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综合征病历模板范文
![颈肩综合征病历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e3560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4.png)
颈肩综合征病历模板范文# 颈肩综合征病历。
一、基本信息。
1. 姓名:[患者姓名]2. 性别:[男/女]3. 年龄:[X]岁。
4. 职业:[具体职业,如办公室职员、快递员等]5.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6. 就诊日期:[具体日期]二、主诉。
“大夫啊,我这脖子和肩膀可太难受了,就像被什么东西给揪住了似的,老长时间了,最近感觉更严重了,实在是受不了啦。
”三、现病史。
患者自述大约[X]个月前开始出现颈肩部不适。
最初是在长时间伏案工作(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敲键盘)或者看手机(晚上躺在床上刷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后,感觉颈部有些僵硬,肩部有点酸痛。
当时以为就是累着了,活动活动也就没太在意。
可是啊,这情况越来越糟。
现在呢,早上起来脖子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转起来都费劲,肩膀更是像扛了一座山似的,沉甸甸的。
稍微动一动,那疼就像小针在扎一样,而且这种疼痛还会顺着胳膊往手上传,有时候手指头都麻酥酥的(就像有好多小蚂蚁在爬)。
这颈肩的疼痛啊,在劳累或者受凉后会明显加重,休息或者热敷一下会稍微舒服点,但过不了多久又开始疼了。
患者自己尝试过贴止痛膏(各种牌子都用过,感觉就像在皮肤上贴了个安慰奖),也让家人帮忙按摩过(家人按得都累了,效果却不咋地),但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四、既往史。
1.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2. 既往身体还算不错,就是平时缺乏运动,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那种(患者自嘲地说自己就是个“懒骨头”)。
3. 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五、个人史。
1. 患者有长期低头的不良习惯,工作中长时间看电脑屏幕,休息时也总是低头看手机。
2. 抽烟,每天大概[X]支烟,烟龄[X]年。
患者开玩笑说这烟就像他的“精神支柱”,现在看来可能是“健康杀手”了。
3. 偶尔应酬时会喝点酒,但量不大。
六、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颈肩疾病患者。
七、体格检查。
1. 颈部检查。
颈部肌肉紧张,有明显压痛,尤其是在颈椎两侧的肌肉(按上去患者就“嘶嘶”地吸气,就像气球撒气一样)。
冈上肌综合征_90
![冈上肌综合征_90](https://img.taocdn.com/s3/m/f27a3a77ad51f01dc281f1ce.png)
可能引起冈上肌综合征的因素包括:对于颈部、肩部和背部的屈曲和伸展动作以及侧方活动引起的拉伤;需要手臂高过头部的工作以及反复越过身体的活动(如粉刷天花板、流水线工作,或是斜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疼痛综合征,通常影响身体的局部或部分区域。
6月23日北京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精讲班--点击查看通过对压痛点进行触诊或牵引等物理性刺激,会产生牵涉痛。
此外被刺激的肌肉通常会有不自主的回抽动作,称之为跳跃征,此反射也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特点。
侵犯冈上肌疼痛综合征患者通常会有肩部的疼痛放射至上肢。
此牵涉痛可能被误诊为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从而导致大量的检查和无效的治疗。
当触诊肌筋膜压痛点时,通常可以发现紧绷成条索状的肌肉纤维,通常认为压痛点是患部肌肉微创伤的结果。
可能是由于一次创伤、反复性的微创伤或主动肌和拮抗肌的慢性功能失调而引起。
早期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肌肉功能异常,并发展为肌筋膜综合征。
如果患者还合并营养不良或同时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如慢性压力和抑郁),将会增加肌筋膜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而冈上肌很容易因受压而引起肌筋膜综合征。
6月4日陕西举办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疼痛、减肥专题)技术研修班--点击查看症状和体征压痛点是确诊冈上肌综合征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局部位于肩胛上缘的剧烈压痛点。
通过对压痛点进行触诊或牵引等物理性刺激,将会产生剧烈的局部疼痛和放射痛,也可能产生跳跃征。
冈上肌综合征特有的表现还包括患侧肩胛和肩部在活动时疼痛,且疼痛以非皮节形式放射至肩部及上肢。
鉴别诊断冈上肌综合征是通过临床表现确诊,而不是特定的实验室、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
如果考虑患者患有冈上肌综合征,医师须进行相关病史询问和查体,加上全面性的寻找压痛点以及确认阳性的“跳跃征”。
医师还需鉴别其他疾病,包括原发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发性硬化,以及免疫性疾病。
灵活地运用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相关疾病,例如滑囊炎、肌腱炎以及肩袖撕裂。
