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PK) 试剂盒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具体的测定步骤如下:
1.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如血浆、血清、脑脊液等)收集到试管中。

2.加入试剂: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试剂盒中所提供的反应液,包括缓
冲液、辅酶、底物和酶测定物等。

3.反应催化:通过加入反应液,使丙酮酸与辅酶协同催化下,生成丙
酮酸脱氢酶并伴随着NADH的氧化,生成乳酸和NAD+。

反应方程式:
丙酮酸+NADH+H+->乳酸+NAD+
4.光度计测定:利用光度计测定在反应中,NADH的浓度的变化,NADH的浓度的变化可通过测量吸光度来表示。

在反应开始时,NADH的浓度较高,吸光度也较高,而反应过程中,
随着NADH的消耗,其浓度下降,吸光度也逐渐减小。

5.数据分析:将吸光度与时间建立标准曲线,通过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样品中丙酮酸激酶的活性。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需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以保证反应的稳定性。

2.标本的处理过程需要避光,以免光敏化反应的发生。

3.实验中要注意纯化试剂的选择,以减少因杂质引起的误差。

4.测试前要进行仪器的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丙酮酸激酶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测定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下的丙酮酸形成乳酸的速率,间接反映出丙酮酸激酶的活性。

这种检测方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对提高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中文名: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英文名:pyruvatekinasedeficiency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缺乏症的发生频率仅次于G-6-PD红细胞酶一种红细胞酶疾病。

现已证实PK缺乏症是由PK基因异常主要是由基因异常引起的PK少数基因突变患者缺失或插入ATP缺乏是PK缺乏导致溶血的因素PK活性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一、病因1、生化变异型PK一分子量为60kD哺乳动物组织中有四种异构酶,由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亚单位组成:L、R、M1和M2。

R型异构酶(R-PK)只存在于成熟的红细胞中。

R-PK电泳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分为两种成分,Rl-PK同源四聚体(L2L2),R1-PK它主要存在于原始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中R2-PK主要存在于成熟的红细胞中。

L-型PK肝脏,和R-PK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同,M1肌肉、心脏和大脑中存在型,M2-PK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存在于幼稚细胞中M2-PK。

在PK一些缺乏症患者的红细胞已经被发现M2-PK的存在,PK可以解释突变的异质性PK缺乏大范围的表型变异性。

"古典"的PK缺乏,除了酶活性降低外,其他酶的特性没有异常。

一开始,人们认为只有结构正常的酶产生过少,但进一步研究证明,酶分子结构的变化只影响催化活性。

显然,大多数PK电泳速度、残留活性、底物亲和度、动力学特性、热稳定性、核苷酸特异性等突变都伴有结构异常蛋白,ATP抑制、变构激活或最合适pH不同的方面。

2、遗传方式PK缺乏症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

但偶尔会有关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统的报告。

一般来说,溶血性疾病只发生在纯合子或复合杂合子中。

虽然红细胞中的葡萄糖中间产物发生了变化,但杂合子患者没有贫血。

PK缺乏杂合子的检出率为0.24%~2.20%。

大部分PK复合杂合子是缺乏症患者,真正的纯合子很少。

三、分子生物学M2型PK基因定位于15q22-qter,L型和R型PK基因定位于1q21。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一、概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检测试剂盒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基因表达分析和药物筛选等方面。

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是一种用来测定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简称PK)活性的试剂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的测定原理:•丙酮酸激酶简介•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组成•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二、丙酮酸激酶简介丙酮酸激酶是一种在糖酵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它能够催化丙酮酸与磷酸化物(如ADP)反应生成磷酸丙酮酸和ATP。

丙酮酸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

三、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组成一般来说,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由以下几个组分组成: 1. 丙酮酸激酶底物:一种特定的丙酮酸底物。

2. 辅酶:用于促进丙酮酸激酶的催化活性。

3. PK反应缓冲液:用于维持反应环境的稳定性。

4. 酶标试剂:用于测定反应终点的标记试剂。

5. 正样品:已知浓度的丙酮酸激酶样品,用于构建标准曲线。

四、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丙酮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原理基于丙酮酸激酶催化丙酮酸与磷酸化物反应的特性。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需要测定丙酮酸激酶活性的样品收集,并通过离心等方法,将样品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出来,得到纯化的丙酮酸激酶。

