS dS dY
Home
3.2.2 储蓄函数
图3—4 储蓄曲线 S
O
E Y
Home
3.2.2 储蓄函数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意一个收入水平上
Home
3.2.1 消费函数
图3—3 线性消费函数 C
Home
45° O
C = α +β Y Y
4.2.1 消费函数
图4—2
消费曲线
C
E
45°
O
Y
Home
3.2.1 消费函数
对于消费倾向递减的问题,凯恩斯也曾 经说过,“我们可以具有很大的信心来使用 一条基本心理规律。该规律为:在一般情况 下,平均说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 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像收入增加 得那样多。”
的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APS s y
S = Y – C = Y – (α +β Y ) = –α +(1–β )Y
图3—5 线性储蓄函数 S
S = - α +(1- β )Y
O
Y
Home
3.2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2.3 消费函数和储 蓄函数的关系
Hຫໍສະໝຸດ Baidume
3.2.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Home
3.3 简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部门)
3.3. 两部门经济国民 收入的决定
Home
3.3.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总收入。
Y = C + I (收入恒等式) C = α + β Y (消费函数) 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就可以得到均衡的 国民收入: Y I
Home
3.2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2.2 储蓄函数
Home
表3—1
(1) 收入 (Y )
A
9 000
B 10 000
C 11 000
D 12 000
E 13 000
F 14 000
G 15 000
Home
某个家庭的消费函数
(2) 消费 (C)
(3) 储蓄 (S)
(4) 边际储蓄倾向
(MPS)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二者 之和总等于收入。从公式上看:
∵C = α + β Y S = – α +(1 - β )Y ∴C + S = α + β Y – α + Y – Y = Y
Home
3.2.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图3—6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C,S
A
C=C(Y )
d
S=S(Y )
Y =AE= C+I+G+nx
Home
3.1.2 均衡国民收入(或产出)的含义
图3—1 均衡产出
AE 直线上任意一点 均为E=Y
收入 =100 A 100
AE
O
45 °
支出=100
B 100
100
Y
IU<0
IU>0 AE
Home
O
45 °
100
Y
3.2 宏观消费理论
3.2 消费理论
Home
C=C(Y )
1
Home
3.3.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单位:元 (4) 平均消费倾向(APC) 1.01
1.00
0.98
0.97
0.94
0.92
0.89
3.2.1 消费函数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也就是 每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 所占的比率,这叫做边际消费倾向。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 c 或者 c
∵Y = C + S
Y Y
C Y
S Y
即 APC + APS = 1 由此可见:1 – APC=APS,1 – APS=APC
Home
3.2.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再看MPC和MPS的情况:
Y
C
S
Y Y
C Y
S Y
即 MPC + MPS = 1 由此可知:1 – MPC=MPS,1 – MPS=MPC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
3.1 均衡产出 3.2 宏消费理论 3.3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3.4 乘数理论 3.5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3.6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3.7 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
Home
3.1 均衡产出概述
3.1.1 必要的假定
Home
3.1.1 必要的假定
1.假设价格水平短期保持不变。 2.假设国民生产总是能够随着总需求规 模的变动而等量变动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NI=NDP=GDP。
Home
3.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
3.1.2 均衡产出的含义
Home
3.1.2 均衡国民产出的含义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叫做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是正好等于 全体家庭消费者和企业希望支出数量的社会的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产出)可以用公式表 示为: Y=AE= C+I+G+NX
表3—1 (1) 收入
A 9 000
B 10 000
C 11 000
D 12 000
E 13 000
F 14 000
G 15 000
Home
某个家庭的消费函数
(2)
(3)
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MPC)
9 110 10 000 10 850 11 600 12 240 12 830 13 360
0.89 0.85 0.75 0.64 0.59 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