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与《伤寒论》六经病

《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与《伤寒论》六经病
《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与《伤寒论》六经病

《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与《伤寒论》六经病.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內經》三陰三陽理論與《傷寒論》六經病[转] (2009-09-20 23:10:34)转载

标签:杂谈分类:太极物理

作者:吳明珠

(注:伤寒论中疾病的传递规律如其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实际上就是五行相生顺序,分析人手足三阴三阳经的分布及相互关系从里面往外面顺次一圈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太阳、少阳、阳明正好与疾病传递规律阴阳相反,即依次太阳对太阴,阳明对厥阴,少阳对少阴,太阴对太阳,少阴对少阳,厥阴对阳明,这应该不是偶然的,人与天和而不同)

摘要

本文說明了《傷寒論》中大部份六經病主症包含了足六經循行部位的症狀;開樞闔從《內經》所云之三陰三陽從根本上講是指人體氣體的出入問題。並明說《傷寒論》六經病是合理繼承《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理論基礎,結合《熱論》六經傳變理論而形成的。

關鍵詞:三陰三陽、六經病

前言

張仲景原序中說:“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可見張仲景著述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內經》的影響。《內經》對人體三陰三陽的論述見於多篇,從人體分部、陰陽氣的多少、生理功用等方面作了不少闡發。六經辨證作為《傷寒論》的重要學術成就,其六經病即以三陰三陽作為其理論基礎。

一、六經病主症與三陰三陽分部

《陰陽離合論》對三陰三陽的分部作了闡述,其原則是“外者為陽,內者為陰”。以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為少陰,少陰之上為太陽,根起于至陰;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為太陰,陽明位於太陰之前,根起於厲兌;厥陰之表為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太陰根起于隱白,在沖脈之上,少陰根起于湧泉,在太陰之後;厥陰根起於大敦,在少陰之前。綜上,三陰三陽在人體有確定的分屬部位,大致與足六經相同。

《傷寒論》大部分六經病之主症包含了足六經循行部位的症狀。如足太陽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下項,夾脊,故太陽病有頭項強痛。足陽明經下膈屬胃,故陽明病以胃家實為主。足少陽經起於目銳眥,入耳中,故少陽病見目眩。足太陰經入腹,屬脾故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足厥陰肝挾胃屬肝,上貫膈,布胸脅,故厥陰病見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可見,《傷寒論》六經病與《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均是以足六經為基礎。

二、六經病證治與陰陽氣的多少

《內經》是先秦哲學中陰陽理論與醫學結合的典範。《內經》的作者認為:“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其陰陽的含義是廣泛的,其中三陰三陽是重要組成部分。何謂三陰三陽?《素問?天元紀大論》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三陰三陽也何謂?歧伯曰:氣有多少而異用也”。此處所謂陰陽之氣實指人體的正氣。因此,《內經》中的三陰三陽,除以足六經經絡循行作基礎外,其重要的劃分依據是陰陽氣的多少。

人體陰陽氣的多少與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如陽明陽氣最盛,《至真要大論》曰:“兩陽合明,謂之陽明”,因此,陽明病多邪正交爭劇烈,以裏熱實證為主;厥陰為兩陰交盡之處,《陰陽類論》曰:“一陰之厥作朔晦”,為陰盡陽生之處,故其病多寒熱夾雜。

六經病的治療也應當固護三陰三陽之氣,如太陽陽明陽氣充盛,故治療上太陽病採用辛

溫發汗,如麻黃湯、桂枝湯;陽明病以清下為主,如白虎湯和承氣湯,總之,共治則總以去邪為要。少陽陽氣較少,故治療應以和解為主,小柴胡湯為代表方劑,其用人參、甘草、大棗皆因病入少陽,正氣有衰,故以此益中氣,和營衛,助正抗邪。三陰病中太陰較少陰正氣充足,仲景提出“當溫之”的治療大法,以溫中健脾為主,採用理中丸、四逆湯等一類方劑。少陰病機體抗病能力明顯減退,正氣大虛,故治療當急溫之,附子、乾薑為必用之藥。厥陰病用藥一般應遵循寒熱並用的原則,不可使藥性有所偏盛。張仲景在六經病治禁中對此有明確的提示,如在少陽病中指出不可發汗、吐下,以免耗傷氣血,出現變證。少陽病中也提出不可汗下,以加重陰陽之虛。他之所以在多處條文中反復強調這些問題,皆因少陽、少陰本是陰陽二氣初生之處,故治療中應扶正加以去邪。

三、六經病病機與三陰三陽開樞闔

統觀六經病與《內經》三陰三陽雖以足六經為其結構基礎,但並不能說就等於足六經。《陰陽離合論》在敘述三陰三陽後,特別強調了其功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並云三陰三陽分言之“三經者不得相失”,而為一陰一陽。合言之“陰陽衝衝,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對於三陰三陽開樞闔的問題,後世有多種解釋,一般認為於陰陽氣的運行有關。開指氣機發於外,闔指氣機蓄於內,樞指氣機可出可入。以上說明,《內經》所云之三陰三陽從根本上講是指人體氣機的出入問題。

《傷寒論》繼承並運用了《內經》這一理論,將之具體化到外感病的病機中。

太陽為開,應當與《靈樞?營衛生會篇》“太陽主外”,《陰陽類論》“三陽(即太陽)為父”,《熱論》“巨陽(即太陽)者,諸陽之屬也”,“為諸陽主氣”合看,其意即諸陽脈之氣皆通於太陽,而為衛外之能。張仲景認為“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風寒之邪侵犯人體,太陽首當其衝。其病在表,以脈浮、惡寒揭示陽氣向外抗邪之病理,為外感病的初始階段。太陰亦為開,《陰陽類論》“三陰為表”,乙太陰為陰之表,食不下、自利益甚等說明太陰病主要以局部中焦陽氣不足為病機,是三陰病的初始階段。

