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优秀教学设计(有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苏教版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
2.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通过观察、分析,逐步积累感性知识,感悟其中的规律,再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思考、综合和归纳,发现规律。
3.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生活是数学的源泉。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 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具准备:若干操作图形、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知间隔排列
出示教师图、骨肉相连、红花绿花图。
这是我们熟悉的教室,桌子和椅子是怎么排列的?骨和肉呢?红花和蓝花?
三幅图放在一起看,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
小结:数学上把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叫做间隔排列。
二、善于提问,操作探究
1.你能按照一一间隔排列摆一摆吗?(学生用学具摆出一一间隔排列)
老师选其中3幅作品判断。
2.兔子乐园探究规律
(1)你能找到一一间隔排列吗?为什么他们是间隔排列?
(夹子与手帕、兔子与蘑菇、篱笆与木桩)
(2)我们要研究数学问题,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两种物体间数量有什么关系?)(在书上完成表格填写数据)
三组数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相差1)
(3)原来他们之间相差1,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相差1)可以在图上画一画、找一找,或者和同学老师交流。
(学生汇报)强调一一对应思想。
(一只兔子对应一个蘑菇,最后兔子多出来1个,一直这样圈下去会有什么发现?)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夹子与手帕、木桩与篱笆。说说为什么夹子会多出来1个,木桩为什么会比篱笆多1.
小结:三幅图对比,这样圈一圈、分一分,每次怎样?(每次都有1个多出来,因为最后一个后面没有东西。)
3.运用规律
如果小兔20只,蘑菇有()个。(引导:怎么知道的?)
如果蘑菇有20个,小兔有()只。(引导:为什么?)
4.间隔排列数量相同
(在兔子蘑菇图上添一个蘑菇。)
还是间隔排列吗?这时候兔子和蘑菇的数量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间隔排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差1,另一种是数量相同。它们在排列上有区别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不同)
看看你刚才摆的间隔排列属于哪一种?老师把一开始黑板上的3种分类帮助学生理解。
三、拓展练习,促进提高
出示:把□和○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有10个,○会有几个?最少几个?最多呢?
四、总结
1.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出示彩旗图)仔细观察,彩旗的排列有规律吗?这是四年级的内容,有兴趣可以先研究研究。
教学反思:
用数学思想引领孩子的成长
———《一一间隔排列》教学反思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基本数学思想则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和最广泛的数学思想,它们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是历史地发展着的。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一一间隔》排列正是一一对应思想的最有效印证。《一一间隔排列》的教材由原来四年级内容提升至三年级,在内容和要求上做了一定的修改。新版《一一间隔排列》包含两端
物体相同和两端物体不同的情况,而老教材还有第三种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图形的情况。难度上适当降低。另外,老教材重点在学生探索理解规律,而新教材则侧重点在操作中感悟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并初步体会一一对应思想。在听取了葛庆华老师的《一一间隔排列》后,深深感受到了数学思想在孩子学习成长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决定了这次上课的主题为《一一间隔排列》。
一、借操作,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课始,在孩子初步知道间隔排列时,让孩子通过课前教师准备的两种物体自由的摆成一一间隔排列,在操作中感知一一间隔排列,并有意识的联想到一一对应思想。在实际摆的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间隔排列的规律,在思考规律的过程数学思想已悄悄在孩子的心底萌芽。
二、借情景图,激发孩子对一一对应思想的深层次感悟。
夹子与手帕、兔子与蘑菇、篱笆与木桩,都是一一对应。“你能发现一一间隔的排列吗?”“它们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为什么会相差1呢?”“你能在图上圈圈画画表示出为什么会多出来这个1吗?”一系列的有效问题都是在围绕着一一对应思想而生成的。孩子们围绕问题有针对性的思考,并引发孩子以一只兔子一个蘑菇为一组的思想,这就是一一对应思想的成型。
三、再次操作,升华对间隔排列的认识。
在学生感知了一一对应思想后,能够很容易的判断出什么时候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什么时候两端物体个数相同。在这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孩子思考:要使10个方形中加入圆形,摆成一一间隔排列,有几种方法,最多可以摆几个?最少呢?激发孩子进一步用一一对应思想思考问题。再次让孩子感受到用一一对应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一堂课下来,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思想在引领孩子成长道路上角色的重要性,孩子只有在思想的引领下,才可能走的更远。教师,只有用思想去引领孩子的成长,方能让数学课堂更灵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