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时代的微电影
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短片
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短片微电影的兴起,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的观影体验。
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演员表演以及独特的拍摄手法,使得微电影成为了一个能够传达教育意义的媒介形式。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短片,通过微电影的可视化方式传递教育理念,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案例一:《十分钟的爱》《十分钟的爱》是一部通过微电影形式讲述家庭教育问题的作品。
故事以一个家庭为背景,通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冲突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困境。
在这个短片中,家长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最终导致孩子与家长的疏离。
通过展现家庭冲突的现实场景,观众可以深入体验到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挑战和压力。
案例二:《纸飞机》《纸飞机》是一部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微电影。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学班级中,通过一个小男孩被同学欺负的故事,展现了校园欺凌对儿童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欺凌。
这部微电影通过生动的表演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让观众从受害者的角度深刻感受到欺凌给被害人带来的痛苦,并传递了积极的教育信息,引导观众关注校园欺凌问题,共同呵护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案例三:《成长的代价》《成长的代价》是一部关于学业压力题材的微电影。
故事讲述了一个高中生为了升学压力而努力拼搏的故事。
这位主人公通过白天上学、晚上自习的生活,以及一系列的辅导班和考试,展现了现代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困扰。
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到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以及教育体制的弊端。
这部微电影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倡导合理教育观念和方式,让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影短片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媒介,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快速传达教育理念和社会问题。
微电影短片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节,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微电影短片,从中获得教育启示,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论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特征与发展策略
102微电影Micro Film席 威论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特征与发展策略【作者简介】席 威,男,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影视多媒体研究。
一、 微电影产生的时代背景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大众文化开始崛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迅速壮大,它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影响着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的特点让影视文化逐渐变成一种快速消费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迫切需要在娱乐中缓解和释放焦虑,而现代都市人又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品味长篇的叙事,于是微电影以其叙事凝练、制作手法新奇、传播速度快并带有浓重的草根气息和个人风格应运而生。
网络传播的迅速和便捷让微电影有了普通大众表达情感、消费娱乐快餐的平台。
视听影像比文字更能让普通大众的情绪得到直接的宣泄。
摆脱了精英阶层的独占鳌头,普通大众以反传统的恶搞、反讽、颠覆等方式不断挑战权威、去神圣、解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草根大众掌握话语权的一种新的途径。
二、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特征(一)浓缩的微叙事微电影的时长从几十秒到几十分钟不等,时间短决定了它的叙事不能长篇展开,故事要凝练集中,要在一分钟内抓住观众,或设置悬念,或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
微电影主要还是靠快餐式娱乐消遣、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有些也会对叙事结构做改变。
在筷子兄弟的微电影《父亲》中,影片开头一个老人坐公交车时,突然去掀一个女孩的裙子,在女孩男朋友跑过来理论时,老人居然口吐白沫。
随后老人被带到警察局问话,精神显得有些不正常。
就在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情节下,故事用倒叙的方式逐渐展开。
意义上的短片做出了范围的界定首先...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形式-----微电影研究瞎压料技大学申请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形式??微电影研究学科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设计学培养单位:设计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张敏导师:陈满儒教授年月.月: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形式??微电影研究摘要上世纪后半叶,全球一体化的局面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下加剧发展。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娱乐性、消费性、商业性这些看似界定模糊的特征使其在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罅隙中逐渐繁荣,成为了大众生活中最为广泛的文化样态。
在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下的影视技术、艺术革新与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时进行,直接决定着影视艺术的发展方向。
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成为整个行业最大的推手,使影视创作的理念、制作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变革中微电影应运而生,在大众惊讶于其形式与结构的新颖之后, 开始发现越来越喜欢这种更有意思、更好看的电影。
大众对于微电报以肯定和宣扬的态度。
微电影的产生为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微电影的历史追溯起来可谓是源远流长,电影本身是以《火车进站》、《园丁浇水》这样的微型电影进入人们的视野的。
而在这里要说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微电影,则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而产生的新的电影形式,这种新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电影工业中,可以说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它代表了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文化繁荣并真正的立足于大众。
