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少阴病篇(七版)(1)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 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 寒肢厥下利脉微等一精派品课虚件 寒证基础上乃可辨 为亡阳证。
❖ 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 分析:
下利 以一脉一症示少阴虚寒下利 少阴亡 白
脉微 下利清谷,厥逆意在其中 阳之戴 结合317条“面赤”—戴阳特征阳证
通 汤
下利不止—承上而来示阳伤阴亦伤
阳亡阴竭危重证 上方加人尿猪胆汁
厥逆—阳亡四未失温
一有反佐作用
无脉—从脉微欲绝而来,精阴品课液件 将竭 二有益阴作用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 提要:少阴病治禁 ❖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肾阳虚衰精品,课件不能制水
❖ 启发: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辨热利、 寒利的关键
太阴 下 不渴 少阴 利 口渴
虚 寒 证
重心在于脾虚肾阳虚不甚 重心在肾阳虚衰是脾虚及
肾为主,属火衰阴盛之口渴 与热精品盛课件津伤口渴截然不同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总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总篇衰伤寒论少阴病概论少阴病主要证候的特征是心肾阴阳俱虚,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病证,就其主要证候来说,为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阴证的较危重阶段。
一、少阴病的病位从《伤寒论》的原文来看,少阴病病变部位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及其经脉。
二、少阴病的成因一是外邪直中少阴:或是年高体弱,或是肾阳素衰,致使外寒长驱直入,直中少阴,起病就形成了少阴阳衰阴盛的重证。
因此古人就有“老怕伤寒,少怕痨”、“伤寒专死下虚人”等说法。
在世界范围内,流感流行的时候,都会引起一些体弱或年高的病人死亡,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病人如果不是死于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则多死于少阴直中。
二是邪由他经传来:多由太阳、太阴失治或误治,正气受损而邪传少阴。
如在“太阳病篇”有太阳病误治而出现的干姜附子汤证和真武汤证,就是太阳病传少阴的实例,而“太阴病篇”的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其中的四逆辈,就是理中、四逆辈,四逆汤本是治疗少阴病的方剂,在治疗太阴病的过程中用到四逆汤,从而提示太阴之邪易传少阴。
三、少阴的生理少阴虽然涉及到手足少阴心肾,但这里复习的仅是和解释少阴病病机有关的少阴的生理,而不是全面完整的少阴生理。
比如外感病病程相对较短,在《伤寒论》没有记述到外感病对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影响,因此我们这里讨论少阴肾的生理功能时,就不再讨论肾主生长发育和肾主生殖的功能了。
经: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上夹咽,连目系。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出然骨之后至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贯脊属肾,络膀胱,沟通了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其直行者,由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沟通了心肾相交的关系。
可见手足少阴的经脉在循行上都和咽喉有关,于是《伤寒论》就将咽喉疼痛的证候放在了“少阴病篇”来讨论。
脏:手少阴心为火脏,主血脉,主神明。
《伤寒论》——少阴病
《伤寒论》——少阴病少阴病:1、少阴寒化七证。
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小便色白,脉阴阳俱紧,反汗出,咽痛而复吐利。
2、少阴寒化证的证型、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少阴寒化证是由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病证。
寒化证大致可分为七种不同证型。
一是四逆汤证,其病机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治宜回阳救逆;方药:甘草、干姜、附子。
二是通脉四逆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治宜破阴回阳,通达内外;方药:甘草、附子、干姜。
三是白通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治宜破阴回阳,通达上下;方药:葱白、干姜、附子。
四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其病机为阳脱阴竭,寒热格拒;治宜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反佐咸寒,滋阴养液;方药:葱白、干姜、附子、人尿、猪胆汁。
五是附子汤证,其病机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治宜温阳化湿,镇痛祛寒;方药:附子、茯苓、人参、白术。
六是真武汤证,其病机为肾阳亏虚,水气泛滥;治宜温阳化水行水;方药: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七是桃花汤证,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治宜温涩固脱;方药:赤石脂、干姜、粳米。
3、四逆汤证和四逆散证的鉴别,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四逆汤证之四逆,为少阴阳虚阴盛所致;而四逆散证之四逆乃因阳气内郁,不能通达四末所致。
在程度上,四逆汤证的四逆明显较四逆散证为重。
且除四逆外,四逆汤证则见大便稀溏,精神困顿,胃寒、脉微欲绝等;而四逆散证可见阳气内郁之心烦易怒,舌红脉弦等症。
四逆汤证为典型的少阴寒化证,辨证要点是脉微细,但欲寐,自利口渴,小便色白,四肢厥逆,欲吐不吐。
其病机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治宜回阳救逆;方药:甘草、干姜、附子。
四逆散证的辨证要点是四肢厥逆,或见腹痛、泄利下重、咳嗽、心悸、小便不利。
其病机是阳气内郁,气机不畅;治宜疏畅气机,透达郁阳;方药: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4、真武汤证和附子汤证的方证鉴别。
真武汤的药物组成为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芍药;附子汤的药物组成是附子、白术、茯苓、人参、芍药。
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少阴病的性质...