陽明厥陰皆為闔,《傷寒論》指出:“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複傳”,此從生理上說明陽明為陰陽氣所歸之處。病理上病邪,不論寒熱,一旦入于陽明,則也無所複傳,形成“胃家實”。厥陰病為六經病之最後階段,《陰陽類論》“一陰至絕作朔晦”,可見厥陰不僅是陰盡之處,又主陽之生,故張仲景以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揭示其熱化之機,而又以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說明其陰寒之本。

少陽與少陰皆主樞,但少陽為陽樞,《陰陽類論》云:“一陽為遊部”,少陽樞機運轉,則陽氣外可從太陽之開,內可從陽明之闔,陽氣得以升降自如,故稱為遊部。若邪入少陽,則樞機不利,陽氣內鬱而為火,故張仲景以“口苦、咽乾、目眩”,作為少陽病的題綱證。因火灼津傷則咽乾,火擾清竅,則目眩,火熱上蒸則口苦,反映了陽樞不利的發病特徵。少陰為陰樞,尤在涇曰:“少陰為三陰之樞,猶少陽為三陽之樞也”。《陰陽類論》云:“二陰為裏”,“二陰為雌”,可見二者有陰陽表裏之區別。從生理上來看,少陰之樞著重於水火既濟,以維持人體的陰陽動態平衡。若少陰之樞機不利,則人體陰陽失衡,或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或陰虛陽亢,張仲景謂:“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以上一證一脈,反映了陰樞不利,陰陽兩虛,形神交困。

四、六經病傳變與三陰三陽排列

六經病的排列順序一直是歷代醫家研究的重點,從《傷寒論》原文來看,其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與《素問?陰陽離合論》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排列不同,其區別在於少陰、厥陰的順序不同。而與《素問?熱論篇》“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完全一致。但《熱論》三陰三陽不言開闔樞,只言經絡循行,而《傷寒論》

六經病不僅包括了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也包括含了開闔樞功能失常導致的病理變化。因此,可以說《傷寒論》六經病是合理繼承《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理論基礎上,結合《熱論》六經傳變理論而形成的。

張仲景並沒有機械地繼承《熱論》日傳一經之論,而提出靈活的六經病傳變規律,正是受了《陰陽離合論》三陰三陽理論的啟迪。如以陽明為例,《熱論》提出“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但《傷寒論》對陽明病傳變規律的論述更加詳盡,並能有效地指導臨床。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說明少陽病變可傳入陽明。187條“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說明太陰病可轉出陽明。這些論述均是以陽明為闔為理論基礎的。

總之,《內經》三陰三陽理論與《傷寒論》六經病的病因病機、證治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六經辨證是在六經病的認識基礎上對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加以總結而形成的,因此,三陰三陽很可能就是張仲景撰用《內經》理論為《傷寒雜病論》的核心。

注:按《素问·热论》所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六日竟后,至七日又复太阳。故伤寒六经的传变,亦是七日来复。三阳主动,故头尾先动,中节后动;三阴主静,则开枢合顺次传遍,整体除开少阳按逆向相生分布,不断由子传母。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一切事物都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经络的命名就包含有这种意思。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表里相合)。

手足手足

太阴(肺经脾经)-阳明(大肠胃经)

少阴(心经肾经)-太阳(小肠膀胱)

厥阴(心包肝经)-少阳(三焦胆经)

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实际上三阴三阳之说暗合正反合或者入、证、合的基本规律,其基本规律类似附设六脉的过程,两阳合明之“阳明”对应三阳之阴阳相合之灵,两阴交尽之厥阴,对应三阴之阴阳相合之灵,从这点意义上来说阳明和厥阴分别对应太极两鱼眼,这从内经将人体以腰部为界划分为上下阴阳两部分也能看出端倪。伤寒论中疾病的传递规律如其順序是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实际上就是五行相生顺序,这并不妨碍内经所谓以少阳、少阴为枢的理论,其中枢乃是因为入证合之“证”作为关键,而对应附设六脉之实位脉,是本底之脉。阳明和厥阴正应“明本非明”.之所以少阳、少阴为枢,主要是因为二者阴阳气机都比较弱小,有向多个方向发展的潜力,而枢的作用恰恰如此,可左右转,就阴阳的质量而言:少阳最弱,太阳最强,阳明次之,因为阳明是已经合之阳,三阴也与此类似)。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东南之位)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南偏东之位),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注:因此阳明可能指东、南两阳)。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西北之位),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北偏西之位),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注:因此厥阴可能指西、北两阴)。”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都是如此。分布于

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内侧的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从手足(上下肢)阴阳的命名可以看出,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四肢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于十一脉的两种写本(第二种又分甲、乙两种本子,文字基本相同),这是较《内经》为早的古代经络学说文献。十一脉的名称,是以“臂”“足”分阴阳,与手足分阴阳的意义是一致的。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六府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刘渡舟 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 在清代这个学说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则有张隐庵、张令韶、陈修园等人。 到了今天,“气化学说”,逐渐凋谢,濒于失传。有的学者,目之为

