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筋膜张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合集下载

阔筋膜名词解释

阔筋膜名词解释

阔筋膜名词解释
阔筋膜是全身最厚的筋膜之一,主要位于股部,包绕股部肌肉。

它非常致密和坚硬,附着于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耻骨、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等位置。

在股外侧的上部分为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

它的后部与臀筋膜相连续,并附着于髂嵴外唇和骶中棘。

阔筋膜下方附着于髌骨、胫骨粗隆、胫骨髁及腓骨头等,其后部与腘筋膜相连续。

阔筋膜的纤维排列为水平、垂直和螺旋状,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

阔筋膜在股部深层发出三个肌间隔,附着于股粗线,形成三个骨筋膜鞘,分别包绕股前、后肌群及收肌群。

临床应用中,阔筋膜常被用作修补壁缺损、薄弱部位或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材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解剖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背阔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背阔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背手动作可细分为四个分解动作,并且每个分解动作中均有背阔肌的参与,足见 背阔肌的重要性。
背阔肌与肩关节活动受限之间关系
我们在做“背手”动作时,第一个分解动作为肩关节后伸。主要有四块肌肉参与 肩关节后伸:大圆肌、小圆肌、三角肌(主要为后束)、背阔肌。笔者将其浓缩为: 大、小、三角、背。
第二个分解动作为肩关节内收。内收主要有大圆肌、胸大肌、菱形肌、背阔肌完 成。笔者将其浓缩为:大、胸、菱形、背。
背阔肌拉伸
背阔肌的手法治疗
将手掌放在肩胛骨外侧缘的外 侧,腋窝下方;向深处按压, 将手向下方滑动直至髂嵴;重 复以上治疗过程。
致使肌肉放松,这样的手法会 暂时缓解肌肉的僵硬、疼痛, 但如果疼痛点反复发作,就说 明此处有严重的功能障碍,这 就需要更专业、全面的治疗。
背阔肌锻炼方法
背阔肌扳机点
引起症状 肩胛骨内下角内侧疼痛、肩前痛整个上肢内侧以及后侧疼痛 扳机点位置:把身体看做四方体,扳机点在身体侧后缘竖线与第10肋交点
扳机点(疼痛点、触发点)处理方法
肌肉筋膜疼痛是由肌肉中的触发点(扳机点)引起的。触发点引发 的问题,在正确的指导下都可以自己动手按摩解决。拉伸、按摩、注 射、干针刺触发点可以打破使肌肉保持收缩状态的化学和神经反应循 环;使被处于收缩状态的组织所抑制的血液循环;使触发点中形成结 节的肌纤维得到舒展。
第三个分解动作为肩关节内旋。内旋主要由大圆肌、胸大肌、肩胛下肌、背阔肌 完成。笔者将其浓缩为:大、胸、肩胛、背。
最后手在背侧向对侧伸,即肩关节“极度背手”主要通过内收肩胛骨实现。参与 “极度背手”主要有三块肌肉: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在实现“背手”动作的全 过程都有背阔肌的参与,足见背阔肌在处理肩关节活动受限过程中的重性。背阔肌解剖结构与功能

