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转变课程观“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
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
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不给教师、学生发挥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
教材的观念呈现出新的转向,“教材是范例”。
所幸的是我们小语“能力训练”实验对教材的认识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二多年前遵循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理论,明确提出以“课文无非是例子”的理念,在全国第一个以“能力系列”与“主题系列”整合来建构单元体系。
因此我认为我们实验说的“例子”涵盖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例子;二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比如94年我在乐安执教《我的弟弟》是以一个自然段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因果式的自然段后,指导朗读文章结尾“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
他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他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将来革命胜利了,还要建设新中国。
”读后我对孩子们说:“弟弟学习很认真、很刻苦,你们说说他将来长大了干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他当了科学家,研究新武器;有的说他手握钢枪保卫祖国………真是众说纷纭。
正当孩子们说得感慨激动之时,我话锋一转:孩子们,他什么也没当成,在他八岁那年,凶残的敌人将他杀害了。
”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愤怒、惋惜种种神情交织在一起,虽然无语,但取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我想:这堂课的成功就是正确认识了“课文无非是例子”这“例子”的真正含义。
这种教材观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说它是科学、全面的。
(三)转变教师角色观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观,可以根据唐代教育家韩愈的理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来推断。
教师是(1)道德的传播者;(2)知识的传播者;(3)问题的解决者。
不难看出: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观是以“教师为中心”,它的另一个代名词便是“教书匠”,为了教书而教书,很少去反思,去研究。
这样一个角色,只能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但绝做不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它对教师自身发展而言可能比较顺利,但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观迫切需要根本性的变革。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人们对教师的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前面传统的教师角色观相比,教师角色观体现在:(1)教师不应仅是一个道德的传播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2)教师不应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而更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成者。
(3)教师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顾问。
不难看出消极的、被动的教师形象将被积极的、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
(四)转变师生关系观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直观形象点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
如果把它拟人化些,可以归纳成都专制的、单向的与服从的关系。
这也有它的好处,这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方便,特别适合我们大班教学。
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有问题不敢提,有意见不敢说,只能无条件的服从,即使老师说
错了,也只能忍气呑声地接受,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一条船上有90头牛,40头羊,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先给美国孩子做,他们七嘴八舌地跳起来,说这个题目出错了,这条件与问题不相关,无法做。
但是拿到中国做,很多人做出来了,答案是50岁。
问其原因,他说老师出了题目,就有答案。
现在有两个数字要么加、要么减、要么乘、要么除。
如果加起来就是130岁,这个人老得不像样子,开不动船。
如果乘更不可能。
如果用除,商有余数,看来看去只能用减,90-40=50差不多,经验丰富。
这是学生长期无条件服从,不敢批判而导致的恶果。
新课程的教学从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过程。
因此,要求师生关系应是双向的、平等的、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关系。
双向是对单向而言,不仅是老师对学生发号指令,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平等需要我们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地位。
失去了师生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
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
在这里,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权威不是凭借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中自然形成的。
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
之间直接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在给江苏一学校作课题鉴定时,写下这样一句话:翻开书本学理论,蹲下身子看孩子,都会给我们收获。
翻开书本就是能从中要学习教学理论及教育技术;蹲下身子后,我们就能会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以前瞧不起或看不见的东西。
这里蹲下来与学生交谈,虽是空间上的距离,但本质上是给孩子一个平等。
(五)转变教学任务观对教学任务观的认识大略经历了四个层次:(1)、教学生内容。
它以书本文字表现出来,把教学任务理解为教书,教师只为完成任务而上课,从不为学生发展服务。
(2)、教学生学会。
这个层次比前一种理解要深一些,教师不仅满足于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
(3)、教学生会学。
这一层面的教学过程要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显然对学生终生发展很重要。
中国小学教育实践,是80年代初关注方法策略指导的(我想小语“能力训练”的创立82年,可能是基于这个背景创立的)至今经历了差不多几年,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作了很多的探索。
但发现即使掌握了很多的方法,就能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吗?这里有一个对方法选择运用的问题。
于是90年代,和学习方法指导相关联,提出学习策略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学习方法、技能加以不断选择和调控,不仅包括方法技巧调控,还包括学习的心理
状态、情绪情感上的调控。
(例《小学语文“能力训练”情境策略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提出)
4、教学生会创造。
随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这种观念表现越来越强烈。
因为第三个层面“教学生学会学”,已为学生打好了扎实的基础,但也存在学生创新精神不够这一缺陷。
学生学会的是社会已有存在的知识,充其量只能适应这个社会。
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就在于能改造社会。
