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国际化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首届年会(2008)工作报告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余惠芬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汇报的题目是:以国际化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报告共分四个部分:

•一.国际化与我校发展战略

•二.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本现状

•三.我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四.关于我校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国际化与我校发展战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虽然是一个新鲜名词,但却是一种历史现象。早在古希腊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游教”、“游学”之风就已经盛行。到了中世纪,欧洲不少大学已可称为国际性机构,学生和教师来自各国,学位在各校之间相互承认。不过,早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尚处于较浅的层次,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能与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化相提并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始于19世纪,发展于20世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

21世纪,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经济全球化需要相当数量、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而这种国际型人才只有国际化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二)国际化是实现我校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来说,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本身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疆界,越来越渴望了解其他有关国家和民族的

知识,获得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知识技能;学者们在学术上要不断进步和创新,就必须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尖端的科技,不断丰富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要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声誉,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只依靠自身力量求得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发展,只有依赖良好的国际环境,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够适应世界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华侨高等学府,面对新的形势,暨南大学对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因此,无论从现实定位还是从未来发展要求来看,走国际化道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都是我校责无旁贷的任务。

简言之,没有国际化,就没有高水平、研究型,就不可能海内外知名。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将把我校推向广阔的国际空间,将有助于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国际化是实现我校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大学国际化的指标体系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专家就国内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于文献中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体系,总结为8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其中8个一级指标是:1.教育观念;2.教师构成;3.学生构成;4.教学过程;5.办学条件;6.高校对外成果交流;7.办学和科研对外合作;8国际化机构设置。

也有人从其目标和定义入手,对以美国为主的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总结出大学国际化的四种实现方法:1.行动模式(activity approach),如提供国际学生交流的机会;2.能力模式(the competency approach),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其目标是使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具有适应国际化环境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3.文化模式(the ethos approach),包括学校国际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的国际化等;4.过程模式(the process approach),即如何把国际化的

因素整合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大学三大职能中去,过程模式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目前达成共识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特征应当体现在:学生来源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我将围绕这四个方面对我校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本现状做简要介绍。

二.我校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本现状

我校的国际化特征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学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就是来自印尼的留学生。学校一贯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多年来,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国际交流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迄今为止暨南大学已经与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或建立了学术联系,为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生源国际化大陆第一,学生跨国界流动活跃

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外国留学生所占学生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全日制外招生居全国首位我校目前学生总数为3万多人,在约2万4千全日制学生中,来自世界五大洲8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及港澳台学生达12594人,居中国大陆高校之首。

2.国际交换生逐年增加除本科层次全日制留学生外,我校和世界上10个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建立了学生交换项目,国际交换生逐年增加。

3.跨国界的联合培养初具规模多种形式的跨国界的学生联合培养计划、跨国界的学生实习项目初具规模。如管理学院每年两批EMBA学生赴美名校或企业的海外移动课堂;临床学院与中德医学会长期合作,每年接受德国学生来我校学习、实习等。

4.短期培训项目受到青睐我校与香港警务督察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的香港警务人员普通话培训班于2001年正式开办,至今已成功举办78期,培训警员共1629名,成为香港公务员在内地最大的培训项目;我校与香港民政事务总署的普通话合

作培训项目已开设五期,累计培养学生86名;台湾师资培训班已开办两期,学员累计为63人。

5.积极拓展其他形式的学生交流渠道学校同时注重以学术为基础,以艺术为桥梁,以体育为媒介,为学生积极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双边或多边的短期学生交流项目,如冬、夏令营活动也逐年增加;近两年来,仅由我校派往泰国进行汉语教学的志愿者已达近百名。

(二)重视支持教师的国际交流,促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大学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石,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大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保证,教师的国际交流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我校一贯重视教师间的国际交流,拨出专项经费,采取多种措施,加速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1.“请进来”

近三年来,学校的引智机制日趋完善,配套措施更加到位,引智水平明显提高,外专指标逐年增加,3年间共获批指标96人年,获得国家外专局下拨经费近900

万元;通过该项经费聘请长、短期专家407位来校讲学或合作科研。目前我校共从国(境)外聘请了181位知名学者为我校名誉、客座或顾问教授。2005年以来学校共接待了各类国(境)外来访者467批次3366人。

2.“走出去”

学校鼓励且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交流或进修。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国际背景的比例已达21.4%;三年来各类因公出访达2399人次。仅暨南大学与德国弗里德里希女皇基金会的合作项目一项,就有一百多名医生前往德国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卫铁通过参加2007年韩国釜山电影节崭露头角,其电影作品《远离》入选第三十一届慕尼黑国际电影节;其影视作品《人间童话》入选釜山第十二届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

学校重视管理队伍的国际培训,近三年来我校分三批将学院、部、处的一把手送到教育发达国家进行培训,促进了管理工作的国际化。

(三)深化教学改革,拓展境外办学,促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逐步构建了面向港澳台侨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