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

合集下载

血液学检验33第七章-第2节-血小板的检验

血液学检验33第七章-第2节-血小板的检验

1.是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指标之一 2.是ITP观察疗效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3.有助于研究其他疾病的免疫机制 【应用评价】 1.方法学
2.自身抗体的类型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六、血小板生存时间
【实验原理】根据观察单次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后血 小板TXB2和MDA生成量的恢复曲线可以反映血小板 的生存时间。可用ELISA或RIA测定TXB2或MDA的含 量。 【参考区间】TXB2法 7.6~12d,MDA法 9~12d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六、血小板生存时间
【临床意义】PST缩短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性疾病 、 血小板消耗过多性疾病、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应用评价】PST测定主要有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 核素两类方法。放射性核素法测定的准确度较高; TXB2或MDA测定的非放射性核素法可避免使用放射性 核素,操作简便。
第 第一 七章 章 造 血血栓及与造止血血调疾控病 检验技术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单击目此录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血小板黏附试验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 三、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四、血小板活化分析 五、血小板自身抗体 六、血小板生存时间 七、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七单、击血小此板处第编3因辑子母有版效标性测题定样(式PF3 )
【实验原理】将健康人和患者的富含血小板血(PRP) 和乏血小板血浆(PPP)交叉混合,以白陶土激活 FⅫ,加钙离子后测定混合血浆的凝固时间,比较各 组血浆凝固时间的差异,从而判断PF3是否有缺陷。 【参考区间】受检者与健康人PRP、PPP交叉混合的 凝固时间延长<5s 。
第二节 血小板检验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

血小板输注无效-抗体检测与供者选择

血小板输注无效-抗体检测与供者选择

血小板输注无效:抗体检测与供者选择作者:周晓华王明元徐惠新【关键词】血小板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血小板(platelet,PLT)的使用日益广泛。

但是,随着大量使用血小板的情况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大问题,即反复输血者可能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输血小板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

一般情况下,把监控血小板输注结果常用的公式,即校正计数增值(CCI)和血小板回收率作为判别依据,当输注后1h CCI<7.5和20h CCI<4.5或1h回收率<20%,则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有非同种免疫因素和同种免疫因素,非同种免疫因素包括血小板质量、发热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骨髓移植、脾肿大等因素,另一方面,血小板上由于存在血小板相关抗原,主要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即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

目前,HPA被国际正式命名的有22个抗原,其中12个抗原被列入6个遗传系统,分别命名为HPA-1~5和HPA-15。

这些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可导致RPT的发生。

研究证实血小板相关抗体中79.9%为HLA抗体,HLA抗体与血小板抗体共存占17.6%,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占2.7% [1]。

国外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防、处理、抗体实验评估及应用有相当多的讨论[2~4]。

血小板相关抗体常出现在血小板输注6次以上的患者中,有报道称反复大量的输注血小板可导致50%左右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

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NAIT)也不时有病例报道,其主要因素是人类PLT抗原抗体反应,但Saito [5]却发现了1年中3例HLA抗体引起的NAIT。

血小板无效输注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血小板无效输注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血小板无效输注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 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或多次接受足够剂量的随机供者来源的ABO 血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增加。

PTR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输血依赖患者的常见现象,其总体发生率为5%~ 34%,可导致患者血小板需求和出血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患者总体生存。

目前国内外对于PTR的诊疗尚无指南及共识,在参考国内外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后制定本共识,旨在为PTR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PTR病因主要包括非免疫因素和免疫因素两大类,其中非免疫因素占PTR的80%~90%,免疫因素占10%~20%。

(一)非免疫因素非免疫因素导致PTR主要通过血小板消耗及破坏增加引起血小板减少,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发热:发热是PTR的危险因素之一,发热患者体内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等致热源水平增加,进而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

2.感染: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免疫刺激作用、内毒素直接损害、网状内皮系统捕获等可导致血小板激活和消耗增加。

另外,巨核细胞分化和成熟也会受到影响。

3.血栓:血小板沉积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活化和消耗增加,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以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微血栓形成和出血为主要特征。

该过程中血小板激活并消耗,继发出血者,血小板丢失增加,共同导致P TR。

5.出血:大量出血增加血小板消耗,且随后的紧急扩容可引起血液相对稀释,是导致PTR的原因之一。

6.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急性和慢性GVHD患者除存在微血管病变外,血循环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也可增加,导致血小板在循环中清除的速度加快。

