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_邴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众文化的出现
生活在当今中国尤其是都市的人们,不管我们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几乎每个都市人的心弦,每日每时地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这可以被大量的新的文化现象所验证,如大批作家开始“触电”,接触电影电视剧本的改编与创作;严肃艺术家开始从事大众化(如公益活动)或是商业化的艺术作品创作,或者是对严肃艺术的大众化改造(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对《雷雨》的改造)等等。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有“大众”,也有“文化”,但是并没有今天所谓的大众文化。主要借助改革开放以后的自由空间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据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大量传入与研究,我们今天的大众文化才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用来指代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面对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泛文化现象的泛滥,文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纯文学日益边缘化,不再坚持以往的创作模式,而是进行着前所未闻的新尝试,诸如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美女写作等等,新花样不胜枚举。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如何应对当下文化实践?关于文学理论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一再引起研究者的争论,“文化转向”和“文论转型”成为重要的关键词。通过一段时间的争鸣,我们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国内的学者们大致有如下几种立场:一是恪守着原来的固有领域,即使涉及到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也是采取否定的态度。二是以价值中立的姿态将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看作是主要研究对象。三是采取价值介入的批判立场将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与纯文学具有同等地位的研究对象,对这种新的文化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批判其负面作用。
二、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双重作用
尽管有学者对大众文化视而不见,依然恪守着原来的固有领域,但它却无可争辩地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踊跃参与,《大话西游》代替了《西游记》,《水煮三国》代替了《三国演义》,《Q版语文》戏仿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等等不一而足。一方面,我们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在审美情趣上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对流行的大众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同时,对传统的经典作品已没有太大的热情,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双重作用也是我们
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
邴波
(昌吉学院中文系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大众文化的出现对文学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应该更为理智的看待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双重作用,站在批判的立场上肯定其合理性,批判其负面作用,且将其合理性引入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从目的、手段、形态、方法等方面完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69(2007)04—0060—04
收稿日期:2007—03—20
作者简介:邴波(1971—),男,甘肃榆中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大众文化.
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现在的大学生文化素养差,审美品位低。
其一,从大众文化的媒介来说,它的大众媒介性既推广又泛化了文学。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与以往文学的文字媒介相比,大众媒介往往采用的是图像传播,具有传播信息量巨大和受众数量巨大等特点。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图像的出现是对文学想象的一种瓦解,传统文学由文字想象带来的美感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视觉文化带来的快感,转瞬即逝的快感。“传统的文学观念是把世界看成书面的文本。传播媒介的革命和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由边缘到中心并逐步建立其霸主地位的现实,瓦解了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学的固有观念,它迫使文学研究承认世界不仅是文本,世界更是图像。”[1]
其二,从大众文化的生产来说,它的商品性一方面使大众文化被商品化,而另一方面商品也被文学化,文学的独创性消失了。消费时尚食品与消费文学成为一回事,它们都属于市民的日常大众文化行为。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和赢利性使文学作品中夹杂了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影响了读者的审美观念,削减了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同时也加速了纯文学的消失。但“文学性”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思想学术到整个消费社会,从媒体信息乃至公共表演,无不体现出文学性的特点,商品如果没有文学性的潜台词包装,只会成为原始的生产资料。所以,“文学的魂灵从文学中消失了,但在其他的文化类型中显灵。文学给自身留下了一副皮囊,却成了幽灵,附着于各种新生的文化样式中。”[2]
其三,从大众文化的传播来说,它的流行性一方面加速了文学的传播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模式化。从一定的意义来讲,大众文化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流行文化,具有显著的流行性特征,它往往以最短的时间向社会扩张,形成一股压倒性的力量向大众施加影响。面对这种时尚化的文学,人们可能一段时间内会冲动地崇拜某一作家,但随着时过境迁,人们又会有新的兴趣。而且流行往往容易引来众多模仿之作,为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无休止的感官需求而走向模式化。大众文化的制作者无暇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作品来。那些温柔甜蜜的爱情小说,神奇曲折的武侠故事,低吟浅唱的流行歌曲,一切看似丰富多彩,实际上很多都是按照一定的陈规俗套构思制作出来的。
其四,从大众文化的内容来说,它的通俗性一方面消除了少数精英的文化特权,带来了文学的雅俗共赏,但同时也带来了感性的过度扩张,消解了文学的神圣性。大众文化反映了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和追求,关注人们当下的感性欲望。但在它浮华直观的形象下缺乏深刻的内容,理性让位于感性,高雅文学的深度模式被拒之门外,往昔文化中的单一性的英雄叙事或辉煌叙事被平凡叙事模式所代替。
其五,从大众文化的效果来说,大众文化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快乐原则,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所以,实现消遣娱乐功能是它的最高也是唯一的目标。丹尼尔・贝尔曾借麦克唐纳的话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方法让大家高兴。这对于工业社会中普遍处于紧张、压抑状态的大众来说无疑是一种及时行乐、逃避精神压力的渠道。但大众文化多以日常生活的行为、感觉和感触为主要内容,文本总是以诉诸于感官为目的,以形式带动内容的表达,显出轻松性与随意性,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学形式的发展。
经过这样的论证,传统的对文学的理解,在今天这个时代就不仅是狭隘的,更是丧失了生命力的。研究对象的危机,自然使文学理论研究面临着对现实阐释的有限性和话语权力的被剥夺的尴尬境地。文学理论研究也就不可避免的陷入存在的危机之中了。对此,王一川先生说:“文学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或美学问题而成了文化问题,因而要把文学置放到更为丰富复杂的文化语境中研究,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长的文化意味;二是文学并不只是属于高雅文化与严肃文化,它同大众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把文学现象同电影、电视、通俗音乐、广告和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现象联系起来,重申它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新的内涵、角色和位置;三是文学已从单纯的文字和纸质书本变成了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态以及包括国际互联网在内的多种传播形式,这要求把文学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起来研究;四是文论研究正从单一学科方法走向跨学科方法……形成文学理论的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