经过几年的发展, 微电影在创作、发行、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微电影自身发展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推动着大众文化向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现实经验。
本文分阶段描述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微电影的发展流变,分析了微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大众文化现象。
它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建构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中,以公开的商业性为目的,满足当代大众心理需求;正因为微电影很好地反映大众文化的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复合体这一内涵,并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话语特点、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因而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微电影就突显出其独特的个性。
有教育意义的短微电影
有教育意义的短微电影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个人的品德、智慧、精神和能力,并使其成为有健康人格和完整人生的全过程。
短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成为了传递教育信息和价值观的有力工具。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部有教育意义的短微电影,阐述它们的教育价值以及对观众的启示。
1. 《奔跑吧,向阳》《奔跑吧,向阳》是一部以体育精神为主题的短微电影。
故事讲述了一个即将参加运动会的少年,在家长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努力训练,最终克服困难,完成了冲线的壮举。
这部电影通过展示少年们的坚持不懈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观众们在面对困难时,不畏惧,勇往直前。
它让人们明白到,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2. 《小船出海》《小船出海》是一部关于友谊与合作的短微电影。
故事围绕着三个小朋友的冒险展开,他们通过合作和互助,成功度过了一次危险的海上旅程。
这部电影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育观众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它传达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和信任的价值观,并呼吁观众们关注他人的需要,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3. 《相信奇迹》《相信奇迹》是一部关于希望与勇气的短微电影。
故事讲述了一个失去双腿的少年,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通过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这部电影告诉观众们,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奇迹的发生,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4. 《美丽心灵》《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教育与爱的短微电影。
故事讲述了一个乡村女教师通过关怀和爱心,改变了一个顽皮学生的生活轨迹。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教育的重要性和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呼吁观众们重视教育事业,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它提醒人们,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短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形式,通过简洁的叙事和生动的画面,能够让观众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以上介绍的几部短微电影不仅仅是娱乐作品,更是向观众们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的工具。
十大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
十大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微电影作为一种短片形式,以简洁而精彩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导演们常常借助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递出有教育意义的深刻道理。
以下是十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深入的主题,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与思考。
1.《磨难与成长》这部微电影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成长故事,讲述了她在面对困难和磨难时的坚持和勇气。
从小女孩在学习上的挫折到最终的成功,观众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善良的陌生人》该片通过描述一个年轻男子与一位陌生老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性中善良的力量。
观众们深受触动,从中明白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善举也能改变他人的命运。
3.《坚持不懈》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坚持和毅力的故事。
主人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坚持的力量,也能从中获得鼓舞和启发。
4.《家的力量》这部微电影以家庭为背景,通过一个困境中的家庭展示了亲情的力量。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深入思考了家庭中的亲情与团结的重要性,并从中对待家人更加珍惜和理解。
5.《友情的力量》该片以两位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为主线,展现了友情的力量。
观众们通过观看两个朋友在困难中相互扶持和支持的情景,深切感受到真正的友情可以战胜一切。
6.《梦想的翅膀》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追逐梦想的故事,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被勇气和激情所鼓舞,同时也领悟到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7.《父爱无疆》该片以父爱为主题,通过展示一个父亲为了孩子的付出和奉献,传递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观众们从中明白到父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同时也对父亲们的爱心充满敬佩和感激。
8.《勇敢的选择》这部微电影以一个青年人在两条道路间做出选择的故事为主线,强调了做出勇敢抉择的重要性。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思考人生的选择,同时也受到鼓舞去勇敢面对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10部看了绝对不后悔的励志微电影
10部看了绝对不后悔的励志微电影导读:本文是关于10部看了绝对不后悔的励志微电影,希望能帮助到您!1、《希望树》刘寅微电影《希望树》:义务支教,没有工资,靠朋友支助生活;在酒吧卖唱、卖CD;上中国达人秀不为自己,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山里的孩子,能让自己多卖一些碟,为学生买更多的肉。