7.药物: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化疗药物)。

血小板抗体筛查对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分析

血小板抗体筛查对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分析

血小板抗体筛查对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背景血小板输注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关键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些患者在接受血小板输注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反应或无效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患者造成危害。

血小板抗体是一种可能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因此对血小板抗体进行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血小板抗体筛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从而判断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前,血小板抗体筛查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同的筛查方法可能会对临床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对血小板抗体筛查的方法、临床血小板输注的意义以及血小板抗体筛查对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决策依据,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对临床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

血小板输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和手术后出血等情况,由于受体的变异性和抗体的产生,血小板输注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通过血小板抗体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体内的抗体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供血者和血小板制品,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成功率和疗效。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血小板输注方案,减少输注失败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通过深入研究血小板抗体筛查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和影响,为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正文2.1 血小板抗体筛查的方法血小板抗体筛查是通过检测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来确定是否存在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血小板增敏症。

目前主要的血小板抗体筛查方法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gG)、抗人球蛋白G试验(IgGsubclas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 blotting 等。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将待测血浆与已知具有抗体活性的抗人球蛋白进行反应,观察形成的聚集或凝集现象来判断是否存在抗体。

五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

五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

磊铆戈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5届)五种血小扳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Compalativcstudiesbyfivemethodsandmodificadveapplicalion011dctcctionofplateletantibodies周晓华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捌名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鱼——垂——堂—一研究方向血液免症论文提交日期2005年10月五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第一部分2.1标本制备实验中所需血小板悬液采用本单位多人份O型献血员机采血小板,经TEN洗涤两次后备用;患者标本及对照标本分离取血浆。

2.2MASPAT法检测MASPAT法也即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实验,其操作如下:调整血小板悬液为不低于O.14×108/L。

向微孔中加入50ul血小板悬液,1000rpm离心5min。

用PBS洗涤6次,每次洗涤时旋转并轻摇微孔板。

加入2滴LISS试剂,再加入50川被检血浆,轻摇10sec,37。

C孵育30min。

用PBS洗涤6次,立即加50lalMASPAT抗人IgG,并加入1滴指示细胞,轻轻震荡,1000rpm离心5min看结果。

如果指示红细胞聚集在微孔中部,表示阴性结果,如果指示红细胞结合到血小板层上,表示阳性结果。

见图1.2所示图1.2MASPAT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指示红细胞聚集在微孔中部,表示阴性结果,指示红细胞结合到血小板层上平铺散开,表示阳性结果。

)23456图2.2两种微柱凝胶法改良方法检Nnmd,板抗体效果比较图(1、2为阴性对照,3、4为改良方法I所得结果,5、6为改良方法II所得结果)结果微柱凝胶法的结果判读:如红细胞凝集在胶表面或凝胶中,则结果为阳性,如红细胞沉降于凝胶管底部,则结果为阴性;MASPAT法结果判读:如果指示红细胞聚集在微孔中部,表示阴性结果,如果指示红细胞结合到血小板层上,表示阳性结果。

微柱凝胶原检测法及两种改良方法与MASPAT法的结果比较见表2.1、表2.2。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对比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对比

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对比巴芳芳【摘要】目的:对比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前后的疗效。

方法回顾142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同型机采血小板,经不同的输注次数,患者间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方式无显著效果者,应做好早期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工作。

针对存在血小板抗体患者行交叉配型,可提高患者的输注疗效,防止反复输血,构成不必要的浪费。

%Objective Comparison of platelet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repeated blood transfu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ethods To review 142 cases of patients information.ResultsWith the type of machine adopt platelets by different number of infusion, the patient antibody positive rate between the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P<0.05. Conclusion Repeated blood transfusion patients, platelet transfusion wa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should do a good job early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platelet antibody in line cross over, can raise cura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infusion, prevent repeated blood transfusion, constitute unnecessary waste.【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25【总页数】2页(P126-127)【关键词】反复输血;血小板抗体检测;配型【作者】巴芳芳【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河南郑州 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随着血小板输注方式的不断推广使用,使得其逐渐成为了临床输血治疗各种因血小板数量减少引起地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临床应用

