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训练的生理基础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速度与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

2019年(第9卷)第15期运动训练学①作者简介:王诗琨(1993,3—),男,陕西咸阳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
DOI:10.16655/ki.2095-2813.2019.15.055中学生篮球运动员速度与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①王诗琨(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西安 710068)摘 要: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篮球技、战术的重要基础。
人体的各个关节需要一定顺序的组合运动,肌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才能完成一套篮球技术动作。
为了防止运动员在运动中对身体造成损伤,就应该在平时训练中加大训练负荷,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各个器官肌体的协调水平,同时增加自身对大负荷运动的能力。
由于运动员天赋不同,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对不同位置的运动员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 篮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 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c)-0055-02身体素质的增强可减少运动损伤。
想要在球场上讲所学的技战术发挥到最好效果,就应当在中学生运动员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技术水平时,先发展身体素质,再向专项技术进击。
增大肌肉力量,加强肌肉弹性,使肌肉工作能力及耐力较之前相应有所提高,并且带动、提高关节的灵活与稳定,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巨星体育俱乐部篮球运动员12人。
1.2 研究方法1.2.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从而总结出训练方法。
1.2.2 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和查阅篮球运动训练方面的书籍、报刊、文献等,了解一些关于身体素质对篮球训练影响的研究结果,收集国内中学生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的数据资料。
1.2.3 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综合法、类比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所查阅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理论。
1.2.4 专家访谈法根据该文课题设计出专家问卷,向体育院校老师,负责学生裁判工作的老师,及研究生导师进行访问,并提出他们的见解及建议。
球员篮球体能训练教案

球员篮球体能训练教案一、耐力训练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提高篮球球员耐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跑步、游泳、骑行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球员的持久力。
建议球员们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
2. 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是提高球员耐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进行一些短距离的爆发力训练,如短距离冲刺、快速变向等,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但强度要求较高。
二、速度训练1. 爆发力训练篮球比赛中,球员需要有较强的爆发力,能够在瞬间完成快速移动和变向。
因此,爆发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进行一些爆发力训练,如跳箱训练、横向快速移动训练等。
2. 跑步训练快速短距离的跑步训练也能有效提高球员的速度。
可以进行一些40米、60米的短距离冲刺训练,每周进行2-3次。
三、灵活性训练1. 拉伸训练灵活性是篮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球员们需要有较好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伸展性。
因此,进行一些拉伸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进行全身的拉伸训练,包括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等部位的拉伸。
2. 瑜伽训练瑜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身体灵活性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球员们增强肌肉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建议球员们每周进行1-2次瑜伽训练。
四、力量训练1. 重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提高篮球球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
可以进行一些重量训练,如哑铃、杠铃训练等,以增强球员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2. 核心肌群训练篮球运动中,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进行一些核心肌群训练,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以增强球员的核心稳定性和力量。
以上就是一份针对篮球球员的体能训练教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可以帮助球员们提高整体体能水平,增强比赛时的竞技能力。
希望球员们能够认真执行训练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能训练,为自己的篮球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篮球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篮球体能训练的七项原则:为更好地为赛季做好充分的体能储备,体能训练应该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无氧训练、速度训练、弹跳训练、灵敏训练、柔韧训练等。
