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道教情怀的成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存空间的拓展
相比其他的宗教,以长生不老为宗旨的道教给予女 性的空间是较为宽松的。道家思想是道教哲学的主要源 流之一,而道家却建立了一套主阴的哲学体系。《道德 经·六章》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 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2](P85)所谓玄牝即微 妙的母性,是女性不可思议的生育力的象征,道家以此 来象征“道”生万物的绵绵不绝。在此基础上,道家又 以女性的博大宽容、柔韧谦和、慈俭不争等等品格对 “道”的义理体系进行了建构。道教把这种主阴思想纳 入了自己的信仰体系。早期道教五斗米教就信奉五方星 斗,特别推崇北斗。北斗在五行五方中配水,故主水, 为阴。《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卷中《元阴 隐秘要》亦云:“阴者,阴为无也,无则能变化,能无 能有,出生入死,包容隐显也,如临军之用兵法也,六 阴无形,用之则应。凡有道之士用阴,无道之士用阳, 阳则可测,阴则不可穷也。”[11](P585) 受这种主阴思想的 影响,道教的神仙体系里面有了女性的身影,西王母和
白日飞升、平步青云的成功之路,霓旌照耀、羽盖淋 漓的人间天国极大地刺激着人们求仙学道的热忱。这样 一种浓厚的崇道氛围点燃了唐代女性求道的热情。在唐 代,许多公主妃嫔、贵族妇女、闺阁千金、贫女侍儿纷 纷入道或者学道。武则天女太平公主,睿宗女金仙公 主、玉真公主,玄宗女寿安公主,代宗女华阳公主,宪 宗女永嘉公主、永乐公主,穆宗女义昌公主、安康公主 等都曾为女冠。公主入道,贵族小姐也频频效仿。元代 赵道一编修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云:“蔡寻 真,侍郎蔡某之女也。李腾空,宰相李林甫之女也。二 人少有异越,生长富贵无嗜好。每欲出家学道,父母不 能夺其志。唐德宗贞元中,相友入庐山寻真。”[5](P48)诗 仙李白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诗,这二首 诗可以作为李腾空是道士的佐证。而诗中“送内”的 “内”也是出生于贵族家庭——宗楚客家的宗氏夫人。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选载有女道士冯得一的事迹,云其 是“赠工部尚书昭泰之孙,鸿胪卿绍烈之季女”[6](P814)。 但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却偏偏“炼骨道 成,玄根厌世”,“精五千之玄理,明六一之丹方”[6] (P814),最后成了五通观威仪和观主,一个标准的道门领 袖;在民间,有白日飞升的华阳谢自然、尸解仙化的南 海卢眉娘、鹤飞尘外的庐山梁洞微、服食云母的广州何 仙姑等等。《新唐书·百官志》载:“天下观一千六百 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八,女官九百八十八。”[7](P1252) 天下道观中女性多于男性似乎不太可能,但唐代女性入
关键词: 唐代女诗人;道教情怀;成因 中图分类号:B95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4)03—0108—05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时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 山野樵夫,能诗者随处可见。在璀璨的诗歌海洋里,有 一大批女性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唐 代女性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教情怀。“道教情怀是个看 不见、摸不着的无定质的东西,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于 唐代女性遗留下来的断章片言里,模模糊糊地折射出了 唐代女性的心灵世界。《全唐诗》中收录的女性诗歌很 多,卷5、卷7、卷9收录妃嫔公主的诗歌约53首,其中 武则天、女学士宋氏若华、蜀太后徐氏、蜀太妃徐氏在 诗歌中明显使用了道教术语和道教典故,上官昭容的诗 歌也具有鲜明的道家林下风致;第797~850卷收107位 名媛的诗歌,共535首。其中李冶、鱼玄机、元淳是女 道士,薛涛晚年常著道服,入道与否没有确凿的证据, 她们 4 位的诗歌 158 首 。 根 据 诗 歌 内 容 , 崔 仲 容 、 葛 鸦 儿、葛氏女属于在家修道者,她们的诗歌有6首;卷863 ~867收女仙、女神、女鬼诗73首。其中张云容、崔少 玄、戚逍遥、眉娘、南溟夫人、云台五仙女、上元夫 人、王仙仙、黄陵美人、吴彩鸾等修道者的诗歌42首。 另外,《补全唐诗拾遗》收女道士李冶诗2首;《全唐 诗补遗》收武则天道教慕仙诗1首,女道士元淳复出1 首,薛涛诗2首。《全唐诗续补遗》收女性诗9首,其中 何仙姑诗5首;《全唐诗续拾》收女道士谢自然、崔玄 真的道教还丹诗各1 首;薛涛的残诗1 首;武则天补 2 首,武则天这些诗歌在描述色彩时,大多数都琳琅满 目,充满了道教流金溢彩的神仙色彩。”[1](P64) 为什么唐代女性的诗歌中充溢着或浓或淡的道教情 怀呢?她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教情怀是怎样产生的 呢?笔者认为,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道教情怀大致有如下