2. 反应体系配置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配方,将丙酮酸底物、辅酶和PK反应缓冲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反应底物液。

3. 样品处理将制备好的样品与反应底物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得反应体系达到相应的浓度。

4. 反应过程将混合好的反应物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使丙酮酸激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磷酸丙酮酸和ATP。

5. 酶标反应将反应终止或稀释后的样品取出,加入酶标试剂,进行酶标反应。

酶标试剂中的特定物质与ATP反应,产生荧光或颜色信号。

6. 信号测定使用合适的光谱仪或读板仪器,测定酶标反应后的荧光或颜色信号的强度。

丙酮酸激酶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丙酮酸激酶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丙酮酸激酶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解析丙酮酸激酶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功能与作用引言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其中酶的作用至关重要。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赛诺浦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赛诺浦

丙酮酸(PYR)测定试剂盒(乳酸脱氢酶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丙酮酸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试剂1:1×15mL,试剂2:1×5mL;试剂1:2×30mL,试剂2:2×10mL。

试剂1:2×54mL,试剂2:2×18mL;试剂1:3×45mL,试剂2:3×15mL;试剂1:4×54mL,试剂2:4×18mL;试剂1:2×300mL,试剂2:1×200mL;试剂1:1×9L,试剂2:1×3L。

校准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质控品(选配):2×0.5mL,2×1mL(2水平)。

1.2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注:校准品和质控品存在批特异性,具体浓度见对应批次产品标签。

2.1 外观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无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0.5。

2.4 分析灵敏度测定浓度在200µmol/L附近的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不小于0.02。

2.5 线性在(30,1200)µ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

在(150,1200)µmol/L范围内的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0%;测定结果(30,150]µmol/L时线性绝对偏差不大于±15µmol/L。

2.6 重复性重复测试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7 批间差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0%。

2.8 准确度与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试验,在(30,1200)µmol/L范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关系数r不小于0.975;在(100,1200)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30,100] µmol/L区间内与比对系统的绝对偏差应不大于±15µmol/L。

钾测定试剂盒(丙酮酸激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丹大生物

钾测定试剂盒(丙酮酸激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丹大生物

钾测定试剂盒(丙酮酸激酶法)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钾离子(K)浓度的体外定量测定。

1.1规格规格1(试剂1:15mL;试剂2:5mL);规格2(试剂1:30mL;试剂2:10mL);规格3(试剂1:60mL;试剂2:20mL);规格4(试剂1:60mL×2;试剂2:20mL×2);规格5(试剂1:60mL×3;试剂2:20mL×3) 。

1.2组成试剂盒组成见表1表1 钾测定试剂盒组成2.1外观试剂盒外观应整洁,液体无漏液,文字符号标识清晰;试剂1和试剂2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沉淀和絮状物。

2.2装量每瓶不少于标示值。

2.3试剂空白吸光度用指定的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光径1cm下,在A340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A≥1.0。

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2。

2.4分析灵敏度测定4 mmol/L样品,吸光度变化率(△A/min)≥0.01。

2.5线性范围2.5.1在[2.5, 7] mmol/L内,相关系数R≥0.990。

2.6 重复性重复测试(4±0.8)mmol/L和(6.3±1.4)mmol/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0%。

2.7批间差测定(4±0.8)mmol/L和(6.3±1.4)mmol/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2.8准确度测定国家标准物质相对偏差不超过±15%。

