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
敲定
将初步形成我区医疗卫生服务品牌(图)
白云时事讯(张苑云通讯员/蔡景浩)我区“1358”的发展“蓝图”已在逐步展开,医疗卫生事业要如何之相适应?《白云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敲定,对于我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笔者从中了解到,到2020年,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格局科学合理,积极引进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入驻,初步形成我区医疗卫生服务品牌,与“1358”发展思路和广州现代化中心城区相匹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发展我区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升我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A.引进优质资源,构建我区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
笔者从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任务部分看到,我区将实施优质资源引进工程,从纵向分片区建设医疗联合体、横向整合资源打造专科联盟品牌两方面,解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的难题。
一方面,我区将紧扣“1358”发展思路,对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现代化中心城区,从服务空间上将全区分为东中西3个片区,分别引进省、市三级甲等医院牵头建设医疗集群,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中北部覆盖延伸,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激发医疗市场活力,构建我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格局。
其中,东部片区建设南方医院医疗联盟,将依托东部地区南方医院的品牌效应和技术优势,委托其管理太和人民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并以其为核心逐步向东部北侧扩展,吸纳区第三人民医院、钟落潭镇卫生院、太和镇卫生院和京溪、同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医疗联盟当中。
中部片区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长廊,其南侧将发挥好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的引领作用;北侧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医院、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合作,将区中医医院建设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快其三级甲等医院创建进度。
届时,中部片区将形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南北双核呼应格局。
而西部片区则构建城乡医共体,将引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搭建西部片区城乡医共体,依次分农村地区和城区两部分推进,先农村地区由区第二人民医院牵头,整合江高镇卫生院及属地村卫生站建设农村地区医共体;再城区地区加强同德、松洲、金沙、石井、石门、白云湖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合;然后引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龙头,发挥其百年知名医院品牌作用,建设西部地区医共体。
另一方面,我区将引进省市高水平医院的优势科室与区属医疗机构共建特色专科联盟,从服务功能上整合专科资源,在急救、妇儿、康复等领域精准施策,高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例如,将依托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救技术优势,推广基层胸痛中心专科联盟,在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等4个基层胸痛中心试点基础上,将区属公立120单位(急救网络单位)全部创建为国家或广东省基层胸痛中心单位,将其做成我区的急救品牌。
还将与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合作,建设起脑卒中专科联盟、妇产儿科专科联盟、康复治疗专科联盟和岭南肺病医疗专科联盟等。
B.创优质建高地,逐步增强我区医疗内生发展动力
笔者从中了解到,我区将实施内生动力增强工程和人才队伍提升工程,通过创优质、建高地,逐步增强我区医疗内生发展动力,对标广州市医疗卫生高地建设要求,力争建设区属的三级甲等医院。
我区将从力补卫生基础建设短板入手,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院,提升我区医疗辐射能力,实现我区医疗资源提质增量。
到2020年,除石井人民医院调整为二级职业病防治专科医院外,其他6所区属公立医院均定为三级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申报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今年,完成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一期住院楼、区第三人民医院穗和楼、区中医医院新住院楼等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2020年,完成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围绕白云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积
极与市卫生计生委对接,建设配套高端民营医院。
我区将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全力推动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依托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白云区急救医疗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和院前急救转运中心,形成区级医疗中心。
筹建阶段将以区人民医院沙河院区作为基础进行人才储备、学科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积累,通过柔性人才管理措施引进境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待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开业后,区人民医院沙河院区转型为专科医院。
同时,我区将按“一院一策”发展策略推进区属公立医院专科建设,形成医院的特色与品牌,到2020年,7所区属公立医院创建成一批市级以上的重点专科。
将结合区属公立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建设至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今年引进中山大学中西医研究所落户区中医医院,到2020年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申报省级科研课题立项12个、市级17个、区级51个,提升区属公立医院科研能力。
还将用三年时间彻底改善我区公立医疗机构的整体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则是另一个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切入点。
三年内,我区将面向全国引进30名医学领军人才、医学重点人才、医院高级综合管理人才等高层次卫生人才,并推荐其参评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
我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参照《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培养项目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我区计划三年内全区公开招聘本科以上学历医务人才300名,包括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100人、其他医务人员150人等。
保障创优质、建高地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力量。
C.强基础固根本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笔者还在三年行动计划中了解到,我区将实施保基本强基层工程和健康白云智慧工程,通过强基础、固根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目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待完善,将用三年时间,城区重点推进一街道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增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并创建2所全国优质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全国社区营
养门诊示范中心。
与此同时,不断增强农村地区最网底的村卫生站服务能力,着力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加强农村卫生站网底建设,促进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落实人和镇在建项目的医疗卫生公建配套开设人和镇卫生院分院。
推进驻镇区属公立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组建农村地区医共体,并由镇卫生院统筹管理辖内村卫生站,探索采用政府雇员方式落实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我区作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要持续巩固成效。
用三年时间,将推动区属公立医院全部创建成为全国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辅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建设一轴双核多点的中医长廊,形成我区中医药服务特色品牌。
此外,到2020年,我区重点人群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建设“一站式”婚检服务中心,2020年我区婚检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建设成为职业病健康检查机构,床位数增加至300张;2020年前,我区将强化卫生监督下沉镇街力度等。
另一方面,我区将通过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其中,将对接智慧白云顶层设计要求,开展智慧医疗建设,今年完成卫生信息系统迁移至区的政务云,完成医疗HIS系统和健康档案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设,到2020年电子建档率达到90%以上,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白云健康云平台。
与时俱进,我区将建设智慧医疗,实现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功能,促进医联体内检查结果互认,并借力广东省“登峰计划”重点医院南方医院,以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为试点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应用互联网技术为群众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还将建立医共体信息平台,采用移动终端将家庭医生签约包延伸至村卫生站服务基层群众。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格局科学合理,白云区医疗卫生服务品牌初步形
成,与“1358”发展思路和广州现代化中心城区相匹配。
(一)居民健康目标:到2020年,全区人均预期寿命82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10万和3‰以下,达到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二)卫生资源配置目标:到2020年,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7张以上,千人医生数达到3.6名,千人公共卫生人员数1名,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名。
万人精神专科病床达到2.8张,十万人精神科医生数达到3.8名。
每千活产儿产科医生8.5名,每千常住儿童儿科医生达到1.3名。
常住人口卫生资源配置等主要指标达到广州市中上水平。
(三)医疗费用控制目标:到2020年,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不含中医药饮片)占医疗收入比重控制在27%以下,公立医院技术劳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提升至40%以上,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卫生材料控制在15元以下。
(四)分级诊疗数据目标: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不低于4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的村卫生站占比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