臀大肌解剖与 痛点分析

臀大肌解剖与 痛点分析

臀大肌解剖与 痛点分析
臀大肌解剖与 痛点分析
• 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形成Y字形,臀大肌是强有力的攀登肌,是髂腰肌的拮抗肌。 起点:髂嵴后部、骶骨背面、骶结节韧带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L2-S2神经
臀大肌解剖与 痛点分析
位置: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呈宽厚的四方形,肌纤维很粗。
臀肌中层由上而下依次是臀中肌、梨状肌、上孖肌、 闭孔内肌、下孖肌和股方肌。深层有臀小肌和闭 孔外肌。
臀大肌痉挛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 变性、挛缩(尤以臀大肌为主)而致髋关节处于外展、 外旋位,髋关节前屈、内收、内旋受限,临床表现出特 有的步态及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①臀部触及挛缩束带。②步态异常:双下肢呈外展外旋 状,跑步时出现“跳步征”。③屈髋时的弹响。④重型 患者在并膝位时无法下蹲,两膝分开后才能下蹲,且臀 部两侧凹陷,呈尖臀畸形,呈“蛙式位”腿下蹲。⑤X 线检查可见股骨颈干角大于130°,股骨小粗隆明显可 见。
结构:肌束平行排列,可分为上部肌 束和下部肌束。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和旋外; 肌肉的上半部收缩可使大腿外展、下半部 收缩可使大腿内收。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 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并使躯干后伸,维 持身体站立的平衡。
臀大肌功能
1、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 2、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 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二)使髋关节伸的作用肌
扳机点( 痛点、触发点)
1、造成的原因
2、症状和痛症
步行上山
臀部疼痛、久坐不住

臀中小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臀中小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患者站立时,对姿势进行评估,通常骨盆会向健侧倾斜。臀中肌激痛点通常伴 有阔筋膜张肌肌筋膜紧张。 患者健侧卧位躺在床上,患侧屈髋90度,屈膝90度,患者大腿用力,向床面按压 患侧膝部。如果膝盖不能碰到床面,则对臀中肌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扳机点处理方法
评估后,开始在臀部寻找臀中肌激痛点。连接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处通常 可以发现激痛点,在中点附近,可以发现其他激痛点。一般可以找到三个。找到激痛点后 ,向下压。同时让患者调整呼吸,吸气时按压,呼气时放松。
臀中小肌功能
髋屈(前部)
髋内旋(前部)
前部单侧收缩时近 固定使大腿屈和内 旋。
髋伸(后部)
髋外旋(后部)
远固定时双侧收缩使 骨盆前倾
臀中小肌功能
一、维持骨盆侧向(冠状面)的稳定
远固定时,臀中、小肌单侧收缩能够下拉髂骨 ,使骨盆向同侧倾斜。这个功能正好和同侧的 腰方肌相反(单侧腰方肌收缩,有上提髂骨, 使骨盆向对侧倾斜的功能)。当双侧的臀、中 小肌和腰方肌的肌张力和肌力量平衡时,可以 维持骨盆冠状面的稳定。当我们遇到骨盆侧倾 的客人时,这两组肌肉也是首先要考虑的。
4、鉴别诊断 转子滑囊炎 管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
6、扳机点位置 近髂嵴处 起点及靠近起点附近
臀中肌损伤激痛点
激痛点】 源于英文的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的中文译名,它是指骨骼肌肉能够激发疼
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的肌纤维痉挛带, 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肌肉局部颤搐,可能引起远端的牵涉痛。 激痛点是很小的,属于局部的肌肉痉挛或者挛缩,引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负重、 直接的受伤、反复持久的肌肉收缩。 【臀中肌评估】
臀肌中扳机点(痛点、触发点)

下肢、臀部疼痛的部位在腰腿痛诊断要点

下肢、臀部疼痛的部位在腰腿痛诊断要点

下肢、臀部疼痛的部位在腰腿痛诊断要点腰腿痛是一类病症的总称,泛指可引起腰腿疼痛的多种伤病,由于痛是由不同损伤所引起,故痛也各有其特点和规律。

分析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对腰腿痛作出正确的鉴别和诊断。

一:对腰腿痛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广泛使用骨质增生解释临床症状:实践中常见到,当我们用手法对腰椎病变部位整复松解后,病人症状多可立时缓解或疼痛消除,但影像学检查见增生依旧。

难道增生会一下子被消除?这些现象恰好说明疼痛并非与增生有关。

既然疼痛不是增生所引起,再将主要精力放在医治增生,消除骨刺上还有多少实际意义?(2)对坐骨神经的概念不清: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只要有下肢疼痛或抬腿受限时,就草率地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我们在对很多坐骨神经痛的病例进行复检、分析和治疗时,发现其误诊率竟达54.1%,而被误诊的病例中,与髂胫束有关者占93.9%。