颈肩腰腿痛病区诊断入院标准
![颈肩腰腿痛病区诊断入院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3a07b5dd3383c4bb4cd271.png)
颈肩腰腿痛病区诊断及入院标准:第十二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诊断标准:1、明确外伤史2、颈部疼痛、活动受限3、颈部疼痛、颈部肌肉痉挛4、X线示颈椎可正常具备1-3项可确诊。
入院标准:1、颈部剧痛、活动受限2、颈部明显牙痛,活动受限3、有时合并颈椎不稳出院标准:颈椎疼痛缓解,颈部活动自如。
第十七颈椎管狭窄症诊断标准:1、逐渐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2、走路呈痉挛步态,四肢感觉减退或消失,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3、神经检查示:四肢腱反射亢进,Hoffman征阳性,踝阵挛及babinsky征阳性4、X线示颈椎退行性变,可见后纵韧带骨化影,椎管与椎体矢状征比值小于75%5、CT示:椎管矢状径小于12mm,可见突出间盘、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增生。
关节突内聚,黄韧带肥厚,椎弓根变短等改变。
6、MRI示椎管矢状径变窄,脊髓呈蜂腰状或串珠样改变,脊髓自身有信号改变。
7、椎管造影示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具备1-3项可诊断,兼有4-7项中之一项可确诊。
入院标准:1、症状较轻,系统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2、病情平稳一段时间后再次恶化3、病情较重、体征明显,出现二便功能障碍4、影像学示颈椎管高度狭窄,症状虽轻,但随时可出现瘫痪,需系统非手术或手术治疗。
出院标准:1、症状减轻,或病情平稳2、术后伤口愈合3、术后影像学检查椎管或减压满意十八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颈部疼痛并上肢放射性痛,颈后身时加重2、受压迫神经根皮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萎缩,握力减退。
3、颈椎活动受限,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4、X线检查示颈椎体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5、CT可见骨质增生及神经根管变窄,MRI示神经根受压具备1-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或第5可确诊。
入院标准:1、颈臂痛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半年无效,并逐渐加重2、手内在肌萎缩,相应椎间孔明显狭窄3、上肢存在节段性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4、症状较重需系统非手术治疗出院标准:1、颈痛、上肢放射痛减轻,肌力、感觉有所改进2、手术切口愈合,外固定可靠。
正确认识疼痛科
![正确认识疼痛科](https://img.taocdn.com/s3/m/38f9bd40c8d376eeafaa318c.png)
3、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 出症,顽固性头痛等;
4、癌性疼痛:晚期癌痛,肿瘤转移痛等; 5、特殊疼痛类:血栓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
腹痛等; 6、相关学科疾病:早期视网膜血管栓塞,突发性耳聋,血
管痉挛性疾病,面肌痉挛,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逆,末 梢血管疾患,失眠等。
Company Logo
疼痛科(门诊)的简要介绍
❖五:疼痛科医师的职能
1.推进对疼痛医学的基础研究。 2.认真检查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 。 3.对疼痛之神经生理与心理学有深度的认识 。 4.以爱心与耐心对受疼痛折磨患者加以悉心的照顾。 5.对放射检查资料,一般医学检查,电生理检查,心理 测验资料都有辨读的能力 。 6.对与疼痛治疗有关的药物临床药理学有深度的认识, 合理地使用镇痛药物。 7.会执行各种新进的疼痛治疗技术。
Company Logo
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病种
三:颈、肩及上肢痛
常见类型:1.颈椎病 2.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3.肩关节周 围炎 4.肱骨外上髁炎 5.滑囊炎 6.腱鞘炎
颈椎病
❖ 概念:指因颈椎骨、软骨、韧带或进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压 迫或刺激了临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因此而 产生颈、肩及上肢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枕部、顶部和全头痛。头痛常为持续性,整天或常年 头痛,但程度可有变化。 治疗:1.药物治疗:急性发作用镇痛药NSAIDs,慢性紧张 性头痛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 2.神经阻滞:星状神经阻滞、根
据部位作痛点或枕大小神经阻滞。 3.物理治疗 4.心理治疗
Company Logo