“形而上学”,反而对它加以批判。 我认为气化学说,是从中医的理论特点而产生。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六气人体的辨证法。成立一个学说,乃是发展中的精华结晶。为了慎重起见,所以不能轻率地把它一棍子打它。而仍有研究分析之必要。 张仲景在《原序》写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揭示了《伤寒论》的内涵,而有气化之机;“经络府俞,阴阳会通”,说出了天人之间而有互相沟通之理。 张仲景重视气化学说,事实俱在,胜如雄辩。 气化学说,如树之有本,水之有源,肇始于《内经》“七篇大论” 而以《阴阳大论》为篙矢。 张仲景把经络与气化有机地进行了结合,他在《伤寒例》中,一字不漏地引用了《阴阳大论》。不但发扬了气化学说,而且保存了旧论(《阴阳大论》)免于亡佚,这是一个伟大收获。 中医学离不开五运六气,而且中医的特点也就在此突出。我们天天讲风、讲火、讲湿、讲寒,为什么对《伤寒论》的气化理论,一听就勃然大怒,愤然而起呢? 《内经·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导读】2008年7月6日,“上古真人”在上古中医二群里为大家讲授了第一节别开生面的中医基础课。当我们都在嗟叹“西医恐怖,中医失传”的时候,一起听听中医课堂,感悟其中精髓。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课堂记录,谨供大家复习。发扬中国传统中医文化,靠大家齐心协力啊! 引: 同学:老师,广东这段时间下雨特别多,我腿上开始长那些小红点,一开始是小红点然后慢慢变大很痒。晚上开始长,白天就没有了。为什么呢? 天地清宁:湿热所致。 同学:湿热?那应该怎么治啊?医生说我过敏,然后吃了些不知道什么的药,还有皮炎平,吃了就好,不吃就长一个月我都不想治了。现在考试更没有时间出去市里看。 天地清宁:木棉花煲水。 同学A:今晚上六点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同学B:你到时上来看看就知道了。 先去预习一下中基。 上古真人:各位好! 同学:真人好!期待您的指点。 同学:真人今天讲什么?大家都在等呢! 上古真人:跟各位讲中医基础问题吧。 同学:好啊!请! 上古真人:先发个图。是摘自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第7页。 这个图比较形象的说明了中医的五行。 同学: 真人,可否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基础书籍,让我们平时阅读阿。 上古真人:中医基础书籍我想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就可以,配上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电子书,对中医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同学:谢谢!真人,都说怒伤肝,是使得肝火更旺,木气更甚,还是使得木气减弱啊。同理,喜伤心,是使得心火更旺还是心火虚弱呢!同学: 真人,上面的那幅图怎么看呢?您可不可以给我们讲一讲呢!

上古真人:掌握五行,首先要掌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对应肝心肺肾。春夏为木火,属阳,气生、长;秋冬为金水,属阴,气收、藏。参考图可以看出,自然界与人体类似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 同学:那土呢? 同学:土是脾胃。 上古真人:图片中对于五行的象征用自然界的金属,火焰,等来比拟不是很好。还不如去掉。 同学:我找不到长夏。 上古真人:土是长夏, 同学:在四季的最末一个月的后半月么?土主化?是不是因为金属、火焰这些类比太实物了,是五材? 上古真人:脾与时令的关系在《内经》中有独主时与不独主时两种说法,独主时说配应天道,不独主时说配应地道。这个将来再讲,涉及的内容比较深。先把基础知识熟悉了再说。 同学:是阴中之阴,但我想知道长夏对应的四季里面到底在哪几天 上古真人:古人将天道运动中的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间段,称为五行五分法。小言之则为一日。地法天,但天道讲的是时间,地道讲的是方位,所以天道时间之中段,就配应地道的中央一方。地道说采用脾水灌溉四旁的理论,主张不独主时说。其中又分为四分法和八分法两种。能看懂吗? 同学:什么是“独主时”?小言之则为一日。请问真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上古真人:小言之就是可以是一年五分,也可以是一天五分。 同学:一天中的五行怎么分呢? 上古真人:至于长夏所主时间长短,《内经》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长夏与其他四时时间均等,都是主七十二日,如《素问?阴阳类论》所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第二种认为,长夏只主阴历的六月份,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灵枢?五音五味论》说:“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新校正》注:“按全元起云:盖以脾主中,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内经》认为脾主长夏的篇章较多,如《素问》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平人气象论》、《脏气法时论》、《风论》、《宣明五气论》以及《灵枢》的《本神》、《五音五味》等,而长夏在一年之中段,故曰脾主中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同学:请问不同的说法会导致什么结果阿?会不会殊途同归呢? 上古真人:天道有四、五、八、九等数的时间周期。天道的四、八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四方、八方,却没有中方,故太极的二分法只属于天道。天道的五、九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五方、九方(九州),包括中方在内,故太极三分法既有天道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 武当太乙门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是于明末由武当一代祖师铁松子引入武当太乙门中,当时寒山派在历史条件的局限下,已濒于绝境。其功法技艺虽然高超,但后继艰辛。祖师遂将这种超世内功融于武当功中,作为新鲜的血液,成为武当铁松分支的主要功法之一。 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七式又称为太乙司注十三式,其含意是指其中的每个势子都有阴阳气脉的交注,然而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却是八个式子。按人身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循行,专主修持锻炼的。人身体中的六阴六阳组成十二正经。手足同运又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前者三阴交注为动式,后者三阳交注为静式。任督各一式,调任脉一式只限于早晨向阳,面东而施。调督脉一式,只限夜晚向北而行,每日行功分为晨昏二次。十二正经之循行阴阳六式,加任督各式,每次行功计七个势子,故名寒山七式。然十二正经的运化,加任督周天一脉,共十三经总运,所以又名为太乙司注十三式。 > 详列如下: 第一节:掌托日月。开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第二节:卷翅斜飞。开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第三节:展翅冲霄。开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第四节:通天彻地。开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第五节:手掐太极。开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第六节:玉鉴杨明。开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第七节:丹凤朝阳。开任脉。 第八节:鹤眠拜斗。开督脉。 二、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七式功法要领释译 (动作要领作用) 每日行功次序。第一式掌托日月,可按每人行功时间而定,如时间充足可将十二正经的六式配任督一式按早晚各练一遍(共七式练习法)。倘若时间不足,可以将调三阴(手足三阴亦为六阴)三个式子和调任脉一式在晨时练习。即午前为阳而炼阴,午后为阴而炼阳,晚上炼调三阳(手足三阳合为六阳)三个式子和调督脉一式。 前三式调阴经的动功,要联贯一气呵成。动作先以流水行云为标准,继而放慢速度。随着内气的潜行逐渐缓慢,只要感到潜气内动,而外形相随则可,每式练4~6次。中途以神意不断为佳。后三式调阳经的动功。按要领要求站好,当觉得不易坚持就停止。改站第二势,调任督之势也如此。以自然为度不要免强,顺其自然。随着每日练功时间的累积,自然会有切身受益的感受。 从传统学术观点看,祖国的太极易理,把人身的气脉循行,分为纵横演示而名为经络,又有主经,又有毛络、孙络、微络。大大小小每一阴阳的交注为一循环,即为一太极,称作一轮。而人身分为阴阳两大部分。任脉统领人身手三阴、足三阴六部阴经的总汇。督脉总辖人身手三阳、足三阳六部阳经的督营。任督二脉的一阴一阳的循经,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内气交注,丹经上称为小周天。在十二正经、任督二脉,正常的阴阳交注,内气循行的基础上,自然而导致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同时运转。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大周天循行。 人身中周身气脉交注的阴阳平衡过程中,促使人的身体健康,展示出新的生机平衡。 武当太乙门寒山内功七式是我们的先人历尽千百年切身实践所得到的内功升华。通过特定的姿势活动来调节人身经脉的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精确循行,阴阳气机的交注。随时改善人体与自然宇宙交注的不平衡,随时调节身心活动,用来达到内功精修的主要方法。除去在武技内功上的修持而外,则即使在内景境地的精进层次,是不可多得,没有偏废的行功。古人留传下来的这些精品,即便我们不去作更深的探索体会,但究其保健强身、治病疗疾、