训练要遵循有小强度到大强度再到小强度(积极休息为即将开始的赛季做好充分准备)、由基础体能到专项体能再到以专项训练替代体能训练的大原则。
一、有氧训练有氧训练是篮球体能训练的一个基础训练,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的耐力水平,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
此训练同样要遵循从基础训练到专项的过度原则,即从大训练量低强度到高强度低运动量的转变。
例如采用的方法手段由LSD跑(长时间慢节奏的跑动70%VO2max)、法特莱特跑(介于70%VO2max和无氧阈训练)、节奏训练(无氧阈强度)、重复训练(高于VO2max),结合专项的组合有氧训练等。
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能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改善肌群平衡、提高肌肉的收缩速率、提高运动表现和防止伤病的发生。
分为五个阶段:肌肉增粗训练、基础力量建设阶段、最大力量建设阶段、力量保持及爆发力发展阶段、积极休息阶段。
肌肉增粗阶段十分重要,因为它帮助球员在两个方面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一方面,肌肉组织的增粗增加了肌肉力量和耐力加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球员的无氧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这也使运动员能够更快的适应下一阶段高强度训练。
基本力量训练是力量的上升阶段。
最大力量训练的特点是高强度小运动量。
通过减少次数并强调目标训练,使运动员的疲劳感减轻,而体能加强。
保持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休整期所获得力量在整个赛季得到保持。
积极休息期是为即将开始的赛季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高难度高强度的练习,以防止伤病的发生,避免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
超量恢复的标准:超量恢复使ATP、CP、肌糖原、蛋白质等能量物质的超量补偿和存储的过程,而「肌肉酸痛的消失」只是乳酸转变为部分糖原的过程。
可见,「肌肉酸痛的消失」并不代表超量恢复,所以也不能作为充分恢复的标准。
直观地讲,超量恢复后,由于能量物质的超量补偿,训练部位的肌肉发胀、发硬,肌肉围度增大,故此时开始更大负荷的训练效果最好。
浅析如何在篮球专项课中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

34作者简介:仝菲(1989-),男,河南焦作人,2015年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理论;现就职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
浅析如何在篮球专项课中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仝菲 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摘要: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同场对抗的特点愈发明显,激烈的身体碰撞对于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篮球运动的专项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的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篮球专项素质进行分析,为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篮球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篮球;提高;专项素质一、何为篮球专项素质篮球作为一项高强度身体碰撞且对抗持续时间长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不断地以各种形式跑动和跳跃,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快速反应和力量对抗。
因此,篮球的专项素质可定义为:参与主体在该项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和弹跳等素质。
二、教学安排篮球专项素质的训练不同于一般素质的训练,它必须要与篮球运动发展规律一致,否则达不到相应的训练效果,甚至会出现运动损伤。
训练内容、负荷等的安排也要根据不同对象、水平、阶段以及任务目标等合理的选择,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训练相应的状况。
训练方法1.速度素质(1)训练方法:可采用28米冲刺跑(篮球场的两个端线)、球场两端线间的带球冲刺跑、两人追地滚球跑后得球者上篮等;(2)训练原则:训练强度应达到最大强度的85%-95%,训练时间应在5-8秒(5-28米)左右为宜,间歇时间2分钟左右,使脉搏下降至80次左右,呼吸恢复匀畅为宜,训练次数:3-5次,训练组数:4-6组。
2.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可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1)最大力量训练方法:可采用负重杠铃深蹲、徒手静蹲等;最大力量训练原则:训练强度应达到最大强度的90%-95%,持续时间在10秒以内为宜,间歇时间应在2分钟以上,身体完全恢复为宜,训练次数6-8次,组数4-6组。
篮球理论试题与答案

篮球理论试题与答案填空:1.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即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 smith)1881年发明的。
2.1891 ~ 1920年,由于篮球比赛的趣味性较强,在美国教会学校迅速得以推广。
3.篮球运动是一项技能类同场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围绕着悬挂于离地3.05m、直径0.45m的篮筐,以周长75~78cm、重为600~ 650g的篮球展开空间和时间的争夺4.1976年,在第21届奥运会上,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5.1959年举办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设有男女篮球赛。
6.2001年4月,王治郅与达拉斯小牛队签约,成为第一位在NBA效力的中国球员,同时也是“NBA亚洲第一人”。
7.2002年6月,中国球员姚明当选NBA状元秀,加盟休斯敦火箭队。
中国球员巴特尔在2002 ~2003赛季效力于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获NBA总冠军。