4.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与头颈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颈椎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颈椎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55a8c157c1cfad6185fa790.png)
颈椎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颈椎筋膜炎的症状:
一、颈部疼痛,以颈部两侧和后部为主。
此外,还可以伴有颈肩背部甚至上肢的疼痛。
疼痛可以表现为颈肩背部的不适、酸痛、胀痛、刺痛,严重时疼痛较剧烈难忍,需要服止痛药才能缓解。
一般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多数情况下喜暖恶风怕寒。
二、颈椎活动受限,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
三、炎症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和颈椎小关节紊乱,压迫颈部交感神经都可以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最后引起头晕,四、颈部筋膜炎症刺激交感神经还可以引起头痛、血压异常、心慌、气短、胸闷等类似于心脏病的表现。
颈椎筋膜炎治疗方法:
筋膜炎,是指皮下组织个肌肉间的筋膜发炎,多与劳累,受凉有关。
注意休息。
控制情绪,如果患者的情绪不好的时候,疼痛也会出现加重。
如果在治疗,可以采保守疗法,比如萄保的(古顺、敷堂、筋膜贴),同时不管是否在治疗辣椒和酒是不能沾的。
颈椎筋膜炎锻炼方法:
可以使身体仰卧在床上。
同时,不需要枕头,直接用双手放在背后,缓慢地用力抬头挺胸。
回使得头部和胸部逐渐离开床体。
在使用此方式时,应该注意,膝关节要伸直,两腿应该远离床边,坚持一会儿。
然后放松肌肉,俯卧在床上,休息3秒,再重复进行锻炼。
此外,患者可以仰卧在床上,膝盖弯曲,同时,双肘和背部顶在床上,
腹部和臀部往上抬高,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反复进行训练。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https://img.taocdn.com/s3/m/2bf26aefb84ae45c3a358c63.png)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概述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又称颈肩肌 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肌肉风 湿、慢性颈部肌痉挛等,累及腰 部时称腰肌筋膜炎。属于常见病, 该病易在筋膜、腱鞘、肌膜、肌 腱、骨膜和皮下组织中患病,常 常引起颈肩背痛。
颈肩肌筋膜炎
病因: 1、劳损 2、风湿,寒湿潮冷
临床表现
肩周炎
病因:
1、关节比例失调,活动范围大, 稳定性差
2、滑囊多,过劳易损 3、肩袖损伤 4、肌肉肌腱包饶周围,反复
摩擦易致损伤 5、风湿,炎症,退行性改变
肩周炎
肩周炎
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多于男,不一定有外 伤史,部分有肩受凉史
疼痛:部位在肩周,夜间及活动后加重,
半夜痛醒,呈持续性痛。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生活
治疗
颈肩肌筋膜炎
1、一般治疗:规律生活和工作,纠正 不良姿势,避免过劳, 积极抗炎,防寒避湿
2、痛点注射 3、神经阻滞:星节、颈丛、肩胛上 4、针灸理疗,针刀效佳 5、中药内服外治 6、手术:软组织松解(含微型松解)
疗效肯定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因组织退变、外伤、劳损受寒等 多种因素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发生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一 组病症,成为肩关节周围炎,简 称肩周炎,因多在50岁左右发病 又称50肩、冻结肩、凝肩等。女 多于男,有自限倾向。
肋骨-锁骨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本病多在 20岁以后出现,妇女稍多。病人感到周期性肩胛疼 痛,向下放射到手臂内侧,严重者疼痛剧烈,为钻刺或烧灼性 疼痛,从肩胛后面向颈侧及手臂内侧、前臂及手掌放射。上肢 的伸展及外转运动,如举物、背物或提物可使疼痛加剧。而手 臂内收、屈肘时最为舒适。在尺神经分布的手臂内侧可有感觉 障碍,晚期可有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因锁骨下动脉受压,可 有手部皮肤发凉、苍白或青紫,胳膊上举时更为明显,并有桡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偶有因交感神经受累而出现霍纳氏征。
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829ba0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2.png)
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择120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5-HT和β-ET水平、治疗前后VAS和NDI评分。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血清5-HT和β-ET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干预后有差异且观察组血清5-HT水平更低,β-ET水平更高(P<0.05);VAS和ND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干预后有差异且观察组VAS以及NDI评分更低(P<0.05)。
