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地区自然状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溪地区自然状况

本溪地处辽东半岛东南部,北界沈阳、抚顺,南连丹东,西接辽阳,东与吉林通化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25°46',北纬为40°49'~4 1°35'。本溪市管辖两县四区。即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和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全市总面积8348km2,其中城区面积140 km2。全市总人口153.19万人(2012年统计)其中非农业人口103.56万人。本溪是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满、回、朝鲜、蒙古等20多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42万人。

本溪市境内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山多地少,山地面积占80%,耕地面积占8.7%,水面和其他用地占11.3%,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纵观本溪地势,东部、中部较高,南部较低,海拔高度平均为350m左右。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花脖子山主峰为全境的最高处,海拔为1336m。太子河与细河汇合处为全境最低处,海拔为85m左右。境内东西长184 km2,南北宽87 km2,在版图上呈哑铃状。

本溪市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是辽东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增加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是本溪市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到2000年截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33万hm2,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3.7%,到201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将达到9.333万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9.2%。

本溪地处辽宁东部山区,由于受纬向构造和扭动构造的控制,自地质历史的第三纪以来逐渐形成以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联结组合为主的山川走向。按海拔高度和相对标高测定,地貌主要特征是以中低山地形为主,西北部边缘有局部丘陵地形。全境总趋势为南高北低,而东西相比又东高西低。其地貌组成以湿润流水作用的山地侵蚀构造地貌为主,间杂一部分剥蚀构造地貌,在河谷宽阔处有零星的剥蚀堆积地貌。

本溪地区处于长白山支脉--千山山脉之东北端。千山山脉自吉林通化龙岗山向西南支出,蟠结数百里,由吉林通化、抚顺新宾入本溪市。总体走向为东北--西南向,形成浑江、太子河、浑河的天然分水岭。宏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西两侧比较,自东向西倾斜。本溪境内1000m以上的高峰40余座,主要分布在本溪县、桓仁县和两县与凤城县、宽甸县的接壤地带。局部山脉走向有的呈东西向,有的呈南北向,崎岖蜿蜒,遍布全境。

2.1.2土壤植被

本溪地区的土壤处于棕壤带。由于受到成土母质、地势、气候、植被、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境内各地的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在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发育有适合林木生长的暗棕壤。在低山丘陵、山前漫岗以及距离村屯较近的平缓地带发育有大面积的棕壤,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地。在棕壤、暗棕壤地带的冷凉低温地区零星分布着白浆土。在中部、东南部、西北部、西南

部的河谷盆地和平原地带,发育有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地势低平,土质肥沃,是本溪市蔬菜、水稻的主要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