2012年诺奇感恩公益微电影《希望树》,让我们心怀感恩,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看了后不许哭。
2、《梦想发声》梦想无论怎样模糊,它总潜伏在我们心底,刺痛着我们的内心。
直到我们去奔跑,去歌颂,直到梦想闪闪发光。
3、《心酸的恩情》目前国内拍的最好的一部微电影,又名《远方在哪里》懂得感恩懂得爱,亲情,永远无法释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珍惜身边每一个亲人,爱他们,用行动表达,现在!4、《田埂上的梦》很感人的微电影《田埂上的梦》人人都有梦,只要有梦想,就有未来.感悟:很好,有梦想就该勇敢去追。
梦想的实现源于不懈的坚持!有梦的人都是幸福的,不管现实过的是什么境遇!5、《女生日记》清新励志微电影《女生日记》,故事主要讲述了大学女生江小夏进入大学以后,所经历的应聘与失业,恋爱与失恋,还有母亲的离世。
她慢慢变得成熟坚强,理解了美的含义。
褪去了年轻时的青涩和锐气。
获得了成长。
这部仅9分钟的微电影在短时间内把北京大学发展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同时还从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一个在艺术学院成长的女生的故事。
电影画面清新唯美,情节细腻动人。
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在校学生和年轻人。
6、《网瘾》本片根据真实的事情改编,网瘾少女,几乎瘫痪在床的母亲,贫穷的家,反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让观者流泪。
也让人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
7、《梦骑士》人为什么活着?想过吗?为了生活奋斗的励志微电影。
8、《致敬青春》励志微电影《致敬青春》短片讲述了一个在大学摸爬滚打的大四毕业生在暑假回到古城,自己心中思绪万千不甘堕落,在假期经历的一系列事情,最后通过重回母校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涯,想到那些曾经在自己成长之路上给予自己帮助的老师,同学,父母。
大众文化时代的微电影
微 电影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 背景下诞生 的。它既用
商品的逻辑去生产作品 , 又用艺术 的逻辑去反复打磨加丁。 微 电影已经深深 的被打上了大众文化的烙印。 观众们所看到的 , 《 泡芙小姐》 系列所展示 的是当下都市人在快节奏生活 中的千
姿 百态 ,同 时我 们也 不 难 发现 隐 藏在 作 品 背后 的商业 内
的 时代 、 侃爷的时代 、 明星 的 时 代 。百 年来 审美 风 尚在 此 明显
这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 ,大众传媒的力量逐渐的开始
影 响人 们 的社 会 生 活 , 并 且 渗 透 到 我 们 生 活 的方 方 面 面 中 , 顺
理成章的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说在大众传媒诞 生初期 , 它仅仅是社会 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的话 , 那么现在的大
拍摄 的《 老男孩》 更是 以其独特 的风格 , 新颖 的形式和感人的内 容红遍整个互联网络 , 也成为了微 电影成功 的典范之作 。 随后 , 大量制作 精 良的微 电影逐渐涌现 出来 , 例如 , 有吴彦祖主演的 《 一触即发》 、 莫文蔚领 衔的《 6 6号公路 》 以及 “ 筷子兄弟” 自导 自演的《 父亲》 等等。这些作品不但在内容上引人人胜 , 同时也 大胆引入 了商业化植入广告 , 这让微 电影的发展不仅在艺术层 面给人以美 的体验 , 也为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契机。
火 了易 中天 , 也火 了《 三国演 义》 ; 人们 的 日常生活被各种各样 论 的人会认为 ,文化领域 中发生 的这些变化是新技术导致的
像也 不再是 以前 的黄继光 、 杨利伟 , 却而代之 的是李代沫 、 文 使 用的人和文化赋予 它的力量 的大小来决定的。无论是哪种
的世纪末 , 侃爷、 丑角和明星 占据着文化大舞 台的中央 , 夸张 、 做作 、 神侃 、 混聊 、 故作轻松 , 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 、 卖弄风情 的各路 ‘ 明星 ’ 充斥 电视 、 电影 、 广告等传播媒介 。 这是一个 小品
浅析微时代微电影的特征
浅析微时代微电影的特征作者:魏文彦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3期【摘要】近年来,在新媒体微时代影响下微电影热度不断提升,各大视频网站和新媒体播放平台、微电影产业相关的新媒体都大力布局微电影,抢夺微电影资源。
全国各地的微电影节、微电影大赛及其相关的活动也不断涌现。
百度搜索“微电影”关键字,其搜索到的文稿多达2380000篇,可见微电影无论是从内容生产、内容推广、广告营销等产业上已经异常火热。
文章单从公益性的微电影内容创作出发,接合自已在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微影频道实际工作经验,浅谈微电影在内容创作和新媒体传播、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特点表达自已的看法。
【关键词】微电影;微时代;新媒体;大学生电影节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一、微时代用微电影“草根秀”纪录青春随着微博在中国的兴起,微文化开始流行,网民即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也是大众文化的生产者。
web2.0催生了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各种以“微”开头的词汇进入大众的视线,微电影的产生是当前微时代新媒体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
“80后”乃至“90后”正是网络的一代,新媒体的一代。
我对“80后”、“90后”有两个定义,如果说“80后”是“从平面印刷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过渡”的一代和“价值断裂”的一代,那么“90后”就是“完全数字化”的一代和“重建价值的一代”,同时又是更加自我的一代,也可能是更加远离传统并试图探寻新价值观的一代。
无论定义如何在发展修正中,一个趋向是明显的,即他们共同拥有的数字化背景,以及这种背景的不断深化。
全媒时代微电影的类型划分
全媒时代微电影的类型划分1. 励志类微电影励志类微电影以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主题,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困境中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实现梦想的故事,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成功。
这类微电影通常以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表演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给人以正能量的鼓舞和启发。
2. 悬疑类微电影悬疑类微电影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紧凑的故事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悬念,通过给观众带来无法预测的情节发展和反转,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悬疑类微电影通常以神秘的故事背景和离奇的事件为基础,通过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推理过程来传递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
3. 爱情类微电影爱情类微电影以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题,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爱情升华或失去等情节,引发观众对爱情的共鸣和思考。
这类微电影多以青春期的爱情为背景,描绘年轻人的爱情观和人生追求,给人以温馨、甜蜜的感受。
4. 社会现实类微电影社会现实类微电影通常以真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真实的情节和人物刻画,反映社会的黑暗面和问题。
这类微电影以严肃的社会问题为主题,通过拍摄生动的故事和表达方式,引起社会对于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5. 喜剧类微电影喜剧类微电影以幽默的故事情节和诙谐的对话为主题,通过轻松愉快的表达方式带给观众欢乐和笑声。