荧光法


极高 一般 >2h 荧光显微镜 或流式细胞仪
敏感性高 特异性不足
固相凝集法
√ √
高 较好 <1h 平板离心机,洗板机
血小板交叉配型应用最 为广泛的方法
03 固相法血小板检测
MASPAT试剂盒组成
MASPAT试剂盒 (K1360)
• 96孔板 (12 条 *8 孔) • 微孔上包被有血小板单克隆抗体 • MASPAT LISS液:10 ml • MASPAT 抗人 IgG: 6 ml • 阳性质控(混合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1 ml • 阴性质控(不含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1 ml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风险评估
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抗体是引起临床非溶血性发热输血不良反应的最主 要原因,尤其是有输血史、输血小板史、妊娠史、器官移植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患 者临床输血工作中,输血不良反应约70%. 文献报道输注红细胞为2-6%,输注血小板为20-30%,多次输血患者高达27-63%.
目的
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待输血小板的抗体,或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全血及血小板 的血液制品后产生血小板抗体,这些抗体能够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输血反应。
临床意义
只有经过血小板筛查和配型,输注与患者相合或基本相合的血小板,才能达到安全有效 输注血小板功效,另外血小板抗体筛查可协助诊断某些血小板减少症。
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抗体的检测对于预防和减少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 非常有意义。
05 血小板抗体检测应用(输血科) 血小板抗体阳性性别比较及发生NHTR比例
吴宇辰,徐笑红,叶宏宇,血小板抗体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影响,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
06 血小板抗体检测应用(输血科) 输血反应与血小板抗体关系

临床实验室血小板抗体类型

临床实验室血小板抗体类型

临床实验室血小板抗体类型血小板抗体是指人体内产生的针对血小板表面抗原的抗体,它对于血小板功能的调节及血小板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临床实验室通过检测血小板抗体类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一系列血液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阵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血小板抗体类型及其意义。

一、IgM型抗体IgM型抗体是最常见的血小板抗体类型之一。

它通常与免疫机制异常相关,包括免疫系统疾病、感染等。

在实验室中,通过抗人全血球血清抗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方法可以确定其存在。

血液检测结果显示IgM型抗体阳性,可能意味着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

临床医生通常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以确定治疗方案。

二、IgG型抗体IgG型抗体是另一常见的血小板抗体类型。

与IgM型不同,IgG型抗体对血小板产生的影响更为严重。

它可以绑定到血小板表面,并导致血小板破坏和血小板减少。

实验室检测IgG型抗体常采用抗人全血球血清抗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方法。

检测结果阳性提示血小板破坏增加,临床上可能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疾病。

根据抗体滴度的高低,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是一类特殊的血小板抗体。

它与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实验室检测抗磷脂抗体主要采用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磷脂抗体,可以协助诊断APS并评估疾病活动性。

抗磷脂抗体阳性还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等血栓性疾病相关,因此临床医生还需针对血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四、HS型抗体HS型抗体是一种罕见的血小板抗体类型,它与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等疾病相关。

HIT是一种因使用肝素类药物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血栓性疾病。

不同检测方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评价

不同检测方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评价

不同检测方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评价华江;潘扬【摘要】目的评价4种血小板(PLT)计数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筛选70例PLT计数不准确的标本,将其分为4组(小红细胞组,大血小板组,低值血小板组,血小板聚集组),分别用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荧光法(PLT-F)、显微镜法计数,PLT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样本的阻抗法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比较相关性差(r均<0.9);光学法、荧光法与参考方法相比相关性很高(r均>0.9);显微镜法与参考方法比较,计数低值PLT的相关性较差(r=0.744).结论阻抗法PLT计数对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低值血小板等样本计数不准确,可以用光学法,荧光法或显微镜法复检.【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5(033)001【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荧光法;阻抗法;光学法;显微镜法;CD41/CD61【作者】华江;潘扬【作者单位】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8;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当血小板(PLT)计数低于20×109/L时,可能有较严重的出血,是PLT输注的指征。

为保证作出正确、安全的临床决策,PLT计数不仅要精密度高,还要准确性好,对于低值PLT尤为重要[1]。

目前,大多数血液分析仪检测PLT多采用电阻抗原理,不能将PLT与小RBC、RBC碎片、白细胞碎片、细菌和真菌等“非PLT颗粒”分开,使PLT计数尤其是低值PLT计数结果不准确,给临床医生提供错误信息。

