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四章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例如,一个活动水平高的儿童, 在 2 个月时,睡眠中爱动,换尿布 后常蠕动;到了5岁,在进食时常离 开桌子,总爱跑。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二)0~6岁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2.有个体差异
婴儿出生后即表现出气质的个 体差异,从幼儿期开始,已经比较 明显地表现出不同地气质类型。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二)0~6岁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二 个性的构成
个性的构成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部分,是人的心理 活动的动力因素,包括:
1
2
3
4
5
6
个性的构成
个性中最能突出表现人的心理个别差异 的部分,包括:
1
2
3
个性的构成
个性中最能体现个性心理结构中自控系 统的部分,包括:
1
2
3
三
3~6岁学前期是个 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个性的构成
个人独特的个性是 如何形成的呢?
3~6岁学前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 期
2岁前,个性尚未形成。 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 3~6岁,个性开始形成。 18岁左右,个性基本定型。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为什么说学 前期是个性的初步 形成时期?
3~6岁学前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 期
因为个性在个体的各种
心理过程及其心理成分出
现的基础上发生。
后天获得,是一定思 想和行为习惯的表现
受社会因素制约,形 成晚,可塑性较大
有好坏之分
先天具备,受高 级神经系统影响
受生物因素制约, 形成早,可塑性小
无好坏之分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同的气质类型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 关系
特征,相同的气质类型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第4章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

3.迟缓型
约有15%的被试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的活动水平很低,行 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 婴儿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畏缩、情绪低 落,逃避新刺激、新事物,对外界环境、新事物、生活变化适 应缓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 趣,在新情境中能逐渐活跃起来。这一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 随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
高级神经活动与气质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强度 强 强 强 弱 平衡性 不平衡 平衡 平衡 灵活性 高级神经 活动类型 冲动型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气质类 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灵活 不灵活
(三)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划分对学前儿童同 样可以使用。由于其外部表现典型,容易区 分,因此,从教育角度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托马斯、切 斯的气质类型的划分,也被广泛运用。 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对从出生到3岁 前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划分,划分为三种类 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 性强、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 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 不灵活。胆汁质的学生热情直率、精力充沛; 脾气急躁,易冲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 但准确怀差;情绪明显表露在外,但持续时 间不长。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 行为不均衡,易感情用事。工作具有明显的 周期性。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 解决。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6.反应敏捷,头脑机智。 60.假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 低落。
1.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 7.喜欢安静的环境。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 克制。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 很难使我分心。
(完整版)第四章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

(完整版)第四章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第四章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进而宏观把握学前儿童人格的基本知识。
2、熟悉学前儿童人格的主要结构,即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组成成分。
3、掌握塑造学前儿童人格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进而在实践中运用。
技能目标1、辨别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前儿童进行相应的教育。
2、掌握并灵活运用学前儿童性格的塑造方法和途径。
3、把握培养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关键点和培养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气质:指个体对环境事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的特征,包括活动水平、易怒性、恐惧性和社交性等方面影响气质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一)传统的“四类型说”这个类型说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认为人类气质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1、多血质特点:比较外倾,善于交际,比较有精力,灵活性比较高比较变通,情感易于变化且不持久,适应能力比较强,也容易接纳来自外界的环境因素,可塑性最大,兴趣比较广泛,办事效率高,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心。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2、胆汁质特点:比较外倾,但相对比较刻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占主要优势,反应速度虽然快但不够灵活,情绪容易激动、不容易遏制;但持续时间不长,行为比较敏捷,客服困难时意志力比较强,但注意力容易起伏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3、黏液质特点:比较沉稳、镇静、有耐心,自制力也比较强;但比较刻板,能够埋头苦干,但不容易适应,也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比较内倾,情绪兴奋性较弱,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粘液质: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特点:比较内倾,反应速度比较缓慢,多愁善感,不善交际,尤其不善于与陌生人交往,对消极事情比较不安,并且难以安静,不容易接受外界的环境刺激,但感情比较细腻、隐晦。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PPT课件

(三)性格与气质
区别: 先天获得还是后天形成;有无好坏之分 相对独立性 联系: • 气质使性格显示独特色彩 • 气质促使人更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 • 性格掩盖和改变气质
18
(一)什么是能力
直接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活动顺利 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例如:唱歌——旋律感、节奏感、 才能: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 天才:才能的高度发展
可见,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对幼儿的个性形成起重要 的作用。这时性格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是未来性格形成 的基础。
31
第四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能力的结构
二、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 素的关系
三、学前儿童智力结构的变化 与发展