这类微电影通常以情节搞笑、人物刻画夸张、意外突发为特点,将观众带入快乐和欢乐的氛围,让人们从繁重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6. 动画类微电影动画类微电影通常以卡通形式进行表现,通过动画画面和音效来传递故事情节和情感。
这类微电影通常以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动物世界等作为主题,通过动画形式的表现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故事。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微电影的类型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
从励志、悬疑、爱情、社会现实、喜剧到动画,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展现出微电影的无限魅力。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微电影都是以短小精悍的形式,通过精彩的故事和表现方式来传递情感和思考,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影体验。
大时代中的微电影
大时代中的微电影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2年第9期文/颜格当肖央在摄影机前拨动手中吉他、弹出第一个和弦时,他一定没有想到,这部自导自演的《老男孩》即将在中国,掀起一股“微电影”的狂热浪潮。
《老男孩》在网络上引起的传播效应,像导火索一般,迅速点燃了微电影发展的燎原之火,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新宠。
2011年5月,演员徐峥拍摄的微电影《-部佳作的诞生》上映。
片中,徐峥是一个怀揣电影梦想的文艺青年,本想通过绑架富家女来勒索一笔钱财,却在拍摄勒索视频的过程中过于投入,把勒索视频拍成了一部“佳作”,最后稀里糊涂地放走了被绑架者。
在片中,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你们知道中国电影为什么拍不好吗?就因为总是纠结在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而忽略了细节上的审美追求,如果我们的电影不能走进观众的心,我们怎么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呢?”对电影艺术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纠结,以微电影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
如今是一个无时无处不相互联接的C时代:个人电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一个个小屏,分割着我们的视觉和注意力,微电影在各种各样的屏上被点开和播放着,时间碎片化、网络草根化,快餐文化互动、开放、娱乐的体验越来越普及。
究竟什么才是微电影呢?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相较传统电影和电视,微电影的根本特征在于“微”,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
概括而言,微电影可谓“四微”当道。
微时间。
区别于传统影片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长,微电影的放映时长一般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多数只有10分钟乃至几分钟。
“微”电影的“深”传播——以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
“微”电影的“深”传播——以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摘要:毋庸置疑,媒介时代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融媒时代”,中国大陆的新媒体网络微电影兴起已经势不可挡,微电影时代全面的展开了它们的力量,2012年将是“国微电影的硕年”,这股滚滚而来的潮流的网域环境下,本文试图以“2011年度青春感恩记”系列作品《父亲之父女篇》为例,从传播学的效果分析上,探讨微电影,微小背后的“深”变化与“深思考”。
关键词: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深”;传播效果一、微电影概念微电影是一种现代传播网域中新生的产物,它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是新经济时代下大众追求精神自由与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也可以说它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
“微电影”是通过一个90秒微时间短片《一触即发》于2010年末做大品牌营销推广活动后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区别就在于,它微投资,制作门槛低;微时长,一般而言微电影片长时间较短,呈短小精悍的特点;再者它的参与互动性较强。
业界有人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电影元年”,那么笔者认为,2011年则是“中国的微电影兴年”,2012年将会是“中国微电影的硕年。
”在2011年末,由主办方优酷投资出品的“2011年度青春感恩记”系列作品《父亲之父女篇》感动上映,这部微电影的主题曲《父亲》赢得了无数大众为亲情父爱而感动的泪水,笔者在观看时也同样被片尾婚礼上那首质朴真实的歌词与旋律打动得泪如雨下。
歌曲《父亲》在各大音乐播榜上荣登榜单前几名。
自从《老男孩》蹿红网络后,点击量高达几千万,《父亲之父女篇》也同样呈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
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的新媒体网络微电影传播已经势不可挡。
二、微电影的“深”情意传播这部作品在时光网上的评分并不高,仅有7.1分。
《父亲之父女篇》作为中国首部贺岁网络音乐电影,实则从前期的筹备、拍摄过程以及后期的剪辑处理完全是以电影制作的规格为标准,对比《老男孩》的拍摄和制作规模,其硬件设备全部过程都是以电影的规格为准绳的,无论从色彩、灯效等方面都进行了整体地细致加工。
《奇迹·笨小孩》:大众文化指向的寓言故事
《奇迹·笨小孩》:大众文化指向的寓言故事摘要:影片《奇迹·笨小孩》将现实题材与商业类型片融合,通过景浩传奇式的励志故事将真善美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凸显,借用大众化的叙事思维将深圳城市品格与主人公新时代青年品格同构化,而相比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体性思维,此刻的传奇经历凝结现代化的新指向,即大众文化的社会寓言。
关键词:《奇迹·笨小孩》;大众化;主流意识形态;寓言作为国家电影局2021 年重点电影项目和重点建党百年献礼片,《奇迹·笨小孩》既实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实行大众化阐释的任务,又在深圳城市品格中融入了社会寓言的阐释性隐喻,因而在景浩的成长历程中,传奇故事并不是叙事的本真,平民与新贵族的阶层鸿沟才是大众文化新的权力指向。
这是一种底层书写,即使导演在尾声将奇迹置换为个体日常生活,但与片名一样,影片最终也指向与一种社会寓言:每个人都是笨小孩,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此间“奇迹”。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塑造约翰·菲斯克认为,大众快感之一是生产的快感。
[1]简言之,大众文化产生快感,只要读者认为文本有功能,读者就在解码文本中获得快感。
如果将电影看作以文化为核心的文本,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标准性即文化内涵植入其中,并转化成唤醒大众快感的文本内容。
《奇迹》便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影片通过景浩的奇迹故事,有意识地通过人物塑造与情节铺展贴近大众,使该片获得重点主题电影创作的大众化效果,同时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类型结构,邀请观众主动融入弱势群体的奋斗生活并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大众快感。
作为传奇式叙事结构的影片,影片《奇迹》在单线的主角奋斗故事中,融入众多挫折支线,在一一化解困难中体现主人公的非凡能力与昂扬的精神力量[2],并在危机解除过程中,不断强调亲情、友情等“真善美”的主题内涵。
景浩的励志故事以筹集妹妹心脏病手术费为最终目的,不断经历挫折与失败,在“合伙人”的帮助下重振旗鼓,在违法被禁的生意中寻找正确路径,在一次次磨难中成长为商业大才。