二者病源的位置、症状表现、疼痛的位置及范围等均有明显差别,只要略作比较是不难鉴别的。

————因为下肢的外侧应包括大、小腿的外侧,而坐骨神经是经大腿后正中达小腿并支配小腿,而不经大腿外侧,大腿外侧的痛又如何能算到坐骨神经上去呢?大腿外侧疼痛多见的是髂胫束损伤所致。

正如前面所述对坐骨神经痛误诊率之高,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解剖关系,不要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3)习惯用风湿解释腰腿疼:有些医生既不管疼痛的位置,也不分析疼痛的特点和规律,便给患者带上风湿的“帽子”。

要知道,西医与中医所指的风湿,其概念是不一样的。

西医所指的风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根本无法代表这些腰腿痛的疾患;中医所指的风湿是指由风寒冷湿等气候因素的变化所诱发的疾病。

如一些慢性损伤,劳损等虽有此特点,从中医的角度尚可称之为风湿。

但如前所述,中医对腰痛的分类也不称风湿……。

腰腿痛也远不止这些病,故不能以“风湿”掩盖之。

二:大腿不同方位疼痛的意义根据解剖的规律,对大腿不同方位的疼痛,作出判断是有据可依的,如大腿后侧疼痛的诊断:(1)大腿后侧的肌群:有靠外侧的股二头肌和靠内侧的半腱半膜肌,它们由坐骨神经支配。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的鉴别诊断和中药治疗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的鉴别诊断和中药治疗

作者: 李秋;周沛;宋恩旭
作者机构: 河北省体育科研所;河北医学院三院
出版物刊名: 体育科学
页码: 65-67页
主题词: 阔筋膜张肌;肌筋膜炎;中药治疗;鉴别诊断;肌肉劳损;运动创伤;坐骨神经痛;膝关节;
骨伤科;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摘要: <正>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在运动创伤或一般骨伤科门诊并非少见,尤以长跑、中长跑、跨栏和蛙泳运动员发病较多,迄今未得到足够重视。

有关运动创伤和骨伤科等方面的书籍及文献也很少记载。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与腰背肌肉筋膜炎属同类性质的病症,有的文献也称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肌肉风湿痛、肌肉劳损和风湿痹症等,均属同病异名。

阔筋膜张肌肌肉筋膜炎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其特点是臀部、大腿及膝关节外侧呈放射。

阔筋膜张肌的功能

阔筋膜张肌的功能

阔筋膜张肌的功能
阔筋膜张肌是人体肌肉系统中的重要肌肉之一,它位于股部后侧,起源于坐骨结节和髂脊骨嵴,插入于脚踝,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向臀部伸展和向外旋转。

除此之外,阔筋膜张肌还有以下的功能:
1. 支撑和稳定髋关节: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一起协同作用,可
以给髋关节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防止髋关节脱位和损伤。

2. 改善身体姿态:阔筋膜张肌能够影响身体的姿态,它的紧张
程度会影响骨盆的位置和倾斜角度,进而影响脊柱的曲度和姿态。

如果阔筋膜张肌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骨盆后倾和脊柱前屈,从而引起腰痛和颈痛等问题。

3. 促进运动表现:阔筋膜张肌的紧张程度会影响人体的灵活性
和运动表现。

如果阔筋膜张肌松弛,人体的灵活性和运动表现会更好;反之,如果阔筋膜张肌过度紧张,人体的灵活性和运动表现会受到限制。

总之,阔筋膜张肌的功能对人体的健康和运动表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持其正常的功能状态,我们应该注重肌肉的伸展和放松,并且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该肌肉所引起的紧张和
疲劳。