8.2002年中国首次承办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进入世界六强行列。
9.篮球基本功可为手功、脚功、腰功、眼功,他们之间既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同时各自又相对独立,具有个性和形成自己规律的特点。
10.篮球技术主要由移动、接球、传球、运球、投篮等动作组成。
11.起动是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起始的动作,是获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12.身体的重心和平衡,是成功完成篮球技术的必要条件。
13.接球是篮球运动中的最主要技术之一,是获得球的动作,是抢篮板球和抢断球的基础。
14.运球的种类很多,有高运球、低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变向换手练习、背后运球、转身运球、跨下运球等动作。
15.抢球、打球、断球是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动作,也是防守对手时获得球的重要手段。
16.进攻技术是指比赛中具有进攻效果的、实用的动作以及动作多元组合。
17.篮球比赛中队员经常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技术动作组成的动作系列去完成具体的进攻任务。
篮球训练总结(7篇)

篮球训练总结(7篇)篮球训练总结(精选7篇)篮球训练总结篇1这个学期的篮球训练工作即将结束。
虽然今年没参加什么比赛,但是队员们训练还是很认真和刻苦的。
这学期开始,我就组队每天训练这批队员,大部分队员们也都准时来参加训练。
今年带队训练小结如下:一、训练的安排要有一个通盘的阶段考虑。
本年度的训练计划虽然有许多不甚完善的地方(如各种技战术的教学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应提前进行,后期再训练提高),但总的来说,今年的训练目标比较明确,针对性更强;二、队员有一定的身高,充沛的体力是参加训练的物质基础,因此耐力训练每堂课都没少;三、投篮是篮球运动的核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魅力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练习,行进间运球投篮在中学女子学生篮球比赛中尤为关键,今年我校女子篮球队通过突出强化了投篮技术练习,使全队的投篮命中率较高;四、打小比赛时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往往决定着比赛的成败,如球队采用的战略战术是否对头,教练员的用人是否恰当,教练员的指挥和临场情绪是否有利于队员的发挥等等;五、对队员的思想动员工作关键时刻显威力,“两军相逢勇者胜”,士气高昂、斗志旺盛、求胜欲强的球队常常可以弥补实力上的不足,战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今年我队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阵容还不够整齐,每次总会有队员有各种理由来不参加训练,我认为在我们学校里,如何培养和激发女生打篮球的兴趣是个重要的环节,希望以后个别队员要加强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是有2-3名主力队员基本功还不扎实,在比赛时会明显吃亏,应该有针对性加强指导。
三是队员球风还不够泼辣,拼抢不够凶狠,可能与队员自身性格有关。
四是在个别战术演练时,队员还不太适应,失误有所增加,反映了平时这方面训练的欠缺。
五是队员尤其是前锋快攻意识不强,速度较慢,无法打出像样的快攻战术,阵地进攻时战术变化少,持球突破能力不强。
这些教训都需要在以后组织篮球队训练时认真吸取。
篮球训练总结篇2我校小学部女子篮球队自组建以来,经过近四个月的训练,队员在思想作风、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战术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球队思想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只有严格管理和科学训练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技、战术、身体素质良好的球队。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案设计——以篮球专项为例

拳击与格斗2022年07期28摘 要:本文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在于将质量功能管理工具和方法与培训行业实践相结合,以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实践为例,以各分项训练目标为指向,以各分项训练项目为内容,设计出满足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需求的最优训练方案,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
关键词:质量功能展开;训练方案设计;篮球运动员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基于质量功能展开和目标管理法的青少年篮球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保障研究”(批准号:LN2020J31)的研究成果之一。
1 问题的提出身体素质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训练机构来说,建立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档案,针对运动员自身水平高低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进而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训练目标。
如何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目标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即如何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预先设定的训练目标,或者如何使用一定的训练量达到最好的训练目标,这是一个科学管理范畴的问题,不应该仅仅通过教练的经验主义来设计训练方案。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即是使用质量功能展开这种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以篮球专项为例,合理有效地制定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案的设计方法与过程。
2 研究方法2.1 质量功能展开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是一种顾客需求驱动的产品开发方法。