隐于嵩山, 及玄宗东巡,敕州县以礼征,召至驾 前,年已九十六。上令中书令张说访以道义,宦官扶入宫 中,与语甚悦。开元十四年。下制曰:徐州处士王希 夷, 可朝散大夫,守国子博士,听致仕还山。”[3](P5121) “道士王远知,琅邪人 初入茅山,师事陶弘景,传其 道法。后又师事宗道先生臧兢 高祖之龙潜也,远知尝 密传符命 太宗登极,将加重位,固请归山。至贞观 九年,敕润州于茅山置太受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
道的普遍性从这个数据可窥其一斑了。 唐代崇尚道教的风气对女性的生存环境影响很大, 对那些能诗的女性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更是进行了潜 移默化的渗透和重塑。这种影响反映在她们的诗歌中, 就必然会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道教情怀。
二、生命本真的向往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 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 而衍化形成的。道教贵生重生,把对神仙的向往和对道 的信仰融为一体,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和神仙一样自在 逍遥和长生。道教的最高范畴是“道”,其真实的内核 就是“生命”,道即原初的生命、永恒的生命、本然的 生命。《老子想尔注》把《道德经》第16章中的“公乃 大,王乃大”改为“公乃生,王乃生”;把第25章中的 “道大,天大,地大,王乃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 一”的两个“王”字改为“生”[8](P32 ~ 33)。《老子想尔 注》中还说:“生,道之别体也。”[8](P33) 意思是说“ 生”和“道”是一回事,生是道的表现形式,可见其对 “生”的重视。东晋神仙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勤求》 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所至秘 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9](P222)葛洪认为“生”是 天地从道那里禀赋的最大的德行,可见其对“生”的重 视。《内观经》云:“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 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 一,则长生不死。”[10](P396) 南北朝时候的宗教学家、文 学家陶宏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云:“人常失道,非道 失人;人常失生,非生失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 者慎己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11](P475) 这 种重视生命、寻求生的本质的思想在道教内部各派别是 基本相同的。道教生道相守、生道合一的思想必然让人 们去探求不死与永生。对“道”的追寻来源于对生命的 执迷,神仙的世界就是理想化的现实人生世界,那里有 无限的自由,可以无限地恣意享乐。唐代历史揭开了中 国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青春焕发、高蹈豪壮、积极进 取的时代风气使道教更具“主生”、“主乐”性。尽量 长生、纵情享乐这一对人类本性中最为原始的心理需 求,成了唐代社会既可以理解又未免凡俗的迫切欲望。 《道德经·二十一章》云:“孔德之容,惟道是 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 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 中 有 信 。 ”[12](P148) 在这里,道教始祖李耳的“真”还是 名之为“道”的真,是宇宙精神的“真”,是最高的 “真”。但是,道教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非常世俗化的宗