- 1 -。

股四头肌解剖和痛点分析

股四头肌解剖和痛点分析

4、关联性激痛点 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腹直肌以外其他股四头肌 股二头肌
6、机点 髂前下棘下方一点
股中间肌机点(痛点、触发点)
1、可能造成原因 肌肉突然离心收缩而超过负荷 走路绊倒或脚踩空 过度使用膝盖的运动
2、症状和痛症 膝盖无力伸直 膝盖伸直有困难
3、传痛途径 大腿前侧
5、鉴别诊断 髋关节疾病 髋关节手术疼痛
4、关联性激痛点 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腹直肌以外其他股四头肌 股二头肌
6、扳机点 大转子下缘水平线与大 腿前方中线交点下方4指 区域
股外侧肌机点(痛点、触发点)
1、可能造成原因 肌肉突然离心收缩而超过负荷 走路绊倒或脚踩空 过度使用膝盖的运动
2、症状和痛症 膝盖无力伸直 走路时膝盖外侧痛
3、传痛途径 臀部 大腿 膝盖外侧
4、关联性激痛点 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腹直肌以外其他股四头肌 股二头肌
5、鉴别诊断 髋关节疾病 髋关节手术疼痛 转子滑囊炎
6、扳机点 k1大转子下 k2大腿中段外侧 k3膝外上方
股外侧肌机点(痛点、触发点)
1、可能造成原因 肌肉突然离心收缩而超过负荷 走路绊倒或脚踩空 过度使用膝盖的运动
2、症状和痛症 膝盖无力伸直 膝关节深处疼痛 膝关节弯曲
近固定时,使小腿伸, 股直肌还能使大腿屈。
股四头肌功能
股四头肌肌力的辅助练习
股四头肌劳损与萎缩
股四头肌是一块四个头的肌肉,通过共 同的肌腱连接于髌骨。穿高跟鞋走路, 过度的膝关节活动如爬山等都是能造成 股四头肌劳损的原因。
长时间的静坐,缺乏锻炼,会让下肢循 环减弱,股四头肌的力量变弱,持久力 差,很多股四头肌劳损的人,坐下后起 不来,或者是走路几分钟就会觉得没力 、疼痛。
3、传痛途径 膝关节内侧 大腿

阔筋膜张肌肌构筑和肌内神经的研究

阔筋膜张肌肌构筑和肌内神经的研究

M u s c u l a r Ar c hi t e c t u r e a n d Di s t r i bu t i o n o f I n t r a mu s c u l a r Ne r v e s i n Te n s o r
Fa s c i a e La t a e o f Hu ma n
( 4 6 . 2 5 士4 . 8 ) g,mu s c l e f i b e r l e n g t h wa s( 4 . 5 4 土0 . 5 ) c m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i c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a r e a wa s( 9 . 6 5士 0 . 7 4 ) a m0 ;( 2 ) I n t r a mu s c u l a r n e r v e s o f t e n s o r f a s c i a e 1 a t a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2 ma i n t r u n k s i n h u ma n ,a n t e r i o r a n d p o s t e r i o r t r u n k s .C o n c l u s i o n Te n s o r f a s c i a e l a t a e i s f l a t mu s c l e i n h u ma n,a n d t e n d s t o b u i l d a s p e e d — t y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1 l e a —
主要 支 配 肌 后 半 部 。结 论 ( 1 ) 阔 筋 膜 张 肌是 扁肌 , 倾 向 于速 度 型 构 筑 特 征 ; ( 2 ) 阔 筋膜 张肌 肌 内神 经 主 要 分 布 在 肌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资料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资料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超级实用)天民针刀王莹提供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对软组织引起的下肢疼,有较为明显的指导意义。

臀部肌肉较多,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4个区域,即上内、上外、下内及下外4区1臀部上内区疼痛的常见软组织损害特点为疼痛在臀上内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

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①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2-5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

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

②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内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

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

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

③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

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2-5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内上斜向外下。

④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2-3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症状影响范围也不一样,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

