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景物诗中的生命美学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下)2018.11

杨万里景物诗中的生命美学意味

文/章 辉

摘 要:杨万里眼中的自然景物具有人类的生命特征。他笔下的不同景物之间有着同人类相似的交流

与互动。并且,自然景物也与人类产生交往与沟通。杨万里“活法”诗的实质就在于,它以通脱的大

生命情怀实现了同自然景物的平等交流,从而避免了江西诗派末流狭隘僵死的弊端,改变了宋代诗坛

思理见胜的单调,更突破了历代自然山水诗的成规积习,为“宋调”风格的开拓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杨万里;景物诗;生命美学;自然景物

笔者曾指出:“在心系人世的同时,杜甫还善于发现自然生命之美感,对广泛的自然物持亲近态度,甚至与其发生交流和互动。”[1]而时至宋代,也出现了一位和杜甫颇为类似的诗人,他就是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理学家,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尤其是景物诗)摆脱了江西诗派的束缚而自成一家,以活泼自然为主要特征,号称“诚斋体”,被认为是对吕本中“活法”理论的杰出实践。

本文认为,杨万里的成功秘诀无疑在于他富有高度的生命美学情怀。他眼中的自然景物具有人类的生命特征。他笔下的不同景物之间有着同人类相似的交流与互动。并且,自然景物也与人类产生交往与沟通。杨万里“活法”诗的实质就在于,它以通脱的大生命情怀实现了同自然景物的平等交流,从而避免了江西诗派末流狭隘僵死的弊端,改变了宋代诗坛思理见胜的单调,更突破了历代自然山水诗的成规积习,为“宋调”风格的开拓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自然景物的生命特征

杨万里所处的宋代理学大盛,而生命美学情怀也日益得到倡导。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便主张打通物我界限,欣赏万物生命之美。在他看来,窗前的青草和他的生命具有同样的生意,故而不加剪除:“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二程集》)此外,程颢也在家里养鱼蓄草,人问之故,他回答:“欲常见造物生意,……欲观万物自得意。”(《宋元学案·明道学案》)张载则发出了“民胞物与”(《西铭》)的著名思想,主张给予一切物类和人类同等的爱。

在此种思想风气影响之下,作为理学家的杨万里亦具有

一种可贵的通达视野,常能打通物我界限,将自然景物与人类存在同等看待。于是,在他的诗中,自然景物也具有了人类的生命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他眼中的自然景物可以具有人的五官四肢和音容状貌。例如,他笔下的植物呈现出这样的画面:“小松如小儿,能坐未能立。乱发覆地皮,劲气排雪汁。”(《道傍小松》)“秧才束发幼相依,麦已掀髯喜可知。”(《过南荡》三首其一)“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再并赋瑞香水仙兰三花》)“寒入兰心劲,光随菊脚流。”(《秋月》)“雪留芦荻脚,日到瑞香梢。”(《元日癸卯占云大熟》)他笔下的动物展示出这样的景象:“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一)“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挲弄晓晴。”(《冻蝇》)“沙鸥脚不袜,故故踏水翻。”(《霜寒辘轳体》二首其一)“笑死老夫缘底事,蜂儿专用鼻看花。”(《嘲蜂》)“前怒两臂秋竹竿,后拖一腹春渔船。”(《水螳蜋歌》)甚至于他笔下的纯自然现象,也具有人类的生命迹象:“仰见云衣开,侧视帆腹满。”(《四月十三日度鄱阳湖》)“泉声似说西湖好,流到西湖不要回。”(《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五)

其次,杨万里视野中的自然景物还具有人一般的神态、情绪和情感。此类多见于其植物描写,例如:“草作伤心碧,花能可意红。”(《北风》)“雨里杏花如半醉,抬头不起索人扶。”(《春寒》)“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二首其二)“不知自笑还相笑,笑杀人来断杀肠。”(《含笑》)“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暮热游荷池上》)“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此外,亦见于其动物描写之中:“雨声己遣侬无睡,更著寒蛩泣到明。”(《秋夜不寐》)“花枝劣相絓人衣,

13美学论坛・生命美学专题

蜂子颠狂触面皮。”(《游翟园》三首其一)此类现象甚至亦可见于无机的自然物象,可谓让人称奇:“山腰轻束一绡云,湖面初颦半蹙痕。”(《清晓湖上》三首其一)“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初秋行圃》四首其四)“颠风无赖难拘管,小雨多情为破除。”(《舟中小雨》)“两日风狂雨更颠,取将暖去正衣单。”(《金甖花联句》)“初出如大瓮,才露金半规。不知独何急,下如有人推。忽然脱岭尖,行空安不危。似爱溪水净,下浴青琉璃。”(《六月十六日夜南溪望月》)

杨万里物我不隔的思维方式,使林林总总的自然景物在审美体验中变得活泼有趣,他的诗句也由此充满生命感。钱钟书在比较陆游和杨万里时说:“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2]写生者,正是摹写万物活泼的生命之美。“在诗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自在与乐意……我们在杨万里诗中所体会到的,是自然界中个体生命的生机和活力。”[3]

