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课件(PPT 46页)

合集下载

印染基础知识PPT演示课件

印染基础知识PPT演示课件
漂白剂 还原型漂白剂:主要通过还原作用破坏色素而达到漂
白的目的,但漂白效果不稳定,如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 (保险粉)等。
氧化型漂白剂:主要通过氧化作用来破坏色素,因此 在破坏色素的同时,也会造成纤维的损伤,如过氧化氢、次 氯酸钠等。
漂白方式:浸漂、淋漂、轧漂。
18
丝光
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 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 程。
41
连续轧染机 1—进布装置 2,6—均匀轧车 3—红外线烘燥机 4—横导辊热风烘燥机
5—烘筒烘燥机 7—透风辊 8—还原蒸 9—平洗槽 10—皂洗箱 11—长蒸箱 12—平洗槽 13—烘筒烘燥机 14—落布装置
42
浸染 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
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内部的染色方法。
优点:保暖,轻,穿着时无潮湿感,柔软 而舒适,颜色丰富,遇水不易掉色。
缺点:洗水处理难,不能机洗,需平干, 易变形,缩水性强。
6
蚕丝
是衣料中的高档品种,蚕 丝是世界上最好的纺织原 料之一,它丝支纤细,光 洁柔软,耐磨耐拉,富有 弹性,而且能够吸收人体 排出的汗湿潮气。但蚕丝 也很娇贵,不耐日晒,不 耐水洗。
23
染料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各类染料已有七千多种, 常用的也有两千多种。由于染料的结构、类型、性 质不同,必须根据染色产品的要求对染料选行选择, 以确定相应的染色工艺条件。
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如 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 如胭脂虫等。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 主要从煤焦油分馏出来 (或石油加工)经化学加 工而成,习称“煤焦油染 料”。
前处理 染色 印花 整理
12
(1)前处理
前处理是印染加工的准备工序,目的是 在坯布受损很小的前提下,除去织物上的各类 杂质,是坯布成为洁白、柔软并有良好湿润性 能的染印半成品。

印染技术-PPT课件

印染技术-PPT课件

羊毛织物整理
一、羊毛纤维 1.结构特征: 2.防缩及抗皱机理 3.影响防缩抗皱整理的主要因素 4.纤维热性能: 二、羊毛织物的常规整理过程 1.毛织物的湿整理 2.毛织物的干整理 3.羊毛服装耐久性褶皱的处理 4.羊毛织物整理及其测试方法
三、羊毛整理用PU的基本性质 1.结构特征: 2.应用基本条件及效果: 四、PU整理及其交联理论研究 五、其它工艺因素结果 1.分析与讨论
蚕丝组成:丝素70~80%,丝胶20~30%,其他杂质:少量。 与羊毛区别:1、组成-C、H、O、N,硫很少。 2、β-折叠构象多,无∝-螺旋构象,结晶与非晶。
蛋白质性质
﹡蛋白质两性性质:
H+3N-P-COOH
OHH+
H2N-P-COOH H+3N-P-COO-
OHH+
H2N-P-COO-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上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时溶液的pH值, 不会向电极移动。羊毛的~: 4.2-4.8, 桑蚕丝的~:3.5-5.2。等电 点时纤维溶胀、溶解度最低。

其它参考文献



[1] 吕淑霖.毛织物染整[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2. [2] 上海毛麻纺织工业公司.毛纺织染整手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3. [3] 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毛织物染整[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7. [4] 陶乃杰主编.染整工程[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1. [5] 韦海林.混纺呢绒染整工艺路线探讨[J]甘肃轻纺科技,1994(2): 23-25. [6] 薛迪庚.织物的功能整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7] 荫怡芬.精纺毛织物机可洗整理的探讨[J].纺织科学研究,2019,(1):27. [8] 蒋少军,吴红玲.羊毛衫机可洗工艺技术的探讨[J].中国商,2019,(5):31. [9] 张善.高级丝光防缩绒线的工艺设计及生产实践.上海毛麻科技, 2019.(1):17-23 [10] 何新杰。毛织物的丝素整理剂防缩整理 .毛纺科技,2000,(2):34-36 [11] 林子务,刘菁,叶文祥等.毛织物的防毡缩整理.广西纺织科 技,2019,27(2):24-27 [12] 贾秀平.羊毛纤维的防缩及染色.北京纺织,21(6):37-39, [13]《聚氨酯树脂》李绍雄 朱吕民编著P579 [14] 聚氨酯型芳香微胶囊整理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曹虹霞 高来宝《全国 后整理五届论文集》