膝关节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

膝关节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

1、加压分离(pressing and separate) 以手指压在定点的皮肤上,使得重要的神经ongitudinally cut)组织纤维的长轴平行针刀刀口线与病损,或与脊柱的纵轴平行,或与

要组织的长轴走行方向一致时上下提插针刀。
3、横切(transversely cut) 针刀刀口线与病损组织纤维的长轴垂直,或与脊柱的纵轴垂直,或与
治疗方案
【建议条目】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选取腓侧副韧带及髂胫束点、髌骨外侧支持带点、股四头肌腱及髌上囊点、 髌骨内侧支持带点、胫侧副韧带点、鹅足滑囊点作为治疗点(共识建议)。 (1)腓侧副韧带及髂胫束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方向一致,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腓侧副韧带和髂胫束,纵
横摆动2~3次。 (2)髌骨外侧支持带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方向一致,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髌骨外侧支持带,先纵横摆动 2~3 次,然后调转刀口线90°,十字切割3次。 (3)股四头肌腱及髌上囊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股四头肌腱,先纵横摆 动 2~3 次,再调转刀口线 90°,十字切开 2~3 次,然后继续进针刀,当刀下有落空感时即已穿过股四头肌腱,纵横摆动 2~3次,范围0.5 cm。 (4)髌骨内侧支持带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髌骨内侧支持带,先纵横摆 动 2~3 次,然后调转刀口线90°,十字切开2~3次。 (5)胫侧副韧带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胫侧副韧带,先纵横摆动 2~3 次,然后调转刀口线 90°,横行切开2~3次。 (6)鹅足滑囊点:刀口线与下肢纵轴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垂直,按四步规程进针刀达骨面,纵横摆动2~3次。 (7)术毕,拔出针刀,局部压迫止血 1 min后,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超级实用)天民针刀王莹提供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对软组织引起的下肢疼,有较为明显的指导意义。

臀部肌肉较多,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4个区域,即上内、上外、下内及下外4区1臀部上内区疼痛的常见软组织损害特点为疼痛在臀上内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

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①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2-5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

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

②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内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

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

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

③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

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2-5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内上斜向外下。

④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2-3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症状影响范围也不一样,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

改良的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创面

改良的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创面

改良的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大转子创面陈黎明; 刘毅; 张诚; 张鲜英; 王刚【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9(028)004【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阔筋膜张肌肌皮瓣; 创面修复; 大转子创面; 岛状皮瓣【作者】陈黎明; 刘毅; 张诚; 张鲜英; 王刚【作者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大转子处创面修复在整形外科较为常见,多见于压疮及鳞状细胞癌(马氏溃疡)[1-2]。

因该部位为受压部位,多需皮瓣或肌皮瓣进行修复[3-5],双叶型阔肌膜张肌肌皮瓣临床上最为常见[6-7]。

但该术式供区损伤较大,组织利用率低。

2017年1月-2018年10月,应用以阔筋膜张肌为蒂的岛状皮瓣对大转子处创面进行修复,供区采用局部旋转皮瓣或菱形皮瓣进行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4~72岁。

其中8例为压疮,根据刘毅等介绍的压疮临床分型[8],所有压疮均为溃疡型或混合型;1例为鳞状细胞癌。

所有创面经手术清创或扩大切除后均有关节囊外露,缺损面积为5cm×5cm~7cm×6cm。

压疮患者中5例一期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引流5~7d后行二期手术;3例一期手术修复。

鳞状细胞癌患者扩大2cm切除,一期修复。

1.2 手术方法:以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为滋养血管,即该血管入肌点(约在髂前上棘下8cm处)为旋转点[9],该点至创面距离为阔筋膜张肌皮下组织蒂长度,皮下组织蒂宽度约3~4cm,表面设计S形切口或直线切口,以较创面面积扩大0.5~1.0cm设计皮瓣。