2.9效期稳定性试剂(所有组份)有效期为12个月到效期后一个月内进行检测,测定结果应符合2.1、2.3、2.4、2.5、2.6、2.8项要求。

DASA-58_丙酮酸激酶M2(PKM2)的选择性活化剂_1203494-49-8_Apexbio

DASA-58_丙酮酸激酶M2(PKM2)的选择性活化剂_1203494-49-8_Apexbio

了酶的活性,因此加强了糖酵解的代谢[1]。 Flag-PKM1 和 Flag-PKM2 均在 A549-PKM1/KD 和 A549-PKM2/KD 细胞中表达。内源性 PKM2 表达被降低。经过 DMSO 的处理,导致 A549-PKM2/kd 和 A549-PKM1/kd 细胞裂解物中丙酮 酸激酶的活性增加 233 ± 27%。DASA-58 没有增加 A549-PKM1/kd 细胞中的丙酮酸激酶的 活性,但它导致了 A549-PKM2/kd 细胞裂解液中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 248 ± 21%。在细胞 中,0-100 μM 的 DASA-58 会剂量依赖性地活化 PKM2,EC50 值为 19.6 μM[1]。 TEPP-46 是另一个 PKM2 活化剂。在 A549 移植瘤中,急性口服剂量 150 mg/kg 的 TEPP-46 能最大程度激活 PKM2。在 H1299 异种移植瘤中,50 mg/kg 剂量的 TEPP-46,连续 5 天,每 天两次,使肿瘤完全含有四聚体 PKM2。在载体处理的小鼠异种移植物中,发现少量的 PKM2 四聚体[1]。
ApexBio Technology
Evaluation sample solution : ship with blue ice All other available size: ship with RT , or blue ice upon request
生物活性
靶点 :
Metabolism
信号通路:PKM2源自产品描述:DASA-58 是丙酮酸激酶 M2(PKM2)的选择性活化剂,AC90 值为 680 nM,AC50 值为 38 nM [1]。 在癌症中,PKM2 的调节性能可以改变糖代谢。PKM2 和含磷酸酪氨酸蛋白的相互作用抑制

钾(K)测定试剂盒(丙酮酸激酶法)产品技术要求baiaotaikang

钾(K)测定试剂盒(丙酮酸激酶法)产品技术要求baiaotaikang

钾(K)测定试剂盒(丙酮酸激酶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钾的浓度。

1.1 产品规格1.2 组成成份该试剂盒由试剂1(R1)、试剂2(R2)和校准品(选配)组成。

1.2.1试剂1(R1)主要组分:Tris缓冲液(pH8.2)250mmol/L穴合剂12mmol/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3.3mmol/L丙酮酸激酶(PK)≥1.2KU/L腺苷二磷酸(ADP) 3.15mmol/L还原型辅酶(NADH)0.35mmol/Lα-酮戊二酸 1.2mmol/L谷氨酸脱氢酶(GLDH)≥11KU/L1.2.2试剂2(R2)主要组分:乳酸脱氢酶(LDH)≥65KU/L1.2.3校准品(CaL)的组成在水基质中添加KCl纯品包含2个水平水平1:2.0-4.0mmol/L,水平2:5.0-9.0mmol/L。

2.1 外观液体双试剂:R1:无色澄清液体;R2:无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低于0.800。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应不大于0.080/min。

2.4 分析灵敏度K试剂盒测定浓度5.0mmol/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在0.050-0.500范围内。

2.5 线性范围在[2.0,10.0] mmol/L范围内,K试剂盒的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在[2.0,4.0]mmol/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0.6mmol/L,在(4.0,10.0]mmol/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6 重复性试剂盒测试项目精密度 CV≤5%。

2.7 批间相对极差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0%。

2.8 试剂准确度测试国家标准物质GBW09152,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5%。

2.9试剂稳定性原包装试剂(含校准品),在(2-8)℃下有效期为12个月,取失效期的试剂盒检测其试剂空白吸光度、分析灵敏度、线性范围、重复性和准确度,试验结果满足2.3、2.4、2.5、2.6和2.8的要求。

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研究生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研究生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 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C. 参与细胞信号传导D. 合成蛋白质2、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哪种蛋白负责将肌动蛋白纤维与肌球蛋白横桥连接起来?A. 肌钙蛋白B. 原肌球蛋白C. 肌红蛋白D. 胶原蛋白3、关于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下列哪一个酶催化的是不可逆反应?A. 磷酸己糖异构酶B. 醛缩酶C. 丙酮酸激酶D. 磷酸甘油酸激酶4、以下哪项不是动物细胞内常见的生物大分子?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纳米晶体5、下列关于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立体结构B.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C.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化学性质D.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酶活性6、在生物化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酶的辅因子?A. 铁离子B. 钙离子C. 磷酸D. 维生素B67、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二级结构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由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氢键形成的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四级结构D、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整体形态8、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体内常见的生物大分子?A、蛋白质B、核酸C、脂质D、糖类9、关于酶的专一性,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B、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可以催化多种底物C、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底物只能被一种酶催化D、酶的专一性是指酶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10、以下哪个物质是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A、eIF-2B、eIF-3C、eIF-4D、eIF-5二、实验题(动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题目:实验分析动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实验背景: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之一,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的关键。