第一章 染整工艺原理-练漂 PPT课件

第一章 染整工艺原理-练漂 PPT课件

(H型)如用碱处理可得到钠型(Na型),分别用H(K)、Na (K)表示。
2Na(K)+CaSO4 → Ca(K)2+Na2SO4 处理后偏碱性 2H(K)+CaSO4 → Ca(K)2+H2SO4 处理后偏酸性
分别通过H(K)、Na(K)而合适比例混合可得到中性软水。
活化方法:磺化媒经一段时间使用后效率降低,须用10%NaCl或1。
吉布斯从热力学理论证明了液体表面张力的变化与其表层的溶液浓度有关:
吉布斯等温吸附公式:e=-C/RT *dγ/dc
C-----浓度 γ-----表面张力 e-----溶液与空气或其蒸汽接触的单位表层内溶质量 1. 当加入溶质后,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即dγ/dc<0;则e>0 说明表层溶质浓度比液体 内部大----------称为正吸附现象。 2. 当加入溶质后,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即dγ/dc>0;则e<0 说明表层溶质浓度比液体 内部小----------称为负吸附现象。 实际中,有许多物质能引起液体表面张力十分明显减少。如肥皂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 50%。有的能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增大,但增量不大。 产生原因:当溶质集中在溶液表层,因而表面性能受到的影响就大,反之溶质集中在溶 液内部则表面受到的影响就较小。
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主要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降低的程度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密切 有关。
EDTA在工业上应用很广,能与碱土金属或铜、铁生成水溶
性络合物反应式见P9页;防止钙、镁盐等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1.4 表面张力与表面吸附现象
❖ 一、表面张力 ❖ 二、表面吸附现象
一、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现象:从滴管中滴下的一滴水或液体,它们都有成球形的趋向,从而说
明在水或液体的表面上有一种“力”—称为表面张力.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
后整理工艺是染整工艺的最后阶段,主要目的是对染色和印花后的织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 加工,以提高织物的性能和附加值。
后整理工艺包括:柔软处理、硬挺处理、防皱处理、抗菌处理等,这些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选择和组合。
后整理工艺对于提高织物的舒适性、耐用性和功能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考虑环保 和可持续性问题。
04 染整工艺设备与技术
染整设备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染整工艺的不同阶段,染整设备可分为前处理设备、染色设备、印花设备和 后整理设备等。
特点
染整设备具有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和节能环保等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 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型染整设备与技术介绍
新型染色技术
如数码印花、活性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染色等,具有颜色鲜 艳、色谱齐全、色泽均匀等优点,能够满足个性化、小批量 、多品种的生产需求。
染整工艺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染整工艺是纺织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对提升纺织品品质、增加附加值、 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应用领域
染整工艺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 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是纺织产 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染整工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历史
染整工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染整工艺不断改进和完 善,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染整工艺体系。
印花原理
印花基本概念
印花是将花纹或文字等特定图案印在织物上的过程,通过将色浆或染料涂在特制的版面上,再通过压力将色浆或染料 转移到织物上,从而达到装饰和美化的目的。
印花基本要素
印花需要用到印花浆或染料、印花版、印花机和织物等基本要素。印花浆或染料是带有颜色的物质,用于给织物上色 ;印花版是印制图案的模板;印花机是将色浆或染料转移到织物的设备;而织物则是被印制的对象。