于皮瓣远端及两侧切开皮肤至阔筋膜张肌深面,缝线固定阔筋膜与皮瓣,防止皮瓣自阔筋膜浅层脱落,与此层向近端分离,切开皮瓣近端及蒂部皮肤至深筋膜浅层,蒂部向两侧分离,保证蒂宽约3~4cm。

自皮瓣远端向近侧分离至旋转点,形成以阔筋膜张肌为蒂的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覆盖大转子创面,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

阔筋膜张肌的血供及应用解剖

阔筋膜张肌的血供及应用解剖

注 : 上 长 度 为 股 深 动 脉 的 分 支 处 到 ^ 肌 处 的 长 以 度 , 外 径 均 是 乳 胶 填 充 剂 在 中 等 充 盈 状 态脉的起 源 .. 该 动 脉 由股 深 动 脉 发 出 者 占 9 . o 0 o (: ) 有 6 6 ( 2 7侧 , . 7 2侧 ) 接 发 自股 动 脉 , 直 只有 3 3 ( . 3 1侧 ) 与股 内侧 动脉 共干起 于股 动脉, 基本 上 与李 吉。 、 赵德 伟 。测量 结果 相
符。
2 3 臀 下 动 脉 阔 筋 膜 张 肌 支 长 度 及 起 止 点 .
外 径
臀 下动脉 阔 筋膜 张肌 支 全长 为 8 .4 0 3 ±
4 8 mm; 动脉 起 点外 径 1 1 ±0 0 rm, .2 该 . 5 .6 a 人 肌部位 处为 0 3 士0 0 mm .7 .5
2 4 阔 筋 膜 张 肌 长 度 .
2 1 2 旋 股外 侧动 脉分支类 型 .. 旋股外 侧 动脉 多数从 股深动 脉分 出后 向 外行 , 分三 个分 支 , 即升 支、 横支 和 降支“ , 并 可 将其 分 为 四个 型 : I型 : 即升 支 、 支和 降 横 支 均发 自旋 股外 侧 动 脉 , 研究 有 2 本 2例 , 占 7. 3 ; 3 3 l型 : 旋股 外 侧 动脉 只分 出横 支 和 降支 , 而升 支独 立起 于股动脉 、 深动脉 或旋 股 股外 侧动 脉 主干 , 研究 有 2例 , 6 6 ; 本 占 .7 Ⅲ型 : 旋股外 侧 动脉 只分 出升支和横 支 , 降支 独 立起 自股深 动 脉 . 5 , 1 . 7 : 有 例 占 6 6 Ⅳ 型 : 股外侧 动 脉 只发 出升支 和 降支 , 般未 旋 一 见横 支 . l , 3 3 。 有 例 占 .3 2 1 3 旋 股外侧 动脉 分支 的外径 .. 2 2 臀 上 动 脉 阔筋 膜 张肌 支 长度 及起 止 点 .

阔筋膜张肌拉伤演示课件

阔筋膜张肌拉伤演示课件
02
分析阔筋膜张肌拉伤对运动员和 运动爱好者的影响,提出预防措 施和康复建议。
定义和分类
定义
阔筋膜张肌拉伤是指大腿外侧的 阔筋膜张肌在运动中因过度牵拉 或收缩而发生的损伤。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临床表现,可分 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拉伤。
02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 原因
运动损伤
01
02
03
剧烈运动
如跑步、跳跃等,可能导 致阔筋膜张肌过度拉伸或 撕裂。
阔筋膜张肌拉伤
汇报人:XXX
2024-01-2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原因 •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症状 •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诊断 •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治疗 • 阔筋膜张肌拉伤的预防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探讨阔筋膜张肌拉伤的原因、症 状、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损伤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关注患者康复与预防
除了诊断和治疗外,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同样重要。未来研究可关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营养、运动 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和预防措施,降低阔筋膜张肌拉伤的复发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步态
阔筋膜张肌拉伤患者常 出现跛行或行走困难。
检查局部压痛
在阔筋膜张肌区域进行 深压,患者通常会感到
疼痛。
肌肉紧张度评估
拉伤后肌肉紧张度可能 增加,表现为肌肉僵硬

