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

张超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振兴东北, 必先振兴精神。文化承载着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软实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进程。东北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孕育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不畏艰苦的顽强抗争精神;乐于助人的团结互助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构成了东北优秀文化的核心精神,发展东北地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这种核心精神、切实把握东地域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为振兴东北、促进东北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思想底蕴。

【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核心精神发展取向

地域文化是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具有生命力、引领地域文化良性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品质。东北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形成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

一、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东北文化又称为关东文化。“关东文化”之“关东”一词,本有多种含义。据《汉语大词典》:1.指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2.唐代亦指洛阳;3.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中,第3种释义出现较能共享性,现在通常所说的“关东”多指这种。其实,所谓的关东,除东三省之外,一般还应包括内蒙古东四盟,即呼伦贝尔市(旧称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通辽市(旧称哲里木盟)、赤峰市(旧称昭乌达盟)。内蒙古东四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都与东三省有密切关系。

东北地域文化又称为“黑土地文化”,它的形成与这片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东北的地理环境及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

1、高寒地域的抗争与妥协

东北高寒极冷,开发较晚,历史上仅有少数民族居住,过着相当对原始的渔猎、游牧生活,只是到了清末中原农民流入后才有较

为广泛的农耕,至今,东北边远的农村还保持着原始的遗风,东北人也保留着本真、淳朴和率直的个性。东北有近半年的冰冻期。每到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温一般都在-30℃左右,人们不但要停止耕种,就连户外活动都要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东北人有不畏严寒的品质也有“猫冬”的习惯。“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是东北农村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漫长而又缺少文化教育的农闲时光养成了东北人的怠惰,这使东北地域文化保留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消积成分。

2、资源丰裕的慷慨与文化缺失的保守

东北的资源环境十分优越,地广人稀,曾经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利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给东北人带来自给自足。艰苦的农耕经济造就了东北人吃苦耐劳、勤奋的品格的东北的大平原、大森林、大草原,筑就了的东北人豪爽奔放、乐于助人、诙谐幽默的性格,成为东北地域文化所特有的基因。但长期的自给自足、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所带来的超稳定的农业社会结构,也给东北人的文化观念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缺少竞争、安常守顺的思维方式,不求进取、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制度缺失、重人情轻法理的人际关系,文化滞后、重日常经验、轻科学理性的实践方式等等。这些不仅严重地束缚了东北人手脚,也制约着东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东北历史的变迁及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

1、清封禁政策对东北文化的阻滞与移民文化的异化

东北历史的演进缓慢而且命途多舛,原本落后于中原的东北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呈间断性,导致东北文化发展缺乏整体性与连续性。早在商周时代,东北就有肃慎、夫余、东胡等少数民族居住。之后又有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受气候的限制,他们发展缓慢,以狩猎、放牧、耕种为生,形成了与其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原始、本真的东北本土文化。清入主中原后,为保护这片“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对这片土地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阻断了本就缓慢的文化发展。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由于关内连遭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迫使大批关内饥民突破禁忌“闯关东”来到东北,“闯关东”精神作为

冒险、拼搏、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成为东北移民文化的先进代表,关内的移民文化也逐渐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要成份,并与早期东北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对东北最具影响的农耕文化。这种引入的农耕文化,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优点,也融入了东北本土的不足和缺失。相对于南方文化、中原文化来说,它缺少历史的传承和深厚的积淀。相对于现代工商文化来说,它又缺少理性、进取和精致的意蕴。优裕的资源和缺少竞争的生活,特别是移民构成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流民,使饥饿逼出的“闯关东”精神不断消解,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的人们对人生目标没有更高的追求和企盼。加之在“闯关东”的年代,男多女少,性别比例相差悬殊,来到东北的男人娶媳妇都很困难,所以“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便成了他们生活的理想。这也就是东北人“小富即安”性格的成因和东北文化平民化的基础。

2、日俄入侵与东北文化所遭遇的摧残

东北在近代历史中,受到日、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殖民文化再次阻断了东北文化原本的发展方向。日本侵略中国有长达400 多年的历史。①从丰臣秀吉时代日本就开始不断地进行对外扩张,并将一衣带水的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当落后的民众遇上侵略者的文化奴役,东北农耕文化的自主性被扭曲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宣传和文化奴役,其后果比军事入侵、政治统治、经济掠夺更为严重。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在其著作《脱亚论》里,宣称日本与西方列强是具有同等“文明程度”的国家,日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发动战争的方式“帮助”中国及朝鲜这样还未开化的“野蛮”国家推进“文明”。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在其著作《脱亚论》里,宣称日本与西方列强是具有同等“文明程度”的国家,日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发动战争的方式“帮助”中国及朝鲜这样还未开化的“野蛮”国家推进“文明”。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中国东北的十四年中,采取各种手段向东北民众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和文化。日本侵略者为了要长期奴役和统治中国东北,占领东北后建立了各级宣传统制机构,并利用这些宣传机构颁布了一系列严厉而残酷的法律法规,把一切文化宣传活动都操纵在手中。他们以行政命令手段制约电影、广播、新闻、出版、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