印染基础知识 PPT课件

印染基础知识 PPT课件

热定型
合纤织物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尺寸,形态稳定 的加工工艺。目的在于消除织物上已经存在的皱痕,防止织 物在湿热条件下产生难以去除的皱痕,提高织物热稳定性。
热定型的意义是:①尺寸定形: 尺寸热稳定性提高,缩水率下 降②平整定形:消除皱痕,提 高抗皱性③改善服用性能:弹 性、手感和起毛球现象得到改 善④染色性能改变
连续轧染机 1—进布装置 2,6—均匀轧车 3—红外线烘燥机 4—横导辊热风烘燥机
5—烘筒烘燥机 7—透风辊 8—还原蒸 9—平洗槽 10—皂洗箱 11—长蒸箱 12—平洗槽 13—烘筒烘燥机 14—落布装置
浸染 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 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内部的染色方法。
特点 ➢ 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染色 ➢ 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低 ➢ 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各类染料已有七千多种, 常用的也有两千多种。由于染料的结构、类型、性 质不同,必须根据染色产品的要求对染料选行选择, 以确定相应的染色工艺条件。
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如 茜素、靛蓝等;动物染料, 如胭脂虫等。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 主要从煤焦油分馏出来 (或石油加工)经化学加 工而成,习称“煤焦油染 料”。
的异离子相结合,从而纤维吸收了染料。 B 渗透:纤维中有空隙,把染料高温高压后压入或者渗入
分子空隙中使之着色。 C 粘合:纤维分子中没有亲和染料的因子,故加粘合剂,
使染料粘在纤维上。 方法: 纤维染色——色纺(纺纱中加颜色,如雪花纱、花式纱) 纱线染色——色织(色织面料) 布匹染色——着色(匹染)
染料
1.轧车 织物浸轧染料的主要装置。 2.烘干装置 包括红外线、热风和烘筒烘燥三种。 3.蒸箱 有的染料染后要汽蒸,在蒸箱内通入饱和蒸汽,使纤维膨化,染料及其他化学 药品扩散进入纤维内部。 4.平洗装置 它包括多格平洗槽,可用于冷水、热水、皂煮以及根据不同染料进行的后处理 5.染后烘干装置 染后的烘干都采用烘筒烘干。

染整工艺原理介绍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介绍课件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环保 型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
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环保 型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智能化染整工艺
自动化控制: 利用计算机 技术实现染 整工艺的自 动化控制, 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
节能环保: 采用节能环 保技术,降 低能耗和污 染,实现绿 色生产
01
02
03
04
后整理
定型: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尺寸 抗皱整理: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 阻燃整理: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 抗菌整理:提高织物的抗菌性能 环保整理:提高织物的环保性能
柔软整理: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和舒适性 防水整理:提高织物的防水性能 抗静电整理: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抗紫外线整理:提高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其他功能整理:如抗起球、抗勾丝、抗磨损等
漂白:去除织物 上的色素,提高 白度
丝光:提高织物 的光泽度和弹性, 改善手感
染色
染料选择: 根据面料和 颜色要求选 择合适的染 料
染料配制: 将染料与助 剂按比例混 合,制成染 液
染色工艺: 根据面料和 颜色要求选 择合适的染 色工艺,如 浸染、轧染、 喷染等
染色条件: 控制温度、 时间、pH 值等条件, 确保染色效 果和质量
理的过程。
03
染整工艺包括前处理、 染色、印花、后整理 等工序,每个工序都 有其特定的工艺要求
和技术要点。
02
染整工艺的目的是提 高纺织品的色牢度、 耐磨性、抗皱性等性 能,使其更加美观、
舒适、耐用。
04
染整工艺的发展趋 势是朝着环保、节 能、高效、智能化
的方向发展。
染整工艺的原理
01
染料吸附:染料分子与纤维 表面发生化学或物理吸附, 形成染色效果。

纺织品染印原理活性染料染色PPT课件

纺织品染印原理活性染料染色PPT课件
第11页/共80页
活性染料
• 结构特点 • 按染料母体分 • 偶氮结构 • 蒽醌结构 • 金属络合结构 • 其它结构
第12页/共80页
活性染料
• 结构特点 • 按染料母体分 • 偶氮结构 • 约占50%,有单、双偶氮结构。如:活性红X-3B(C.I. Re. Red 2)。
第13页/共80页
活性染料
第五章 活性染料染色
染料性能 染色原理 染色方法
第1页/共80页
活性 • 染料性能 染料染色
• 染色原理 • 染色方法
第2页/共80页
活性染料
• 概念 • 结构特点 • 染色性能 • 应用特点
第3页/共80页
活性染料(Reactive dyes)
• 概念 • 染料分子上含活性基团,能在一定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蛋白质纤维上 的氨基反应生成共价键结合上染。
第31页/共80页
染色原理
• 活性染料的固色 • 活性染料的反应性 • 亲核取代反应——染料结构与反应性 • 杂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 杂环中引入-F、-Cl、-CN、-SO2CH3等吸电子基时,将使得杂环 中碳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活性基的反应性增强。 • 杂环中引入-NHAr、-NH2、-OCH3等供电子基时,将使得杂环中 碳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加,活性基的反应性降低。
• 活性基中的离去基的吸电子性越强,离去倾向越大,取代反应越快。
第32页/共80页
染色原理
• 活性染料的固色 • 活性染料的反应性 • 亲核取代反应——染料结构与反应性 • 连接基的影响 • 连接基-NH-,在一定的酸性条件下也可结合质子带正电荷,提高染料的反应性 • 在一定的碱性条件下,连接基-NH-则会失去质子带负电荷,使染料的反应性大为降低 (可降低几十倍之多)。