卫生部行业标准规定的PLT计数参考方法为荧光标记PLT特异抗体流式细胞术[2]。

目前常规应用的PLT计数方法有阻抗法、光学法、荧光法和显微镜法,本研究将这些方法PLT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比较,观察各种方法对于各种类型标本所得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XN-2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FACS CantoⅡ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CX31型双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新方法pptPowerPoictfp

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新方法pptPowerPoictfp

新一代血小板抗体测定?
致谢
1、 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和临床免疫输注医学研究所 (Giessen, 德国) Ines Socher , Cornelia Andrei-Selmer ,Tamam Bakchoul,Ulrich Sachs,Hartmut Kroll 2、剑桥大学和国家健康服务血液移植(英国)PrachiStafford, Cedric Ghevaert ,Willem Ouwehand3、血液研究所 ,(密尔沃, 基威斯康星, 美国) Peter Newman,Brian Boylan
人类血小板抗体的分析
动物模型? 抗体介导的血小板清除和相关 抑制因子的测定
以NOD/SCID 鼠作为
模型进行人类血小板抗体的研究
在NOD/SCID 鼠体内循环期间人类血小板存活的动力学
FNAIT
的病理机制
问题
我们如何改进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呢?
以稳定的细胞系为来源的DNA产品和血小板同种抗原
基因分型,来自于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的表型的献血者的B淋巴细胞系抗体鉴定,转染的CHO细胞稳定表达的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
以B淋巴细胞系作为来源获得标准DNA
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基因分型的
B淋巴细胞系
ISTH/ISBT血小板基因型鉴定实验室
抗HPA-1a 水平和NAIT严重程度
之间的关系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血小板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

血小板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

血小板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血小板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

你说这血小板抗体啊,就像是身体里的小调皮鬼,得把它们给找出来才行呢!
先来说说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吧,这就好比是个超级侦探,能把那些隐藏的血小板抗体给揪出来。

它通过一些巧妙的反应和检测,让抗体无处可逃。

你想想,就像是在一个大迷宫里,这个试验就是那个能找到正确路径的指南。

还有这固相红细胞吸附试验呢,它就像是个精准的捕捉器。

血小板抗体一旦出现,它就能紧紧抓住,绝不放手。

就好像是个厉害的猎人,等着猎物上钩呢。

淋巴细胞毒试验也不能小瞧呀!它能像个敏锐的检察官一样,仔细检查每一个可能有问题的地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血小板抗体。

这可真是厉害得很呢!
流式细胞术呢,就像是个高科技的扫描仪,快速又准确地扫描着,把那些血小板抗体都给识别出来。

它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呀!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检测方法,那得有多麻烦呀!医生们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但有了这些方法,就像是点亮了一盏盏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你说这些检测方法是不是很重要?它们就像是身体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我们得感谢那些发明和完善这些方法的科学家们,是他们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些血小板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它们可是在背后默默为我们的健康努力着呢!这就是关于血小板抗体常用检测方法的事儿,咱可得记住啦!。

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及配型应用与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及配型应用与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95期203投稿邮箱:zuixinyixue@·医学检验·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及配型应用与血小板输注的疗效窦广刚(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 检验科,江苏 苏州 215000)0 引言血小板输注是当前临床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或者血液性疾病放化疗的重要支持治疗方法,Rh 血型以及ABO 血型同型输注是当前临床常用的血小板输注制品,但是部分患者在骨髓移植、妊娠、输血之后,会产生HPA (人类血小板抗原)、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1]。

临床有研究表明:将近30-70%的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在接受多次输血之后,会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紫癜等,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颅内出血等,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2]。

由此可知,对于血小板输注患者在输注之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配合性血小板输注,对于提升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的200例输注血小板治疗者,回顾性分析上述病例临床资料,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纳入该时间段内本院接受的200例输注血小板治疗者,将无输血史100例作为甲组,有输血史100例作为乙组。

甲组女性、男性病例数之比分别是42:58,年龄在3-74岁,平均(38.52±6.25)岁。

乙组女性、男性病例数之比分别是44:56,年龄在4-73岁,平均(38.49±6.21)岁。

一般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仪器、试剂:TD5 台式低速离心机、血球计数仪(型号:BC6900;生产企业: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试剂均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血小板抗体检测:①制备血小板悬液:对冻干血小板稀释处理之后,即可直接使用,浓度在50-150×109,贮于塑料容器中,在20-25℃环境下保存8 h 待检。