四、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一)智力发展的高原期 (二)入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速度 (三)特殊才能的早期发现
1
念1.气1及了.质种解掌的类个握内;性气涵的质是特、什性性么和格?结、不构能同;力类的型概 能气3力 2及 能 自..什力质2发种力我理掌.么?的展类培意解握理是主的养识;学气解能要特与的前质学力特点 塑 概儿、前,点造念;童性儿怎是的与气格童样什方结质、气培么法构、能质养?。。性力、幼格的性儿、概格的能念、 4.掌握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 力培养与塑造的方法;
能力与知识、技能概念的不同 能力与知识、技能相互关系
21
第二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二、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 行教育
(一)传统的气质类型 (一)成人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 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 (的二气)质根特据点基本生活活动模式划 分的气质类型
(二)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 儿童的不足之处
不不平灵灵衡强 弱活活型型 型性平性强 强 弱衡、、 、兴型不平 平奋注 坚 与平衡 衡占能 力 与意 持 上衡、 、优够,上易性 述、灵 不势经注述转差灵抑活灵受意情移活制活—强力况精—,型占—刺比相力情活—的优激较反旺绪泼安表势或集,盛平型静多现—繁中加、衡型—变相重,上爱,化反弱的知感冲善、型劳觉受动于思(动广性难自维抑、度高自制灵郁工大制,活型作动、)持作言久形语,成动说较作话准敏大确捷声等、有 抑制占优势 胆小拘谨、缺乏魄力、易生闷气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
• (一)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名词解释 • 《幼儿园工作规程》 • “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 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 1.体育目标 • 2.智育目标 • 3.德育目标 • 4.美育目标
公西华(前509~?)
• 子路(前542~前480)冉求(前522-前489)
(三)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
• 首先,把“体”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 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 保护学前儿童生命与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是 学前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 • 其次,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要求上, 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可能性。
•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 1.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与机能协调 发展 • 2.促进体能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基本活 动技能 • 3.培养积极情绪,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 4.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 • 5.进行安全教育,培养适应能力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
• • • • • • • 1.基本体操 (1)模仿操 (2)徒手操 (3)机械操 2.基本动作中练习 3.体育游戏 游戏是学前儿童阶段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同时游 戏也是我们体育教育最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
• 学前儿童体育自身的特点: • 第一,体育活动的生活化,贴近实际生活,容易 理解。选择题 • 第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趣味性强、活泼轻 快。 • 第三,动作技术简单化。 • 第四,体育活动的全面性,均衡性。 • 第五,运动负荷适宜性,“高密度、低强度”。 • 第六,体育游戏社会化。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
四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课件

社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文明礼貌习惯,让孩子学 会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成为有礼貌、有教养的社会 公民。
THANKS
感谢观看
同时,家长也要适时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增强孩子的
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学校教育建议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安全、舒适、有趣的教育环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 时,学校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前儿童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学校教育应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发 展。教师应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思维的发展
思维
是指个体对事物的思考和 推理过程,是认知活动的 高级阶段。
思维的发展
儿童的思维能力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从直 观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 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 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 题,促进其认知和智力发 展。
03
四学前儿童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社会媒体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媒体对学前儿童的人格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电视、网络等媒体内容可能传递出暴力 的、消极的信息,对学前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和社会应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监管和引导,以 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人格发展。
06
四学前儿童人格发展的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建议
0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教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畏惧、焦虑、自卑等不良人格特质。
同学关系的影响
学前儿童在学校的环境中与同龄人的交往也会对其人格发展产生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
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PPT课件

1.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 7.喜欢安静的环境。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
制。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很 难使我分心。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
32.别人总是说我闷闷不乐。 35.心里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7.学习、工作同样一段时间后,常比别
人更疲倦。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时间多。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能熟练做的工
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了以
后很难忘记。
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 性强,可塑性强,情绪兴奋性高,外向。因 而多血质的学生外表上活泼好动、不甘寂寞、 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情绪 情感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深但明显表露 在外面。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灵活性, 容易适应环境。
际动手干。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9.老师或他人讲授新知识、技术时,总
希望他讲得慢些,多重复几遍。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 另一件事上去。
45.认为墨守陈规比冒风险强些。 49.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一贯的态度。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
行动缓慢。
善于表现自己
别人只有了解你,才能理解你!
