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医药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对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均有良好 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有流行可能的 地区、单位,选用相应中药进行预防和 治疗,可以收到显著的疗效。
中医古代论述
早在《内经》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 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者 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 汗出、头痛、身痛、恶寒。”
《伤寒论•太阳病》所论中风、伤寒之桂 枝、麻黄两个汤证,实质包括感冒风寒 的轻重两类证侯。
感冒的分类
由于四时六气之不 同,人体素质之差 异,在临床上有风 寒、风热等的不同 证候,在病程中还 可以见到寒与热的 转化或错杂病情。
感冒的基本分类
风寒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 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 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 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 脉浮数。
1.2.2 白虎汤加减
组成:石膏50-100克、知母10-15克、粳米25 克(可用薏米或普通大米代)、炙甘草10克。
应用指征:四大症-身大热(体温39以上)、 汗大出、口大喝、脉洪大。有其中2个即可应用。
1.2.3 人参加白虎汤加减
即白虎汤加人参。 组成: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 10克、甘草10克、人参15克。 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热病津气两伤 应用指征:反复发热多日,或有反 复用退烧药治疗史,伴有精神疲倦。
概述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 毒,引起的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 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 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 见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季节为多。中医认为病变部位在表,又 称肺卫。
概述
中医认为,本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 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而 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 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
证候特征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 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待热 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 症状始为明显。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喘 粗气急,唇甲青紫,甚至咳血,部分患 者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发生惊厥,出 现传变。
容易患感冒的群体
感冒之疾,四季可患,但外邪入侵,发 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有人常年不患 感冒,有人一年多次感冒,这与人体正 气的强弱以及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与否 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起居失常,寒暖不 均,疲乏劳累的状态下,尤其是体质虚 弱之人,卫外不固,卒感风邪或时行病 毒,而发感冒。
1.1.5中医外治法
1)温和灸大椎穴 或(印堂穴);刮 痧,刮颈背部即足 太阳膀胱经和督脉 分布部位。
2)中药泡脚或泡 浴方:大青叶20克 、艾叶20克、薄荷 15克、紫苏15克、 生姜20克。水煎泡 脚或泡浴。
1.2 中期(4-7天)
主要见症为发热,或伴有咳嗽咳。
1.2.1 柴芩合剂加减(经验方) 组成:柴胡25-30克、黄芩15-20克、青蒿 25克、石膏60克、六月雪15-25克,生甘草5 克。 主要症见发热,体温38度以上。
应用指征:感冒症状+肠胃症状 ,通俗称为肠胃型感冒,中医认为是 外感风寒,内伤湿邪。
1.1.4 银翘散加减
组成:银花10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桔梗 10克、牛子10克、淡豆豉10克、竹叶5克、薄荷10 克、芦根10克、甘草3克。
应用指征:感冒初起,发热、咽喉干或(和) 痛。 即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淡白舌
正常舌象
黄腻苔
感冒的分期治疗
我们将感冒的论治,分初期、中期和 恢复期。感冒病程一般7—10天。
1.1初期(1—3天) 常见症状:喷涕、鼻塞、咽不适、乏 力、全身酸楚疼痛等。
1.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正柴饮加减
组成:柴胡15克 、白芍15克、 防风 10克、 生姜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 克。
本方为感冒初起的通用方,全身酸楚 疼痛明显、流清鼻涕等偏于寒证的加荆 芥15克、紫苏15-30克。咽喉干或痛不适 偏于热证的,加大青叶30-60克,也可选 加板蓝根等。
1.1.2 荆防败毒散加减
组成:荆芥15克、防风15克、茯苓10克 、独活15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10 克、枳壳10克、羌活15克、桔梗10克、薄荷 10克、灸甘草10克。
本方是感冒的常用方,以头身疼痛明显 , 属表寒证,者尤为适用。
1.1.3 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藿香15克、紫苏15克、大 腹皮10克、白芷10克、茯苓10克、半 夏10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厚朴 10克、桔梗10克、生姜10克、灸甘草 10克。
中医古代论述
《诸病源候论》中,认为其具有传染性。 北宋《仁斋直指方》将其正式命名为感
冒。 元《丹溪心法》明确提出其病位在肺,
并根据辨证常规,分列辛温与辛凉两大 治法。
证候特征
感冒为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 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 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其病以卫 表的症状最为突出。症状表现常呈多样 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 症状,继而喷嚏、鼻塞、流涕等,轻则 上犯肺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嗽、 胸痛,呈现肺卫证候。
应用指征:发热与恶寒交替,伴有口 苦咽干,食欲不振等。
1.3 后期即恢复期(7-10天)
1.2.4 青苏饮加减(经验方)
组成:大青叶30克、苏叶30克、 葛根15克、柴胡15克、槟榔15克、 草豆蔻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 、知母10克、厚朴10克、桔梗5克 、大黄5克、生甘草3克。
应用指征:发热不退、口苦、食 欲不振、苔白或白腻。
1.2.5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20-30克、黄芩15-20克、 半夏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炙甘 草10克、大枣15克。
容易患感冒的群体
“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提示正气不足, 或卫气功能暂时低下, 决定了人体的发病。