六经气化学说

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学说。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六经标本中气理论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经移植与发挥用来分析阐述《伤寒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这一学说推动了《伤寒论》的研究及学术思想的发展。 1、气化学说的渊源 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中由王冰补充的运气七篇大论,《素问·六微至大论》载:“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阐述了自然界六气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的规律,即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其六气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即具有互为阴阳表里制约相配关系的六气如何从标从本从中气运化。 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又有阐发,如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标本,……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也。”张子和《儒门事亲》编成“标本中气歌”:“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明·张景岳《类经图翼》描绘了“标本中气图”,以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六经六气各有所从所主不同。论述了人身经络脏腑与六气标本中气相应的关系。历代医家对于阴阳标本中气理论的论述,对后学研究人体生理和治疗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2、《伤寒论》的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气。”强调三阳三阴之气与天之六气相应的观点。张氏论述了六气与六经病的关系,其曰:“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谓六经伤寒者,病在六气而见于脉,不入于经俞,有从气分而入于经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说张氏所说的六经病,早期大多是“气与气相感”的六经之气为病,而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继则才从气分入于经络,但只是十之二三。 张氏认为人身之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胃金。”而后各循其经,分主所属皮部:太阳在背,阳明在胸,少阳在胁,太阴在腹,少阴在脐下,厥阴在季胁少腹之际。在六气中惟太阳之气不仅主皮部,还主通体。盖太阳之气外统一身之皮毛,内合五脏六腑,为肤表之第一层。六气运行于皮

经络本质已被证明之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七、经气的循环顺序 了解了经络的演化顺序之后,如果再比较一下子午流注表,你会发现,经络的循环顺序并非和演化顺序相吻合,这只不过说明了经气的循环顺序与子午流注表所描述的流注顺序其实是不同层次的。子午流注表所描述的是经气在一天之中的“当令”情况,而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经气在人体循环一周绝对不用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由于任督二脉自成独立的循环系统(经气流循任督二脉常被道家称为小周天),所以剔除此二经以及天地环境的影响,关于经气的自身循环顺序,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十二正经的循环情况。 道教的祝华英道长在他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一书中记载说: “一、春秋时代的“十二经脉”运行之谜至今未解 祖国医学中的“十二经脉”理论,出自于《素问》、《灵枢》。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各有两道经脉,一道在于左侧,一道在于右侧,而《灵枢经》对“十二经脉”的论述仅只一个侧面而已。贫道认为:若研究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机理,必须将《灵枢经》中有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悟出“十二经脉”的真谛。如果仅凭《灵抠经》中某一章节对“十二经脉”之片面的论述来分析,即形成种种不可理解的矛盾。例如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数千年以来中医界人士都遵循这一教条主义传承至今,如果手、足的“十二经脉”一直是按照以上的规律之道循行,即形成自我矛盾: 1、井荣俞经合的出入矛盾 《灵枢·本输篇》曰:“手太阴肺经,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经日:“手之三阴从脚走手”……如手太阴肺经全是从胸走到手,故从“少商穴”出,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人于“尺泽穴”、即形成“经气倒流”的矛盾现象。何以手太阴肺经在走过了之道中所“入”呢?此为手三阴经之“入合穴”的“自我矛盾”现象。 《本输篇》曰:“手阳明大肠经,出于商阳为井金,溜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手曲地为合。”经云:“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若手阳明大肠经一直是从手走到头,故人走于“曲池合穴”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出于“商阳穴”就矛盾了,其“商阳穴”位于手指端,为何从手阳明经的“起点”而出?又为何所出之“商阳穴”,反处于所入的“曲池穴”之后呢?此为手三阳经之“出井穴”的“自我矛盾”