纺织品染印原理染色基本理论介绍PPT课件

纺织品染印原理染色基本理论介绍PPT课件
•一个过程可以自动地由高化学位的状态向低化学位的状态转移 。两种状态的化学 位差值越大,转移的倾向越大。
i
G ni
T
,P,n
j
i
0
RT ln X i
第19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染 料 上 染 纤 维 的 原 因 / 动 力 •染料在染液中的化学位( μs)和纤维上的化学位( μf ) :
第4页/共66页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上染纤维要通过一定的染色介质来完成,染料在介质中的存在状态直接影响染色的速度和程度。 • 纤维中的微隙很小,只有单分子或离子状态的染料才能顺利进入纤维内部。染料分子的尺寸与其在纤维上
的可及度有很大关系。
第5页/共66页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 • 溶于水
第16页/共66页
染色基本理论
•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
第17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动力/原因 • 评价指标 • 吸附模型 • 影响因素 • 应用
第18页/共66页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染 料 上 染 纤 维 的 原 因 / 动 力 •物 质 由 一 种 相 或 一 种 状 态 转 移 到 另 外 一 种 相 或 一 种 状 态 时 , 必 然 伴 随 着 化 学 位 的 变化。
第13页/共66页
纤维在水溶液中的状态
•纤 维 在 水 溶 液 中 的 双 电 层 •纤 维 在 水 溶 液 中 会 获 得 负 电 荷
•纤维分子中基团的电离 •纤维选择吸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 •纤维定向吸收水分子
•纤 维 表 面 的 双 电 层 结 构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

印染工艺及原理归纳整理印染工艺是将颜料、染料等通过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将图案、色彩等转移到纺织品上的一种手工或机械化加工过程。

它是纺织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也是赋予纺织品美观和个性化的重要工艺。

印染工艺主要可以分为平面印花和特种印花两大类。

平面印花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印染工艺。

它通过印花机将颜料或染料直接印在纺织品上,形成图案或色彩。

平面印花的原理是利用传统的腹式印花机,通过网纹滚筒将颜料或染料传送到网纹上,再通过与纺织品接触的辊筒将图案转移至纺织品上。

平面印花工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料和染料,实现各种效果,如均匀印花、局部印花、渐变印花等。

特种印花是印染工艺中的一种发展较新、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

它与平面印花相比,具有更高的印染效果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特种印花除了具备平面印花的基本原理外,还应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和特殊工艺。

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调配,并将图案直接印在纺织品上。

特种印花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工艺实现,如热转印印花、喷墨印花、数字印花等。

印染工艺的原理基本上都是利用颜料或染料与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或通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将颜料或染料转移到纺织品上。

这些颜料或染料在接触纺织品后会与纺织品上的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使颜色牢固地附着在纺织品上。

印染工艺在纺织品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美化纺织品,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还可以为纺织品赋予特定的功能,如防水、防腐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印染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印染工艺是纺织品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使得纺织品得以拥有丰富多样的色彩和图案,提升了纺织品的美观度和卖点。

印染工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手工印染,如古埃及的托特卡门染色法和古印度的木刻印花法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染工艺经历了从手工到机械化的演变,并逐渐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工艺和技术。

平面印花是最常见的印染工艺之一,它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将颜料或染料直接印在纺织品上。