☆个性、经历、特长 ☆兴趣爱好 ☆欣赏的人、厌恶的人 ☆理想、目标 ☆人生格言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参照我国学制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前儿童是指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
其中幼儿阶段是指____的儿童。
A.4-6岁B.3-6岁C.受精卵形成到3岁2.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会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____发展三大领域。
A.情感和社会性B.游戏C.感知觉D.道德3.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____A.成人的翻版B.环境的产物C.有自己特点的成长中的个体D.“小型成人”4.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____。
A.十九世纪末期B.中世纪C.中世纪以前D.上世纪六十年代5.____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A.法国思想家卢梭B.英国哲学家洛克D.达尔文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____《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A.普莱尔B.弗洛伊德C.皮亚杰D.华生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____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____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____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A.皮亚杰、埃里克森、华生B.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D.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8.强调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遵循自然界的“秩序”的是____。
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B.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英国哲学家洛克D.法国思想家卢梭9.认为儿童是“高贵的野蛮人”,他们生来就被赋于了一套有序、健康成长的普遍进程表的是____。
A.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英国哲学家洛克D.法国思想家卢梭10.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开始观察、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的形式出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是____。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四章课件

A 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B “规范性”原则
C 因材施教的原则 D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 格”这一目标范畴属于()(1分)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4、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 使每个人得到平均发展 B 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实践
C 每个人得到同样的发展 D 每门功课得高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名词解释:学前儿童美育(4分)、学前儿童体育、学前教育 目标 简答:1简述儿童智育的内容(6分) 2 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 论述:结合实例,谈谈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 题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过程最初阶段的特征是() A 能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 B 有意识地感受美,表达美 C 有意识地创造美 D 对美的现象无意识地反映
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身心特征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同时,也存 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应该说,每个幼儿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根据 每个学前儿童的潜能助其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也就 是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 3 )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使儿童的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 的充分展现,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1、概念: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并结合阳光、空气、水 等自然因素进行的锻炼,着重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 规律,最终实现身体、心理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不同于大众体育。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1)生活化;(2)趣味性;(3)动作技术简单化;(4) 全面性;(5)运动负荷适宜性,做到“高密度,低强度”; (6)体育游戏社会化。
学前儿童德育的实施原则(选择)
1、“规范”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创设良好的环境、树立正面的榜样、以鼓 励表扬为主)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进而宏观把握学前儿童人格的基本知识。
2、熟悉学前儿童人格的主要结构,即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组成成分。
3、掌握塑造学前儿童人格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进而在实践中运用。
