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时代_小众传播趋势下大众文化现象与研究_曹海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2期
2009年6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alian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V ol.30,N o.2Jun.2009
分众时代:小众传播趋势下大众文化现象与研究
曹海峰1,2
(1.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现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文章从传播的发展史和现代社会的文化形态的角度对当前小众传播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哲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大众文化的受众分化越来越明显的现象,进而在回顾西方文化研究历史和分析我国学者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细致的分众化分析和个案研究将成为大众文化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小众传播;大众文化;分众时代 中图分类号:G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7X (2009)022*******
Classif ication Epoch :Popular Culture Phenomenon and R esearch in the T endency of Minority Communication
CAO Hai 2feng 1,2
(1.College of Human Science ,Zhejiang G 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China ;
2.School of Manage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
Abstract :The develop ment of modern mass media is changing t he socio 2cult ural environment needed for human existence ,which exert s a p rofound influence o n t he people ’s value p sychology and value concept.The paper analyzes t he tendency of minority communication from t he point of t 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ult ural patterns of modern society.And it elaborates t h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p henomenon of t he audience classifica 2tion of pop ular cult ure in a p hilo sop hical perspective.On t he basis of t he review of t he Western cult ure history and China ’s p revio us research work ,we p ropo se t hat 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endency for pop ular cult ure t hat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case st udies will need to be f urt her deepened.K ey w ords :minority communicatio n ;pop ular cult ure ;classification epoch
收稿日期:2008212229
作者简介:曹海峰(19732),女,山东济宁人,讲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传媒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大众社会的形成,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同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将大众文化的接受者“大众”划分成为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群体又具有不同的大众文化需求,不同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对大众文化的需要和认同的差异,导致了接受大众文化行为的分众化趋势。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与公众接受信息量的速度加快有关,“在当代艺术的大展览厅
里,展览对任何想了解世界文化的人都开放,这种情况
着实令人惊愕。”[1]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逐渐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方式,成为人类生存依赖的新环境。一方面,近年来网络的发展,手机的流行,媒体的发达,这些技术因素促成了大众文化的迅速流行;另一方面,当前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所带来小众传播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更加关注大众文化的分众化现象以及对其的研究。
一
从传播的发展史来看,在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而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毫无例外地引起某种文化上的变革。拉比塔尔斯基甚至这样认为:“面对新媒体时代,一切都在被异化着,所有原生态的文化都被新技术方式赋予新的解释。”[2]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曾预言传媒未来面临着分众化、小众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预言成功地实现了: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遍布全球的左派运动陷入了低潮,人们对政治和民主普遍失去了信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消费主义浪潮及其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人们对科技决策的怀疑和对自身生活状态关注的日益高涨,人们日益失去了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注,彼此逐渐疏离,躲进了一个人或一个小团体利益的小圈子。这种分化的直接后果导致原来一元或二元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人们形成了越来越多元的价值观,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异质化和去中心的特点。“大众”越来越难以找到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彼此沟通的话题,小众化传播便适时而生。[3]
在大众化传播时代,受众被看成是一群基本同质没有分别的人,他们只能被动的在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的信息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由于现代社会传播媒介众多,信息数量的大量增加以及文化的媒介化趋势,现代传播媒介中文化信息的拥挤堵塞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把受众进一步分割开来,其结果就是不仅变成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且变成一群由各种媒介聚合起来,却远离其他族群的社会成员。随着互联网与新兴媒介的普及,人们有条件进一步对观众或受众进行分割。于是受众按照各种因素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媒介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征提供其需要的内容,也根据同一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尽管如此,各类大众传媒不断进行着自身受众的细分,派生出新的种类以及新的频道,受众便被不断分化的趋势就形成了。
在后现代文化中,一种破碎的片断的文化形态是其主要的形态,正如英国社会学家鲍曼一部作品的标题:“生活在碎片中”。“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一一瓦解了,代之以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因此,就传播的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是传统媒介传播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收缩,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如博客、BBS等)的勃兴与活跃、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建构所面对的社会语境。”[4]从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从单层次传播到多层次传播,媒介的内容日渐复杂多变,现代传播媒介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各个层次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一点从传播的历史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在广播、报纸等媒介之后,网络出现了,它将丰富的、内容迥异的信息展现在受众面前,供他们选择,受众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尽管有人把它归结为大众传播之中,但从网络传播的受众角度看,它是针对特定目标受众所进行的传播。网络具有着个体传播特性,又通过BBS、E2mail、博客等明显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方式而具有“小众”的性质,网络所进行的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本身就是小众化传播。因此网络传播完全可以超越技术确定的层面,而在社会学与传播学的视野中定性为“小众化传播”。大众化传播自身的分化与网络传播迅速的扩展,其结果便是共同打造出一个“小众化传播时代”[5]。特别是新的小众化传播媒体———手机短信的出现,手机用户发送着点对点的短信,传递着“个人化”的信息,无疑促进和加速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小众化趋势。现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已经而且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
二
“分众”的概念最早受到重视的是日本著名研究机构“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在1985年出版的《分众的诞生》一书。“博报堂”指出以“划一性”为基础的“大众”社会正在分崩成为个别化、差异化的小型群体,这是一种“被分割了的大众”的现象,因而被冠以“分众”这个新名词[6]。分众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分众时代’已能成为对我国大众文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概括。它本身是一个动态陈述,把大众文化发展态势一分为二:一方面是大众文化内部出现了具有深层化、普遍化特征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这种差异性又以特征化、稳定化的团体、群组的结合为依归。”[7]
从大众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文化工业发展的
・
6
1
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