新型印染技术PPT课件

新型印染技术PPT课件
12
气流雾化喷射染色技术
20 世纪70 年代末,德国特恩机械有 限公司(THEN公司)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气 流雾化染色的概念,并最先推出用气流代 替液流输送织物的气流雾化喷射染色机 (THENAIRFLOW)。采用空气动力学原 理,将高压鼓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注入喷 嘴;同时,另一管路向喷嘴注入染液,染 液与高速气流在喷嘴中相遇并混合形成雾 状微细液滴后喷向织物,既带动织物运行, 又使得染液与织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充 分接触,达到均匀染色的目的。
16
2019/12/25
17
11
微胶囊染色
如果将染料包裹在微胶囊里,对纺织材料进 行染色,染色时先将微胶囊里的染料通过抽真空 溶解在纤维材料重量的5-20%的水中(传统工艺用 水量是纤维材料的20-50倍),然后对纤维进行染 色。这样水资源可大大节省。这一技术的关键在 于微胶囊的制作。 6.1微胶囊所用材料 制作包裹 染料用微胶囊材料都是热塑性的。如脲醛树脂、 石腊基腊、酵母细胞、聚胺、聚氯之、烯偏聚氯 乙烯、聚烯烃、聚酯、聚胺酯,聚胺基聚酯、聚 丙烯酸、聚醋酸乙烯,聚苯乙烯或共聚物、聚脲 等。 6.2微胶囊粒径在5μm至300nm的范围。
4
非水和节水染色
水仍是染色不可缺少的介质,而且用水多, 排放的污水也多。节水染色,包括各种小浴比、 低带液率的染色会继续不断发展,此外就是循 环用水,加工后的水溶液通过净化,使水得到 重复利用。
开发非水染色将更加被重视,目前研究的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虽然希望它完全代替水 作为染色介质是不现实的,但在一些特殊的染 色体系有望应用。另一种非水染色介质,即离 子液体也有可能开发作为一种染色介质,由于 它无蒸汽压力,在常压下进行染色,染色设备 简单,而且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疏水组成,可 以作为多类染料的染色介质。

2024年度染整工艺原理印PPT课件

2024年度染整工艺原理印PPT课件

2024/3/24
20
常见后整理技术介绍及实践应用举例
2024/3/24
树脂整理
利用树脂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改善织物的抗皱性、挺括性 和尺寸稳定性。实践应用如衬衫、西装等服装的免烫整理。
柔软整理
通过添加柔软剂,降低纤维间的摩擦系数,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爽的 手感。实践应用如内衣、床上用品等织物的柔软整理。
包括印花机、烘干机、蒸化机等 ,各设备需相互配合,实现连续
生产。
操作要求
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保持 设备清洁,定期维护和保养,确
保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防火、 防爆、防毒等安全措施,确保生
产安全。
2024/3/24
18
05
后整理技术与实践
2024/3/24
19
后整理目的和任务概述
2024/3/24
23
质量检测指标和方法论述
01
02
03
04
外观质量
检测产品色泽、色差、色牢度 、表面瑕疵等。
物理性能
测试产品的拉伸强度、撕裂强 度、耐磨性、抗皱性等。
化学性能
分析产品的PH值、甲醛含量 、重金属含量等有害物质。
微生物指标
检测产品的抗菌性能、防霉性 能等。
2024/3/24
24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实施步骤
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
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强化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 ,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制 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2024/3/24
实施生产过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将退浆、精练和漂白相结合,减少加工环节。
可行性:三者目标一致,去除杂质。

