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其二》原文注释及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其二》原文注释及翻译 引导语:《短歌行 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 家曹操创作的两首诗, 第一首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 第二首是作者向天下表 明心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短歌行其二》原文注释及翻译。 短歌行 其二 曹操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 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 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钜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翻译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 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 他被孔丘称赞, 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 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 武力。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百姓深受恩惠,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 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1 / 10
威名八方全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佯称周王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因 此大众议论纷纷。 注释 周西伯昌: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时为诸侯,居于岐山之下,被封为 西伯。 怀此圣德:《诗经 ·大雅·文王》 有“文王在上, 於昭于天”、 “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诗经 ·小雅·伐木》反映了周文王“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 友以成者。”孔子曾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论语·泰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 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周文王时, 殷商之地共分九州, 周文王已将六州归纳于自己经营管理之下,是故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 其二”之说。曹操在此亦说“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说献 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刘汉统绪,是他在不遗余力而努力维护的结果。 贡献:谓进奉,进贡。《荀子·正论》谓“夫是之谓视形势而 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节:礼仪、规矩、纪律。坠:失去。《国语 ·晋语》“敬不坠命。”这两句是说当周文王三分天下,已有 其二的情势下,仍遵命唯谨,持守臣礼,毫无不臣行为。应给朝廷供给的所需物 资,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奉献。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清吕世安《中华全史演义》第六回谓“纣宠妲 己,所言皆从,所好者贵之,所憎者诛之,作奇伎淫巧以悦之”。周西伯 姬昌闻纣王以上诸端, 甚为叹息。 商纣王的亲信崇国(今河南嵩山周围)的崇侯虎 是商纣王统治集团中比较有头脑的人物, 他早就觉察到了周人势力日益壮大对商 纣的威胁,他探听到西伯姬昌对纣王的叹息之声,便乘机向纣王告状谓“ 西伯昌与子发及旦, 皆圣人也, 三圣合谋, 君其虑之”。 商纣王觉得有理, 于是下令逮捕周西伯姬昌,关押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大牢,并准备判处死刑。后 在西伯之臣闳夭、散宜生等人的积极营救下,通过纣嬖臣费仲献言,终被释放。 “崇侯”二句即指此事。 但曹操在此并非一般性的用典, 而是暗示他 觉察出献帝皇后伏氏及其父屯骑校尉伏完曾勾结董承计诛曹操事。 后见赦原, 赐之斧钺, 得使专征: 赦原, 赦免原谅其过。 斧钺(yuè): 古代兵器。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国语·鲁语上》“大刑用 甲兵,其次用斧钺。”韦昭注“甲兵,谓臣有大逆,则披甲聚兵而诛 之”。专征: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将帅掌握军旅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 得自专征伐。《竹书纪年》帝辛三十三年:“王(纣王)锡命西伯(姬昌)得 专征伐。”《白虎通·考黜》:“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
2 / 10
矢, 使得专征。 ”商纣王闻崇侯虎称“西伯昌与子发及旦, 皆圣人也, 欲证姬昌是否有圣人之能,便杀质于殷的姬昌长子伯邑考,并烹为羹以赐西伯 ”。又谓“圣人当不食其子羹”。姬昌知纣王意,忍悲喜而食 羹。纣王听说,便谓:“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纣王据此以为西伯姬昌并无圣能, 便生赦意。 又西伯之臣闳夭、 散宜生进贡“ 有莘氏之美女, 骊戎之文马, 有熊之九驷, 及奇怪之物”。 纣王喜谓“ 此一物(指有莘氏之美女)足以释西伯, 况其多乎!”于是赦西伯罪。 西伯被 释放后,向纣王献出洛西之地,以表示效忠,并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以为姬 昌诚信,许其所请,且赏赐西伯姬昌弓、矢、斧、钺,授权他可以讨伐不听命的 诸侯,得专征伐。建安十八年(213 年)五月汉献帝曾下诏“君(曹操)纠虔 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曹操在此举文王故事 ,实为自赞献帝诏己得专征伐甚宜。 为仲尼所称:仲尼,孔子字。此句指孔子赞美周文王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 况下,仍能“以服事殷”,并盛赞“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矣 ”。曹操举文王例以证明他自己正在效法周文王,现在也是三分天下有其 二而能忠心事汉,喻自德足堪与周文王相伯仲。 达及德行,犹奉事殷:殷,朝代名。商的第十代君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 迁都于殷邑(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论语·泰伯》: “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 ”曹操这两句是说他要效法达到周文 王“以服事殷”的德行, 因而他一定会尽忠刘汉王朝。 以表明他的态 度,绝不做“汉贼”。 齐桓之功, 为霸之道: 齐桓公的功绩, 就在于创造了“为霸之道”。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前 685—前 643 年在位。姜姓,名小白。 齐襄公弟,周朝开国勋臣姜尚之后。襄公被杀后,从莒回国取得政权。任用管仲 进行改革,国力富强。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帮助燕国打败北戎; 营救邢卫两国,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攻;联合中原诸侯进攻蔡楚,和楚国会盟 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还安定东周王室的内乱;多次大会诸侯, 订立盟约, 成 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曹操在此称赞齐桓公的“为霸之道”, 实际 就是看重的“尊王攘夷”之道。可以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 侯”之计就是对齐桓公“尊王攘夷”谋略的发挥和发展。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时齐桓公根据管仲提出的 “ 尊王攘夷 ”、“取信诸侯”的宏观图霸方略,曾采取了八条措施。在此 八项措施的基础上围绕解决团结中原诸侯, 与楚争斗, 稳定周室等大的国际政治 军事争端。先后组织举行了十五次会盟。其中意义重大的有九次,即是曹操诗中 所指的“九合诸侯”。周襄王二年,即齐桓公三十六年(前 650 年), 王子带勾结戎狄攻入王城(今河南洛阳),焚东门。齐桓公使管仲会秦、晋伐戎之 师并戍守周室。此即曹操诗中的“一匡天下”。但另一说“一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