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少阴病的性质...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
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
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睡,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状态。
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
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
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一、少阴病本证1.少阴寒化证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
若有身体痛,骨节痛者可选方“附子汤”,以祛寒化湿。
若有腹痛,小便不利,浮肿者可选“真武汤”,以培土利水,下利者可选“白通汤”。
a、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b、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炮附子茯苓白术芍药人参c、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目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炮附子茯苓白术芍药生姜d、少阴病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附子干姜葱白2.少阴热化证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以制心火,导致心火独亢,心神不安,故心烦失眠;少阴阴液亏虚,不能濡润喉咙,则口燥咽干甚则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亏火旺之象。
a、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b、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二、少阴病兼证1.少阴病兼太阳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
《伤寒论》少阴病篇方证汇总
《伤寒论》少阴病篇方证汇总
《伤寒论》中三阴病篇比较复杂,而少阴病篇也是如此,少阴病篇所述症状多与他经相似,少阴病提纲却不足以诠释它的复杂病情,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当代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曾对少阴病进行解析,认为《伤寒论》中三阴篇最难读,而少阴病更易使人迷惑:如呕吐下利与太阳病者无殊,腹胀不大便与阳明病者略同,始可发汗似太阳之在表,咽痛用和法似少阳之有热上炎。
其提纲“脉微细,但欲寐”不足以贯穿上述之复杂病情。
少阴病共包含方证16首,从数量来看,明显少于太阳病,并非说明临床少阴病方证少见而太阳病方证多见。
少阴病以正气虚衰为主要特征,非阳虚阴盛,即阴虚火亢,故当禁用发汗、攻下以及火攻等治法。
下表从少阴病的正治和兼变证两个角度入手,正治又分为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两个方面。
少阴寒化证和化证为少阴之本证,多与患者平素体质的差异以及病邪的性质有关;而少阴病的兼变证,则多见太少两感证、热盛伤阴证、热移膀胱证、阳郁致厥证、伤津动血证、咽痛证等几个类型。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5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5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陰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陽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少陰病的症候特征,为脉象微细,精神委靡、神志迷糊欲睡。
【评析】本条为少陰寒化症脉症提纲。
【原文】少陰病,欲吐不吐①,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陰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②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注释】①欲吐不吐:要吐而又不得吐出之状态。
②下焦:这里指肾脏。
【译文】病人欲吐而又不能吐,心里发烦,精神委靡,只想睡觉。
到了第五、第六日,腹泻而口渴的,属于少陰病症,这种口渴,是因津液不足而引水以自救。
如果小便色白,则少陰病陽虚的症情完全具备。
小便色白,是因为下焦虚寒,不能化气制水,所以会颜色清白。