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之猪苓汤於少阴病

JT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之豬苓湯於少陰病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豬苓湯於少陰病陰虛型的水道不通我們看十一之四十條,這是〈少陰篇〉裡面的豬苓湯證:【桂11-40 /宋319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去皮阿膠一兩澤瀉一兩滑石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我們一開始學豬苓湯是〈陽明篇〉。〈陽明篇〉我們教的,豬苓湯所謂「水熱互結」的病機,有沒有可能在「少陰病」發生呢?我想還是有的。少陰病豬苓湯的條文呢,我們可以想像:它就像是延續著我們前面講的豬膚湯啦、朱鳥湯啦 …… 少陰病有可能會有的「心陰虛」的問題。這人陰虛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燥熱的火氣產生,如果心陰虛的火氣漫延到小腸來的話,小腸的火通常都會傳成膀胱的火,畢竟它們靠得太近了。於是,就會產生排尿的問題,好像尿 道在發炎啦或是怎麼樣的狀況。 除了排尿的問題之外呢,我們講到〈少陰〉本身,好像是人體水循環的大源頭,所以得少陰病的人,水循環也會變得比較差一些。

水循環比較差的時候,沿著「有形的」三焦水道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講「有形的」三焦水道的意思是:少陰病豬苓湯的證,其實跟《黃帝內經》講的三焦水道(決瀆之官,身體中的水溝),切得倒是蠻齊的。 比如說它的證狀,在上焦是「咳嗽」——好像是肺裡頭有積水;在中焦是「嘔吐」一一好胃裡頭有積水。肺跟胃的水都太多了,自體吸收不掉。但是相對來講,下焦卻是「下利」的——腸子不吸水,水堆在腸管內。所以上面兩個地方是又熱、又沒有能力吸水;在下面是下利;並且通常會有小便不利,只是這邊不講。身體吸收水份的能力差,人,當然也就會「渴」啦。 腸子不吸水、胃部不吸水、胸腔也不吸水,這樣子上中下三焦水道的問題,在這邊倒是可以看到。可是雖然下利加嘔、咳、渴,這些都可以標示出需要豬苓湯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時候,到底是要用豬苓湯,還是真武湯,還是五苓散?那倒是不一定的哦。 重要的是,要確定這個人有熱,是濕熱在悶燒,把水道阻住,才會需要用到豬苓湯的那些滋陰、分消濕熱的藥。不然的話,少陰病其實涼藥能不要用就不要用。 於是,它告訴你一個張仲景推薦的主證,就是「心煩」以 及「不得眠」,這個病人很煩躁、又失眠。 張仲景提的這一句,不曉得為什麼,後代的醫家用豬苓湯,多半都不把失眠當做主證來抓。其實一本《傷寒論》裡頭,以失眠做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张仲景在系统地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完成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时我们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教材书上对于六经的定义是: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于六经之每一经又分为手足二经,因而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笔者认为六经的概念可以更广泛。六经包含六经之气之意,六经脏腑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如阳明胃土属于燥土,土含湿气,当胃显燥气时,临床上就是胃阴受损,脾与胃为表里经脉脏腑,脾显湿气时,临床上就是脾失健运,脾生湿。由此当我们再进行六经辨证时,就可以联系各个脏腑所属经气分析病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义伤寒为一切热病的总称,理解“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对六经概念的明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的地掌握六经辩证。在掌握六经辩证之前我们要明确,脏腑,气血津液是其物质基础,经络是其络属联系,气化是功能活动,气化反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气化离开了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所以六经辩证的实质是把脏腑气血津液、经络、气化三者有机结合,再综合病因属性,病势进退,缓急等,从宏观着眼,对外感疾病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疾病的方法与体系。在学习六经辩证时除了联系脏腑经络辨证,还要联系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因为外感病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交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的病位与证候性质,所以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六经辩证的内容包含于八纲辨证之下。 对于六经辨证的更好地理解与剖析有助于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伤寒论》的精华,使之为中医药发展再作贡献,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作贡献。

从《伤寒论》少阴病探讨卧寐异常病机

从《伤寒论》少阴病探讨卧寐异常病机 丁元庆 在《伤寒论》少阴病篇45条原文中,明确言及卧寐者有10 条,若除去非少阴病的内容,再加上少阴寒化证应当出现的提纲证见证,以及虽不言卧寐,但却可能出现卧寐异常的相关条文,如“心烦”、“欲死”等,则篇中相关条文超过半数以上。提示卧寐异常是少阴病的重要见症。 卧寐反应少阴心肾阴阳的状态 卧寐是形神安宁的状态,形神安宁是以阴血之静用事为特征的阴阳协调状态。阴阳协调,根在少阴。阳主动,阴主静。卧寐无论是指睡眠,还是躺卧、安静状态,都是以静为特征的,其发生的主要机理是: 静由阴主,其中睡眠则是阳入于阴,阳用藏而不彰。阳在外,阴在内,阴阳水火的升降、转化、协调,是卧寐发生的关键。少阴在脏为心肾,心主火,火属阳主动;肾主水,水属阴,阴主静,入夜之安静、睡眠皆由少阴肾水所主。精藏于肾居下而内守,神舍于心位居于上。上为阳,阳主明,故神以彰明为常;下为阴,阴主藏,故精以隐含不露为宜。精、神皆为人体之所贵,宜藏而不泄,二者协调,又互为其根。阴阳水火的协调平衡是精神内守的前提,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水火为阴阳之征兆,人身之水火主于心肾,精神分藏于心肾,故卧寐主于心肾。《冯氏锦囊》指出: “夫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归肾,故寐者,心神归于肾舍也,, 故不寐、健忘两证,虽似心病,实由于肾虚也。”同时,天人相应,人身阴阳随天阳变化,而有卧起寤寐,正如《灵枢邪客》所说: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阴阳之根在少阴,水火阴阳之升降主持于少阴心肾,神彰于外为昼日之兴奋,精藏于内则为夜间之卧寐。《临证指南医案》说: “寐之由乎心,必赖肾之交,精形合神,阴能包阳,水火既济,自然熟寐。”