因此,“教学生会创造”是教学工作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我选择,并最终实现自我创造,这是学校教育最终的目标。
教学行为“教育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教学行为是教育观念的实践。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在人才目标上,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明天的生活。
”未来社会谁也不知晓,但谁也都能预知。
有人说未来社会是一部大机器,需要各种各样人才。
陈景润是人才,雷锋同样也是人才。
但对于各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又是高度的一致: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交际能力。
强健的体魄是安身立业之本。
毛主席曾提出三好学生标准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把身体摆放在三好生标准的首
位,他老人家多么远见卓识。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喜中有忧。
一方面,身体发展速度很快;另一方面,身体的内在素质发展不尽人意,“肥胖型”和“豆芽菜型”日趋严重。
当然学生的身体状况涉及的方面诸多,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是引发轻视学生状况因素的主要原因。
我们教师自己要力之所及,重视体育课程,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身体第一”的观念付诸实行,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造就一代新人尽自己一份力教孩子学会健体,教孩子学会做事,教孩子学会学习,教孩子学会合作。
教给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树立民族自信心{英国一学者地对科学家李约瑟的25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精彩的提炼,写了一本书《中国的创造精神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诱导、举一反三”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个性差异的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
”(倡导乐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观)……},践行大众服务(在一次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只有2%的人把“为人民服务”选择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有专家指出“新课程要培植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培养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克宽克仁,让生活充满爱;善待挫折,砥砺成长人生。
这点非常重要。
人的一生困难、挫折远远多于成功、快乐。
要培养学生吃苦、耐挫折的能力。
在学习上既要寓学于乐,又要提倡刻苦。
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
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认为这是高层次的“愉快教育”(教材专家研讨会)“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年,为教育想一百年”得到许多有志之仕的共识,很多学校把它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这是非常现代的、有远见的。
1998年,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学生必须具备四种能力:
1、未知的能力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方法。
2、做事的能力有处理信息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3、生活的能力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4、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创造环境以求发展。
(二)在学科定位上,要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教育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是人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
对于小学生说它基本涵盖四个方面任务①获取语文字词句篇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②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③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④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而人文性强调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突出人的精神,站在“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它涵盖三个方面任务①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②提高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③具备良好品格与健康个性。
为什么新课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在学科定位上提出?如果你是教育的有心人,就不
难发现,这两者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当前语文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一节课中又是唱歌,又是画画,又是游戏,又是多媒体,还有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不明,双基训练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这次在宜春召开的全省小学语文12节研讨课可见一斑。
(例)尽管我们赣版教材走的是中庸之道,将“能力训练”与“主题系列”进行科学整合,我们的课堂依然出现上述现象。
(例)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本身搞好。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要种好自己的田,烧好自己的园。
语文学科就是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而且是教学活动中动态的统一。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
有位知名教育家说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是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是与之俱来、相辅相成的。
如果说工具性是“皮”,那么人文性就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工具性是“肉”,人文性是“血”,有血有肉,才有鲜活的生命。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了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有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段、篇等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
我们语文教师恰当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文的过程中,获取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吸收人文的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三)在教育理念上,要求“在继承优秀传统上创新” 这是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基本理念”第4条中将实验中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改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2004年,***总理关于“学习霍懋征老师教育思想”的批示告诉我们,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深扎民族文化之根,灌注民族精神之魂,使语文课程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是语文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根基。