结论: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颈肩部功能恢复,缓解疼痛,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和肩部区域的疼痛、僵硬和不适感[1-2]。
这种综合征通常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过度使用肌肉、肌肉紧张或受伤引起。
中医在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方面有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据此,本研究选择120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探究小针刀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选择120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女分别30例和30例,年龄45~63(54.29±3.8)岁;对照组男女分别32例和28例,年龄47~62(55.07±3.28)岁。
一般资料差异(P>0.05)。
纳入:①符合疾病诊断标准;②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①精神障碍;②中途退出;③合并其他疾病。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指导患者取俯卧位,选择肩井穴、风池穴、膈俞穴和大椎穴为主穴,用一次性无菌针,采用平补平泻捻转方式,阿是穴为配穴,采用提插捻转泻方式,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5分钟,共治疗14天。
颈肩痛
![颈肩痛](https://img.taocdn.com/s3/m/59b0091ba300a6c30c229fda.png)
临床表现(五)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发病机制不太清楚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如头痛或偏头痛,头晕特别在头 转动时加重,有时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 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 不齐,心前区痛和血压升高;头颈及下肢出汗异常以 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 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鉴别诊断(二)
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运动神经
原疾病。表现为进行性肌萎缩,从手向近端发展,最 后可侵及舌肌和咽部。与颈椎病不同点为:①对称性 发病;②感觉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正常;③无 神经根性疼痛
颈神经根肿瘤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根性疼痛,有
典型节段性损害体征。可借助MRI和脊髓造影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四)
三. 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一)能引起眩晕的疾病 眩晕可分为脑源性、耳源性、眼源性、外伤 性及神经官能性等。颈椎病所致眩晕属脑源性
常见耳源性眩晕有:①美尼尔综合征:眩晕发作多与情绪变化有关 ,前庭功能减迟,发作时有水平性眼震颤,神经系统无异常。②链 霉素致内耳前庭损害:常在用药后2--4局周出现眩晕。伴平衡失调、 口唇及肢端发麻,无眼震 眼源性眩晕多由眼肌麻痹或屈光不正引起,当遮蔽病眼时眩晕可消 失。头部外伤所致眩晕常伴有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及头痛等症状。神 经官能症性眩晕者,常有多样临床表现,但检查时却无明显客观体 征。其发作也无一定规律性.易受情绪影响。
临床表现(六)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可直接 刺激或压迫椎动脉;颈椎退变后稳定性降低,在颈部 活动时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或颈交 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推动脉痉挛等均是本型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f291212eff00bed5b9f31d7b.png)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发病机理】颈椎病发病机理: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2、外伤因素: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协调的运动。
3、慢性劳损:长期处于不良的劳动姿势,椎间盘受到来自各种方面的牵拉、挤压或扭转。
4、寒冷、潮湿:尤其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寒冷、潮湿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痉挛,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引起纤维环损害。
