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复习

突发事件(emergency events):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vents):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

1. 范围为一个社区(居委会、自然村)或以上

2. 伤亡人数较多或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3. 如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事态可能进一步扩大

4. 需要政府协调多个部门参与,统一调配社会整体资源

5. 必须动员公众群策、群防、群控,需要启动应急措施或预案

三、突发事件造成的公共卫生问题

①生态环境破坏②水源污染③ 食品污染④媒介生物滋生⑤传染病流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概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

1. 突发性:突然发生,很难事先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2. 准备和预防的困难性:突发性导致人们难以最适当的方法进行准备

3. 表现呈多样性:因素的多样性导致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4. 处置和结局的复杂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导致处理和结局的复杂性

5. 群体性

6. 后果的严重性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

1. 潜伏期(前兆期或酝酿期)——预防与应急准备的关键时期

2. 暴发期(事件发生期)——要求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控制并防止蔓延

3. 处理期(事件控制期)——隔离病人、宰杀病畜、封锁疫源地、消毒等

4. 恢复期(事件平息期)——尽快让事件发生或波及地区恢复正常秩序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1. 重大传染病疫情: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

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2. 群体不明原因疾病: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的、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多位患者,且病

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原因的疾病

3.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4.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指在瞬间或较短时间内大量非正常排放或泄漏剧毒或污染环境的物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恶性环境污染事件

特点: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污染物不明

类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件、爆炸污染事件、剧毒农村污染事件、溢油污染事件、放射性污染事件、废水非正常排放污染

事件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般(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种类

重大传染病风险评估、食物中毒风险评估、急性化学性物质暴露风险评估、大型活动风险评估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内容

主要内容: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确定当地政府、社会和群众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具体内容:事件的类型和性质、发展趋势分析、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防控措施效果评价、事件分级和启动响应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过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指流行病学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中的应用,包括判定事件性质、分析事件发生的

原因和危险因素、识别高危人群,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评价控制效果等

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①查明原因②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暴发或流行③提高疾病的监测能力

二、暴发调查

疾病暴发:是指在某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异常增多性质相同的病例,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病例迅

速减少。特点: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最大潜伏期内、起因不明且发展迅速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确定高危人群和提供病因线索,建立病因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检验病因假设、研究疾病的自然史、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验证病因假设、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暴发调查的步骤:

1. 准备和组织:区域的确定和划分、人员的选择、技术支持、物资准备与后勤保障、实验室支持

2. 核实诊断:通过检查病例、查阅病史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来核实诊断

3. 确定暴发的存在: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比较;及时向事发单位的相关人员了解情况;派遣公共卫生医师进行现

场访问,根据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暴发信息的确凿性

4. 病例定义: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现场调查中病例定义应包括的信息:①流行病学信息(三间分

布)②临床信息(症状、体征、临床检查和治疗效果等)③实验室信息(抗原抗体检测、病

原分离等)

5. 病例发现与核实:多途径发现病例——询问医师、入户调查、血清学检查等;利用现有的疾病监测系统搜索病例;建立

主动监测系统,提高发现病例的能力

6. 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

①时间分布

点源传播: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点源传播估计暴露时间的方法:首例病例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病例高峰向前

推一个平均潜伏期,末例病例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持续同源传播:流行曲线快速上升,达到发病高峰后出现一个平台期;如果消除传染源,则曲线快速下降,如果传

染源自动损耗,则曲线缓慢下降

人传人模式:开始阶段病例数较少;在暴发初始阶段每代病例之间间隔时间相等(一个平均潜伏期),具有明显的

周期性;发病高峰过后,由于易感人群的减少可导致曲线快速下降

②地区分布——居住地、工作场所、学校等

③人群分布——人口学特征

7. 建立假设及验证假设: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8. 完善现场调查:用多种方法调查高危人群,以期发现更多的病例,并力求发现准确、真实的受累人群

9. 实施控制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控制措施,以排除暴露源,减少人群暴露机会或防止进一步暴露,及时保护高危人群;

确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

10. 总结报告: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三、暴发调查应注意的问题:调查与控制同步进行、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伦理道德问题、广泛合作、媒体沟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报告

(一) 信息收集与报告:实行卫生应急信息日报告制度

(二) 信息报告范围与标准

二、现场卫生学评价

三、传染病防控:病人隔离与疫区划分、疫源地消毒、病媒生物控制、个人防护

-病人隔离与疫区划分

1.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2.对于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处置的乙类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必须隔离观察

3.其他传染病的接触者应根据与病人的接触程度,确定直接接触者,并对其进行健康隔离或随访观察

4.在疫情发生地,应根据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划定疫点、疫区,必要时依法报请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管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