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文断句”技巧点拨

2004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把“古文断句标点”列入考点,作为一项能力和固定题型来考察,分值占到5分。2005年高考辽宁卷紧随其后,赋分为4分。2006年的高考试卷中,竟有北京、辽宁、福建、广东四省考查这一考点。随着高考命题的自主化,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大有愈考愈烈之势,相信2007年的高考,“古文断句标点”一定会再度成为考查的热点。因此,考生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做到有备无患。

【考点引路】

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其次,遵循一个原则——先断后点。即在上步基础上,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断开,然后再考虑该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可按现代汉语加标点符号的方法与要求进行。

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

1、标志性词语断句

利用句子中具有标示意义的词语断句是一种重要而直观的断句方法,利用的好,可达到节时、准确的效果。主要有下面几种标志词:

(1)句首标志词。

发语词:夫、盖、若夫、嗟夫、且夫、今夫;

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

谦敬词:下官、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等;

人称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汝(女)、彼、此、等;

疑问词:何、谁、孰、安、胡、焉、奚等;

复音虚词:然则(然)、是故(故)、是以、得无、大抵、何其等。

文言关联词:而、虽、若、然、且、则、遂等。

(2)句尾标志词。主要是一些常见的语气词,如者、也、矣、哉、耶、耳、而已、乎、焉、欤(与)、耶(邪)等。

(3)对话标志词:文言对话常带有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

如2006年的广东卷试题,“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只要把握住其中的对话标志词“曰”,句尾语气词“矣”“乎”,关联词“况”“虽”“而”,问题便迎刃而解。

2、修辞断句

对仗(或近似对仗)、排比、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如2006年北京高考题“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而在2005北京春季高考对此考点的考查中,五道题有四题可利用对仗(或对称)句子形式帮助断句,它们分别是:(1)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2)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2004北京高考题中的“此何遽不能为福乎?”的间隔反复,也为此题断句,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3、章法结构断句

(1)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如2006年北京高考题“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两个判断句形成并列结构。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比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为分说总承写法;又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即为总说分承写法。

(2)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如“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2006年北京卷),“唇”与“唇”相承。“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

遗爱寺”(2005年北京卷),“山”与“山”形成显性前后相承关系,而“山北峰”与“峰北寺”则形成隐性相承关系。“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2005年北京春季卷),句中“守之之难”成为前后相承的词语,成为断句的标志。再如教材《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师”与“师”即前后相承,这之间即可断句。

4、语法功能断句

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经常做主语或者宾语,遇到了它们做主语了,即可考虑在其前断开;遇到它们做宾语了,常可在其后面断开。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经常做谓语,一般讲,尤其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同时,我们也可根据动词而大致的断开语句,再结合意义或其它方法再作精确断句。

如“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2006年辽宁卷),“名”不可能作动词“以为”的主语,可考虑从其断开;“拔”为动词,与“以为”同受一个主语的支配,可判断此为一个省略句,可在此断开;“男女”为名词,前面“之”为代词,它们不具备组合的条件,故“男女”作下一句子的主语,在此断开。

5、固定结构(或特殊句式)断句

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常见的固定结构形式主要有:……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如……何、奈……何、无乃……与(乎)、庸……乎等。如“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属判断句式,要在中间断开;“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年广东卷)中“不亦……哉”属固定句式。

【误区提醒】

一忌:忽视标点。从目前高考的试题来看,只是要求学生将句子断开,有的附着翻译,尚无标点题型,但这不代表不会考查。因此,练习中尚需在断句基础上练习标点。

二忌:一步到位。部分同学作此类题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往上标点,看完即标完。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却又无法改正。

三忌:脱离文意。断句标点的根本依据在文意,方法只使用于特殊,因此,同学们不要舍本逐末。应做到立足文意,活用方法。

【方法题解】

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用斜线断句。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①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②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曰(对话标志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对称)登泰山而小天下/故(句首语气词)观于海者难为水/(类似句式)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并列结构)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句尾语气词)/流水之为物也(句尾语气词)/不盈科不行(对称)/君子之志于道也(句尾语气词)/不成章不达

【跟踪训练】

1、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2、给下段文字标上标点符号。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3、为下段文字标注标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