【评析】本条讲少陰虚寒症的辨证。
本条分两节讨论。
自“少陰脖至“虚故引水自救”为一节,是叙述少陰陽虚的吐利症状。
少陰病,欲吐不吐,是下焦陽气衰微,寒邪上逆的缘故。
由于虚寒下利,肠胃空虚,所以虽欲呕吐,而复不能吐。
陰盛于下,则虚陽易于上扰,所以出现心烦。
这种心烦,和陽明胃实的心烦,以及栀子豉汤症的虚烦,性质上完全不同。
陽明胃实的心烦,必有一系列热实症,如便秘、腹满痛、舌苔黄燥、口干燥等症状。
栀子豉汤症的心烦,为余热留扰胸膈,必有心中懊等情况。
本症的心烦,必有下利、脉微细等下焦虚寒见症,因此,在鉴别上并不太困难。
但欲寐,是少陰虚寒主要症状之一,和心烦并见,更证明这种心烦是属少陰虚寒,而非邪热内扰,心虽烦而仍欲寐,则陽衰神惫可知。
自利而渴,亦属少陰陽虚现象,此种口渴,不是陽热有余,消烁津液;而是真陽不足,不能蒸化津液上承,其渴必喜热饮,且饮量亦必不多,所谓虚故引水自救,就是具体的说明。
太陰属脾实寒湿,所以自利不渴;少陰属下焦陽虚,不能蒸化津液上承,所以自利而渴。
伤寒论--少阴病篇(七版)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2018/11/24 伤寒论 2
心 肾
主血脉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201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火衰寒邪犯胃 心烦— 正邪相争 小便色白者— 2018/11/24 8 伤寒论 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4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2018/11/24
伤寒论
5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障碍 欲寐 2018/11/24 机理:心肾阳虚,精气俱衰,神失所养。 6 伤寒论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分析: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蒂
伤寒论纲要~少阴病
伤寒论纲要~少阴病第六章少阴病第一节概说一、性质:据经络学说,少阴经可分手足两部分,统括心肾二脏,(心属火,肾属水),主水火二气,少阴受病是心肾阳气不振,阴寒内盛,属于全身性的虚寒证,病邪传入少阴,邪气深,正气衰微,气血俱虚,机体抵抗力减弱,表现证状错综复杂,因此,死候较其它经为多。
二、病机:少阴主水火二气,有阴阳之分,正常时保持平衡,受病邪干扰后,阴阳发生偏亢,偏于阳则热化,偏于阴则寒化,由于少阴属虚所以仍以寒化为主。
三、成因:少阴病形成的原因,一般有下列四方面:1.太阳失治,少阴素虚,病邪由太阳传入少阴。
2.素日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
3.太阳和少阴同时受邪。
4.太阴病失治进一步发展到少阴证。
四、主证主脉:少阴病一般多见久病的后期,或者是初病体质素虚的人,不论那一种原因,均属心肾阳气衰微,气血俱虚的全身虚寒证。
其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
微细是气血亏损,心阳不振所致。
但欲寐是心神衰惫,意识朦胧。
第二节少阴病的辨证与治疗一、少阴病的寒化证治:少阴病的发病机制已如前述,从水寒化以后,病变大致可以分如下三种类型,1,阳虚阴盛厥冷下利2.阴盛阳盛水气为患3.虚寒滑脱下利脓血。
1.阳虚阴盛厥冷下利:此类疾病以厥冷下利为其共有症候。
故临床见有全身虚寒证,伴有厥冷下利者应从本类病证考虑。
由于受病有轻重不同,体质有强弱之异。
故此,又可分为如下几种汤证:(一)下肢厥冷下利清谷,脉沉微而细,呕不能食或食入而吐,此为脾肾阳虚,肢厥下利,阴寒上逆而有呕不食或食入即吐。
应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323、324、225条)。
方用附子干温中散寒,炙甘草、甘草补中即逐寒回阳。
(三)如同时更见有,脉微欲绝而反有身热,不恶寒甚至面赤者。
此为内脏阴寒更甚,阳气被格于外的真寒假热现象,病情较上述症状更重要,应急用通脉四逆汤,急救垂绝之阳。
(317、370条)本方药味同四逆汤,但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分量加倍,以大剂高热之品,急驱内在之寒,使阳气得回,脉复出。
少阴病篇
▪ 提要:少阴亡阳的戴阳证治/虚阳上脱
▪ 分析:
下利 脉微
以一脉一症示少阴虚寒 下利 下利清谷,厥逆意在其
中
结合317条“面
赤”—戴阳特征
少阴 白
亡阳 通
之
汤
戴阳
证
下利不止—示阳伤阴亦伤 厥逆—阳亡四末失温 无脉—从脉微欲绝而来,
阴液将竭 干呕—阴寒盛格拒热药 烦—虚阳扰心
阳亡阴竭危重证 加人尿猪胆汁 一有反佐作用 二有益阴作用
二三日至 四五日
寒水犯胃—呕 寒水偏渗于膀胱—小便利
▪ 治法:温阳利水—真武汤
▪ 方义:
制附子:温阳散寒水
重用生姜配苓术:健脾化湿
白芍:和营止痛
▪ 鉴别: ▪ 附子汤证
寒湿凝筋骨——以身痛为主伴 手足寒脉沉——温补元阳用术附
配参苓
▪ 真武汤证
寒水浸淫内外上下---以浮肿小便 不利——重用生姜与附子除水湿
太阴 下 不渴
虚 寒
重心在于脾虚,肾阳虚不甚
