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

1、课题名称

(一)课题的界定:

高效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

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即在课堂中要做到四个关注: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1、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2、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解决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学生高效学习率为抓手,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全面提高。

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

效或低效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强烈的呼唤有效教学,一方面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反映了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首先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一般地说,有效是指预期目的的实现或达成,这种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尺度;其次以学生发展为主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有效无效是相对的,如果以分数的高低作为有效教学的标准,那么传统的“死灌”和强化练习也不失为有效教学。事实上,真正的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而学生发展进步的内涵决不是分数的高低所能诠释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体魄的强壮,智慧的形成,好习惯的养成、情感的丰富,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的提升才是有效教学所关注的基本内涵;再次,有效教学还强调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科学的教学,就谈不上有效教学,这就需要一线的教师不能简单地以经验教学,经验离科学理论还有很大的差距,否则就会导致教学偏离有效,形成机械的重复;另外有效教学还提倡实现方式的多样化,有效教学这种理念呈现为一种行为或模式,那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

另一方面,有效教学还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目的性是有效教学的实质;教与学的统一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而这种教与学的统一是有丰富内涵的:首先从教学的主体来说是教师和学生的有效统一;其次从教学的内容来说,有效教学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统一;再次从教学目标来说,有效教学是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的统一。另外,从学习方式的角度说,有效学习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统一;从教学组织的角度说,有效教学是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个别独立学习的统一。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对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探讨,强势介入教学研究的各个学科,不仅取得了理论上的碰撞与共鸣,也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各教学研究机构还不断举办各种研讨会。我国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研究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激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方向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所生成的质疑、反思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其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这种研究的走向,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走向及成效。而且,高效课堂与

有效教学的相应研究,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也越来越具有现实的意义。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命题:学生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质量。然而,既然名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其重心就必然在于一个“效”字。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优、教学效能强,摒除无效以及低效,实现有效进而高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目的所在。目前国内对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的研究基本是各自为政,应该看到,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是极具探究前景与实用价值的教学方式,结合有效教学模式来进行高效课堂的探讨和构建,实现有限时间内的教学质量最优化,有着其开拓意义,更有其合理性与急迫性。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国外关于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高效问题虽研究者和研究面都较多,但各方面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宏观管理层面或单一研究而没有深入课堂,不少领域还有很多空白。况且,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也有较大差别,如果能结合校情将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研究,则将会有较大的理论突破和教学实践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背景:

1、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而当前我校各学科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师辛苦、学生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