五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

五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

磊铆戈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5届)五种血小扳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Compalativcstudiesbyfivemethodsandmodificadveapplicalion011dctcctionofplateletantibodies周晓华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捌名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鱼——垂——堂—一研究方向血液免症论文提交日期2005年10月五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优化第一部分2.1标本制备实验中所需血小板悬液采用本单位多人份O型献血员机采血小板,经TEN洗涤两次后备用;患者标本及对照标本分离取血浆。

2.2MASPAT法检测MASPAT法也即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实验,其操作如下:调整血小板悬液为不低于O.14×108/L。

向微孔中加入50ul血小板悬液,1000rpm离心5min。

用PBS洗涤6次,每次洗涤时旋转并轻摇微孔板。

加入2滴LISS试剂,再加入50川被检血浆,轻摇10sec,37。

C孵育30min。

用PBS洗涤6次,立即加50lalMASPAT抗人IgG,并加入1滴指示细胞,轻轻震荡,1000rpm离心5min看结果。

如果指示红细胞聚集在微孔中部,表示阴性结果,如果指示红细胞结合到血小板层上,表示阳性结果。

见图1.2所示图1.2MASPAT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指示红细胞聚集在微孔中部,表示阴性结果,指示红细胞结合到血小板层上平铺散开,表示阳性结果。

)23456图2.2两种微柱凝胶法改良方法检Nnmd,板抗体效果比较图(1、2为阴性对照,3、4为改良方法I所得结果,5、6为改良方法II所得结果)结果微柱凝胶法的结果判读:如红细胞凝集在胶表面或凝胶中,则结果为阳性,如红细胞沉降于凝胶管底部,则结果为阴性;MASPAT法结果判读:如果指示红细胞聚集在微孔中部,表示阴性结果,如果指示红细胞结合到血小板层上,表示阳性结果。

微柱凝胶原检测法及两种改良方法与MASPAT法的结果比较见表2.1、表2.2。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陈伟;涂慧英;李月【摘要】目的:观察鞘流电阻抗、荧光染色与手工计数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之间的差异。

方法收集血小板高值(>500×109/L)85例、中值(100×109/L~300×109/L)211例、低值(<50×109/L)161例,分别在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CBC+DIFF 模式(鞘流电阻抗法)及 CBC+RET(荧光染色法)下计数血小板,同时使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进行传统的血小板手工计数,比较3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结果观察所有标本在 CBC+DIFF 模式下,血小板直方图以及相关的仪器报警,阳性者手工推片,染色镜检血小板形态。

结论鞘流电阻抗法对低值和高值血小板的识别能力不如荧光染色法及手工计数,必要时需用荧光染色法或手工法复检,血小板的直方图以及相关的仪器报警阳性时,应推片镜检血小板形态。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5(000)026【总页数】3页(P3677-3679)【关键词】血小板;血细胞分析仪;鞘流电阻抗法;荧光染色法;草酸铵稀释法【作者】陈伟;涂慧英;李月【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400010;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检验科 4083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发展较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仪器法具有快速、便捷、可检测参数多、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显微镜手工计数法的操作繁琐、耗时等缺点,一直备受临床关注,是目前常规筛检血小板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仪器检测血小板的原理不同,临床血小板计数工作中抗干扰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尤其是现在临床上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日益增多,但输注血小板价格高,且存在免疫学输血反应和感染的风险,鉴于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检验科提供一个准确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浅谈血小板的检验项目方法及应用

浅谈血小板的检验项目方法及应用

士垦匡药整由2Q Q!生!旦箜§墨笺!§塑Q逝4£Q££bi堕§M!也!i n£,△M g坚12Q Q8,些鱼,奠Q:!§浅谈血小板的检验项目方法及应用谭海燕414【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的检验项目方法及应用;方法根据资料列举血小板的检验项目、方法、临床应用。

结果血小板的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出凝血疾病的病因检测,除应注意常规的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检测外还应重视新指标的检查,某些新的检测指标更有科于出凝血疾病的病凼检测。

【关键词】血小板;枪验;血液;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正常血循环中血小板在静息状态下呈双凸碟形,由细胞膜包裹着含少量颗粒的物质,平均直径2.4pm,平均容积7.2n,寿命7d~10d。

1血小板数量检查1.1目测计数法将血液用适当的稀释液作一定量稀释,混匀后充入计数池内,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血小板数量,经过换算得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数。

