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0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案例

南京市中山小学熊晓颖

总体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课前调查:

1、目的:(1)通过课前调查,使教师进一步掌握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把握教学

重难点,学习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思路,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通过课前调查,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空间观

念和感知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对象:依据目的,课前调查的对象为两方面。

一是教学者——教师,二是教学主体——学生。

3、内容:(1)教师的课前调查

2)学生的课前调查

4、分析:通过课前调查,使教师认识到“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笔者通过让学生做2个实验强调体积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橡皮、文具盒、书包的大小,来说明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从而引入“体积”概念。教师再通过两个长方体大小的比较,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具、模型、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对这些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明晰的表象。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操作明确“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本节课设计的练习在学生理解体积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实际认识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知识,为下面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作准备。

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很多学生在课前调查中要求通过自己动手作实验和自己动手作“体积单位”来自学本节课。教师也顺应学生的要求,例如让学生讲故事导入,设计了实验内容和自学内容。以开放的课堂形式,极大地解放了学生手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

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

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2、

3、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认识“体积”的含义。掌握“体积单位”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计量出物体的体积数。

四、教学准备:

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五、教学策略:

1、

2、

3、

4、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法和自学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导入:

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二)揭题:

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三)新授: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六、教学过程:

第3/7页

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占空间]{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

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

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小组学

习、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火柴盒、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生齐读。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

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火柴盒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

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

第二个实验,让学生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

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