少阴 利 口渴 证 重心在肾阳虚,是肾为主,
属火衰阴盛之口渴
与热盛津伤口渴截然不同
本条文中“自利而渴”与“小便色白者”起 着二个层次(太阴与少阴之下利及热利与寒 利之辨)辨证意义。
也是本条辨证要点与难点。再结合原文中 “欲寐”则少阴虚寒证辨证无疑。
再言本条列为281提纲证之后,其义可明。 (复习概说中少阴生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 腹痛,小便不利,
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 提要:少阴虚寒下利便脓血证治 ▪ 分析: 下利—阳虚不固应完谷不化,味不臭 便脓血(色暗)—肠络受伤,血溢凝滞于肠 腹痛—阳虚寒凝腹中,绵绵痛 小便不利—寒水偏渗于大肠
少阴病篇(七版)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贾晓林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心 肾
主血脉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主水,元阴元阳 寄寓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血液需胃气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 微滋养和补充;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才能发 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
或然证 面色赤 腹痛 干呕 咽痛 利止脉不出
病 理 阴盛格阳 虚阳上越 阳衰阴盛 气血凝滞 阴寒内盛 气逆犯胃 虚阳上扰 咽喉不利 阳气虚脱 阴液涸竭
方 药 加 减 加葱白以交通上下阳 气 去葱白加芍药以和络 止痛 加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去苦泄之芍药,加桔 梗以利咽喉 去桔梗,加人参以益 气生津固脱
二、少阴的病理 心肾两虚 脉微细 风寒直中少阴 —少阴病 但欲寐 太阳、太阴误治 阴阳气血 不足 三、少阴的证型 由于体质尤其阴阳盛衰及证候不同可分二 大证型。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少阴寒化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少阴热化证 阳气内郁—四逆散证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用葱白交通 上下阳气,不 附 用甘草免恋 子 邪 干 姜 重用姜附破 阴回阳,并用 甘草补中
原文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 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原文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 沉者,附子汤主之。 提要:少阴阳虚寒湿身痛证治 分析: 背恶寒—背为督脉循行之地阳虚寒凝督脉经气不利 手足寒—阳虚四末失温煦
《少阴病篇七》课件
寒战发热
患者体内出现寒邪,导致寒战和发热的表 现。
口苦咽干
口苦咽干是少阴病中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小便不利
患者可能出现小便不利、尿频或尿急等症 状。
心悸失眠
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和失眠等心理方面 的症状。
少阴病的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
通过选用中药配方,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少阴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针刺穴位,调理经络气血,改善少阴病患者的症状。
3
饮食疗法
通过合理安排饮食,摄入有益于治疗少阴病的食物,促进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阴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阴病可以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 复率。
2 体质
体质虚弱、阳气不足 等身体条件可能增加 患上少阴病的风险。
3 饮食习惯
食用寒凉食物、不均 衡的饮食等不良饮食 习惯可能诱发少阴病。
少阴病的分类
内伤少阴病
由内源性因素引起的少阴病,如情绪失调、 内脏功能紊乱等。
外感少阴病
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少阴病,如寒邪入侵、 气候变化等。
少阴病的症状和表现
《少阴病篇七》PPT课件
欢迎来到《少阴病篇七》PPT课件。本课程将探讨少阴病的定义、诊断方法、 发病原理、病因、分类以及症状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什么是少阴病?