【疾病分类】(1) 颈型:即局部型,由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2) 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者,又分为急性、慢性两种(3) 脊髓型:颈椎间盘迟行性改变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又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
中央型的发病是以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是以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
此两型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
![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f162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c.png)
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一、症状表现颈肩综合征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颈部、肩部及上肢的疼痛、麻木、僵硬、乏力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且可能因姿势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而加重。
患者可能感到颈部、肩部及上肢的肌肉紧张、痉挛,甚至出现肌肉萎缩。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有关。
二、体征检查1.颈部压痛:在颈部肌肉及颈椎棘突上可触及压痛点,压痛点多在哑铃状韧带、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的抵止点或C7~T1棘突上。
2.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或仅有稍微受限,但患者常诉说颈项部及肩背部酸痛不适。
3.神经根受压体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常有手臂外侧麻木及拇指食指肌力减退,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
4.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头略低,医师用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背,患者感到患肢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5.斜颈试验:即抵抗阻力与主动运动患侧与健侧比较观察是否存在差别,阳性者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
6.伸肌腱牵拉试验:患者头略低,医师用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背,患者感到患肢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7.霍夫曼氏征检查手部尺侧缘放置于平桌面,以拇指置于手掌面,余四指置于手背侧方握掌,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腕部,并用另一手拇指轻轻打击患者手掌尺侧缘,若出现腕及手指屈曲动作即为阳性表现。
8.霍夫曼氏征检查足部足背放置于床面,患者髋、膝关节呈屈曲挛缩畸形,下肢保持轻度屈曲挛缩状态,并略向外旋(对侧方向),检查者一手扶住其髋部,以防患者随意移动;另一手握住踝部固定患肢踝关节呈背伸位后(踝背伸90度),再用稍屈曲的拇指及示指分别置于足底两侧纵行部位加压刺激足趾跖屈(如大足趾),若出现各足趾跖屈为阳性表现。
9.霍夫曼氏征检查手指与足趾部位检查者一手扶住其髋部,以防患者随意移动;另一手握住踝部固定患肢踝关节呈背伸位后(踝背伸90度),再用稍屈曲的拇指及示指分别置于足趾根部两侧加压刺激各足趾的伸直肌腱若出现各足趾伸直为阳性表现。
要如何诊治好肌筋膜炎的症状
![要如何诊治好肌筋膜炎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8619b846be23482fb4da4cd8.png)
要如何诊治好肌筋膜炎的怔状肌筋膜炎是指筋膜和肌肉出现的无菌形炎症反应,当身体受到风寒侵袭、外伤、疲劳或者是睡眠位置不当等刺激的时候,能够导致肌肉筋膜炎的的急形发作,会造成肩颈腰部的韧带、肌肉、关节囊的急形或慢形的损伤。
怔状表现⑴局部肌肉痛:慢形持续形酸胀痛或钝痛,疼痛呈紧束感或重物压迫感,腰、背、骶、臀、腿、膝、足底、颈、肩、肘或腕等均可发生。
⑵缺血形疼痛:局部受凉或全身疲劳、天气变冷会诱发疼痛,深夜睡眠中会痛醒、晨起僵硬疼痛,活动后减轻但常在长时间工作后或傍晚时加重,当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甚至情绪不佳时也可疼痛加重。
⑶固定压痛点:体检时发现病人一侧或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隆起、挛缩或僵硬。
压痛点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点附近或两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处,压痛点深部可摸到痛形硬结或痛形肌索。
⑷可能有局部或临近部位的损伤史,妇女发病多于男形。
怔状分类1、颈肩肌筋膜炎:亦称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是指颈肩背部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形炎症,引起颈肩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怔状。
