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壁画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有四大石窟,1`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 2`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3`甘肃天水的麦 积山石窟和4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 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1·是敦 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4年 的历史;2·是规模宏大石窟南北长1600多 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3·是雕 塑,壁画十分精美.
敦煌莫高窟壁画-分析
PPT
1·莫高窟最初的开凿年代? 2·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历时多少年? 3·现有多少洞窟?壁画?彩塑? 4·石窟艺术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5·佛教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哪里?最初开凿的用途? 6·印度的石窟艺术通过哪两条渠道传入我国? 7·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
敦煌莫高窟基本信息
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
壁画之————第七类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
体,起陪衬作用。
壁画内容除以上七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 等。
上述七类壁画,除装饰图案而外,大多是有情节的壁画,反映了 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 剃度、礼佛等;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屠宰、 炊事、营建、行乞等;还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 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等各种社会活动。因此,敦煌石窟,不
莫高窟的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
的艺术宫殿,尤其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 世
板
建筑艺术
建筑风格:主要有禅窟、殿堂窟、塔庙 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 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 足几尺。石窟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汲
取了很多外来的元素
中心塔柱式外来形式的窟型,是古代艺术家汲取的外来元素,加 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的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 筑的杰作
艺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敦煌壁画容 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 殿都不能媲美的,,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 达25公里的画廊。 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 现,雄伟瑰丽。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 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各 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西供养人
元代供养人
壁画之——第五类装饰图案画 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
也有桌围、衣帽和器物装饰等。 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图案画 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
饰图案等。
四个飞天围绕莲花形象翩翩 起舞,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壁画之————第六类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经典迹用通俗简洁的、 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信仰朝拜。于是,在 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
覆斗式禅窟
殿堂窟(礼拜佛像)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2400多躯)敦煌莫高窟彩塑为石 胎泥塑(内部是石头骨架,外部以泥塑之)其余均为木 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佛像、菩萨像、弟 子像’天王、金刚、力士、神等)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 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 等,少则3身,多则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 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题材丰富,手
虽然有 3、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 瑞像图、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如第323窟的“张骞
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4、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 义所列举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寓言、童话,被佛教徒收集记录在
除了表现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 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主要分为一下七类:
壁画之————第一类佛像画 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 (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 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 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 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 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 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
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壁画之———第二类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 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 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 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
经变画
壁画之——第三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
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如:人首龙身的 开明神兽,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雷公电母,雨师等诸多传统神话角色。
仅是艺术,也是历史,
造型特色 敦煌壁画中有种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养人和故事画 中的人物,.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从 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鲜明;而神灵形象则 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 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
壁画之——第四类供养人画像 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
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 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 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 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 供养人画像。(唐代供养人壁画精心描
绘了上层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课本中130 窟的王氏的供养像是优秀的代表作)
唐朝供养人
五代
佛经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5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 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 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故事内容离奇,
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主要可分为五类。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 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例如: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等故事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 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pi王割肉救鸽等
敦煌莫高窟壁画-分析
PPT
1·莫高窟最初的开凿年代? 2·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历时多少年? 3·现有多少洞窟?壁画?彩塑? 4·石窟艺术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5·佛教的石窟艺术起源于哪里?最初开凿的用途? 6·印度的石窟艺术通过哪两条渠道传入我国? 7·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
敦煌莫高窟基本信息
情节曲折,颇有戏剧性。
壁画之————第七类山水画 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
体,起陪衬作用。
壁画内容除以上七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 等。
上述七类壁画,除装饰图案而外,大多是有情节的壁画,反映了 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 剃度、礼佛等;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屠宰、 炊事、营建、行乞等;还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 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等各种社会活动。因此,敦煌石窟,不
莫高窟的艺术特色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
的艺术宫殿,尤其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 世
板
建筑艺术
建筑风格:主要有禅窟、殿堂窟、塔庙 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 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 足几尺。石窟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汲
取了很多外来的元素
中心塔柱式外来形式的窟型,是古代艺术家汲取的外来元素,加 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的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 筑的杰作
艺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敦煌壁画容 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 殿都不能媲美的,,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 达25公里的画廊。 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 现,雄伟瑰丽。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 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各 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西供养人
元代供养人
壁画之——第五类装饰图案画 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
也有桌围、衣帽和器物装饰等。 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图案画 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
饰图案等。
四个飞天围绕莲花形象翩翩 起舞,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壁画之————第六类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经典迹用通俗简洁的、 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信仰朝拜。于是,在 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
覆斗式禅窟
殿堂窟(礼拜佛像)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2400多躯)敦煌莫高窟彩塑为石 胎泥塑(内部是石头骨架,外部以泥塑之)其余均为木 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佛像、菩萨像、弟 子像’天王、金刚、力士、神等)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 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 等,少则3身,多则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 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题材丰富,手
虽然有 3、佛教史迹故事画: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 瑞像图、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如第323窟的“张骞
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4、比喻故事画: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 义所列举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寓言、童话,被佛教徒收集记录在
除了表现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 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主要分为一下七类:
壁画之————第一类佛像画 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 (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 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 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 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 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 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
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壁画之———第二类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 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 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 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
经变画
壁画之——第三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
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如:人首龙身的 开明神兽,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雷公电母,雨师等诸多传统神话角色。
仅是艺术,也是历史,
造型特色 敦煌壁画中有种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养人和故事画 中的人物,.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从 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鲜明;而神灵形象则 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 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
壁画之——第四类供养人画像 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
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 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 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 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 供养人画像。(唐代供养人壁画精心描
绘了上层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课本中130 窟的王氏的供养像是优秀的代表作)
唐朝供养人
五代
佛经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画中的比喻故事有“象护与金象”,“金毛狮子”等。
5因缘故事画: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 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 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故事内容离奇,
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主要可分为五类。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 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例如: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等故事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 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pi王割肉救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