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哈贝马斯看来,语言可以分为“独白式”和“交往 式”。“独白式”是对经验的描述,是一种理论语言,不 是日常生活的话语。“交往式”是日常生活的话语,具有 建立人际关系的作用,在生活世界中交互主体间通过语言 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日常语言 是交往的媒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理想的话语环境 哈贝马斯说:“理想的话语环境应当理解为脱离了
经验、不受行为制约的交往形式,其结构将能保证,只 有潜在的话语有效性要求才可称为讨论的对象;能够保 证参与者、话题和意见绝不受到限制,除了更有说服力 的论证不存在任何强制,除了共同寻求真理,任何其他 的动机都必须摒弃。”
满足理想话语环境的5个条件: (1)个体身份:自由、平等 (2)交往媒介:话语 (3)交往前提:存在一种共同的道德规范 (4)交往活动性质:无压制的、自由的 (5)交往的目的:共同寻求真理
交往行为: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行为能力和 语言能力的交往主体,主体之间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进 行交往,使他们的计划或本身的行为能够达到一种共识, 通过友好协商得到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都愿意遵守的或 者相互制约的一种准则。
(二)交往行为的规范基础—普遍语用学(3个方面) 1、语言是交往行为产生的基础
哈 贝 马 斯
二、社会背景 一是两次世界大战;二是德国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的 影响。他从战争和国家工业的发展进程中看到国家、 民族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工业发展使社会进入工业 文明时代,换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 步,但与此同时也酝酿着新的危机,
威胁着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在工业社会, 工具合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支配人们 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以利 益为中心,把物质享受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精 神交往的重要性,产生了交往异化的现象,这 一现象成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和批判 的对象。
生活世界: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公共领域,是人们 通过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活动的领域,“生活世界始 终是交往行为主体活动与理解的领域,是交往行为构成 性、相互理解的源泉。”
生活世界有三大要素:文化(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文 化观念)、个性(个人资质)和社会秩序(规范)
生活世界殖民化: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活动 被以货币和权力为媒介的活动所代替,导致了技术合理 性与目的合理性对人和生活世界的支配,而系统对社会、 文化和个人的漠视导致了对生活世界意义和价值的丧失
交往合理性的特征: 第一,交往合理性是语言性的; 第二,交往合理性具有交互主体性; 第三,交往合理性是开放的、暂时的。
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途径: 1、交往双方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 2、交往双方要通过平等对话达成共识; 3、交往双方要承认和遵守共同的规范;
五、交往行为理论的启示 (1)人际交往:尊重交往双方的自由权利 (2)文化交往:强调“话语权利的平等”,尊重 文化多样性 (3)国际交往:以“对话”代替“对抗”来解决 国际争端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主讲人:王珊珊
一、哈贝马斯简介 二、交往行为理论社会背景 三、交往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 四、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五、交往行为理论的启示
一、简介 哈贝马斯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 是一个多产的思想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 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法学等,有 “现代百科全书式哲学家之称”。 生于杜塞尔多夫,早年就读与哥根廷、苏黎 世、波恩三所大学。主要著作有:《公共领域 的结构转型》、《理论与实践》、《作为‘意 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认识与兴趣》、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交往行动理论》、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后形而上学思想》
达的知识 2、表达言说者本人的意向的能力:所用的语言学表达
呈现出被意向的东西,使听者能够相信言说者。 3、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该行为与被认可的规范或者
被接受的自我—影像相一致,使听者能够在共同具备的价 值取向中认同言说者。
(四)交往合理性理论 交往合理性是为交往行为寻找合理的根据,这种合理
根据是指人们在合理交往过程中,通过协商所达成的交往 主体共同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三、哲学基础
(一)“三个世界”理论 哈贝马斯“三个世界”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了波
普“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波普“三个世界”:第一世界(物理世界)、第
二世界(意识世界)、第三世界(人的一切主观精神活 动产物所构成的世界)
哈贝马斯“三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社会世界
社会世界:是由规范组成的,人类的生存和交往都离不 开规范,这种规范不是仅为一个人接受和运用的规范,而是 存在于交往主体间并为大多数人认可的规范,具有普遍性 的特点。在哈贝马斯看来,规范不仅组成社会世界,而且内 在的构成了合法性人际关系的社会合法秩序的基础。
社会世界的观点是哈贝马斯的社会本体论,为他的交往 行为理论确立了认识论上的本体论。
(二)社会的双层结构:生活世界和系统 系统:是指一个社会以金钱和权利为媒介组织起来的
政治和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从生活 世界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制度系统。系统是按照目的合理性 运行的,它追求的是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人的 活动并不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交往和协商对话基础上的,而 是存在一种不平等的支配状况,导致了异化交往的发生。
3、话语行为有效性的三个要求 第一、命题的真实性,也就是这个命题是具有存在前提的。 第二、规范的正当性,也就是语言行为所涉及到的规范是 否符合现存的规范。 第三、言说者的真诚性,也就是言说者在发表言论时应该 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相一致。
(三)交往资质理论 1、选择陈述性语句的能力:能够让听者分享言说者表
后果:一是自由和意义的丧失; 二是交往行为的扭曲;
四、基本内容(4个方面)
(一)行为和交往行为内涵 行为:就某种意义而言,是通过身体的运动体现出来
