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法
【摘要】慢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以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乃至全身结肠粘膜的炎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脓血便,本病起病缓慢,病程延绵,症状时轻时重,且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并发肠穿孔、肠瘘、结肠癌等,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本病的病因与病机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与免疫异常、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与环境、饮食失调引起人休的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湿热内生、蕴结于脾胃大肠所致,本病属于中医“肠澼”、“泄泻”、“下痢”等范畴。笔者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在反复的临床实践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进、筛选,摸索出疗效较好的结肠1号、结肠2号分型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突出了中医的外治法,多途径治疗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治疗,80例病人中,治愈32例,占40%;显效44例,占55%;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为95%。事实说明中药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有着可靠的疗效,且价格便宜,患者乐于接受。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中药分型灌肠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甚至全结肠粘膜,以溃疡性结肠炎为多见,属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便、稀水样便或脓血便,起病缓慢,病程延绵,症状时轻时重,且易复发,严重者可并发肠穿孔、肠瘘、结肠癌等,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该病属于中医的“肠澼”、“泄泻”、“下痢”等范畴,与环境、饮食不当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阴阳不和,湿热蕴结于脾胃大肠而发病。以往的治疗以西药为主,除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外,常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甲硝唑、强的松、硫唑嘌呤等药物,有时还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灌肠。但有的药物因有一定的副作用,或胃肠道反应,致使病人不能坚持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苫,利于疾病的快速康复,在反复进行临床实践及筛选有效药物的基础上,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改进后的结肠1号、结肠2号分型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病例资料
均为2001年以后的患者,共80例,其中门诊56例、住院病人24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18~67岁,病程5个月—10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小腹下坠、粘液便、稀水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2-10次/日不等。治疗前均做人便常规检查、纤维结肠镜检,住院病人还做了大便培养其中大便镜检中发现有红
血球、脓球者占73%、纤维结肠镜检中明显见到溃疡面者29例,见到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不清者5l例;大便培养出大肠杆菌生长者6例,白色念珠菌生长者3例。
2 药物组成
结肠1号: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秦皮、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芍、土茯苓、枯矾、五倍子。用于治疗以粘液便、稀水便为主者。结肠2号: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芍、蒲公英、地榆、槐米、白头翁、败酱草、枯矾。用于治疗以脓血便为主者。
3 用法
根据病情,选择方剂,煎煮前先用清水浸泡药物20-30min,使药物质地松软,以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煎煮时间为lh,取药汁150-200ml保留灌肠,灌肠时药液的温度应适宜,一般在35℃左右,1付/天,10—15天为一疗程。灌肠最好放在晚上睡觉前进行,首先嘱咐病人事先将大小便排净,灌肠后左右翻转一下,使药液充分附着于肠壁上,然后静卧半小时,尽量保留的时间长些。如果属于脾湿重的,腹胀较甚、舌苔厚腻或白腻的可加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胶囊口服;如属于脾胃气虚的,困倦、乏力、纳差,舌质胖大边有齿痕或舌质淡白者,可加用补中益气丸口服。
4 疗效
患者均在2个疗程以内,治愈者为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恢复正常;显效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大便常规阴性,纤维结肠镜检仍可见到肠粘膜轻度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有出血点;无效为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大便镜检仍可见到红血球,纤维结肠镜检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80例患者中,最快的灌肠2天后即可见效,其中治愈32例占40%;显效44例占55%;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5 讨论
中药灌肠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笔者受清代医学家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的启发,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采用了中药灌肠法。《理瀹骈文》汇总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的外治方法,共计贴、涂、熨、薰、洗、嗅、点、喷、灌肠等近百余种,疗效显著,经济易行。外治法是以内治之法为依据,增加了给药途径,扩大了治疗手段。吴尚先对祖国医学是非常精通的,他说:“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通彻之后,诸书皆无形而有用,操纵变化自我,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他又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幻。”可见他将辨证施治、理法方药融合贯通在一起,采取了一病多种治法,开拓了疾病治疗的有效途径,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可借鉴的宝贵财产。
结合中医的外治法,在临床实践中考虑到慢性结肠炎多伴有病程长,治疗上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有些病人对中药口服煎剂不易接受,或服后有胃肠道反应难以坚持治疗,所以采取了局部直接给药的途径,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同时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肠粘膜的吸收作用强,又可保护肠粘膜,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因此我们认为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采用灌肠局部给药,要比其他途径给药更能发挥疗效,病人也乐于接受。
慢性结肠炎发病原因多为过食生冷、不洁之物,或喜嗜肥甘厚味,加之感受寒冷外邪袭入,导致体内阴阳失调,脾胃功能失常,气滞湿郁,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脾胃大肠,或久病正气受损,形成本虚标实之征。从现代医学病理观点来看慢性结肠炎无不与炎症有关,与多种细菌、真菌感染有关,纤维结肠镜检下可见病变部位的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出血点、糜烂,形成溃疡面等。因此,在选择药物时既按照中医传统的辨证取方,同时又结合现代医药学的观点,加用了收敛止泻、消炎、抗真菌的药物。
我们采用的中药灌肠方剂,是白头翁汤与葛根芩连汤两方之合基础上的加味,两方均出自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一书,其中白头翁汤功能凉血止痢,清热解毒,主治以脓血便为主的下痢泄泻;葛根芩连汤功能清热止痢,主治以热邪为主的泄泻下痢,两方合用,优势互补,增强清热燥湿止泻的作用,另外加用了具有凉血收敛止血功能的地榆、槐米;具有清热燥湿、消炎散结的苦参、蒲公英;具有收敛止血泻消炎的枯矾、五倍子,使其作用更全面,疗效更可靠。
综上所述,从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来看,黄连有效成分为小蘖碱,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真菌,多种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黄芩含有黄芩素等,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还有解热、利尿、抗病毒、抗真菌、镇静等作用;黄柏含有小蘖碱其抗菌作用与黄连相同,对痢疾杆菌、布氏杆菌、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白头翁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成份为白头翁素,有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