我认为“继承优秀传统”即包括继承革命传统,从革命先驱者所体现出来的不畏艰难险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也包括优秀的教学理念、方法与策略。
我们教师在面临课程改革时就应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实际。
真正的优秀传统,才可能是现代的;真正的民族特色,才可能走向世界。
(四)在教学设计上,要求“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位教授曾说过:“没有没有过程的实践,也没有没有过程的活动。
凡是活动必须要有过程,凡是过程必须要有操作,凡是操作必须要有方法。
”的确,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过程,都要依赖于一定的方
法“过程和方法”是教学赖以维系的根本,是语文新课程研究的重点方向。
重视“过程和方法”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上,放在学生在探研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获取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 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理解概念。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高。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在阅读教学时,就应该考虑怎样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让孩子去感知文本;怎样围绕阅读主题教学生去搜集和处理信息,怎样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效地获取“听说读写”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让孩子学会运用。
(五)在资源开发上,要“开发利用,拓展整合” 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上“窄”,途径上“封闭”,教师只能用“教材”教,脱离了儿童现生活实际。
为了克服教材所承载课程资源的局限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初步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强调我们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
首先要有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吧。
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主人公等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课中可在读讲文章重点句段中插入相关文字、声像资料让学生欣赏、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读后推荐相关读物或引导观察、调查,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实践能力。
(《天上回来的朋友》教学设计)当然课程资源的利用要适时适量,如果过多的声像、信息、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冲击着学生的视觉,不仅干扰学生的形象思维,挤淡学生丰富的想像空间,而且挤掉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使言语欣赏、积累、运用等本色“语文学习”退出语文课堂的舞台。
其次要善于开发隐性的课程资源。
“隐性”顾名思义就是不容易发现的。
比如师生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对话中产生的思维火花。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
(林丽老师执教《天上回来的朋友》)
第三、要知道教科书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可以因文制宜,调整不合当时学习的教学内容,赣版第八册教材习作5,习作内容是选择你亲身经历的一件有趣的事写下来。
例文是《村西那条河》,是讲在村西那条河里,小朋友快乐玩耍的几件事。
显然,习作例文与习作要求不相符合,如果你就那样写,孩子辛苦写出的文章大部分不合要求,你只有通过例文的学习,然
后与习作要求对比,找出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当然还会有人出错。
我在教学时将习作内容改为“选择你亲身经历的有趣的事写下来。
”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因时制宜,删除不合当地时令的教学内容(七册习作6记一次小实验找几朵牵牛花捣碎放到两个透明的杯中,分别加点醋和碱。
牵牛花在深秋只剩下几片不多的叶子,那来的花呢,所以在教学时我将这部分内容删了)。
可以因生,灵活处理课后作业,单元练习中的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或高年级书后选文。
还可以将课文编排进行调整,实验“一篇带多篇”(我将七册和八册中以“爱”为主题重组了一单元七册25《妈妈的爱》八册5(雨荷)(母爱)八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父爱)七册26《开放在小河边的微笑》(师生情)七册28《她是我的朋友》(友情)八册《黄纱巾》(陌生之间深情)让孩子通过这一组单元的学习,感受到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们要用心体会,同时也要以真情回报父母、老师、同学,还有周围需要你帮助的人们。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当然无任你如何将课文调整,每单元的训练要点、每本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一定要达到。
如规定的识字量、阅读量、写作次数、各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要点不能削弱。
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发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语文课既要上得生动活泼,又要扎实有效。
(六)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这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而提出来的。
以往教
师频繁地讲、频繁地总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这一学习方式的提出,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但必须注意的是:自主是基础,是关键,没有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表达、自主运用的基础,合作、探究则无从着手。
因此第一值得注意的是阅读课首先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尽自己所能去理解、去感悟。
有的老师,学生对课文都不怎么熟,就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去搞一些虚的语文活动,这是决不可取的。
(《新型玻璃》一整堂课围绕“新型玻璃”开展新闻发布会,看似形式新颖,耳目一新,可这堂课的实效是什么,除了老师安排作秀中的少数几个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既提不出任何问题,更回答不出任何问题。
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素养等方面到底收获多少,甚至可以说学生学语文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也谈不上。
)。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探究”要有实效。
要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点,“探究”的问题,也要看是不是值得探究,它是否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如果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往往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如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一看就能明白,还需要合作探究吗?我认为以下情况可以考虑:(1)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与旧知识有关联或相类似时,可以让学生探究;(2)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3)当学生意见不一致,而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