调露二年,追赠远知太中大夫,谥号升真先生。”[3](
收稿日期:2004—03—11 作者简介:田晓膺(197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教美学研究。
108
P5125~ 5126)“潘师正,赵州赞皇人。 高宗幸东都,因召 见与语, 高宗与天后甚尊敬之,留连信宿而还。寻敕 所司于师正所居造崇唐观,岭上别起精思观以处之。初 置奉天宫,帝令所司于逍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 门,又于苑北面置寻真门,皆为师正立名焉。”[3](P5126) 即使是在武则天崇佛抑道时期,也曾经追赠王远知“金 紫光禄大夫。天授二年,改谥号升玄先生”[3](P5126) 。则天 晚年,在《赐胡洞真天师书》中对道士胡超大加赞誉: “先生道位高尚,早出尘俗,如轩历之广成,汉朝之河 上。”[4](P1001) 在此诏令的最后,武则天在胡超面前把她 服食药物以求永生的道教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瞻鹤 盖以方遥,空睇风云。惆怅无已。倘蒙九转之余,希遗 一丸之药。” [4](P1001) 唐代流行服食金丹,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 宗诸位皇帝都因服食丹药而中毒致命,帝王的求仙、服 药大大抬高了道士和道教的地位。上下崇道的潮流一浪 高过一浪: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请为道士,还 乡。舍会稽宅为千秋观”[2](P88);“贞元七年四月,玄州 刺史阎采上言,请为道士,从之,赐名遗荣”[2](P881) ; 宰相李林甫请舍宅为观;诗人李白、吴筠正式度为道士
成因:唐代崇道氛围的濡染;生命本真的向往;生存空 间的拓展;生命翻腾的调和。
一、唐代崇道氛围的濡染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道教空前繁荣的时期。唐朝廷尊 崇和扶植道教,除了出于一般的信仰和政治上的需要之 外,还因为唐王室有着鲜卑的血统,在魏晋以来重视门 第的社会传统中,追崇老子为圣祖可以抬高家族的声 望,提高唐朝统治者的身份。为了制造唐皇室是老子后 裔的伪说,除武则天统治时期,唐统治者从唐初就一直 下达“尊祖”的诏令。《唐会要》云:“乾封元年三月 二十日,追尊老君为太上元元皇帝;至永昌元年,却称 老君;至神龙元年二月四日,依旧号太上元元皇帝;至 天宝二年正月十五日,加太上元元皇帝号为大盛祖玄元 皇帝;八载六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大道元元皇帝; 十三载二月七日,加号大圣高上大道金阙元元皇帝。”[2] (P865)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道教和道士大受推崇。《旧唐 书·隐逸传》记载:“王希夷,徐州滕县人。孤贫好道。
109
教,它在形成之初就有两个走向,一是用符箓禁咒、斋 醮仪式等向民间靠拢,另一个走向是改造先秦老庄哲 学,用哲理思辩吸引有文化的上层文人。道教发展到唐 代,已经开始了很明显的分化。反映在对本真的追逐 上,道教除了对形上的宇宙的“真”进行不懈探索,还 有对世俗欢乐生命的“真”的孜孜寻觅。生命唯有通过 肉体才能感到活着,纯粹的精神渴求和哲学思辩固然重 要,但追逐俗世生命的永恒也未免不是对人的存在和生 命本真的探求。“仙道贵生”一直是道教的传统,追求 长生久视是道教徒的目标。成仙就是使肉体生命永恒并 且能让生命快乐地永恒。“仙”是凡人心造的一个奇异 幻象,它包涵了凡间许多的美好愿望和俗世欲望的舒 张。《道德经·二十五章》云:“道法自然。”[12](P163) 当“道”从天上走向了人间,这里的“自然”或许也被 赋予了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蓬蓬勃勃的生命力、自自然 然的欲望流露、真真实实的心灵显现。葛兆光先生在 《想象里的世界》一文中评析到:“中国土生土长道教 抓住了圆首含气,孰不乐生而畏死这一人类的共同心 理,既不禁欲,又要长生,既能享受人间欢乐,又能超 凡脱俗,既快活,又高雅。”[13](P38)是的,道教的真实给 了人实实在在的梦寐追求。是真?是幻?是梦境?是现 实?扑朔迷离!在道教的世界里,公主妃嫔看到了心驰 神往的浪漫生活,佳人才女看到了魂牵梦萦的自由不 羁,贫女农妇看到茶饭无忧的人间天堂,她们带着对生 命本真的向往,纷纷涌向道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 期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3
唐代女性道教情怀的成因
田晓膺
(四川大学 宗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唐代女性的诗歌或隐或显地流露出她们的道教情怀,作者从唐代崇道氛围的濡染、生命本真的向往、生存空 间的拓展、生命翻腾的调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情怀产生的原因。