PKM2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KM2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KM2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中PKM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9例正常脑组织和36例胶质瘤组织中PKM2的表达,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PKM2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为阴性,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中均有表达,并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分别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结论PKM2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侵袭相关,可反映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和预后。

标签:胶质瘤;PKM2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1],包括各种神经上皮来源的肿瘤,具有无限增殖、侵袭性生长、易复发的特点[2]。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但目前的治疗方法不能完全解决胶质瘤因侵袭性生长导致的高复发率及低治愈率难题[1]。

因胶质瘤术后复发率高,高度恶性多形胶质母细胞瘤,1年生存率仅为58%[3]。

目前胶质瘤早期诊断率低,多数患者诊断时均为晚期,因此,寻找一种无创性、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的胶质瘤早期诊断标准物尤为重要。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细胞葡萄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也是肿瘤细胞糖代谢异常的关键酶[4]。

PKM2主要在胚胎细胞、成体干细胞中表达,随着胚胎发育逐渐被其他同工酶所代替,但在肿瘤细胞中PKM2的表达上调[4]。

研究表明,PKM2在肝癌中表达上调,PKM2表达上调为肿瘤的快速增殖提高能量保证,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胶质瘤中PKM2的表达,探讨PKM2与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2007年1月~2009年8月在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石蜡组织标本87例,其中男44例,女43例,年龄17~22岁,平均49.2岁,所有病例术前均未做放化疗及免疫治疗。

胶质瘤的分级:胶质瘤Ⅰ级17例,胶质瘤Ⅱ级27例,胶质瘤Ⅲ级1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Ⅳ级)16例,对照组10例取自尸体解剖检验的非肿瘤患者。

ML-265_TEPP-46_pyruvate kinase M2激活剂_CAS号1221186-53-3说明书_AbMole中国

ML-265_TEPP-46_pyruvate kinase M2激活剂_CAS号1221186-53-3说明书_AbMole中国

分子量372.46溶解性(25°C)DMSO ≥ 25 mg/mL分子式C17H16N4O2S2Water InsolubleCAS号1221186-53-3Ethanol储存条件3年 -20°C 粉末状生物活性ML-265 (TEPP-46)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丙酮酸激酶 M2 (pyruvate kinase M2) 激活剂,其半数激活浓度AC50值为92 nM。

ML-265抑制LPS诱导的Hif-1α和IL-1β,以及一系列其他Hif-1α依赖性基因的表达。

ML-265 (TEPP-46)还诱导细胞内乙酰辅酶A,乳酸,磷酸核糖和丝氨酸水平的降低。

体内研究中测得,ML-265(150 mg/kg)在A549异种移植肿瘤中,轻而易举地实现了PKM2的最大活化。

在H1299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ML265可以使肿瘤大小,重量和发生率显著降低,且与7周实验相比没有明显的毒性。

不同实验动物依据体表面积的等效剂量转换表(数据来源于FDA指南)小鼠大鼠兔豚鼠仓鼠狗重量 (kg)0.020.15 1.80.40.0810体表面积 (m)0.0070.0250.150.050.020.5K系数36128520动物 A (mg/kg) = 动物 B (mg/kg) ×动物 B的K系数动物 A的K系数例如,依据体表面积折算法,将白藜芦醇用于小鼠的剂量22.4 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需要将22.4 mg/kg 乘以小鼠的K系数(3),再除以大鼠的K系数(6),得到白藜芦醇用于大鼠的等效剂量为11.2 mg/kg。

参考文献Pyruvate kinase M2 regulates Hif-1α activity and IL-1β induction and is a critical determinant of the warburg effect in LPS-activated macrophages.Palsson-McDermott EM, et al. Cell Metab. 2015 Jan 6;21(1):65-80. PMID: 25565206.Pyruvate kinase M2 activators promote tetramer formation and suppress tumorigenesis.Anastasiou D, et al. Nat Chem Biol. 2012 Oct;8(10):839-47. PMID: 22922757.ML-265 目录号M9001化学数据2mmmm m。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概述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简称PK缺乏症,是无氧糖酵解通路中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最常见的溶血性贫血。

其发生频率仅次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常见有慢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症状。

英文名称: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

其它名称:PK缺乏症。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慢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胆石症。