1.2细胞分析仪计数法1.2.1电阻抗法血小板通过小孔引起电阻变化,产生的脉冲经数字化后,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数目。

1.2.2光散射法折射率与细胞内容物有关,血小板有别于红细胞等其它非血小板颗粒,其折射率较低,通过低角度光散射即可与红细胞区别。

2血小板形态、结构检查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M PV检查,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

3血小板功能检查3.1血块收缩试验(C R T)血块收缩时有相应的血清析出,计算占原有血量的百分数。

3.2血小板粘附试验一定量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接触后,即有相当数月的血板枯附于异物表面上,测定接触面后血小板数之差,可求出占血小板总数的百分率。

3.3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主要有比浊法、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散射性粒子检测法、全血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法、微量反应板法等。

3.3.1比浊法在特定的搅拦条件下,在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诱导剂后,由于血小板发生聚集,悬液的浊度随之下降,根据描记曲线可以计算血小板聚集程度及速度…。

两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的方法学比较

两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的方法学比较

两种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的方法学比较胡宁克;陆欢平【摘要】目的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和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MGIA)检测血小板抗体,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10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SEPSA法和MGIA法分别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采用SEPSA法在100例血液病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8例,阳性率为8.0%;MGIA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9.0%.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血小板输注次数有关(SEPSA:x2=23.66,P<0.01;x2=20.02,P<0.01).结论SEPSA法血小板抗体检出率与MGIA法基本一致,但MGIA法具有简便、快速、易于标准化等特点,更适合于批量标本的临床初筛试验.【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2(014)003【总页数】3页(P239-241)【关键词】血小板抗体;SEPSA;MGIA;血小板减少症【作者】胡宁克;陆欢平【作者单位】200011 上海变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200011 上海变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43;R558+.2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发展、机采血小板的普及、联合化疗及骨髓移植等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需要血小板输注的患者日益增多。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接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出血的危险,但反复输注血小板后,有可能被血小板同种免疫致敏,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而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随着输注次数增多,RPT发生率将会升高[1]。

因此,对反复输血和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相当重要。

血小板抗原血清学的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抗原血清学的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抗原血清学的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血小板血型抗原是一种通过同种免疫抗体检测而来的血小板表面抗原,一种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和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

血清学定型方法要求抗血清对待抗原要有活性。

目前,在许多实验室中,抗体检测相关抗原的表型定型方法是较实用的血清学方法[1]。

使用整个血小板进行实验比较易于操作。

但是,当HLA类抗原在血小板定型时出现强表达时,要用氯喹或酸进行预处理,去除血小板上的HLA抗原。

此方法操作简易、方便、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强,下面以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为例介绍血清学检测方法。

1.原理SEPSA试验在U型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将血小板抗原固定在U型孔壁上,与被检血清反应后洗净,以抗IgG(或抗IgM)细胞指示反应结果。

如果血小板上结合了抗血小板抗体,则致敏在指示细胞上的抗IgG(抗IgM)与血小板抗体结合,指示细胞向孔底移动被阻滞,广泛覆盖在固定的血小板单层上,为阳性结果[2]。

如果血小板上无抗体,则指示细胞向孔底移动不受阻,聚集在孔底中央,呈扣状,为阴性结果。

2.操作2.1直接测定法:即测定血小板表面结合的血小板抗体。

受检者血小板固定于反应孔底。

各孔加入25μl抗IgG致敏红细胞。

反应板置于湿盒内,室温静置3h以上或次日观察结果。

2.2间接测定法:即测定受检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

弃去受检者血小板孔内的生理盐水,各孔加入pH7.2、0.05%吐温-PBS 25μl。

各孔加入受检血清25μl,并加入LISS(低离子溶液)、pH6.7、25μl,置湿盒37℃孵育30min,再用pH7.2、0.05%吐温-PBS洗涤5次。

各孔加入pH7.2、0.05%吐温-PBS,25μl及抗IgG指示细胞25μl,室温湿盒静置3 h以上或次日观察结果[3]。

2.3交叉配血试验:用以选择配合的血小板供体。

将所需筛选的献血者血小板分别再反应板孔中固定后,把受检者血清25μl加入各孔中,并加入LISS(低离子溶液),pH6.7、25μl,置湿盒37℃孵育30min,然后用pH7。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