主要与轻微外伤、劳累及受寒等有关。
主要怔状:颈肩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或有重压感,麻木感,可向头部和上肢及背部与肩胛之间放射;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怔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
2、腰肌筋膜炎:急形期人腰部疼痛剧烈,有烧灼感,腰部活动时怔状加重,局部压痛较显著(多在病变肌肉的起止点处),有的病人体温升高,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
急形发作后,少数人怔状可完全消退,多数会遗留疼痛,或相隔数月、数年以后再次发作。
慢形病例表现为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常在天气变化时(如阴雨天)、夜间、或潮湿地域时疼痛加重,晨起腰部酸痛加重,稍加活动可缓解,劳累后又加重。
3、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形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等活动)。
长时间行走容易引起足底的慢形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另外,鞋跟太硬造成对足跟的压迫,也能引起足底筋膜炎;经常穿高跟鞋也会加重足底的损伤。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6064e0f312b3169a551a424.png)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朱灿麟(ZMS慢性筋骨痛症及运动软组织损伤专科香港九龙)【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是颈肩背痛,软组织痛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
关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过去三十年,已有正确的记述,在最近二十几年来对它的机转过程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本文讨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之背景、诊断、病理及各种治疗方法,从而找出有效治疗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针刺1 激痛点之特性激痛点被认为是临床征状之源头,所以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分类及特性。
激痛点现象最先于1942年由Travell氏提出[1],大部份之研究都同意激痛点是位于肌肉带状物中的一个敏感部位。
而激痛点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活跃性激痛点 (Active Trigger Point)、及隐性激痛点 (Latent Trigger Point)。
活跃性激痛点可自发地引致疼痛,而隐性激痛点则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
激痛点常在神经肌肉接合点(Neuromuscular Junction,Endplate Zone) 找到。
而激痛点的产生可以早在出生后六个月后[2]。
1.1 激痛点之分类[2]压痛点是由原病灶受到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电信号。
当受到外力压迫时使原来的刺激增加而产生更为显着的定位疼痛感觉,即为压痛点。
它常与较表浅的筋膜炎或深部的损伤部位相符合,常位於肌肉筋膜與骨骼的附著點,压痛较集中、固定、明显。
如冈上肌肌腱炎、颈椎损伤、骨折部位等。
激痛点则是指来自肌筋膜痛的敏感点,压之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处部位的放散痛。
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肌肉功能失调,继之生理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紧张,并出现感觉痛区。
疼痛科简介
![疼痛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ed7fb84f242336c1fb95ef2.png)
简介疼痛康复科为首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疼痛及康复的特色专科,设门诊及住院病房。
配备射频治疗仪、臭氧治疗仪、银质针治疗仪、骨密度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机,超短波短波治疗仪,射频电疗仪等治疗仪器。
并与徐医附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
疼痛科诊疗范围一、头面部疼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颈源性头痛。
二、颈部痛:颈椎病、后颈部肌筋膜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肋骨-锁骨综合征、颈肋综合征。