相比其他的宗教,以长生不老为宗旨的道教给予女 性的空间是较为宽松的。道家思想是道教哲学的主要源 流之一,而道家却建立了一套主阴的哲学体系。《道德 经·六章》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 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2](P85)所谓玄牝即微 妙的母性,是女性不可思议的生育力的象征,道家以此 来象征“道”生万物的绵绵不绝。在此基础上,道家又 以女性的博大宽容、柔韧谦和、慈俭不争等等品格对 “道”的义理体系进行了建构。道教把这种主阴思想纳 入了自己的信仰体系。早期道教五斗米教就信奉五方星 斗,特别推崇北斗。北斗在五行五方中配水,故主水, 为阴。《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卷中《元阴 隐秘要》亦云:“阴者,阴为无也,无则能变化,能无 能有,出生入死,包容隐显也,如临军之用兵法也,六 阴无形,用之则应。凡有道之士用阴,无道之士用阳, 阳则可测,阴则不可穷也。”[11](P585) 受这种主阴思想的 影响,道教的神仙体系里面有了女性的身影,西王母和
白日飞升、平步青云的成功之路,霓旌照耀、羽盖淋 漓的人间天国极大地刺激着人们求仙学道的热忱。这样 一种浓厚的崇道氛围点燃了唐代女性求道的热情。在唐 代,许多公主妃嫔、贵族妇女、闺阁千金、贫女侍儿纷 纷入道或者学道。武则天女太平公主,睿宗女金仙公 主、玉真公主,玄宗女寿安公主,代宗女华阳公主,宪 宗女永嘉公主、永乐公主,穆宗女义昌公主、安康公主 等都曾为女冠。公主入道,贵族小姐也频频效仿。元代 赵道一编修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云:“蔡寻 真,侍郎蔡某之女也。李腾空,宰相李林甫之女也。二 人少有异越,生长富贵无嗜好。每欲出家学道,父母不 能夺其志。唐德宗贞元中,相友入庐山寻真。”[5](P48)诗 仙李白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诗,这二首 诗可以作为李腾空是道士的佐证。而诗中“送内”的 “内”也是出生于贵族家庭——宗楚客家的宗氏夫人。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选载有女道士冯得一的事迹,云其 是“赠工部尚书昭泰之孙,鸿胪卿绍烈之季女”[6](P814)。 但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却偏偏“炼骨道 成,玄根厌世”,“精五千之玄理,明六一之丹方”[6] (P814),最后成了五通观威仪和观主,一个标准的道门领 袖;在民间,有白日飞升的华阳谢自然、尸解仙化的南 海卢眉娘、鹤飞尘外的庐山梁洞微、服食云母的广州何 仙姑等等。《新唐书·百官志》载:“天下观一千六百 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八,女官九百八十八。”[7](P1252) 天下道观中女性多于男性似乎不太可能,但唐代女性入
关键词: 唐代女诗人;道教情怀;成因 中图分类号:B95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4)03—0108—05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时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 山野樵夫,能诗者随处可见。在璀璨的诗歌海洋里,有 一大批女性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唐 代女性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教情怀。“道教情怀是个看 不见、摸不着的无定质的东西,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于 唐代女性遗留下来的断章片言里,模模糊糊地折射出了 唐代女性的心灵世界。《全唐诗》中收录的女性诗歌很 多,卷5、卷7、卷9收录妃嫔公主的诗歌约53首,其中 武则天、女学士宋氏若华、蜀太后徐氏、蜀太妃徐氏在 诗歌中明显使用了道教术语和道教典故,上官昭容的诗 歌也具有鲜明的道家林下风致;第797~850卷收107位 名媛的诗歌,共535首。其中李冶、鱼玄机、元淳是女 道士,薛涛晚年常著道服,入道与否没有确凿的证据, 她们 4 位的诗歌 158 首 。 根 据 诗 歌 内 容 , 崔 仲 容 、 葛 鸦 儿、葛氏女属于在家修道者,她们的诗歌有6首;卷863 ~867收女仙、女神、女鬼诗73首。其中张云容、崔少 玄、戚逍遥、眉娘、南溟夫人、云台五仙女、上元夫 人、王仙仙、黄陵美人、吴彩鸾等修道者的诗歌42首。 另外,《补全唐诗拾遗》收女道士李冶诗2首;《全唐 诗补遗》收武则天道教慕仙诗1首,女道士元淳复出1 首,薛涛诗2首。《全唐诗续补遗》收女性诗9首,其中 何仙姑诗5首;《全唐诗续拾》收女道士谢自然、崔玄 真的道教还丹诗各1 首;薛涛的残诗1 首;武则天补 2 首,武则天这些诗歌在描述色彩时,大多数都琳琅满 目,充满了道教流金溢彩的神仙色彩。”[1](P64) 为什么唐代女性的诗歌中充溢着或浓或淡的道教情 怀呢?她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教情怀是怎样产生的 呢?笔者认为,唐代女性诗歌中的道教情怀大致有如下