技能目标1、辨别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前儿童进行相应的教育。
2、掌握并灵活运用学前儿童性格的塑造方法和途径。
3、把握培养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关键点和培养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气质:指个体对环境事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的特征,包括活动水平、易怒性、恐惧性和社交性等方面影响气质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一)传统的“四类型说”这个类型说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认为人类气质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1、多血质特点:比较外倾,善于交际,比较有精力,灵活性比较高比较变通,情感易于变化且不持久,适应能力比较强,也容易接纳来自外界的环境因素,可塑性最大,兴趣比较广泛,办事效率高,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耐心。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2、胆汁质特点:比较外倾,但相对比较刻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占主要优势,反应速度虽然快但不够灵活,情绪容易激动、不容易遏制;但持续时间不长,行为比较敏捷,客服困难时意志力比较强,但注意力容易起伏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3、黏液质特点:比较沉稳、镇静、有耐心,自制力也比较强;但比较刻板,能够埋头苦干,但不容易适应,也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比较内倾,情绪兴奋性较弱,反应速度比较缓慢。
粘液质: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特点:比较内倾,反应速度比较缓慢,多愁善感,不善交际,尤其不善于与陌生人交往,对消极事情比较不安,并且难以安静,不容易接受外界的环境刺激,但感情比较细腻、隐晦。
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1、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巴甫洛夫认为这是这是最理想的气质类型,兴奋和抑制都很强,强度相当,并且两者容易转换。
表现:较外向,活泼,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好(多血质)2、强而不平衡型(兴奋型)这种类型的个体兴奋优于抑制过程,比较容易形成条件反射,而且不容易消退,特别容易兴奋,而且不容易控制和遏制表现:较外向,易冲动,急躁,直率,热情(胆汁质)3、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兴奋和抑制都较强,不易转化,一旦形成条件反射很难改变,比较稳定表现:较安静、内向,注意力较稳定,善于忍耐其他小朋友的要求,对环境适应相对慢(黏液质)4、弱型(抑制型)兴奋和抑制都非常弱,很难形成条件反射表现:孤僻、内向,胆子较小,不易适应环境(抑郁质)(三)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1、容易型这种类型的婴儿生活比较有规律,吃、喝、睡等都比较固定,容易适应环境,对陌生人适应得比较快,比较受到大人最多的关爱。
2、困难型这类婴儿爱哭闹,常烦躁,爱发脾气,很难安抚下来,在吃、喝、睡等方面没有规律,对新鲜事物接受得比较慢3、迟缓性这种类型的孩子较慢性子,情绪较消极,行为反应强度很弱,不愿面对新鲜的事物,对外界环境适应和反应得较慢。
(四)巴斯的活动特质说1、活泼型这类婴儿在儿童期表现为坐不住、爱活动,到青年期表现为精力充沛、有事业心、活动能力强、竞争心强等2、情绪型这类婴儿经常会表现出焦虑、恐惧、愤怒、悲伤等情绪反应3、社交型这种类型婴儿常喜欢与不同人接触,不喜欢独处,能够积极地进行社交,喜欢与人分享他们的玩具。
4、冲动型这种类型的婴儿的突出表现就是比较冲动,他们的情绪、行为缺乏控制,并且不够稳定、变化多端、比较冲动。
他们的行为反应产生得比较快、转换和消失都比较快。
(五)布雷泽尔顿的气质类型说布雷泽尔顿比较关注婴儿一出生时的气质差异,他根据婴儿生理机能的规律性、活动水平等指标,把新生儿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活泼型这类婴儿对外界的求知欲较强,好动,易哭闹2、安静型这类婴儿表现得很安静,动作比较柔和缓慢,不易大哭大闹。
3、一般型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这类是介于活泼型和安静型中间。
小结:关于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说还有很多,以上阐述了主要的几种,学前儿童一般都不是单一的气质类型,我们不要轻易给他们的气质类型下结论,以免造成投射性的认同另外我们要根据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相应的教育,例如,多血质的学前儿童缺乏耐心,要发扬他们的优点,弥补他们的不足之处。
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二、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一)稳定性气质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帕特森的研究),它受到遗传的影响。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气质的稳定性。
(二)可塑性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塑造的。
例如,一个男孩神经活动的类型属于“强、平衡、灵活”型,但却很畏缩、缺乏动力,原来他长期处于压抑的生活环境下,条件反射掩盖了原有的神经活动类型。
第二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一、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一)学前儿童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不同;态度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方面的特点。
由以下三方面组成: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集体主义、同情心、诚实、正直等);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勤劳、有责任心、认真、创新性等);对自己的态度(谦虚、自信等)。
学前儿童具体表现在合群性上的差异和对学习、生活的好奇、好问、好模仿方面。
1、合群性在儿童与伙伴的关系方面,可以看出明显的区别,如有的孩子比较随和,富于同情心,看到小伙伴哭了会主动上前安慰,发生争执时,较容易让步。
而另一些孩子存在明显的攻击行为。
2、好奇、好问学前儿童的典型特点就是对学习和生活充满好奇。
他们的好奇心主要体现在探索行为和提问题上,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探个究竟。
3、好模仿好模仿也是学前儿童对待学习生活的典型特点。