少阴病是一种中医基本病名,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内寒外寒、 阴寒症状的一类疾病。
诊断少阴病的方法
1
问诊
2
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了解患者的
症状、病史等信息,以支持诊断少
阴病。
3
望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外观 特征,来帮助诊断少阴病。
伤寒论《少阴病篇》的精读及领悟
伤寒论《少阴病篇》的精读及领悟少阴病病变部位---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以及足少阴肾的经脉。
少阴病的成因--直中和它经而传(表里,循经),“老怕伤害少怕痨,伤害专死下虚人”。
太阳传少阴就是表里传,太阴传少阴就是循经传。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这是太阳病篇里太阳病误治后、导致肾阳虚衰的例子,我们也把它归少阴病范畴,是有太阳传少阴的表里传。
少阴病生理---足少阴肾经,从足入腹,三阴经都是从足走腹到胸,络膀胱属肾。
少阴和太阳相表里,太阳经络肾属膀胱,肾经络膀胱肾。
少阴肾经到腹部,穿隔过肺,循喉咙挟舌本,咽痛证可以说是少阴经证。
少阴经分支从肺出,络心就构成心肾既济(水火相交)。
少阴涉及到心脏和肾脏,心为火脏,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
肾主水,主水液,藏精气,内寄元阴元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气的根本。
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少阴病的基本特征---少阴病是一组心肾阴阳虚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全身性是机能正气衰退的证候。
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心肾阴阳虚衰时,全身也会虚衰。
少阴病的证候分类--寒化及热化。
心为火脏,肾为水脏,肾内藏元阴元阳,当素体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就出现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涉及阳虚阴盛用四逆汤;阴盛戴阳用白通汤;阴盛格阳用通脉四逆汤;阳虚身痛用附子汤;阳虚水泛用真武汤,还有下利滑脱用桃花汤,胃寒呕吐用吴茱萸汤。
心主火,肾主水,肾中内藏元阴元阳,素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出现少阴热化证,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用黄连阿胶汤;有阴虚水热互结证用猪苓汤。
少阴也有经证(咽痛-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或兼证(太少两感-麻黄附子细辛汤)。
少阴病的禁忌--禁汗、禁吐、禁下。
少阴病是阳虚证为主,汗吐下不能祛除少阴的邪气,还要损伤少阴的正气,这样病情就恶化,所以少阴病治法应该禁汗吐下、禁攻邪。
少阴病也要禁火劫,火疗是强迫发汗的一种治疗手段,这样发汗过多则伤阴液,少阴病也应该禁火劫。
伤寒论少阴病
《伤寒论》少阳病求正《伤寒论》之少阳病,全篇包括传经、欲已、欲解等在内,仅有10条原文,自古至今,在少阳病的概念上,将“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等同看待。
一见少阳病,即用小柴胡汤治之,一见小柴胡汤证,即曰少阳病。
对其病位的认识上指认系半表半里,其“表”有指太阳者,有指三阳者;其“里”有指阳明者,有指太阴者,有指三阴者;其半表半里病位,有言介于太阳阳明之间者,有言在三阳三阴即阳明太阴之间者,近时有人又提出半表半里从属于八纲(本报2006年6月26日《二个六经莫混淆》和8月24日《“半表半里”衍生于八纲》二文);对于其提纲证,有持否定态度者,有主张加入小柴胡汤证的四个主证者,更有据“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而主张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为提纲者等等。
一、少阳病提纲确当,妄加内容则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观其提纲,既不同于太阳病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属主要脉症表现,又不同于阳明病之“胃家实”属病理特征,而是三个自觉症状,其意义何在?作为一经病之提纲,首先要能确切反映出本经病的特点,其次,要有一定的排它性,其三,对临床诊断上要有预见性。