三、肩、上肢痛:肩关节周围炎、肩胛、肋骨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前臂手部肌筋膜症、腕管综合征、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四、胸背部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肋胸骨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五、腰及下肢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部韧带损伤、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跖痛征、跟痛症。
六、软组织痛:肌筋膜痛综合征。
七、慢性关节痛:变形性骨突关节炎、变形性膝关节炎、髌下脂肪垫损害、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八、周围神经疾病痛症:桡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浅表神经嵌压症、末梢神经炎、腿综合征、肢端感觉异常综合征。
九、内分泌代谢疾患性痛证:糖尿病性疼痛、骨质疏松症。
治疗方法疼痛康复科的治疗方法大约分为以下几种:传统的中医中药、物理疗法、西医西药、有创治疗(微创介入和手术)等。
1、中医中药:包括中成药、方剂、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牵引和复位等方法。
2、西医西药:包括西药服用、肌肉注射、神经阻滞等。
3、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等);光疗法(红外线疗法、蓝紫光疗法、激光疗法)等;超声波疗法;磁疗法等。
4、有创治疗:包括骨性关节炎关节腔+痛点治疗(膝关节、肩关节、网球肘及踝关节注射等,神经阻滞(颈、胸、腰椎旁神经阻滞,骶管注射枕大枕小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等),神经肌肉节点阻滞,腱鞘注射,足跟注射,银质针治疗,脉冲射频调控治疗,大自血疗法。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外治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fa563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c.png)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任佳弘;黄思琴;李艳景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2(38)12
【摘要】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又称颈肩综合征,由长期慢性劳损导致颈肩部疼痛与功能改变,即持续性或间断性的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不舒、运动受限,疼痛可向后头部及上肢放射,在颈项肩背部可触及压痛点,甚或伴有头晕头痛等的一组症候群^([1])。
本病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急性颈项部软组织损伤慢性迁延而成;或长期伏案、肩部持续性负重而形成慢性劳损。
【总页数】3页(P2238-2240)
【作者】任佳弘;黄思琴;李艳景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76
【相关文献】
1.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3.冲击波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4.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5.针灸辅治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肩胛肋骨综合征
4、肩胛带综合征
5、颈枕神经痛
6、肩胛弹响
7、肩胛间区疼痛综合征
8、肩胛背神经压迫综合征
9、肩胛提肌损伤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肩胛部弹响症
1、什么是肩胛部弹响症? 在肩关节活动时,有的人肩胛部出现“沙沙”作响的声音
或弹响声,往往给人带来烦恼和忧虑,以为患病很重,给 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压力。 2、引起肩胛部弹响症的原因有哪些?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肋骨-锁骨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本病多在 20岁以后出现,妇女稍多。病人感到周期性肩胛疼
痛,向下放射到手臂内侧,严重者疼痛剧烈,为钻刺或烧灼性 疼痛,从肩胛后面向颈侧及手臂内侧、前臂及手掌放射。上肢 的伸展及外转运动,如举物、背物或提物可使疼痛加剧。而手 臂内收、屈肘时最为舒适。在尺神经分布的手臂内侧可有感觉 障碍,晚期可有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因锁骨下动脉受压,可 有手部皮肤发凉、苍白或青紫,胳膊上举时更为明显,并有桡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偶有因交感神经受累而出现霍纳氏征。 如何防治肋骨-锁骨综合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3、如何治疗肩胛部弹响症?
肩胛弹响虽然有很多原因,但若要明
确诊断也不是很容易的。但它一般无疼痛 和不适,预后亦较好。因此有此症者一方 面要积极求治,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另 一方面也不要过分忧虑和担心。