微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微电影排行榜前十名微电影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讲述故事的电影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外都越来越受欢迎。
微电影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够在短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让观众产生共鸣。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微电影排行榜中的前十名。
第十名:《招聘》《招聘》是导演冷悠悠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遭遇各种奇葩问题的故事。
影片通过幽默风格表现了现实中求职者的困惑和尴尬,引发观众共鸣。
第九名:《时间旅行达人》《时间旅行达人》是郑亚东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爱情故事。
通过快速剪辑和特效的运用,影片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浪漫和神秘的世界,令人印象深刻。
第八名:《回家的路》《回家的路》是导演黄渤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孤儿在寒冷的冬夜里为了回家而奋斗的故事。
影片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情节,唤起了观众对家和亲情的思考和感动。
第七名:《等一分钟》《等一分钟》是谢园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倒霉男在等待火车时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影片运用夸张的表演和幽默的台词,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第六名:《海的那边》《海的那边》是孙红雷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给女儿治病而闯荡天涯的故事。
影片通过真实而温情的情节,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引发观众的共鸣。
第五名:《解放吧,我的伙伴》《解放吧,我的伙伴》是郭敬明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自闭症患者和他的父亲之间的温暖故事。
影片通过真实而感人的表演和情节,打破了对自闭症的刻板印象,让观众对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名:《夏日随拍》《夏日随拍》是陈可辛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几位普通人在夏日里发生的一些小故事。
影片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夏日的轻松、快乐和温暖,带给观众一种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
第三名:《柜子里的人》《柜子里的人》是闫非、彭大魔执导的一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成长的故事。
影片通过灵活运用的拍摄手法和真实的演员表演,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近距离观察人性的感觉。
从电影《人再?途之泰?》看大众文化的狂欢
从电影《人再?途之泰?》看大众文化的狂欢【摘要】电影《人再?途之泰?》通过展示大众文化符号和狂欢场景,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消费主义和名利追逐的狂热追逐。
大众文化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一种狂欢的形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影片中展示的狂欢场景和大众文化符号,揭示了人们追求快乐和满足的心理需求。
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多样化,通过电影、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形式传播。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不断演变,呈现出更具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在面对大众文化带来的狂欢效应时,人们需要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批判性地看待大众文化的影响。
大众文化狂欢的重要性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但人们也需要意识到大众文化狂欢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
对于大众文化狂欢,人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审视,保持对自己和社会的清醒认知。
【关键词】电影《人再?途之泰?》、大众文化、狂欢、符号、场景、影响、传播、发展趋势、重要性、应对、思考。
1. 引言1.1 电影《人再?途之泰?》简介电影《人在?途之泰?》是一部由知名导演执导的电影,于近年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这部电影通过讲述一位普通人在泰国旅行中的种种经历,探讨了当代大众文化与个体生活的关系。
在影片中,主人公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通过与各种人物互动和对抗,逐渐实现了自我成长和人生价值的体验。
电影还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音乐,展现了当代泰国独特的文化风情和生活状态,让观众感受到了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这部电影不仅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具有高度可观赏性,更在细节和反思上引发了人们对大众文化及狂欢现象的思考。
通过电影的镜头,观众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和社交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现象对个体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电影《人在?途之泰?》不仅是一部具有娱乐性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和观念的艺术品,引领着观众思考自我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狂欢中保持理性和自我认识。
好看的微电影推荐
好看的微电影推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电影成为了一种很受欢迎的短视频形式。
微电影呈现出一种简单、直接、真实的感觉,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传达情感的能力。
今天为大家推荐几部好看的微电影。
1. 《盲眼的疯子》《盲眼的疯子》是一部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微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疯狂的艺术家,在他的扭曲的心灵深处,有一道被他们所谓“现实”压抑的创作欲望。
他用画笔描绘出的仅是黑白线条,或许是艺术,或许是疯狂,但正是这样的画,引领他扭曲的生命之路,却也成为了他创造的火种。
影片中刻画出了艺术家的人性深处,富有戏剧冲突的展示方式,让人深刻感受到了艺术与生命交织的力量。
2. 《拾》《拾》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微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孤独的中年男人,在物品的世界里寻找生活的意义。
他从垃圾桶里拾回各种物品,仔细的打理着不同的生命。
他用空间中的物品编织着他孤独的世界,独自一人生活却毫不寂寞。
在结束他最后一个拾物时,他面对着独自生活的寂寞和孤独的现实,但他从中也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
3. 《卖身契》《卖身契》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微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父亲为救女儿而卖身契的故事。