主要病因:基因缺陷。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涂片、血生化、骨髓涂片、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自体溶血试验、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力测定、红细胞包涵体试验、骨髓切片组织病理。

重要提醒: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重者可因贫血而死亡,需早诊断早治疗,有家族史者需做产前筛查。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发病特点三、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病因病因总述: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是常染色体上的丙酮酸激酶基因缺陷,导致丙酮酸激酶不能正常合成,从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疾病。

基本病因:常染色体上的丙酮酸激酶基因缺陷是引起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基本病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的作用下转换为丙酮酸,同时使ADP(腺苷二磷酸)转化为ATP(腺苷三磷酸)以供应能量。

所以丙酮酸激酶缺乏可使ATP 产生减少,使红细胞内能量缺失和脱水,发生溶血。

危险因素:有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家族史者,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发生的风险增加。

诱发因素:有些成年人以往健康,进入老年期、妊娠期或历经感染、过度疲劳等情况引发溶血症状。

四、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症状症状总述: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是常染色体上的丙酮酸激酶基因缺陷,导致丙酮酸激酶不能正常合成,从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疾病。

丙酮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激酶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分光光度法货号:BC0540规格:50管/48样产品内容:提取液:60mL×1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45mL×1瓶,4℃保存;试剂二:粉剂×1支,-20℃保存;试剂三:粉剂×1支,-20℃保存;临用前每支加入 1.5mL双蒸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仍4℃保存一周;试剂四:液体×1支,4℃保存;临用前每支加入900µL双蒸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仍4℃保存一周。

产品说明:PK(EC2.7.1.40)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催化糖酵解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之一,也是产生ATP的关键酶之一,因此测定PK 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PK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ADP生成ATP和丙酮酸,乳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NADH和丙酮酸生成乳酸和NAD+,在340nm下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反映PK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的前处理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者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二、测定步骤及加样表: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置:临用前将试剂二转移至试剂一中,充分溶解待用;现配现用。

丙酮酸羧化酶(PC)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羧化酶(PC)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羧化酶(PC)试剂盒使用说明货号:BC0730规格:50管/48样产品内容:提取液:100mL×1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47mL×1瓶,4℃保存;试剂二:液体×1支,4℃保存;试剂三:粉剂×1支,-20℃保存;试剂四:粉剂×1支,-20℃保存;产品说明: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EC6.4.1.1)广泛存在于动物、霉菌和酵母的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ATP、CO2和水生成草酰乙酸、ADP和Pi,是糖异生过程的第一个限速酶,在保证血糖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PC催化丙酮酸、ATP、CO2和水生成草酰乙酸、ADP和Pi,苹果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草酰乙酸和NADH生成苹果酸和NAD+,在340nm下测定NADH氧化速率,即可反映PC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的前处理组织、细菌或细胞中胞浆蛋白与线粒体蛋白的分离:1、称取约0.1g组织或收集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用冰浴匀浆器或研钵匀浆。

2、将匀浆600g,4℃离心5min。

3、弃沉淀,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11000g,4℃离心10min。

4、上清液即胞浆提取物,可用于测定从线粒体泄漏的PC(此步可选做)。

5、在步骤④的沉淀中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秒,间隔10秒,重复30次),用于线粒体PC活性测定。

二、测定步骤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将试剂二和试剂三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溶解待用;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预热5分钟;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试剂四的配制:在试剂四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3、在1mL石英比色皿中加入50μL样本、50μL试剂四和900μL工作液,立即混匀,记录340nm处初始吸光值A1和2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A=A1-A2。

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入核机制和核内作用的研究进展

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入核机制和核内作用的研究进展

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入核机制和核内作用的研究进展詹成【摘要】传统观点认为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M2,PKM2)通过催化肿瘤细胞糖代谢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酶催化功能外,PKM2还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细胞核,在核内作为蛋白激酶广泛参与转录调控、蛋白修饰等过程.本文将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41)001【总页数】5页(P133-137)【关键词】丙酮酸激酶M2型(PKM2);细胞核;糖酵解【作者】詹成【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493.4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细胞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和ADP生成丙酮酸和ATP。