12地支掌决图

十二地支掌决图 十二地支是用来描绘月亮的运行周期的。子是孳的意思,是指万物孳萌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系的意思,继萌而系长。寅(读银yin)是移、动的意思,指物芽稍吐,引而生之,移出于地。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读寺si)是起,巳的意思,指万物到此已经毕尽而出了。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末是昧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暧昧。申是申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完成。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戍(shu数)是灭的意思,指万物皆衰灭。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而坚核。由此可见,十二地支于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关,而月亮的循环往复的周期,同样对万物产生直接影响。 熟读十二地支时,可以把他们分为两半来快速读熟。它们在手上的分布于方位有关,认记时应坐北向南,伸出左手,从无名指的指根起“子”,顺时针走向,至“亥”,周而复始。其分布在掌的四指的外围指节顺时针环步的,如图所示: 掌决图.jpg

二,十二地支方位图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戍丑末四季土。 掌决图.jpg2.jpg 三,六合子丑合土,亥寅合木,卯戍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末合土。 掌决图.jpg2.jpg

四,六冲 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戍相冲,巳亥相冲。 掌决图.jpg2.jpg 五,六害 子末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戍相害。 clip_image002.jpg

六,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末合木局,寅午戍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 水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于辰 木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于末 火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墓于戍 金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于丑 clip_image002.jpg 七,三合局在地支排列是间隔四位而成局的。 在掌决图记忆,只要记住四个角的五行长生就行了,水长生申,木亥,火寅,金巳。每隔四位的子午卯酉便是帝旺之地,再隔四位的辰戍丑末便是墓了。记忆它们并不太难,记住四时长生之地,用左手拇指顺点现用,很容易掌握。

五运六气推算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 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 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 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 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 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 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气的分布次序都一样。其中六气次序及每一气所主的时间区域简述如下:次序是: 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之后是一阳(少阳)、之后再接三阴(太阴)、之后再接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时间区域是:从每年大寒节开始至小寒节终,每一气主四个节令。 初之气,为一阴(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二之气,为二阴(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三之气,为一阳(少阳相火),从5月21日至7月22日; 四之气,为三阴(太阴湿土)从7月22日至9月22日; 五之气,为二阳(阳明燥金)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 六之气,为三阳(太阳寒水)从11月22日至次年1月21日终。 五、客气 客气是一个相对于主气的概念。主气虽分六步,三阴三阳而周一年。但每步气所主的间区都是恒定的,年年如此。因此它是常住之气。常住之气在于刻划这个周期内阶段性恒定的气运变化。 每个阶段内既然有一个恒定性的气,就必然有一个变动的气,这个变动的气就是客气。这个变动的客气是由司天、在泉决定的。 客气的推算有两条原则: (1)客气的排列是以三阴三阳的次第为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阴后接阳,阳后接阴,所以说如环无端。 (2)每年的第三个客气或者说第三步客气,始终都与司天相同。每年的第六个客气或者说终之客

伤寒论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摘要:《伤寒论》一书,以六经为纲,八法为纬,辩证论治为法,贡献给了人类社会。自汉季问世以来,至今一千七百余年,被医者奉为经典,而用之不衰,其使用价值备受医家重视。时至当代,医学科学在飞速前进,而《伤寒论》之辩证论治体系,却仍不失为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最好方法,六经辨证既重视证的变化,又重视人的本质。这正是我中华医学独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继承和发扬这一学术,正是中医学生所承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一是《伤寒论》的医学源流,张仲景从哪些著作,哪些医家中获得的医学知识,又收到了当时社会的哪些影响。二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张仲景在撰写《伤寒论》以及平时行医过程中都体现了阴阳变化的思想,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三是六经辨证的原理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字:《伤寒论》;六经辨证;三阴三阳;张仲景;辨证论治 一、《伤寒论》的医学源流 1.《伤寒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除此之外,仲景还借鉴了哪些著作呢? (1)《汤液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而《伊尹汤液》在三国之末齐梁之前已经遗失,据《针灸甲乙经》推测,皇甫谧亲见并阅读《伊尹汤液》,而且还曾亲见“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他对比二者,得出结论:《伤寒论杂病论》是仲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论广”而成。张仲景正是在《伊尹汤液》一书进行研究和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并补充一些内容,撰成此书。 (2)《黄帝内经》 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一般认为,仲景

谈谈少阴病 !

谈谈少阴病! 谈谈少阴病只看楼主楼主acl114pp 收藏2016-1-13 16:54:10 460看/ 7回少阴病是六经里面最难理解,本人十多年来一直心怀悬念,最近从新浏览前人著说,其中以胡希恕大家以表阴证说辞、虽然可以解说部分地方,对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附子汤可以解说、但对黄连阿胶汤、猪苓汤、四逆散、少阴三急下症、甘草汤等不可理解,最近从回忆以前成功的病例、麻黄附子细辛汤病案、黄连阿胶汤症病案、真武汤病案、附子汤病案、四逆汤病案、茯苓四逆汤病案、桃花汤病案、四逆散病案、竹叶石膏汤病案等以前的病案。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精神不好,面部表情憔悴阴郁、但欲寐貌。但是病人不会说他想睡觉、也不会说他精神不好,这些都是医生观察到的客观表现。最近我仔细读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篇都冠以少阴病为开端,说明张仲景可以肯定少阴是少阴病无疑。而在太阳篇里面不能肯定是太阳就说是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具紧名为伤寒。”就用一个大的概念代替。少阴病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都是医生的客观观察到的现象。这就说明少阴病首先是人体的贮备功能不足的问题、或者动用贮备功能了,表现出来疾病症状。这个贮备功能库里面有气虚,有阳虚、

