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06月05日 12:48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日本是一个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威胁严重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应急管理最富成效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台湾省基本上“照搬”了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日本的应急信息化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它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更好地把握应急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加快应急信息化发展的建设步伐不无裨益。日本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化发展方面,不仅建立起了完善的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而且在长期的应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实现高效应急管理的经验。

防灾通信网络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化发展方面,日本政府从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抓起,建立起覆盖全国、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防灾通信网络。

在经历了“阪神大地震”的浩劫后,日本政府深刻地认识到,防灾信息化建设在应急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为了准确迅速地收集、处理、分析、传递有关灾害信息,更有效地实施灾害预防、灾害应急以及灾后重建,日本政府于1996年5月11日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防灾通信网络的建设作

为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日本政府基本建立起了现今发达、完善的防灾通信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由固定通讯线路(包括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信线路和移动通信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信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

专用无线通信网

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加上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日本的防灾通信网络基本依托无线通信技术。专门用于灾害对策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中央防灾无线网、消防防灾无线网、都道府县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市町村防灾行政无线网等。

——中央防灾无线网

“中央防灾无线网”是日本防灾通信网的“骨架网”。它的建设目的在于:当发生大规模灾害时,或因电信运营商线路中断,或因民众纷纷拨打查询电话而造成通信线路拥塞甚至通信瘫痪时,则以这一网络接收与传输紧急灾害对策总部、总理官邸、指定行政机关以及指定公共机关等的灾害数据。中央防灾无线网由固定通信线路(包含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信

线路、移动通信线路所构成。

——消防防灾无线网

消防防灾无线网属于连接消防署与都道府县的无线网。这一无线网由地面系统与卫星系统所构成:一、地面系统。除电话或传真通报全国都道府县之外,也用于收集与传达灾害信息。二、卫星系统(地区卫星通信网路)。这是连接消防署及全国约4200个地方公共团体的卫星通信网络,以电话或传真通报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及消防总部,还可用于个别通信以收集与传达灾害信息(包括影像信息),并可充实防灾通信体制,以弥补地面系统功能的不足。三、防灾行政无线网。防灾行政无线网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用于连接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与指定行政机关及其有关防灾当局之间的通信,以收集和传递相关的灾害信息。目前市町村级的防灾行政无线网已延伸到街区一级,通过这一系统,政府可以把各种灾害信息及时传递给家庭、学校、医院等机构,成为灾害发生时重要的通信渠道和手段。

——防灾相互通信网

为解决出现地震、飓风等大规模灾害的现场通信问题,日本政府专门建成了“防灾相互通信网”,可以在现场迅速让警察署、海上保安厅、国土交通厅、消防厅等各防灾相关机关彼此交换各种现场救灾信息,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的救援和指挥。目前,这一系统已被引至日本的各个地方公共团体、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日本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信息通信技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

的应用方面同样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日本是世界移动通信应用的大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日本SGI等公司开发出一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确认人身安全的系统,这一系统的功能由可以上网并带有全球定位功能的手机来实现。中央和地方救灾总部通过网络向手机的主人发送确认是否安全的电子邮件,手机主人根据提问用手机邮件回复。这样,在救灾总部的信息终端上就会显示每一个受访者的位置和基本的状况,对做好灾害紧急救助工作十分有帮助。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日本的应用已较为广泛,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也较为成熟。譬如,在发生灾害时,在避难的道路路面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避难者通过便携装置可以清楚地知道安全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又如,如果有人被埋在废墟堆里不能动弹或呼救的话,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手机会告诉搜救人员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使搜救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营救。此外,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实现人和物、人和场所的对话。在救援物资上贴上这种标签,就可以把握救援物资的数量,根据每个避难所的人数发放物资,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分配。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当无法辨认伤员或死者的身份时,可以通过其身上携带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获得相关信息,以准确地判别其身份。这一点,在重大灾害应对处理

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临时无线基站的应用

当出现强烈地震、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时,无线基站很容易遭到破坏,从而使移动通信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为了在紧急状态下仍能发挥移动通信的作用,日本的相关公司开发出了可由摩托车运载,能充当临时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装置,解决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问题。这种“基站”可以接收受害者的手机信号,确认他们的安全情况,并把相关情况通过这一装置传递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这种装置用充电电池可以连续工作4小时,而且摩托车可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波传输范围直径可达1公里,基本能满足现场通信的迫切需要。

——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地震发生前迅速作出预报,对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意义十分重大。日本气象厅已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减轻受灾程度。具体说来,就是把家庭和办公室的家电产品、房门等和因特网连接起来,由电脑自动控制,当地震计捕捉到震源的纵波以后,可在3~5秒后发布紧急预报,系统接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后,能即刻自动切断火源。一般来说,离震源数十公里至上百公里的地方地震横波大约30秒左右才到。这样,在地震发生前的30秒内离震源较远的地方可提前采取对策,从而可以有效减轻由地震造成的损失。目前,这一系统正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在建筑物减震方面也开始一显身手。日本大成建设公司正尝试应用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给建筑物造成的损坏。他们在建筑物楼顶或离大楼较近的地方安装感知器,在建筑物和地面之间安装被称为“调节器”的伸缩装置和橡胶等。当感知器一感知到地震引起的建筑物摇晃,便通过网络直接把详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摇晃程度控制通往“调节器”的电流,调整伸缩程度,减轻大楼的摇晃程度,从而对建筑物起到减震作用。

另外,应用网络技术的救助机器人也已在各种灾害救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利用飞行机器人搭载全球定位系统,制成无人监测台风和地震灾害的系统,可有效预测风灾和震灾。今后,能够接受救灾总部指挥,能与救助者进行通信联络的新型机器人,将会在地面、空中和室内的救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