该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服务行业,采用顾客需求和服务特征相互关系矩阵的质量屋为工具,达到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
Yoji Akao 和Glenn H. Mazur(2003)对质量功能展开方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
Kwang-Jae Kim 等(2006)提出了采用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在服务质量分析与改进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框架方面的研究进展。
梁文宾(2007)基于QFD 的服务质量改进方法中提出顾客需求重要度评判的改进方法,同时设计出适合服务业的四阶段QFD 模式。
赵海峰(2012)等构建了基于QFD 方法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服务质量改进模型。
试论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理论

试论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理论概要:由于入学的基本耐力素质不一,所以训练的强度不能达成一致,导致训练最终所达到的效果不一样,教练员的缺少及分工的不明确,也是影响队员耐力素质提高程度的关键,运动员耐力水平与肌肉和肝脏中糖元的贮备有很大关系,糖元贮备是有氧衬力的物质墓拙,体内参与有氧代谢的各种酶的活性,也影响到运动员的耐力水平,酶活性越高,各种能源物质的分解速度则越快,耐力水平也就增强。
篮球运动专项耐力素质的内涵的理论依据简单概括如下:高能磷酸原的储备,快分解解能力与有氧再合成的速率。
其中储备和快速分解与爆发式运动有关,再合成速率于保持爆发式运动能力有关。
1篮球耐力素质的含义及特点1.1篮球耐力素质的含义所谓耐力,即人们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在运动训练中,耐力是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训练和竞赛中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是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
耐力的分类繁多,根据各专项运动的性质、特点、要求及运动部位、运动环境等不同,从各不同的角度去划分,有不同的分类命名。
在运动训练中,为了便于分析、又能符合各专项的归类与训练实践的需要,一般以参加运动的能量供应的特点,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
有氧耐力的生理机制是将吸进的氧气,经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弥散入血液,并与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当血液循环进到肌肉等组织时,红细胞则将氧释放出来,供肌肉等组织利用,肌肉中的糖元、脂肪等则可在酶的作用下利用氧进行有氧代谢供能。
有氧耐力训练,主要是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能力,促进氧进入血液的弥散过程;增加血红蛋白的数量和给氧释氧能力,提高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及血液循环量,从而提高肌肉组织进行有氧代谢的机能。
所以有氧耐力训练的任务是:提高机体的摄氧、输氧及利用氧的能力,从而提高持久运动的能力。
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处于无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为肌肉收缩供能的能力。
其生理机制是由于训练强度大而时间较短,引起机体氧供应不足,产生氧债,使肌肉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液酸化,从而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增强机体的耐酸能力,进而提高糖酵解的供能能力,发展无氧耐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训练的生理基础
张涛赵伟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总结了国内外篮球体能训练中的耐力素质的生理研究成果,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对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生理生化的基础,评价指标,恢复进行研究分析,为篮球专项耐力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专项耐力;训练;生理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
篮球比赛中,多次反复快速的运动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技战术,更要具备篮球运动专项所需的特殊体能。
专项耐力素质是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抗疲劳能力的反映。
篮球运动员要在竞赛全过程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或动作质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优良的耐力是充分发挥篮球技战术的基础[1]。
因此,对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1篮球运动专项耐力的生理生化基础
1.1篮球运动专项耐力的供能基础
由于篮球场的长度只有28米,因此,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冲刺跑的距离较短。
在比赛过程中,高强度运动时的供能形式主要是以高磷酸物质无氧分解供能为基础的,而在中、低强度运动时主要是以有氧供能为主,但在快速往返中则是以糖无氧酵解供能为主。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希尔在对篮球运动员股四头肌外侧头内肌糖原的含量研究后发现,篮球运动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糖的有氧与无氧代谢。
因此赛前运动员体内是否有充足的糖原贮备,对运动水平的发挥至关重要[2]。
研究资料表明:肌红蛋白的氧储备可为肌肉提供快速的氧气来源,它有助于延缓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积累,加快磷酸原系统的有氧再合成,这在间歇运动时尤为明显。
因此最大摄氧是评定有氧耐力的客观指标,同时也可以应用个体乳酸阈来评价篮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3]。
血乳酸是反映运动员水平的一项生理学指标,从所收集的篮球运动员所测得的血乳酸指标的变化分析,水平高的运动员血乳酸浓度均高,血乳酸值大都在12mmol以上,这更清楚地表明无氧代谢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4]。