有津液虚、有精血虚,在贮备功能不足的情况下感染表证,就是少阴表证,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如果传入阳明气份表现竹叶石膏汤证、阳明最怕伤津液。如果转入阳明血份就是黄连阿胶汤证、近一步发展就津液大虚就可以用后大定风珠等、转入阳明腑证可以后世增液承气汤、或者黄龙汤、转入小便就是处猪苓汤证、转入少阳就是四逆散证,,转入太阴就是真武汤、附子汤证、沙发acl114pp 2016-1-13 17:26:25 太阴最怕饮停,近一步发展就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证,最近观察几例贫血病人她们都是没有明显表证一来就是表现咽喉肿痛、咽喉干、口干口苦、精神萎靡状态,全身乏力、脉浮细,一看转入少阳、但整体看像少阴用的小柴胡汤和补中益气汤效果明显。我在山区当医生是很多病感冒一身痛、乏力、想睡睡、咳嗽有痰、用的人参败毒散效果明显。还有三例失眠病人一眼看上去就憔悴、但欲寐冒,她说夜晚烦躁不安,不能入睡、舌尖红明显、胎厚腻处以黄连阿胶汤愈、、还有一例失眠很多年病人看了很多医生没有效果、来我诊室表现憔悴、想睡又睡不着、白天烦躁、夜间安静但睡不着、脉芤处茯苓四逆汤五剂而愈、还有五例男性病人,一进门表现疲惫不堪的样子、天天睡7--8小时还不够、怕热口干汗出明显、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处以竹叶石膏汤加苍术四五剂症状消失,还有两例女性患者以来就是焦虑不安乏力、以来就说全身乏力、睡不够、也没没有

五行养生操练习要领以及功效

五行养生操练习要领以及功效 五行养生操共分为五个动作,分别是:一,舒展心胸开经络,通心宣肺;二,螺旋托按天地宽,疏肝健脾;三,双手攀足固肾腰,补肾固精;四,旋转代,脉熨五脏,平调五脏;五,敲振九穴通经络,通经排浊。 动作要领及功效: 一、舒展心胸开经络,通心宣肺。 抬手时吸气,落下时呼气。本动作通过呼吸的调整于动作的配合,使我们的内心好像花朵开放一样,打开,舒展。本动作可以开胸宣肺,使浮躁烦闷的心态 变得平静祥和,自然而然的产生空气清新,世界美好的感觉。对对肺系疾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时,下降时两臂相平,双肩放松,中指上翘,略停片刻。 这时会感觉手臂内侧正中手厥阴心包经发热,可以打通心脉。对于心脏病,心绞痛,心慌,心律失常等心系疾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二、螺旋托按天地宽,疏肝健脾。 本动作通过双手的上托下按,调理脾胃之气。同时,两手三阴经与体侧的肝胆经撑开,疏肝利胆。对于肝胆疾病和脾胃疾病有良好的调理保健功效。通过拧身螺旋运动,将脊柱,脏腑进行整体性张弛松懈,对应人体的任督二脉进行顺向刺激。同时,拧住身体时,保持身体的中正,不偏不倚。其内在心法在于依从百会到会阴这条人体的中脉为中轴,全身进行协调性旋转,锻炼了百脉之王----中脉。长此锻炼,使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气血流通通畅。可以有效的预防各种肿瘤癌症。 三、双手攀足固肾腰,补肾固精。 本动作来源于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通过前屈后伸,刺激了人体脊柱,腰椎,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命门穴,肾俞学, 并对肾脏起到了牵引按摩作用,肾脏受到牵引按摩增强了生化肾精肾 气的功能。“腰为肾之府,肾生髓主骨”,肾气,肾精的增强能温养腰 部,本法可使腰部受温养。其所处经络和穴位能畅通。双手从腰部往 下一直摩熨到足跟,环足一周后,沿足三阴经上行,加上呼吸吐纳和 意念引气作用的结合,进一步刺激了该摩熨路线的足太阳膀胱经和足 少阴肾经。该动作在形,气,神三者的结合下,达到固肾壮腰的作用。 对于腰腿痛,肾病,精虚,遗精,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均有良 好的保健功效。 四、旋转带脉熨五脏,平调五脏。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 阳二桥脉均受带脉约束。本动作以双手和缓按摩带脉,温养与带脉相 关的下焦肝肾,可以达到固精、强肾、养肝、壮阳。由于带脉总束全 身诸脉,本动作可以平调五脏五脏,起到滋润内脏的功效。对于宫寒, 腰冷,尿频,气虚,乏力等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五、敲振九穴通经络,通经排浊。 通过一次敲打全身的九个穴位,膻中、内关、外关、神阙、环跳、足

伤寒论六经实质新解

伤寒论六经实质现代新解——六期辨证 中化西医 自朱肱在其《类证活人书》中首次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称为“六经”以来,有关“六经”的涵义及其实质一直是中医各学者聚讼的焦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目前已有三四十种说法,代表性的有1.经络说、2.脏腑说、3.气化说4.六经辨证体系说 5、六经层次说、6.六病说等等。所以,“六经”成了学习或研究伤寒论的一大关键环节或重要概念,而其实质成了学习与研究伤寒论的一大障碍。只有突破六经实质的研究,才能破解伤寒论当中的许多难题及奥秘,才能真正理解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温病伤寒与杂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此,笔者依据“中化西医”的思想与方法,立足于现代外感、热病的临床特征,探索发现六经其实质就是各种外感、热病类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六个部位损伤的六种情况,它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分期的机理一样,都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病理分类与辨别,从而建立了温病、伤寒、杂病等共同的统一的疾病中医现代临床“六期”辨证论治模式。 一、疾病临床发生发展六大基本病理特点的现代中医化 伤寒论是四大经典之一,更是外感疾病的经典,这说明其在当时的临床实践活动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与极广泛的应用,可是为何在21世纪的今天,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感冒、中暑、伤暑,以及其他感染性、非感染性外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为何伤寒方、伤寒法及六经辨证的应用频率,不及温病方、温病法及卫气营血辨证的那么多呢?相反,伤寒方、伤寒辨证论治法却在内伤杂病当中应用极其广泛?这难道说明伤寒论是一部治疗内伤杂病的专著?不是吧!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从各种内伤杂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现代医学认识入手,利用“中化西医”的思维方法,探讨其病理变化的具体全过程:大家知道,一般内伤杂病,或者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它们大都是因为外感或急性发作后,由于治疗或调理不当,而遗留来的。尤其是张仲景的那些年代、那种科技条件,自然是很常见、很普遍的事情。所以,有伤寒就必有杂病,伤寒与杂病是形影不离、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只是伤寒与杂病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二个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罢了。而一般外感疾病发展到内伤杂病,都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 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阳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阴病的症候特征,为脉象微细,精神委靡、神志迷糊欲睡。 【评析】 本条为少阴寒化症脉症提纲。 【原文】 少阴病,欲吐不吐①,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