父亲为了给女儿治病,不得不把自己的前途都卖给了野心勃勃的商人。
在卖身契的五年里,父亲经历了许多挫折与磨难,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
最终,父亲成功还清了卖身契,并与女儿团聚。
这部电影感人至深,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无私爱和对生命的坚持和勇气。
4. 《约定的约会》《约定的约会》是一部治愈系微电影,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影片讲述了一个七旬老人和女儿因为生活琐事矛盾重重的故事。
老人脾气古怪,爱好简单至极,却对自己的约定非常铭记在心。
影片给人以生活的温暖和心灵的感动。
无论是老人对约定的执着,还是女儿对家庭的牵挂,都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爱的动力。
5. 《泡姐》《泡姐》是一部以互联网音乐平台发家致富的微电影。
影片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在互联网+时代中的创业故事。
他们的创业理念是推广最真实的音乐。
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推荐
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推荐微电影是当下流行的一种电影形式,其以简洁精练的形式传达信息,往往具有教育意义。
下面是几部我认为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推荐,它们以不同的主题和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挣扎,带给观众深刻的思考。
1.电影《可以看见风景的窗子》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视力模糊的故事,她通过和父亲亲密的互动,慢慢发现自己所看到的风景并非真实。
这部电影通过对视觉的刻画,呼唤人们对内心情感的关注。
它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在外表之下寻找真正的美和价值。
2.电影《逐梦》这部微电影围绕一位有梦想的年轻人展开,他怀揣着成为摄影师的梦想,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重重阻力,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
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平凡人的奋斗故事,鼓励观众要有勇气追逐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3.电影《晨光》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位护士对病重孩子的关怀和陪伴,以及她坚持做好自己岗位的故事。
电影通过细腻描绘护士的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呈现了她们的责任和爱心。
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了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付出和关爱可以改变别人的命运。
4.电影《阳光下的麻辣疯狂》这部微电影以喜剧的形式传递正能量。
故事发生在一所特殊学校,通过描写学校里面的老师和学生,彰显了每个人的独特和无限潜力。
电影展示了正能量和乐观精神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教育观众要关注并尊重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
以上推荐的微电影承载了一种教育意义,通过短短的时间和简洁的故事表达出深刻的思考和寓意。
它们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世界,追逐梦想,关爱他人,以及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价值。
看微电影不仅可以娱乐,还能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是一种有益的教育资源。
希望大家能够欣赏并从中受益,让这些微电影传递出的正能量影响我们的生活。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形式—微电影研究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形式—微电影研究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微电影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
微电影的长度通常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它可以通过简短的时间和简单的情节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微电影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由于它的简短和易于传播,许多微电影都能够快速在网络上传播,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微电影制作者通常会利用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如微博、微信、优酷等,来扩大观众群体。
微电影的主题涵盖了社会、文化、人性等各个方面。
它可以通过小小的故事、形象和场景,展现出人类的矛盾、悲欢离合、对未来的憧憬等,深刻反映了当代人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然而,微电影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微电影制作成本低廉,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质量低劣的作品。
此外,微电影的制作门槛较低,导致视觉和艺术的规范化程度较低,难以达到长篇电影的高度艺术品位。
但是,微电影的发展趋势仍然非常向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提高,微电影制作的质量和创意也在不断提高。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表达情感、批判现实、反映时代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电影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微电影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作者:韩俊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03期[摘要] “微电影”这一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样式,它一经出现就在网络上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其发展之迅速,传播之广泛,受欢迎程度之热烈,渐渐成为各种商业品牌的新宠,商业广告、网络短片在助推微电影发展的同时,也对大众文化进行了传播。
[关键词] 微电影定义特征大众文化在电视、电影和新技术三者结合下产生了“微电影”这一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样式,它一经出现就在网络上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其发展之迅速,传播之广泛,受欢迎程度之热烈,渐渐成为各种商业品牌的新宠,知名导演、影视明星、大制作班底也迅速进入这一领域,助推微电影的发展。
一、微电影的发展状况回顾微电影在网络上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2010年是微电影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2010年由筷子兄弟主演的《老男孩》引发收视狂潮,优酷视频首发,仅16天时间网络点击率就达到4700多万,呈现出一边倒的好评。
《老男孩》是中影集团联手优酷网站共同打造的“11度青春电影行动”的收官短片,以肖大宝、王小帅为主线,讲述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多年前,两个穿校服的男生心怀音乐梦,弹着吉他,苦练迈克尔·杰克逊的招牌霹雳舞,参加校园选秀却最终碰壁;多年后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消息,让他们再拾青春梦,作为最大龄的草根筷子组合参加电视选秀大赛,歌声和舞姿均受到肯定,虽然最终止步于50强,却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这部外表粗糙的短片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接近青春尾声的人而言,它代表的是一种青春过往的遗憾和伤痛,理想固然需要奋斗才能实现,但是奋斗却未必能实现理想,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残酷鸿沟让不少人在看《老男孩》都感同身受。
