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研究中的现状与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进展与问题

1.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

步入21世纪,中药药理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各地大力加强规范化药理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国家科技部在推进中药现代化。现代化的中药药理研究表现为多学科的配合,从数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项目中启动了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建设专项,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方法、新的模型,保证数据客观准确,提高中药研究的整体水平;免疫学、现代心理学等学科角度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用现代科技术语阐明中药方药的传统功效。

许多创新性关键技术被陆续应用于中药药理研究中,如计算机自动控制、图像分析处理等现代方法和技术;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测定及离子通道、基因、受体功能分析等生物学手段也开始引入;基因探针、细胞重组技术等用于中药的基因表达与调控影响的研究正成为热点;许多实验室可以在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以及系统调控等方面,进行中药药理研究。

对中医“证”的本质的探讨已经开始。

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正在起步。

数据库知识(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简称KDD)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潜在的知识为复方药效物质的化学结构信息与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研究的重点正在由单味中药向方剂转移;由单一药效学探讨向多指标、作用机制、方剂组成、配伍规律等多方位发展转变。

2.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尚需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2.2低水平重复多;

2.3中药尤其是方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无很好的方法;

复方中药药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复方药理学的物质基础,复方药代动力学,复方作用机理的探讨,尽管难度很大,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不减,研究方法日新月异,研究理论层出不穷。现代复方药理学研究坚持在阐明复方配伍的化学与生物学内涵上寻找突破口,重点是临床疗效确切,作用目标明确,能够体现中药复方君、臣、佐、使配伍规律,构方药味的化学基础研究相对清楚的中药复方。在揭示药效物质基础变化与配伍、药效学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学和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进行药效物质差比构成与生物效应靶点反应特

性的相关分析,以揭示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从而摸索一套研究复方药效的方法学。例如对生脉饮的研究就代表了补益剂研究的当代水平,揭示了其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抗氧化作用、对核酸、蛋白质代谢、抗突变及防衰老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结合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尤其是方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目前主要采用体内药物浓度法、药物累积法(动物急性死亡率法)、药理效应法、微生物指标法等,但尚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有人提出综合运用中药有效成分药动学—药效学同步分析统一模型、血清药理学方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二维及三维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或质质联用技术等,进行中药及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者将中药复方药效学研究与药代动力学结合,应用(PK/PD)模型加以分析,找出浓度-效应-时间三维关系,进行复方药动学研究,在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示剂型改革方向、指导制定临床用药方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4动物模型缺乏,尤其是快速、微量筛选模型和方法的缺乏;

提问:可以用病人的病症模型来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吗?特别是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在人体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1.有利于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理论,阐明中医药的一些理论、观点。2.中药的一些药理作用一旦在动物模型上得到验证,可以为中药的一些药理作用的阐述带来令人信服的依据(尤其在中药走出国门的时候)。3.弄清主要有效成分,有利于现代中药的研制开发.但也有缺点:1有些中医症候模型不好造2.中药在人体上试验了几千年,在动物身上显示无效的药物并不一定就无效,我还是主张以临床效果衡量一切.

中药病理模型还是有必要的,虽然中医药有着丰富的临床验证经验,但是其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等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需要通过病理模型提供一些科学的数据加以分析、证明。尤其是对于古方的继承发展,改进剂型、工艺,对于其药效、毒副作用等的研究,尤其需要病理模型。中药病理模型对于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能直接在人体上做实验当然最好,但有些药,特别是新药,一开始就在病人身上做实验,太冒险了,也是对病人的一种不尊重,从法律角度看这也是不允许的。

正因为是古方,但所采用的药物是当代的,古今名同药不同的情况比皆是,而且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变化,是其名而不是其药(主要是药性不同)的情况不少。前一段所闹的“龙胆泻肝丸”就是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人的生命,而且影响到国家的声誉,影响到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大问题。每一个中医药人士,均不能掉以轻心。

由于现代技术所限,对于古方的药理、药效等研究还很不足,而其毕竟是临床经验的总结、沉淀,所以具备实用性。现代中医师治疗还是大多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典名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药味,对病人用药。他们所作的主要是应用、并加以经验总结。而古方的药理、药效研究则有专门从事药理学工作的人员在做着不懈的研究。所以临床医师对病人用药,要在中药药理学对当代的药物,古方的药理、药效研究以后才能进行或许是以后的目标,目前并未达到此水平,很多人在为之努力着!

2.5拆方与配伍理论协调的有机结合有待加强。

2.6中药毒理学研究不足

中药的毒副作用在我国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是早已引起注意,特别是近年来更受到充分重视。中药临床应用的禁忌问题已获得一定的研究数据;有毒中药的开发研究也受到了应有重视。但真正意义的中药毒理学尚未形成。目前有毒中药、中药中有毒成分及其含量问题和对十八反、十九味的研究深度不够,对中药或方剂的毒性与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和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重视不足。

3.原因分析:

中医有云:对症下药。如果只是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3.1中药国际化不是中药西药化

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与西医学理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药讲求各种药物之间的“君臣佐使”,不管是单方还是复方,其化学成分大都非常复杂,是多系统、多靶点、多层次地作用于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这些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模型和指标所能反映的。另外,中医也绝对不能像西医那样,针对病症开对应的固定处方。中医药学讲究因人而异,“千人一方”则严重违背了中医药学的根本理论。因此,西药学的标准并不一定适合于中药。虽然我们也开发出了像复方丹参滴丸、板蓝根冲剂这样大众化的中药制剂,但这绝不是中药的全部。

西药有明确的检验标准和规范,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而中药制剂很难准确标定产品质量,且可能含有西药学认为的有毒物质。按照西药的标准来制造中药,就是要消灭中药。比如重金属含量问题,含有重金属的中成药制剂一般确有其独特疗效。朱砂含汞而有剧毒,但经过炮制水飞、去掉毒性,就成为安神镇惊之佳药。由于重金属超标,否定一切含重金属的中药是不够科学的。

事例一:美国卫生部门宣布在2004年初出台新法规,禁止销售含有麻黄成分的食品增补剂。麻黄在美国被大量应用于减肥药中,作为减肥补充药物,其在美国一年的销售额达几亿美元,这让那些非麻黄类制造商深感不安,因此经常组织支持者在国会四处游说,建议管制麻黄类药品。专家认为,此事虽然缘起于中药贸易的争斗,但是,正是因为中药在国际市场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所以才最容易成为贸易争斗的牺牲品。

国家禁忌―――――――――――――――――――――――――――――――――――――――美国禁止含有铅、汞、朱砂成分中药进口,禁用黄连和含有某些动物或矿物成分的中成药

加拿大禁用含汞、砷、砒霜、铅等重金属超过规定的中成药

德国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专利药、草药及提取物

英国禁用川乌、草乌、附子、马钱子等

日本汉方药仅限于210种,禁用朱砂、雄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