隐于嵩山, 及玄宗东巡,敕州县以礼征,召至驾 前,年已九十六。上令中书令张说访以道义,宦官扶入宫 中,与语甚悦。开元十四年。下制曰:徐州处士王希 夷, 可朝散大夫,守国子博士,听致仕还山。”[3](P5121) “道士王远知,琅邪人 初入茅山,师事陶弘景,传其 道法。后又师事宗道先生臧兢 高祖之龙潜也,远知尝 密传符命 太宗登极,将加重位,固请归山。至贞观 九年,敕润州于茅山置太受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
道的普遍性从这个数据可窥其一斑了。 唐代崇尚道教的风气对女性的生存环境影响很大, 对那些能诗的女性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更是进行了潜 移默化的渗透和重塑。这种影响反映在她们的诗歌中, 就必然会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道教情怀。
二、生命本真的向往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 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 而衍化形成的。道教贵生重生,把对神仙的向往和对道 的信仰融为一体,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和神仙一样自在 逍遥和长生。道教的最高范畴是“道”,其真实的内核 就是“生命”,道即原初的生命、永恒的生命、本然的 生命。《老子想尔注》把《道德经》第16章中的“公乃 大,王乃大”改为“公乃生,王乃生”;把第25章中的 “道大,天大,地大,王乃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 一”的两个“王”字改为“生”[8](P32 ~ 33)。《老子想尔 注》中还说:“生,道之别体也。”[8](P33) 意思是说“ 生”和“道”是一回事,生是道的表现形式,可见其对 “生”的重视。东晋神仙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勤求》 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所至秘 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9](P222)葛洪认为“生”是 天地从道那里禀赋的最大的德行,可见其对“生”的重 视。《内观经》云:“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 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 一,则长生不死。”[10](P396) 南北朝时候的宗教学家、文 学家陶宏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云:“人常失道,非道 失人;人常失生,非生失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 者慎己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11](P475) 这 种重视生命、寻求生的本质的思想在道教内部各派别是 基本相同的。道教生道相守、生道合一的思想必然让人 们去探求不死与永生。对“道”的追寻来源于对生命的 执迷,神仙的世界就是理想化的现实人生世界,那里有 无限的自由,可以无限地恣意享乐。唐代历史揭开了中 国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青春焕发、高蹈豪壮、积极进 取的时代风气使道教更具“主生”、“主乐”性。尽量 长生、纵情享乐这一对人类本性中最为原始的心理需 求,成了唐代社会既可以理解又未免凡俗的迫切欲望。 《道德经·二十一章》云:“孔德之容,惟道是 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 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 中 有 信 。 ”[12](P148) 在这里,道教始祖李耳的“真”还是 名之为“道”的真,是宇宙精神的“真”,是最高的 “真”。但是,道教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非常世俗化的宗
调露二年,追赠远知太中大夫,谥号升真先生。”[3](