关节活动度检查
评估髋关节活动范围是 否受限,拉伤可能导致
关节活动度减小。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01
排除骨折或关节脱位等骨性结构异常。
05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者Last曾提出很有意义的疑问:髋、膝关节已有很强的屈肌,为何还要如此力弱 的缝匠肌?又有强有力的内收肌,为何还有如此力弱的股薄肌?他认为缝匠肌、股 薄肌和阔筋膜张肌共同从胫骨上行,可能是固定骨盆的吊索
我们的假设是: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和股薄肌共同构成三条敏感的运动检测带,分 别控制臀肌群、大腿前群和大腿内侧肌群的活动,其共同功能是在静力和动力状态 下维持身体平衡。
解剖结构与功能
位置:阔筋膜张肌扁平而呈长方形位于臀 和大腿外侧,前面是缝匠肌,后面是臀 中肌。阔筋膜张肌藏在两层阔筋膜之间。 起点:起自髂前上棘,在股骨上、中1/3交 界处移行于髂胫束, 止点:止于胫骨上端外侧面,有向前牵引 大腿和外展作用。
阔筋膜张肌的小伙伴
同样链接骨盆和小腿的小肌肉还有缝匠肌和股薄肌,此二肌的肌重和生理横切面积 均极微小,与阔筋膜张肌相似。
4、关联性激痛点 臀小肌 股直肌 髂腰肌 缝匠肌
5、鉴别诊断 臀中肌及臀小肌激痛点症状
L-4神经病变 转子滑囊炎
6、扳机点 起点附近
扳机点处理方法
肌肉筋膜疼痛是由肌肉中的触发点引起的。触 发点引发的问题,在正确的指导下都可以自己动 手按摩解决。牵拉、按摩、注射、干针刺触发点 可以打破使肌肉保持收缩状态的化学和神经反应 循环;使被处于收缩状态的组织所抑制的血液循 环;使触发点中形成结节的肌纤维得到舒展。
因此我们认为阔筋膜张肌的主要功能体现于: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通 过短时的收缩协助维持身体平衡。
阔筋膜张肌的功能
1、拉紧阔筋膜 2、屈曲、外展和内旋髋;侧屈骨盆 3、稳定膝外侧
扳机点(痛点、触发点)
1、可能造成的原因 从高处跳下 在斜坡上行走或跑步 长时间不动,肌肉短缩
3、传痛途径 大腿及臀部外侧
2、症状和痛症 髋关节疼痛(转移痛) 无法久坐 睡觉时疼痛一侧无法卧床
阔筋膜张肌解剖与痛点分析
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
解剖结构与功能
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上外侧,起自骼前上棘,肌腹包于两层阔筋膜内, 至大腿上中1/3交界处移行于骼胫束,后者止于胫骨外侧髁Gerdy结节。
髂胫束(iliotibial tract)是包绕大腿的深筋膜——阔筋膜的外侧增厚部分。起自髂 嵴前份的外侧缘,其上分为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并与之紧密结合不宜分离。 下部的纵行纤维明显增厚呈扁带状,后缘于臀大肌肌腱相延续。髂胫束下端附 着于胫骨外侧髁、腓骨头和膝关节囊
阔筋膜张肌的功能
阔筋膜张肌是位于大腿外侧的一块肌肉,其肌腹相对较小,肌腱相 对较长,它的功能是使髋外展、屈髋和髋内旋,并且有稳定膝关节外侧 的功能。
人体直立时,重力线经髋关节之后,借关节囊和韧带即能保持髋关节的 稳定。而当重心移位时,阔筋膜张肌可能通过瞬时的快速收缩和反馈,在髋 关节的运动过程中经常协调大腿各肌群的肌力,重新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和 身体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