片子虽然以无厘头、搞笑的方式呈现,但是人们感受到的还是青春逝去的感伤和梦想成空的无奈。
同年12月以微电影形式推出的商业广告片——《一触即发》在网络上也拥有极高的点击率,由汽车品牌凯迪拉克联手好莱坞创作班子推出,由著名演员吴彦祖担纲主角,吴彦祖潇洒的身姿、利落的身手、沉着的表情成为网友热议的对象。
中国十大微电影营销案例
中国十大微电影营销案例1. 《夕阳红》:这部微电影通过真实的老人故事展现了家庭的情感和社会问题。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预告片和花絮,吸引了众多观众,引发了关注和讨论。
2. 《明天会更好》:该微电影通过展现一个普通人与残疾孩子之间的感人故事,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
影片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剧照和片段,激发了大量观众分享与讨论,成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3. 《失真与现实》:这部微电影通过一个青年男子对记忆和现实的反思,探讨了年轻人追求自由、理想与成长的问题。
影片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与年轻受众进行互动,成功建立了影片与观众的情感联系。
4. 《童年的盒子》:这部微电影通过一个女孩回忆童年的故事,唤起观众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同时关注并倡导儿童教育和关爱。
该片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并邀请网友参与童年回忆话题讨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5. 《照亮未来》:该微电影通过两个年轻人的守望相助的故事,传递出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的理念。
影片在微信群、微博话题等社交媒体上推广,号召网友参与公益行动,获得了广泛传播和社会认可。
6. 《爱的力量》:这部微电影通过真实的爱情故事,传递出相爱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的信念。
影片通过微信群、微博和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在观众之间引起了共鸣,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分享。
7. 《追逐梦想》:该微电影通过一个女孩在追逐音乐梦想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鼓励观众追求自己的梦想。
影片在抖音等平台上发布,结合与粉丝的互动和分享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8. 《相守》:这部微电影通过真实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两个人之间相互扶持、坚持和守护的力量。
影片在微博上发布预告片和情节片段,逐渐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关注。
9. 《隐形家庭》:该微电影通过一个隐形的困境家庭的故事,让观众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看不见的问题。
影片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并呼吁关注弱势社群,引起了公众的积极参与和讨论。
10. 《时光之舞》:这部微电影通过一位退休老人的故事,传达了积极向上、勇敢面对时光流逝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化时代的微电影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正逐渐走进大众文化时代。
微电影在大众文化时代的背景下产生,必然会带有某些大众文化的影响,同时它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力量积极的参与到大众文化的重构之中。
当然,微电影在参与大众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其本身也会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微电影;大众文化;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26-02
2005年,《一个馒头的血案》用其新颖的形式和极富黑色幽默的恶搞元素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其与真正的原创“微电影”有所区别,但也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微电影”的发轫之作。
此后,微电影创作便朝着专业化、商业化、平民化的方向逐渐发展起来。
2010年由中影集团策划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可以说是微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中“筷子兄弟”拍摄的《老男孩》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新颖的形式和感人的内容红遍整个互联网络,也成为了微电影成功的典范之作。
随后,大量制作精良的微电影逐渐涌现出来,例如,有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莫文蔚领衔的《66号公路》以及”筷子兄弟”自导自演的《父亲》等等。
这些作品不但在内容上引人入胜,同时也大胆引入了商业化植入广告,这让微电影的发展不仅在艺术层面给人以美的体验,也为其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契机。
一、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一场文化的变革也正在悄然的进行着。
人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被学者搬上了电视荧幕,一夜之间,火了易中天,也火了《三国演义》;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各样的电视栏目所充斥,不知有多少人每个星期五都守在电视机前,就为等待《中国好声音》新选手的精彩表演;人们心中的偶像也不再是以前的黄继光、杨利伟,却而代之的是李代沫、文章、章子怡等电视电影明星。
所有这一切都在向人们证明,大众文化时代已经来临。
正如批评者所说的,“这是一个没有史诗的世纪末,侃爷、丑角和明星占据着文化大舞台的中央,夸张、做作、神侃、混聊、故作轻松,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卖弄风情的各路‘明星’充斥电视、电影、广告等传播媒介。
这是一个小品的时代、侃爷的时代、明星的时代。
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儿’。
它世俗化了,生活化了,享乐化了。
大众消费的世俗趣味第一次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
①
在这个大众文化的时代,中国文化开始向模式化、工业化的快餐式娱乐文化倾斜。
文化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都逐渐弱化甚至让位给了感官享受和休闲娱乐的功能。
艺术作品已经由传统的个人化创作转向为工业化制作,人们更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和娱乐功能,审美文化逐渐让位给了工业文化,艺术作品更多的是被快速消费而非细心欣赏。
当然,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更多的艺
术作品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商业价值和单纯的快感的营造,而是更多的去关注人们的内心深处和社会各个角落,人文关怀日趋凸显。
最近火爆荧屏的《中国好声音》,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声音形象的表现力,同时也为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甚至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这个大众文化的舞台中央,既有商业的铜臭又有人性的光环。
微电影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它既用商品的逻辑去生产作品,又用艺术的逻辑去反复打磨加工。