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喜欢像成人那样做事,有时会特别喜欢穿上大人的衣服等。
(二)学前儿童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1、独立性独立性是婴儿期发展较快的一种性格特征,独立性的表现大约在2~3岁变得明显。
独立性强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很多事情,而有些孩子离不开妈妈,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
2、坚持性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决定他们有着共同的典型特点,就是“没长性”,他们很难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及时他们答应家长要做完,可是也会半途而废。
3、自制力3~4岁的儿童自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主要受成人控制;4~5岁时自我控制转变的时期,主要表现为见实行和自制力;5~7岁孩子的自主性、独立型的等不断增加。
4、果断性学前儿童在面对困难的情况下就体现出了果断性差异,有的幼儿遇到困难时能够当机立断,表现的非常果断,有的则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三)学前儿童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人受情绪影响的程度和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
由以下四方面组成:①情绪的强度;②情绪的稳定性;③情绪的持久性;④主动心境。
1、活泼性有的儿童活泼好动,手脚不停,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且精力充沛;而有的儿童则好静,喜欢做安静的游戏,一个人看书或看电视等。
2、控制性学前儿童在情绪的强度上会表现出差异来,有的儿童情绪体验比较微弱,有的则比较强烈,难以用意志控制。
3、持久性学前儿童受情绪影响时间长度不同,有的儿童遇到愉快的事情当时很高兴,事后能很快地恢复到平静状态,有的儿童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4、稳定性学前儿童情绪起伏波动的程度不同,有的取得一点成绩就会高兴不已,而遭受一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而有的儿童无论遭受挫折还是取得成绩,他们的情绪都比较平静。
(四)学前儿童性格的理智特征理智特征是指他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方面的特点与风格。
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感知(观察的主动性、目的性、快速性及精确性);②想像(想像的主动性和大胆性);③记忆(记忆的主动性和自信程度);④思维。
1、易受暗示性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很低,具有明显的易受暗示的特点,他们常常随着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2、创造性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极具创造性。
儿童创造力发展得较晚,一般到了幼儿晚期才会萌芽或表现出来,这种创造能力明显地表现在绘画中。
二、学前儿童的性格塑造1、发挥家长作用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2、树立成人的榜样作用3、利用游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4、培养学前儿童正性的情绪5、家园共育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6、在集体生活和实践中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7、利用挫折教育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
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1)1岁前,婴儿没有自我,连自己的身体部位都不认识,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啃自己的手、脚,因为他们不知道那是自己。
(2)1岁以后,他们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能用词来标志身体的各部位,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但是这些和其他客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一种信号而已。
(3)2~3岁,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成人的指导,他们会说“我”这个代词,标志着他们自我意识的真正形成。
他们能将自己与客体分开了。
(4)4岁到5岁期间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
(5)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3~4岁之间;自我体验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4周岁左右;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4~5岁期间。
一、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一)自我认知的成分1、自我观察自我观察就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进行观察。
自我既是观察的主体,同时也是观察的客体。
2、自我分析人把从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自己个性品质中的本质特点,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
3、自我评价自我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就是对自我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对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第二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第三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第四;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第五,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为标准进行评价。
(二)自我认知的内容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2、对自己动作的认识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二、学前儿童的自我体验学前儿童的自我体验指的是他们对自我的情感方面能够有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