加工条件接近,皆使用烧碱。
问题:工艺较难控制,纤维易受到损伤,对助剂要求高,
必须使用高效精练剂和特殊稳定剂。
特点:产品质量可能不高,成本可能增加。
工艺:退煮一浴法、练漂一浴法和退煮漂一浴法等。
三种工艺比较
退浆目的: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 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 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 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一、常用浆料简介
浆料分类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胶、树胶等。 淀粉性质:①遇酸分解,②遇碱稳定,发生溶胀,③遇
氧化剂可分解,④被淀粉分解酶分解。
丝光前:横向结构:耳状;纵向结构:干瘪扭曲带状, 表面粗糙,光漫反射量较高。
丝光后:横向结构:类椭圆状;纵向结构:扭曲减少。 表面光滑,光漫反射量减少,光泽提高。
丝光前后棉纤维横截面形态结构变化如图5-1
丝光前
丝光后
第二节 丝光设备
1. 布铗丝光机(Chain mercerizer or Clip mercerizing range)
第四章 漂白
经过精练后,织物上的天然和人工的杂质已极大 部分去除,但对于漂白和浅色织物来讲,还要经 过漂白。即要进行去除色素,提高白度为主要目 的的漂白加工。
化纤不含色素,经精练后已很洁白,而棉纤维经 精练后色素仍然存在,白度差,因此漂白主要是 针对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所进行的。
漂白剂:
o 氧化型:次氯酸钠、双氧水和亚氯酸钠等,主要用于 棉纤维及混纺织物。
全棉机织布轧染
废气
废气
白坯
烧毛
退煮、氧漂
丝光
预定型
轧色 (打底)
还原 皂洗
废水
废水
废水
定型
轧光
废气
预缩
成品
全棉机织布印花
废气
废气
白坯
烧毛
退煮、氧漂
丝光
废气
废水
预定型
印花
蒸化
水洗
定型
成品
废水
废水
废气
丝绸织物染色
废气
坯绸 炼白(前处理)
染色
拉幅定型
成品
废水
废水
丝绸织物印花
花样设计 描稿 制网
化学浆料:纤维素衍生物如羟甲基纤维素(CMC)、聚 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类、聚酯类等。
PVA性质:①对酸、碱稳定,粘度不降低。②被氧化剂降 解。③适用性广,相容性好,拼混无反应。
二、常用退浆方法
1.碱退浆
国内染厂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是退浆率不高,在退 浆的同时尚可去除其他杂质。
机理:采用氢氧化钠稀溶液处理,淀粉浆料在碱作用下发 生溶胀(或膨化)现象,并不发生化学反应,使浆料从凝 胶状转化为溶胶状,降低纤维与浆料间的结合力,然后利 用水洗和机械力将其除去。对于PVA和聚丙烯酸酯类浆料, 其能够溶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中。
成品定型(后定型):会影响染料升华牢度, 染料变色,定型造 成的泛黄不能去除,对染料要求高。
通常,多安排在染前定型,产生的泛黄用漂白去除。
第八章 工艺举例 1、化纤织物染色
◆化纤布染色(需碱减量)
废气
废气
坯布
预缩 预定型 碱减量 染色
定型
成品
废水
废水
◆化纤布染色(不需碱减量)
废气
坯布 前处理 染色
漂白工艺分析 1.pH值
图4-3. pH对H2O2漂白的影响
pH = 10.3时 白度最高,一般选择pH = 10-11。 但在此范围内,H2O2分解率较高 应加入稳定剂
第三节 过氧化氢漂白“新”工艺
一、短流程工艺(Combined Process)
目的:节能节水,省人省力,提高加工效率,保护环境。
退浆
精练
漂白
常规工艺:
NaOH 5-8 g/l NaOH 8-10 g/l H2O2 ≤8 g/l
练漂一浴法 NaOH 5-8 g/l
NaOH 10 g/l,H2O2 10 g/l
退煮漂一浴法
NaOH 10-15 g/l,H2O2 10-12 g/l
第五章 丝光 (全棉面料)
使用浓碱溶液处理棉机织物,其表面呈现出丝般光泽 ,更重要的是,其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即棉机织物被 定形。
2.(淀粉)酶退浆
酶又称酵素,生物催化剂。特点:退浆率高 ,不损伤纤维,只适用淀粉,不能去除杂质。
特性:a.高效性。b.专一性,某种酶只能 催化一种反应甚至某个特殊反应。c.活性受 温度和PH值影响。
对于淀粉浆料或淀粉混合浆料(淀粉含量占 优势)都可用淀粉酶退浆。
3.酸退浆
国内应用不多,因使用时易损伤纤维,多与其 它法联合使用。
组成: 浸轧槽—绷布滚筒—布铗扩幅链—去碱蒸箱—水洗槽
特点: 浸轧槽中NaOH:200-280 g/l(浓)。绷布滚筒上NaOH
与纤维反应30-40 Sec(足:拉幅足够宽),布铗扩幅链再 拉幅约10 Sec防止织物收缩,上冲下吸和去碱蒸箱充分去碱 (净)。
直辊丝光机
• 组成:进布装置—轧碱槽—重型轧辊—去碱槽—去碱箱— 水洗槽—落布装置
第三节 碱减量设备
碱减量机(连续式)
碱减量机(间歇式)
第七章 热定型
第一节 热定型的目的和机理
1 目的 涤纶是热塑性纤维材料,尽管在成形时经过前伸定型(
120~130℃),但不足以保持织物的稳定性,在纺织染各环节 中经过各种外力,湿、热作用下,某些链段受力不匀,纤维 内部会产生并积存内应力以及相应的应变。主要表现为织物 幅宽变化频繁,布面出现折皱等。
染整工艺原理
纺织工业要览
前处理
全棉织物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 工序。
化纤织物前处理包括退浆去油、预缩、碱减量。
目的: 去除杂质:天然杂质、人工杂质 提高性能:光洁度、润湿性、白度、尺寸稳定性。
第一章 烧毛
通常,从纺织厂进入印染厂之后,坯布首先应经过检验 、翻布、分批、打印和缝头等工序,然后进行烧毛加工。 原因:①未烧毛的布面上绒毛过多,长短不一;②光洁度 差,易沾污;③在后序染整加工中易掉毛,导致印染疵。
• 特点:浸碱作用时间长,但幅宽不能保证,用于宽幅织物 和T/C织物。
第六章 碱减量(化纤面料)
第一节 精炼、预缩
精炼预缩的目的主要是去除织物(纤维)上的油剂、浆料 以及在织造储运过程中所吸附沾染上的污垢,同时在高温精 炼中也能溶落纤维上部分低聚物。坯布在碱量前需预缩,主 要加入去油灵、烧碱等助剂。化纤织物前处理在高温高压染 色机中进行。
火口(Burner)是主要部位,燃气(天然气或煤气) 与氧气或空气在此混合后发生燃烧时喷出火焰。
铜板(热板)烧毛机以热铜板与织物表面接触,去除 (烫)绒毛。
图1-1.气体烧毛机示意图
图1-2.火口示意图
第二章 退浆
为增加经纱在织造中的耐磨性、平滑性以及抗 静电性,提高其强力和抱合力,改善其可织性 ,在织造前要进行上浆加工,简称浆纱.
一、烧毛目的
①改善布面光泽;提高光洁度;②改善抗起毛起球性能( 特别是化纤织物);③改善风格,烧毛会使织物变得挺括 、有身骨。
二、烧毛机与火口
烧毛机的分类:气体烧毛机(目前广泛应用)和铜板 (热板)烧毛机(现已少用)。
气体烧毛机的组成:进布装置-刷毛箱-火口-灭火 部分-落布装置。
气体烧毛机又称燃气烧毛机或火焰烧毛机。是将织物 快速通过气体燃料产生火焰的上方,能够瞬间除去织 物表面之毛羽。火口4~6个,双层烧毛机则加倍。 如图1-1。气体烧毛机的热源一般为煤气、石油气和汽 油等几种。
这个加工过程称为Mercerization or Mercerizing,中 文译为麦塞处理或丝光。
经过丝光后,棉织物发生如下变化: 尺寸稳定性提高,缩水率降低。 机械力学性能变化如断裂强度减小。 吸附性改善。 外观有丝般光泽。
第一节 棉纤维在浓碱作用下的变化
⒈形态结构:
纤维发生不可逆溶胀(Swelling),直径变大、长度减少。
综合考虑, pH保持在10左右适宜,图4-1中红色部分。
第二节 过氧化氢漂白H2O2
国内主要用于T/C织物和棉针织物,采用常压平幅汽蒸 设备,对精练要求低,可将与精练结合加工。白度高,不 泛黄,手感好,无公害,但是成本较高。
H2O2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H2O2对纤维的氧化性 强酸、碱条件下氧化最严重,如图4-3。