微电影已经深深的被打上了大众文化的烙印。
观众们所看到的,《泡芙小姐》系列所展示的是当下都市人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千姿百态,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商业内核——为网络(“优酷网”)生活方式做代言。
它虽然有轻松流畅的故事和令人向往的小资情调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视听时空,但是只是平面的展示,却无具有深度的阐释空间,它的美是转瞬即逝的,文化意识和美学精神恰恰是他最为缺乏的。
二、与大众传播媒介结盟
对于一些学者而言,是机械和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被成为技术决定论。
那些相信技术决定论的人会认为,文化领域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是新技术导致的结果。
同时也有另一些人把技术当做是中性的,认为人们使用技术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技术之所以能影响文化,完全是由使用的人和文化赋予它的力量的大小来决定的。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当
今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力量逐渐的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且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顺理成章的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说在大众传媒诞生初期,它仅仅是社会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的话,那么现在的大众传媒则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
他服务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大众群体,并且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既主动挖掘大众的兴趣点,同时也积极为大众创造兴趣点,从而起到攫取市场谋得商业利益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与大众文化走在了一起,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进程。
也正是依托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成熟和普及,微电影应运而生并受到广泛的关注。
对于微电影的分析无法疏离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考察。
微电影创作,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电影创作,但是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他创作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并且播出时间短。
同时就传播媒介而言,微电影是基于网络视频技术的运用以及各类媒体之间融合的趋势而产生的。
网络媒体不但为其提供了播放平台,网络媒体天然的大规模受众也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正是大众传媒的传播特点、媒介特征才造就了现在的微电影。
微电影在创造“媒介奇观”、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打上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烙印,也正是基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微电影。
三、微电影与大众文化
谈及文化离不开媒介,作为媒介中的内容,特定的媒介产品更对
文化的发展和重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微电影是在大众文化时代的背景下产生,必然会带有某些大众文化的影响,同时它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力量积极的参与到大众文化的重构之中。
当然,微电影在参与大众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其本身也会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质。
首先,微电影种类繁多,他所形成的微电影文化也是多元化与同质化的矛盾统一体。
从内容和形式层面上来讲微电影无疑是新颖的,他区别于以往的影视作品,内容往往关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内心世界,并且在形式上大多“浅”化表达。
对于微电影来说,表达“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微电影会更轻松地使用流行元素,运用幽默,搞怪,恶搞、惊悚等表现手段,都让观众在短暂的观影过程中获得了感官和情绪的愉悦。
②微电影欢迎更多更“有意思”的内容加入进来,然而它在对更多“有意思”的内容敞开大门的同时,也是对于其他所谓“没有意思”的内容的一种排斥。
多元化和同质化所指的也就是这种矛盾共存的关系。
而微电影的这种特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所折射出的也是大众文化的特质。
大众文化积极与大众媒介结盟,于此同时却无形中排斥了其他的文化选择,使受众成为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的人”
其次,若从审美的角度去观照微电影以及大众文化,不难发现,大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向文化工业的转变,而微电影则是审美目的和功利性的结合。
在康德看来美和功利是被区分开来的,美是无功利的。
但从微电影的角度上来说,二者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
从大众的接受角度上来讲,人们对于微电影的关注是自发的是原始
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所获得的也是直接的本能的欢愉。
但是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更多的带有一定商业色彩,只是这种功利性已经在全民视频、关注当下、青年励志等等标签下被巧妙的包装起来。
比如《老男孩》人们起初关注它是因为其新颖的形式、精彩的创意已经直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但是在这背后所难以避免的是带有商业色彩的功利性,但是这种功利性并没有与美感对立,而是和谐共存。
最后,消费社会的到来揭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图景,即现代“大型技术通知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而且又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③而大众文化正是这一图景的标志,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时代的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会包含着大众文化的发展逻辑。
无论是《老男孩》、《66号公路》还是《泡芙小姐》、《一触即发》他们所宣扬的都是与消费有关,而且这种消费大多是被冠以“生活方式”的头衔,人们在观看微电影并被这种“生活方式”所吸引时,实际上已经被微电影所创造出的新的意义空间所影响,从而促使产生了一批批个性鲜明并且极具特征的社会群体。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时代的微电影是极具大众文化特征并且又有其独特魅力的一种新的文化产品,他借助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天然资源优势,正在慢慢的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且影响人们的生活。
在纷繁的微电影作品中,令人欣喜的是,微电影虽有商业化的背景,但是内容却是开始触摸这个时代触摸人
们内心深处并且散发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注释:
①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5期.
②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大众文艺,2012年第2期.
③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