由以上分析可知,篮球运动员的高能磷酸物质的无氧分解供能、糖原贮备水平、个体乳酸阈水平和心率等因素,影响着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水平。
1.2篮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特征
依据盖建武等人的报道:比赛中的高强度运动是以高磷酸物质无氧分解供能为基础的,中、低强度运动时是高能磷酸物质快速有氧恢复时相,无氧供能总时相约占10%,有氧供能时相约占90%,篮球比赛是有氧代谢反复、长时间交替进行的一项运动,与周期性运动项目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它的能量供应方式和各系统发展状况也与周期性运动项目有较大的区别[5]。
一般认为,在篮球运动训练、比赛的开始阶段的30s左右,供能即可达最大,其输出功率可达5.2mmolATP/Kg/s,但人体中的糖原贮备在正常情况下只能维持运动时间为2~3min。
但是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糖原的同时,又不断地合成糖原,保证了人体在运动中对能量供应的要求。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的酵解供能。
2耐力训练的评定指标及方法
2.1 Hb评定有氧耐力
Hb是人体红细胞中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人体在代谢过程中需要的氧和排出的二氧化碳,并有缓冲体内酸性物质的作用,参与体内酸碱平衡调节。
因此,在有氧耐力的评定中,血红蛋白是一个重要指标。
王守恒、徐向军等曾在1997年应用一些运动生理、生化指标观察男篮运动员经过一个月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探索评定篮球训练对少年男篮运动员在无氧、有氧代谢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反映机体有氧能力的指
max、氧脉搏未见明显增加,仅发现血红蛋白从(14.75±0,标,如乳酸通气域、VO
2
308)g增至(115.15±0.85)g/dl(P<0.05)[6]。
2.2 CK评定速度耐力
磷酸原的供能特点是维持运动时间短,常为5~8秒,但输出功率在所有功能系统中是最大的。
这与篮球的中的快速的攻防转换时间是一致的,在磷酸原功能系统中CK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可以运用运动前后的CK的变化来评定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7]。
2.3血乳酸评定无氧耐力
无氧耐力素质主要取决于无氧代谢供能能力。
这是因为磷酸原的供能时间短。
要改善无氧耐力,首要任务是提高糖酵解能力。
从训练的生化原理角度分析,在运动时,乳酸积累会导致机体疲劳或机能减退,影响运动能力。
但大量积累乳酸可刺激机体对酸性物质的缓冲和适应,从而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
所以可以在训练中测定血乳酸的变化来了解机体的供能规律及机能状况评定无氧耐力水平[8]。
2.4.尿肌肝、尿蛋白评定篮球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
测量尿蛋白的数量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训练水平[9]。
磷酸肌酸和肌酸是无氧代谢时的能源物质。
篮球运动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肌肉内CP和ATP数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弹跳、快速奔跑、急停、急起与抢断等多种突然用力动作的完成。
尿肌肝是肌酸或磷酸肌酸的代谢终产物。
肌肝系数主要反映磷酸肌酸的相对数量——即肌肉的质量。
因而,测量尿肌肝系数可以反映篮球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
篮球运动员爆发力和短距离的速度素质为主要特征,尿肌肝系数可以反映篮球运动员肌肉的机能状况。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时,尿蛋白的排泄量会发生变化,尿蛋白的数量与运动量的变化有关,而在运动量的诸因素中,与强度关系最大。
2.5.尿胆原、血尿素评定篮球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
尿胆原是红细胞中Hb的代谢产物。
正常人每天由红细胞破坏释放出来的Hb 约8克,但在加大运动量时,Hb被破坏的量增加,其代谢产物尿胆原排泄也增加。
运动员身体疲劳时,尿胆原正常增加,可以用晨尿胆原评价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疲劳和恢复状况。
测定这一参数,可以评价篮球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9]。
3结语
生理生化基础的相关研究为篮球专项耐力训练提供了科学基础;运用生理生化的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耐力训练监控和训练可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训练水平。
结合篮球专项技战术的特点进行专项耐力的训练,应充分认识存在于耐力素质训练科目中的专项性因素特征,并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案设计,使发展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真正实现专项化。
参考文献:
[1]吴正耀.对现代高水平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35(3):
[2]王卫星.当前我国球类项目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工作情况,2003(24):19—25.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陈少青.对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2005-2006年冬训体能的测试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75—77
[5]盖建武.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特征及专项耐力素质的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0,38(1):
[6]王守恒等.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前后某些运动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7,33(5):58—60
[7]谢自豪.篮球运动员比赛前后生化指标的监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47—49
[8]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