的,但是只有当行为者遵循一种技术的行为规则,或者 一种社会行为规则而同时来进行这种运动时,这种行为 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同时进行意味着,行为者是有意完 成一种行为计划的,而不是有意进行借以体现他的行为 的身体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理想的话语环境 哈贝马斯说:“理想的话语环境应当理解为脱离了
经验、不受行为制约的交往形式,其结构将能保证,只 有潜在的话语有效性要求才可称为讨论的对象;能够保 证参与者、话题和意见绝不受到限制,除了更有说服力 的论证不存在任何强制,除了共同寻求真理,任何其他 的动机都必须摒弃。”
满足理想话语环境的5个条件: (1)个体身份:自由、平等 (2)交往媒介:话语 (3)交往前提:存在一种共同的道德规范 (4)交往活动性质:无压制的、自由的 (5)交往的目的:共同寻求真理
交往行为: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行为能力和 语言能力的交往主体,主体之间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进 行交往,使他们的计划或本身的行为能够达到一种共识, 通过友好协商得到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都愿意遵守的或 者相互制约的一种准则。
(二)交往行为的规范基础—普遍语用学(3个方面) 1、语言是交往行为产生的基础
哈 贝 马 斯
二、社会背景 一是两次世界大战;二是德国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的 影响。他从战争和国家工业的发展进程中看到国家、 民族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工业发展使社会进入工业 文明时代,换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 步,但与此同时也酝酿着新的危机,
威胁着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在工业社会, 工具合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支配人们 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以利 益为中心,把物质享受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精 神交往的重要性,产生了交往异化的现象,这 一现象成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和批判 的对象。
生活世界: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公共领域,是人们 通过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活动的领域,“生活世界始 终是交往行为主体活动与理解的领域,是交往行为构成 性、相互理解的源泉。”
生活世界有三大要素:文化(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文 化观念)、个性(个人资质)和社会秩序(规范)
生活世界殖民化: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活动 被以货币和权力为媒介的活动所代替,导致了技术合理 性与目的合理性对人和生活世界的支配,而系统对社会、 文化和个人的漠视导致了对生活世界意义和价值的丧失
交往合理性的特征: 第一,交往合理性是语言性的; 第二,交往合理性具有交互主体性; 第三,交往合理性是开放的、暂时的。
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途径: 1、交往双方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 2、交往双方要通过平等对话达成共识; 3、交往双方要承认和遵守共同的规范;
五、交往行为理论的启示 (1)人际交往:尊重交往双方的自由权利 (2)文化交往:强调“话语权利的平等”,尊重 文化多样性 (3)国际交往:以“对话”代替“对抗”来解决 国际争端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主讲人:王珊珊
一、哈贝马斯简介 二、交往行为理论社会背景 三、交往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 四、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五、交往行为理论的启示
一、简介 哈贝马斯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 是一个多产的思想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 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法学等,有 “现代百科全书式哲学家之称”。 生于杜塞尔多夫,早年就读与哥根廷、苏黎 世、波恩三所大学。主要著作有:《公共领域 的结构转型》、《理论与实践》、《作为‘意 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认识与兴趣》、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交往行动理论》、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后形而上学思想》
达的知识 2、表达言说者本人的意向的能力:所用的语言学表达
呈现出被意向的东西,使听者能够相信言说者。 3、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该行为与被认可的规范或者
被接受的自我—影像相一致,使听者能够在共同具备的价 值取向中认同言说者。
(四)交往合理性理论 交往合理性是为交往行为寻找合理的根据,这种合理
根据是指人们在合理交往过程中,通过协商所达成的交往 主体共同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三、哲学基础
(一)“三个世界”理论 哈贝马斯“三个世界”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了波
普“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波普“三个世界”:第一世界(物理世界)、第
二世界(意识世界)、第三世界(人的一切主观精神活 动产物所构成的世界)
哈贝马斯“三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社会世界
社会世界:是由规范组成的,人类的生存和交往都离不 开规范,这种规范不是仅为一个人接受和运用的规范,而是 存在于交往主体间并为大多数人认可的规范,具有普遍性 的特点。在哈贝马斯看来,规范不仅组成社会世界,而且内 在的构成了合法性人际关系的社会合法秩序的基础。
社会世界的观点是哈贝马斯的社会本体论,为他的交往 行为理论确立了认识论上的本体论。
(二)社会的双层结构:生活世界和系统 系统:是指一个社会以金钱和权利为媒介组织起来的
政治和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从生活 世界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制度系统。系统是按照目的合理性 运行的,它追求的是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人的 活动并不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交往和协商对话基础上的,而 是存在一种不平等的支配状况,导致了异化交往的发生。
3、话语行为有效性的三个要求 第一、命题的真实性,也就是这个命题是具有存在前提的。 第二、规范的正当性,也就是语言行为所涉及到的规范是 否符合现存的规范。 第三、言说者的真诚性,也就是言说者在发表言论时应该 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相一致。
(三)交往资质理论 1、选择陈述性语句的能力:能够让听者分享言说者表
后果:一是自由和意义的丧失; 二是交往行为的扭曲;
四、基本内容(4个方面)
(一)行为和交往行为内涵 行为:就某种意义而言,是通过身体的运动体现出来
的,但是只有当行为者遵循一种技术的行为规则,或者 一种社会行为规则而同时来进行这种运动时,这种行为 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同时进行意味着,行为者是有意完 成一种行为计划的,而不是有意进行借以体现他的行为 的身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