感冒的分类
感冒为临床上常见的外 感新病,四季皆有,人 人可患。
其主要病因为风邪和时 行疫(病)毒,随季节不同, 常兼挟风寒、风热而致 病。
其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 主症以鼻塞、流涕、喷 嚏、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为特征。
中医古代论述
早在《内经》已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 风邪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者 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 汗出、头痛、身痛、恶寒。”
《伤寒论•太阳病》所论中风、伤寒之桂 枝、麻黄两个汤证,实质包括感冒风寒 的轻重两类证侯。
感冒的分类
由于四时六气之不 同,人体素质之差 异,在临床上有风 寒、风热等的不同 证候,在病程中还 可以见到寒与热的 转化或错杂病情。
感冒的基本分类
风寒证: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 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 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 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 脉浮数。
1.2.2 白虎汤加减
组成:石膏50-100克、知母10-15克、粳米25 克(可用薏米或普通大米代)、炙甘草10克。
应用指征:四大症-身大热(体温39以上)、 汗大出、口大喝、脉洪大。有其中2个即可应用。
1.2.3 人参加白虎汤加减
即白虎汤加人参。 组成: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 10克、甘草10克、人参15克。 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热病津气两伤 应用指征:反复发热多日,或有反 复用退烧药治疗史,伴有精神疲倦。
概述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 毒,引起的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 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 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 见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
季节为多。中医认为病变部位在表,又 称肺卫。
概述
中医认为,本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 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而 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痹病等多 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
证候特征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 体温可达39℃~40℃,全身酸痛,待热 退之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 症状始为明显。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喘 粗气急,唇甲青紫,甚至咳血,部分患 者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发生惊厥,出 现传变。
容易患感冒的群体
感冒之疾,四季可患,但外邪入侵,发 病与否,个体差异很大。有人常年不患 感冒,有人一年多次感冒,这与人体正 气的强弱以及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与否 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起居失常,寒暖不 均,疲乏劳累的状态下,尤其是体质虚 弱之人,卫外不固,卒感风邪或时行病 毒,而发感冒。
1.1.5中医外治法
1)温和灸大椎穴 或(印堂穴);刮 痧,刮颈背部即足 太阳膀胱经和督脉 分布部位。
2)中药泡脚或泡 浴方:大青叶20克 、艾叶20克、薄荷 15克、紫苏15克、 生姜20克。水煎泡 脚或泡浴。
1.2 中期(4-7天)
主要见症为发热,或伴有咳嗽咳。
1.2.1 柴芩合剂加减(经验方) 组成:柴胡25-30克、黄芩15-20克、青蒿 25克、石膏60克、六月雪15-25克,生甘草5 克。 主要症见发热,体温38度以上。
应用指征:感冒症状+肠胃症状 ,通俗称为肠胃型感冒,中医认为是 外感风寒,内伤湿邪。
1.1.4 银翘散加减
组成:银花10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桔梗 10克、牛子10克、淡豆豉10克、竹叶5克、薄荷10 克、芦根10克、甘草3克。
应用指征:感冒初起,发热、咽喉干或(和) 痛。 即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淡白舌
正常舌象
黄腻苔
感冒的分期治疗
我们将感冒的论治,分初期、中期和 恢复期。感冒病程一般7—10天。
1.1初期(1—3天) 常见症状:喷涕、鼻塞、咽不适、乏 力、全身酸楚疼痛等。
1.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正柴饮加减
组成:柴胡15克 、白芍15克、 防风 10克、 生姜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0 克。
本方为感冒初起的通用方,全身酸楚 疼痛明显、流清鼻涕等偏于寒证的加荆 芥15克、紫苏15-30克。咽喉干或痛不适 偏于热证的,加大青叶30-60克,也可选 加板蓝根等。
1.1.2 荆防败毒散加减
组成:荆芥15克、防风15克、茯苓10克 、独活15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10 克、枳壳10克、羌活15克、桔梗10克、薄荷 10克、灸甘草10克。
本方是感冒的常用方,以头身疼痛明显 , 属表寒证,者尤为适用。
1.1.3 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藿香15克、紫苏15克、大 腹皮10克、白芷10克、茯苓10克、半 夏10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厚朴 10克、桔梗10克、生姜10克、灸甘草 10克。
中医古代论述
《诸病源候论》中,认为其具有传染性。 北宋《仁斋直指方》将其正式命名为感
冒。 元《丹溪心法》明确提出其病位在肺,
并根据辨证常规,分列辛温与辛凉两大 治法。
证候特征
感冒为外感病症,起病较急,临床以鼻 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 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其病以卫 表的症状最为突出。症状表现常呈多样 化,以鼻、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 症状,继而喷嚏、鼻塞、流涕等,轻则 上犯肺窍,易于痊愈;重则高热、咳嗽、 胸痛,呈现肺卫证候。
应用指征:发热与恶寒交替,伴有口 苦咽干,食欲不振等。
1.3 后期即恢复期(7-10天)
1.2.4 青苏饮加减(经验方)
组成:大青叶30克、苏叶30克、 葛根15克、柴胡15克、槟榔15克、 草豆蔻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 、知母10克、厚朴10克、桔梗5克 、大黄5克、生甘草3克。
应用指征:发热不退、口苦、食 欲不振、苔白或白腻。
1.2.5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20-30克、黄芩15-20克、 半夏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炙甘 草10克、大枣15克。
容易患感冒的群体
“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提示正气不足, 或卫气功能暂时低下, 决定了人体的发病。
感冒的分类
感冒为临床上常见的外 感新病,四季皆有,人 人可患。
其主要病因为风邪和时 行疫(病)毒,随季节不同, 常兼挟风寒、风热而致 病。
其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 主症以鼻塞、流涕、喷 嚏、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