当PH=3.5-7.5时,HOCl为主要组分。

当PH>10时, NaOCl为主要组分。
NaOCl在不同的pH条件下都可发生漂白作用。
3.漂白工艺分析 pH值
当PH<5时,漂白速度非常快,纤维损伤不大,但Cl2大 量逸出,污染严重。
当PH = 5-9时,漂白速度较快,但纤维损伤严重。 当PH = 9-11时,漂白速度慢,纤维损伤较少。
第三章 精练
精练又称煮练,其目的是去除纤维杂质,改进织物加 工性能,尤其是润湿性能。 天然杂质:对于纯棉织物,主要是纤维共生物或伴生 物,包括油蜡、果胶、蛋白质、灰分、色素和棉籽壳。
人工杂质:在纺丝织造加工中添加的油剂、抗静电剂 以及油污、铁锈和残余浆料等杂质。
这些杂质严重影响织物润湿性而阻碍织物染色整理等 加工的进行,必须在氢氧化钠为主、表面活性剂为辅 的精练体系中去除之。
目的:消除织物内积存的应力应变,使织物表面平整(无皱 ),尺寸稳定(热稳定性好)。针对涤纶纤维,提高其抗皱 免烫性。
第二节 热定型工艺及设备 定型机
第三节 热定型的工艺顺序
坯布定型(前定型):杂质固着,去除不利,产生泛黄可在漂白 时去除,对染色性不利,对坯布质量要求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