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贾汝军

内容摘要: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分为早、中、后期。他早期的散文主要是一些叙事性和抒情性的篇目,多是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及自然景物,注重于写法上的“漂亮和縝密”。语言清新隽永,凝练明净。他中期的散文创作,用笔朴实,口语化,字里行间渗透着真诚清秀之风,显示了更高的艺术功力。到了后期,他的散文创作,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显示其完美的散文意境,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一位民主战士在黑暗中奋力呐喊的形象跃然纸上。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清秀朴实呼喊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定居于扬州。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在清华大学任中文系主任20多年里,他的散文创作长盛不衰。他曾评论自己的散文说:“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者,批评着,解释着人生各面。”自谦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的我”的朱自清,从未与他所处的时代隔离。用文学写人生,变成了他写作的当然宗旨。他还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敢于同古代散文“文以载道”发起挑战。无论写景,叙事都包含着浓郁的感情,景中有情,景为情设,情从景出,以事写景,情景融合,以情动人,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散文大师的朱自清早、中、后期散文创作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其特点。

一.早期:诗情画意的清新隽永。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散文。

谈到现代散文,绝对无法忽视朱自清的存在。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

则要首推朱自清了。其实朱自清自191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开始新诗创作而在文坛上赢得声誉。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引起文坛注意,被认为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诗人。直至1923年以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而诗的清新、含蓄直接影响了他早期散文创作风格,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1]他的早期散文作品,正是因为受其早期诗歌

创作的影响,颇有些“诗人的散文”味。他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丰富并扩展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使其散文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的文学创作,由诗而散文而杂文,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散文成就最为突出,给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添上了一朵鲜花。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感情。尤其朱自清早期的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精雕细刻,准确、具体的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细腻的抒写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如诗如画,读后余香悠远。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中称朱自清早期散文真挚深厚、清幽,被视为“文体的完美”。在其作品中朱自清能够通过认真观察,把自己内心的感情融化在自己描写的见闻之中,情景交融,很有意境。并用一连串的比喻和联想,细腻委婉的勾勒出美丽的景色。在描写大自然的时候,总深深抹上自己的感情色彩,显得那样具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朱自清早期写景抒情的散文备受推崇,观察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五彩缤纷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縝密的艺术风格。一些脍炙人口的写景佳作,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都是一幅幅美妙的画,都是一首首精美的诗。而这些作品的创作正是来源于作者的诗心和细心观察、体会。“诗”与“画”的统一,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华丽,也不过是腊制美人。朱自清的散文是“求真”“求诚”的,读他的散文总觉得有一种亲切与真诚充溢其中。这就是朱自清散文追求的一种平淡自然的写实风格。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2]

《绿》描写了梅雨潭和它的绿色。作者循着游踪,先写山岩、瀑布和梅雨潭,一路写来,层次井然。作者坐在梅雨亭上,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景物,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朱自清采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将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各种形态,活脱脱的描绘出来,使人感到它有醉人的绿,迷人的美。作者将倾慕、欢欣、眷恋之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中,以声情并茂,赏心悦目之景,表现了大自然勃勃的生机和心头无限向往之情。文笔从容有致,情调逸雅婉曲,颇显清秀之美。

《春》以强烈的感情,清新的笔触,铺陈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闹图,每一幅图都是朱自清从自身的视点出发,用充满诗意的心去体会去想象去描摹,将春之魂魄,春之神髓抽将出来,运用生动的拟人和新鲜的比喻,细腻的描绘了烂漫无尽的春色,以完整的构思与优美的意境,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地气韵生动,惟妙惟肖。诗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产生如沐春风,如在春中之感,堪称绘春、颂春的绝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舟”,“森林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情从景出,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协调,由歌妓卖唱引起的张惶、矛盾、怅惘、幻灭的情思油然而生。还有那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则浸透着作者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疏朗的荷花,清幽的香气与淡淡的月色,同作者意欲摆脱人世烦恼而偷得片刻的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幽静的小路,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作者内心的愁绪,相交织组成一曲和谐的旋律。这些结构凝练,意境幽美,语言清丽,文采斐然,不仅显示了艺术构思的縝密精巧,而且表现出写景抒情的工妙技巧。

从上述朱自清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自清早期散文创作风格中的“漂亮、縝密”,尤其体现在他早期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显示了很感人的艺术成就,实在是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枝奇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期:以朴实的笔触书写心声。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使朱自清陷入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当他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时,散文风格也随之有所转变。于是,他的散文最以绵密、醇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縝密、自然的构思,文字由优美、典雅转向质朴、清俊,而富于口语味。因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与他更多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与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于是他的创作一改往日的借景抒情而走上了以创作为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

朱自清便用他的笔倾诉人间朴实的亲情、友情,他抓住了“我的生活”这个源头活水,来撷取生活,反映生活,要求于每事每物,必须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锱渑之辨,总要看出后己。即通过观察,分辨与剖析,去同求异,

把握特征。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这就丰富并扩展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眉心世界的能力,使其散文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的散文往往是精雕细琢,禁针密线。他最善于从多角度,以新颖贴切的比喻、比拟来尽兴的描物绘形。所写物事不仅逼真、活脱,而且具有一种生动繁富的美感。对父亲的爱,我们在《背影》中已能深刻感受到,《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