人体内存在4种PK同工酶,分别为L、R、M1和M2型。

其中M1型和M2型均由PKM基因编码,通过不同的外显子剪接方式形成,两者仅在第378位至第434位氨基酸间有23个氨基酸不同[1]。

PKM2存在二聚体和四聚体两种分子构象,并能互相转化,其主要在胚胎细胞、成体干细胞中表达,并且随着胚胎分化逐渐被其他3种同工酶代替,但肿瘤细胞中PKM2表达重新升高并取代原表达的PK同工酶类型[2-3]。

肿瘤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经由糖酵解转化大量葡萄糖生成乳酸,这一现象被称为Warburg效应,是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最基本的改变之一。

研究表明,PKM2是导致这一效应的关键因子[4]。

传统观点认为,PKM2在细胞质中与其他糖酵解酶如己糖激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等一起构成糖酵解酶复合体[5-6]。

这一空间上的邻近关系使它可以高效催化葡萄糖经由糖酵解生成乳酸和能量,而不是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5,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试剂盒使用说明产品简介:
PK(EC2.7.1.40)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催化糖酵解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之一,也是产生ATP的关键酶之一,因此测定PK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PK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ADP生成ATP和丙酮酸,乳酸脱氢酶进一步催化NADH 和丙酮酸生成乳酸和NAD+,在340nm下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反映PK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
产品内容:
提取液:6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15mL×3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3支,-20℃保存;
试剂三:粉剂×3支,-20℃保存;
试剂四:粉剂×3支,-20℃保存;临用前每支加入500µL双蒸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仍-20℃保存;
试剂五:液体×3支,4℃保存;临用前每支加入300µL双蒸水充分溶解备用,用不完的试剂仍4℃保存;
PK工作液的配制:取试剂一、试剂二和试剂三各一支,将试剂二和试剂三依次转移至试剂一中,充分溶解待用,这样可以分三批测定,防止试剂失效。

操作步骤:
一、样品的前处理:
(1)细菌或细胞处理:
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每2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400µ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功率200W,工作3s,间歇10s,工作35次),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处理:
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二、测定操作表:
试剂名称(µL)测定管
PK工作液900
试剂四30
试剂五15
充分混匀,37℃(哺乳动物)或25℃(其他物种)水浴5分钟
样本30
将上述试剂按顺序加入1mL石英比色皿中,加样本的同时开始计时,在340nm波长下记录20秒时的初始吸光度A1,比色后迅速将比色皿连同反应液一起放入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水浴中准确反应2分钟;迅速取出比色皿并擦干,340nm下比色,记录2分20秒时的吸光度A2,计算∆A=A1-A2。

注意事项:
1、测定过程中样本和所有试剂在冰上放置,以免变性和失活。

2、比色皿中反应液的温度必须保持37℃或25℃,取小烧杯一只装入一定量的37℃或25℃蒸馏水,将此烧杯放入37℃或25℃水浴锅中。

在反应过程中把比色皿连同反应液放在此烧杯中。

3、最好两个人同时做此实验,一个人比色,一个人计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PK活力单位的计算:
1、血清(浆)PK活力的计算:
单位定义:每升血清(浆)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µ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计算公式:
PK(U/L)=反应总体积(975µL)÷样本体积(30µL)÷反应时间(2min)÷NADH消光系数(6.22×10-3)×∆A=2613×∆A
2、组织中PK活力的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K(U/mg prot)=反应总体积(975µL)÷样本体积(30µL)÷反应时间(2min)÷NADH消光系数(6.22×10-3)×∆A÷蛋白浓度(mg/mL)=2613×∆A÷蛋白浓度(mg/mL)
(2)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定义:每g组织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K(U/g鲜重)=反应总体积(975µL)÷样本体积(30µL)÷反应时间(2min)÷NADH消光系数(6.22×10-3)×∆A÷样本鲜重(g/mL)=2613×∆A÷样本鲜重(g/mL)
3、细菌或细胞中PK活力的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K(U/mg prot)=反应总体积(975µL)÷样本体积(30µL)÷反应时间(2min)÷NADH消光系数(6.22×10-3)×∆A÷蛋白浓度(mg/mL)=2613×∆A÷蛋白浓度(mg/mL)
(2)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1万个细菌或细胞在反应体系中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PK(U/104cell)=反应总体积(975µL)÷样本体积(30µL)÷反应时间(2min)÷NADH 消光系数(6.22×10-3)×∆A÷细菌或细胞密度(104/mL)=2613×∆A÷细菌或细胞密度(104/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