对响声较大,并有疼痛者,可采用理 疗、封闭等治疗。同时限制肩胛活动或采 用支具来固定肩胛。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因组织退变、外伤、劳损受寒等 多种因素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发生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一 组病症,成为肩关节周围炎,简 称肩周炎,因多在50岁左右发病 又称50肩、冻结肩、凝肩等。女 多于男,有自限倾向。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肩周炎
病因:
1、关节比例失调,活动范围大, 稳定性差
颈肩及上肢痛(二)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概述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又称颈肩肌 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肌肉风 湿、慢性颈部肌痉挛等,累及腰 部时称腰肌筋膜炎。属于常见病, 该病易在筋膜、腱鞘、肌膜、肌 腱、骨膜和皮下组织中患病,常 常引起颈肩背痛。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肩胛弹响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骨源性、肌源性和滑膜 源性三类。骨源性的原因有肩胛骨内侧角弯度增大、肩胛 骨内侧角前方有骨性或纤维软骨性结节、肩胛骨肋面的外 生骨疣、肩胛骨骨折后畸形愈合及局部肿瘤等;肌源性的 原因有肩胛下肌萎缩、后锯肌外伤后瘢痕形成和类似狭窄 性腱鞘炎的肌纤维病变等;滑膜源性原因主要有肩胛下肌 和前锯肌下滑囊的病变等。本病一般发展缓慢,多无明显 诱因,少数病例可有外伤史。姿势不良和肩胛下垂与发病 有一定关系。除响声外,尚无肩胛部的疼痛和不适,亦可 因痛而有肩胛活动障碍。弹响一般在主动活动时存在,而 在被动运动时则不出现。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肋骨-锁骨综合征
什么是肋骨-锁骨综合征? 本症实际上肋骨、锁骨等组织并没有
病变,只是由于肩胛带的松弛与下降,以 致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的间隙变窄,由前斜 角肌或第1肋骨等压迫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 脉而引起的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损害, 产生感觉、运动及血管和植物神经功能障 碍的一系列症状。多见于常用肩部负重和 经常使用肩部的劳动者。第1肋骨畸形或骨 折后成角愈合引起本症的少见。
本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患,多发于经常从事洗衣、刺绣、打字、 演奏钢琴和弦乐的人员, 女性多见,更年期的妇女易患。此病发病原因不清,可能和 更年期内分泌改变或甲状腺功能失常所致的血管张力变化、长期 从事冷热变化的工作环境影响、或因搬运重物以及单调而紧张的 手指活动有关。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持续的手指麻木、寒冷、蚁行 感或刺痛,严重的可以波及前臂、上肢,甚至舌、唇及下肢等处, 夜里或清晨症状发作或加剧,病程较长,但预后良好。夜间感觉 异常性臂痛,又称为静止性感觉异常性臂痛,是肢端感觉异常症 中常见的类型,几乎只有妇女发病,且多为30岁以上的中年。病 因不清,可能与内分泌改变,特别与卵巢功能低下有关,低血压 及静脉血运障碍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侧手指及前臂疼 痛和麻木等,几乎只在夜间尤其是后半夜出现。病者醒后感到双 手刺痛难忍,并有麻木和僵硬感,将手下垂,增加活动或按摩则 很快缓解。这种病症往往在月经来前加重,或突然发病,可持续 数日或数周,除主观感受外,多查不出阳性体征。
2、滑囊多,过劳易损 3、肩袖损伤 4、肌肉肌腱包饶周围,反复
X—线多为阴性,热像图可见低温带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诊断
颈肩肌筋膜炎
颈肩背部长期慢性疼痛压痛,肌 紧张,无神经血管症状,大多不 能记忆发病时间。根据临床症状, X-线(-),热像图有低温带等进 行诊断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鉴别诊断:
颈肩肌筋膜炎
1、颈型颈椎病
2、颈韧带炎钙化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治疗
颈肩肌筋膜炎
1、一般治疗:规律生活和工作,纠正 不良姿势,避免过劳, 积极抗炎,防寒避湿
2、痛点注射 3、神经阻滞:星节、颈丛、肩胛上 4、针灸理疗,针刀效佳 5、中药内服外治 6、手术:软组织松解(含微型松解)
疗效肯定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
颈肩肌筋膜炎
病因: 1、劳损 2、风湿,寒湿潮冷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肌筋膜疼 痛综征
临床表现
颈肩肌筋膜炎
颈肩背广泛性酸、沉、胀、麻、痛, 向头后及上肢放射,疼痛呈持续性, 晨起加重,活动后稍轻,可因感染,受 凉、疲劳、受潮湿加重,遇热减轻, 可有肩弹响,颈背部有明显压痛,不 沿神经放射。在棘突、棘突旁、斜方 肌,菱形肌有局限性压痛。
不少病例在休息或做不加剧症状的非上举动作时,可不出现 症状,如施用悬带将肩部维持上举位时症状也可缓解。每个病 人都应找出自己的最佳体位。防止各种诱发症状的活动和体位, 只有极少数诊断明确,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才考虑 切断前斜角肌或切除第一肋骨的中段,以解除对臂丛神经等的 压迫。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 痛综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