对照此三点,再审视三症:其一,少阳属胆和三焦,其中胆为中清之腑,内寄相火,附于肝,具有疏泄功能,三焦为人体水火之通道,且少阳主枢,病在少阳,胆汁疏泄不利,少阳枢机失常,三焦郁而为热,胆热上腾则口苦,《内经》曰:“病有口苦者,名曰胆瘅”者是也。
少阳之脉夹咽,热伤津液则咽干。
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且胆与肝相表里,肝开窍于目,胆热上扰则目眩。
此三个症状结合在一起,颇能反映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胆火内郁,上犯清窍,灼伤津液之少阳病病机特点。
其二,此三个症状属热证、实证的表现,符合三阳特点,三阴证不备。
太阳病一般多口和舌润。
有人提出,口苦咽干非少阳所独有,理由是189条有“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之语,以此说明阳明病也是口苦咽干,实则本条虽言“阳明中风”,却为三阳合病,其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是太阳表证未解,腹满微喘属阳明里证,口苦咽干为少阳病变,即使阳明病中间有口苦咽干,一则多不与目眩相伴,二则又多伴明显、较重之里热等,其口多渴,因此,此三个症状结合在一起,又有排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5/14
伤寒论
10
原文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 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提要:指出少阴亡阳特征之一
分析:原本无汗故云:“反”。
反汗出 阴寒大盛、阳气外越
故云“亡阳也”
液随气脱,推之汗出如珠
咽痛—少阴之脉循咽,虚阳循经上越
吐利—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应用:“反汗出”一症必须在阳虚阴盛之恶 201寒9/5/14肢厥下利脉微等一伤派寒论虚寒证基础上乃可辨 11
为亡阳证。
三、少阴病治禁 原文285: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原文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提要:少阴病治禁 分析:
以脉细沉数示少阴热化证禁汗 以脉微示少阴阳虚阴盛禁汗
2019/5/14
伤寒论
12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一、少阴寒化证
主水,元阴元阳
寄偶其中
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奉,水火
相济,心肾相交,阴阳平行。诚然心主血脉,
血液须胃气化生,肾藏精亦赖后天脾胃化生精
微滋养和补充;肾主水亦须脾运化协助及能发
挥其各自的正常生理功能。
2019/5/14
伤寒论
3
二、少阴的病理
风寒直中少阴 太阳、太阴误治
心肾两虚 阴阳气血
脉微细 但欲寐
2019/5/14
若病初,手足逆冷脉迟弦 寒痰阻 可
结合166条胸中痞硬气上冲 胸不得息
滞胸中
下 宜 吐
若“膈上有 脾肾阳虚 不宜吐下宜
寒饮干呕者”伤寒寒论饮聚胸 四逆汤主之
蒂 散 也
15
启发:
仲景以欲吐不吐展开辨胸中寒痰阻滞胸膈 之实证与脾肾阳虚寒饮阻滞胸膈的辨证, 皆不可下,但前者以瓜苇散吐之,后者以 四逆汤温阳化饮。
分析:
下利清谷 手足厥逆 里寒外热(发热) 少阴阳虚阴盛 脉微欲绝 面赤—虚阳上越 2身019反/5/14不恶寒(发热)—虚阳伤寒格论 于外—格阳特证
少 阴 亡 阳 的 格 阳 证 17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内外—通脉四逆汤
方义:于四逆汤倍干姜量并加重附子以大剂 回阳救逆急驱内寒以救将竭之阳气。方后加 减法,为仲师实践经验,加以细读。
—少阴病
不足
三、少阴的证型
由于体质尤其阴阳盛衰及证候不同可分二
大证型。
少阴寒化证
阳虚兼表—麻附辛汤证 阳虚里寒证—四逆证、真武、附子证
少阴热化证 阴虚火旺—黄连阿胶证
2019/5/14
阳气内郁—伤寒四论 逆散证
4
总而言之,不论阳气虚还是阴血不足均突 出一个“虚”字 四、治则
阳虚:扶阳
阴虚:育阴
五、预后:阳回得生,阳亡则死。阳气回复否 关键在于胃气存亡。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 者,以下焦虚有寒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提要:承281再述心肾两虚,肾阳虚的特征