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②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注释】 ①欲吐不吐:要吐而又不得吐出之状态。 ②下焦:这里指肾脏。 【译文】 病人欲吐而又不能吐,心里发烦,精神委靡,只想睡觉。到了第五、第六日,腹泻而口渴的,属于少阴病症,这种口渴,是因津液不足而引水以自救。如果小便色白,则少阴病阳虚的症情完全具备。小便色白,是因为下焦虚寒,不能化气制水,所以会颜色清白。 【评析】 本条讲少阴虚寒症的辨证。 本条分两节讨论。 自“少阴病”至“虚故引水自救”为一节,是叙述少阴阳虚的吐利症状。 少阴病,欲吐不吐,是下焦阳气衰微,寒邪上逆的缘故。由于虚

寒下利,肠胃空虚,所以虽欲呕吐,而复不能吐。阴盛于下,则虚阳易于上扰,所以出现心烦。这种心烦,和阳明胃实的心烦,以及栀子豉汤症的虚烦,性质上完全不同。阳明胃实的心烦,必有一系列热实症,如便秘、腹满痛、舌苔黄燥、口干燥等症状。栀子豉汤症的心烦,为余热留扰胸膈,必有心中懊等情况。本症的心烦,必有下利、脉微细等下焦虚寒见症,因此,在鉴别上并不太困难。但欲寐,是少阴虚寒主要症状之一,和心烦并见,更证明这种心烦是属少阴虚寒,而非邪热内扰,心虽烦而仍欲寐,则阳衰神惫可知。自利而渴,亦属少阴阳虚现象,此种口渴,不是阳热有余,消烁津液;而是真阳不足,不能蒸化津液上承,其渴必喜热饮,且饮量亦必不多,所谓虚故引水自救,就是具体的说明。太阴属脾实寒湿,所以自利不渴;少阴属下焦阳虚,不能蒸化津液上承,所以自利而渴。但与阳经实热症的口渴下利,又必须作出区别。大凡阳症下利,利必臭秽,肛门灼热,苔必黄垢,且必伴有身热、脉数等脉症,而少阴阳虚的下利口渴,利必清稀溏泄,或完谷不化,苔白润,且必伴有恶寒、脉微等脉症。 从“若小便色白者”至“故令色白也”为又一节,说明小便色白是诊断少阴病阳虚寒盛的重要依据。 从辨证上来说,欲吐不吐、心烦,以及自利而渴,诊为阳虚寒盛,尚嫌证据不足,只有小便色白清长,才完全排除属热的可能,从而确诊为阳虚寒盛,所以说“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少阴下利而渴,是下焦阳虚寒盛,无阳以温,不能制水,所以小便清长,若阳热下利,则小便无不短赤。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

伤寒论六经辩证系统图解 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的系统性。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的系列性。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辩证之目的为治疗。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如此 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列图表:?????上述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以下为六经辩证治疗系统的各经证治。?(一)太阳经证治系统?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是表病位的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 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的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仲景根据太阳这种外趋之病势而因势利导用汗法祛邪。但汗法据自汗病势用解肌法,以桂枝汤为主方;据无汗病势用发汗法,以麻黄汤为主方。自汗病势之各具体证候因有太阳自汗病势的同一性,又各有其特殊性质,所以皆用桂枝汤加减法治疗。无汗病势之各具体证候也因有着太阳无汗病势的同一性及各自的特殊性质,也皆以麻黄汤加减方治疗。桂枝汤加减方共十五个都以桂枝为主体,都以脉浮、发热恶寒、自汗为病理依据。麻黄汤加减方包括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四个,都以麻黄为主体,都以脉浮、发热恶寒、无汗为病理依据。这样组成一个伤寒太阳辩证治疗系统。但在太阳病理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造成这样那样的并发或继发证。这些并发或继发证因为不是伤寒病因引起的,所以属杂病的范畴。如蓄血、水逆、热喘、水饮、虚烦、悸气、结胸、心下痞、胀满、停饮、滑脱等证。太阳阶段的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表:??(二)阳明经证治系统 ?在阳明病理阶段,由于肠胃的生理特性(如胃的呕吐和肠的排便亦为保护和防御反应),在抗御过程中,表现为上越、里热、下夺三种趋势。仲景据上越趋势而用吐法,以涌吐而祛除病理物质;据里热之势而用清法,以通肠来祛除里热;据下夺之势而用下法,以排便来祛除病理物质。上越、里热、下夺以胃家实为共性,上越以愠愠欲吐,里热以汗出而渴,下夺以不大便为各自病理特性。吐清下三法皆祛邪法,以邪之所在不同,因其所趋之势而祛除之。在阳明阶段中亦有并发或继发证,例如黄疸、热入血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