二、景物之间的交流互动

由于杨万里将自然景物视为人类,则他眼中的不同景物之间就产生了类似人世间的心理活动与交往行为。先看下面一些例子:“天似嫌梅晚,冬初遣雪催。”(《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东风犹自嫌萧索,更遣飞花绣好春。”(《春草》)“梅边春意未全回,淡月微风暗里催。”(《怀古堂前小梅渐开》)“新蝉声涩亦无多,强与娇莺和好歌。”(《六月六日小集》)

有时,他的一首诗中会出现多个景物之间的互动,有些还具有某种情节性和因果性,这便使得诗意尤为活泼:“菊黄霜换紫,树碧露揉红。”(《观化》)“半疋轻烟束翠峦,一梳寒月印青天。”(《晚步》)“柳丝自为春风舞,竹尾如何也学渠。”(《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得十诗》其一)“柳见风时舞便轻,解将衮遍趁莺声。道它夸逞腰肢着,风罢原来倦不胜。”(《过杨二渡》)“池小泉多强欲留,留他不住恣他流。荷盘不放荷尖出,穿破盘来却又休。”(《荷池小立》)“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霰》)“芦挥尘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引得江风颠入骨,戏抛波浪过於楼。”(《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其三)在杨万里笔下,山、水、云之间,尤其常有这种有趣的互动:“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桂源铺》)“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入常山界》二首其二)“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玉山道中》)“远岭惹云秋里雪,淡天刷墨晓来阴。”(《发银树林》)“好山幸自绿崭崭,须把轻云护浅岚。天女似怜山骨瘦,为缝雾縠作春衫。”(《岭云》)“春从底处领云来,日日山头絮作堆。恋著好峰那肯去,欲开犹绕两三回。”(《山云》)

而在他看来,不同景物之间在交往中互相会产生类似人间的爱恋之情,这便使他的诗篇在字里行间充满了温馨的美感。先请看他诗中自然景物之间的“爱意”:“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双飞只爱清江水,自喜身轻照舞衣。”(《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其二)“可杀皈云也爱山,夜来都宿好山间。”(《归云》三首其一)“嫩热便嗔疏小扇,斜阳酷爱弄飞虫。”(《新晴读樊川诗》)再请看自然景物之间的“恋情”:“晚色催征棹,斜阳恋去桅。”(《过张王庙》)“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早炊杨家塘》)“晚雾薄情憎远岭,夕阳死命恋危亭。”(《新晴东园晚步》)“新晴残冻未全销,月恋冰河雪恋桥。”(《夜过杨州》二首其二)“一夜急吹君会否?妒他残叶恋丹枫。”(《醉眠夜闻霜风甚紧,起坐达旦》二首其二)“际晚乌银何许买,夕阳特地恋寒窗。”(《至后入城道中杂兴》十首其十)“月流银汉小徘徊,似恋空庭独树梅。”(《病中夜坐》)

可见,在杨万里的思维中,万物之间皆富有生命的美好情感,有时甚至达到“生死恋”的程度。这种思维在以前的诗人中亦曾闪现,但皆不如在杨万里这里如此集中和强烈。方东美先生说过:“中国艺术所关切的,主要是生命之美,以及气韵生动的充沛活力。它所注重的,并不像希腊的静态雕刻一样,只是孤立的个人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灿然仁心与畅然生机,相形之下,其他只重描绘技巧的艺术,哪能如此充满陶然诗意与盎然生机?”[4]杨万里诗歌的高超之处,可谓正在于此。它有效地改变了宋代诗坛思理见胜的单调乏味,为南宋诗坛开辟了一片审美新天地。

三、自然景物与人的交际

潘知常教授认为,“人与世界之间,在三个维度上发生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它涉及的是‘我—它’关系。其次,是‘人与社会’,……涉及的是‘我—他’关系。……人与世界之间事实上还存在的第三个维度,这就是:人与意义的维度。这个维度,……涉及的是‘我—你’关系。它所构成的是所谓的超越维度与终极关怀。”[5]我们不难发现,杨万里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已全然从俗世的“我—它”关系,进入了“超越维度”,即“我—你”关系。它不仅是生命的观赏和观照,更是生命之间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在杨万里这里,一方面,自然界的山水花鸟已经全然介入了诗人的生活,对他的生命存在时刻关注,与他产生各种交际;另一方面,诗人也为它们的生活有所思虑,主动关心、介入自然景物的生命状态。

作为一位旅行家,杨万里是极其酷爱烟霞之人。而在他看来,自然景物对他的到来总是像亲友一样,来时热烈欢迎,走时殷勤相送,游时为他引路,息时招待食宿,甚至全程陪伴,为他解闷:“山鸟频招饮,江花解笑人。”(《仲良见和再和谢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