收稿日期:2004—03—11 作者简介:田晓膺(197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教美学研究。
108
P5125~ 5126)“潘师正,赵州赞皇人。 高宗幸东都,因召 见与语, 高宗与天后甚尊敬之,留连信宿而还。寻敕 所司于师正所居造崇唐观,岭上别起精思观以处之。初 置奉天宫,帝令所司于逍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 门,又于苑北面置寻真门,皆为师正立名焉。”[3](P5126) 即使是在武则天崇佛抑道时期,也曾经追赠王远知“金 紫光禄大夫。天授二年,改谥号升玄先生”[3](P5126) 。则天 晚年,在《赐胡洞真天师书》中对道士胡超大加赞誉: “先生道位高尚,早出尘俗,如轩历之广成,汉朝之河 上。”[4](P1001) 在此诏令的最后,武则天在胡超面前把她 服食药物以求永生的道教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瞻鹤 盖以方遥,空睇风云。惆怅无已。倘蒙九转之余,希遗 一丸之药。” [4](P1001) 唐代流行服食金丹,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 宗诸位皇帝都因服食丹药而中毒致命,帝王的求仙、服 药大大抬高了道士和道教的地位。上下崇道的潮流一浪 高过一浪: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请为道士,还 乡。舍会稽宅为千秋观”[2](P88);“贞元七年四月,玄州 刺史阎采上言,请为道士,从之,赐名遗荣”[2](P881) ; 宰相李林甫请舍宅为观;诗人李白、吴筠正式度为道士
成因:唐代崇道氛围的濡染;生命本真的向往;生存空 间的拓展;生命翻腾的调和。
一、唐代崇道氛围的濡染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道教空前繁荣的时期。唐朝廷尊 崇和扶植道教,除了出于一般的信仰和政治上的需要之 外,还因为唐王室有着鲜卑的血统,在魏晋以来重视门 第的社会传统中,追崇老子为圣祖可以抬高家族的声 望,提高唐朝统治者的身份。为了制造唐皇室是老子后 裔的伪说,除武则天统治时期,唐统治者从唐初就一直 下达“尊祖”的诏令。《唐会要》云:“乾封元年三月 二十日,追尊老君为太上元元皇帝;至永昌元年,却称 老君;至神龙元年二月四日,依旧号太上元元皇帝;至 天宝二年正月十五日,加太上元元皇帝号为大盛祖玄元 皇帝;八载六月十五日,加号为大圣祖大道元元皇帝; 十三载二月七日,加号大圣高上大道金阙元元皇帝。”[2] (P865)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道教和道士大受推崇。《旧唐 书·隐逸传》记载:“王希夷,徐州滕县人。孤贫好道。
109
教,它在形成之初就有两个走向,一是用符箓禁咒、斋 醮仪式等向民间靠拢,另一个走向是改造先秦老庄哲 学,用哲理思辩吸引有文化的上层文人。道教发展到唐 代,已经开始了很明显的分化。反映在对本真的追逐 上,道教除了对形上的宇宙的“真”进行不懈探索,还 有对世俗欢乐生命的“真”的孜孜寻觅。生命唯有通过 肉体才能感到活着,纯粹的精神渴求和哲学思辩固然重 要,但追逐俗世生命的永恒也未免不是对人的存在和生 命本真的探求。“仙道贵生”一直是道教的传统,追求 长生久视是道教徒的目标。成仙就是使肉体生命永恒并 且能让生命快乐地永恒。“仙”是凡人心造的一个奇异 幻象,它包涵了凡间许多的美好愿望和俗世欲望的舒 张。《道德经·二十五章》云:“道法自然。”[12](P163) 当“道”从天上走向了人间,这里的“自然”或许也被 赋予了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蓬蓬勃勃的生命力、自自然 然的欲望流露、真真实实的心灵显现。葛兆光先生在 《想象里的世界》一文中评析到:“中国土生土长道教 抓住了圆首含气,孰不乐生而畏死这一人类的共同心 理,既不禁欲,又要长生,既能享受人间欢乐,又能超 凡脱俗,既快活,又高雅。”[13](P38)是的,道教的真实给 了人实实在在的梦寐追求。是真?是幻?是梦境?是现 实?扑朔迷离!在道教的世界里,公主妃嫔看到了心驰 神往的浪漫生活,佳人才女看到了魂牵梦萦的自由不 羁,贫女农妇看到茶饭无忧的人间天堂,她们带着对生 命本真的向往,纷纷涌向道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 期
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3
唐代女性道教情怀的成因
田晓膺
(四川大学 宗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唐代女性的诗歌或隐或显地流露出她们的道教情怀,作者从唐代崇道氛围的濡染、生命本真的向往、生存空 间的拓展、生命翻腾的调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情怀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