分析:
自利—肾阳虚衰 火不暖土
渴 —火衰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属少阴”
欲吐不吐—
心烦— 火衰寒邪犯胃
小便色白正者邪—相争水
8
启发:
324条展示仲景创立四逆汤又可治脾肾阳虚, 寒饮阻滞胸证,即四逆汤即可急救回阳亦 有温阳化饮之功。
2019/5/14
伤寒论
16
原文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 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 赤,或腹中痛,或干呕,或咽痛, 或利止脉 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提要:述少阴亡阳的格阳证证治/虚阳外脱
2019/5/14
伤寒论
14
原文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 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 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 逆汤。
提要:述胸中寒实内阻与膈上有寒饮的辨证
与治疗宜忌。
不瓜
分析: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温温欲吐 复不能吐
2019/5/14
伤寒论
18
原文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原文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 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概说
一、少阴生理 少阴之气:心、肾、脾、胃及其相应经脉功
能综合体现。 心肾为少阴之脏,以肾为主。特别是肾阳虚
为主,乃能主持气血运行、水液输布,及精 神意识活动功能。
2019/5/14
伤寒论
2
主血脉 心
藏神
藏精化气
人体阴阳气血之根本
肾
启发:
脉微细但欲寐足以揭示心肾两虚,阴阳气 血不足,故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微细脉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俱见。与177条 结代脉同理,此处是仲景以脉揭示少阴的 病机而已。
“欲寐”不论在寒化证或热化证均可见, 并非寒化证独有。
2019/5/14
伤寒论
7
原文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
2019/5/14
伤寒论
5
第一节 少阴病辨证纲要
一、少阴病提纲
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提要:述少阴病提纲证
分析:
脉微—阳气虚衰无力推动
脉细—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定义:精神萎靡不振,似睡非睡,思维意识
欲寐
障碍
2019/5/14 机理:心肾阳虚,伤寒精论 气俱衰,神失所养。6
葛根芩连汤证
自利而渴 黄芩汤证 伴小便短赤 细问小便
白头翁证
色白否为
本条—必伴小便色白 清长
辨热利、 寒利的关键
太阴 下 不渴 少阴 利 口渴
虚 寒 证
重心在于脾虚肾阳虚不甚 重心在肾阳虚衰是脾虚及
肾为主,属火衰阴盛之口渴
2019/5/14
与热伤寒盛论 津伤口渴截然不同 9
本条文中“自利而渴”与“小便色白者”起 着二个层次(太阴少阴下利辨及热利与寒利; 热盛口渴与火衰口渴之辨)辨证意义。也是 本条辨证要点与难点。再结合原文中“欲寐” 则少阴虚寒证辨证无疑。再言本条列为281提 纲证之后,其义可明。(再复习概说中少阴 生理)
原文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 汤。
提要:突出少阴温法运用
分析: “脉沉者
•本条据脉论证提出急温之的临床意义。 •脉沉者,沉微也 •以脉不沉到沉为肾阳急骤衰退
急温之” •以沉脉示四逆吐利等证必接踵而至
(要点、 •见微知箸,治中有防,防患于未然
难点) 2019/5/14
伤寒论
13
治法 急救回阳—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与姜附汤合方) 姜附—助阳胜寒 甘草干姜—温养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