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息电码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信息电码化
第二篇多信息(8~12信息)电码化
概述
多信息站内电码化系统分为电化和非电化两大类。

正线采用预叠加发码方式,股道采用占用叠加发
码方式。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大类系统的构成和原理。

1 名词解释:
多信息:实际是指8~18个机车信号信息,我公司的移频发码器材具有12个低频信息。

2 技术特点:
①发码设备闭环结构设计——具有低频信息自检功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②发码设备“恒压源”式输出——信号准确、负载能力强;
③简化器材组成结构、减少备品数量——方便工程设计与施工,节约
- 49 -
工程造价;减少备品数量主要表现
在:载频通用、电化与非电化区段通用(通过功率调节即可达到)。

④器材内部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嵌入方式装配——利于升级换代,便于生产、维护。

第一部分电化区段电码化系统设备构成及原理
电化区段电码化系统可以分为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多信息电码化和多信息移频电码化两种类型。

这两种方式各有不同,下面做具体介绍。

第一章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
多信息电码化系统设备构成及原理
- 49 -
一设备构成
注:1、以上设备通用于电化和非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中。

2、防雷组合按所安装单元的最大数量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PFL型防雷组合最多可安装ZP.DFZ1-D型防雷单元6组;BLN-A/B型防雷组合最多可安装ZP.DFZ3-D型防雷单元8组。

其余各项参数一致。

二系统原理概述
1 正线预叠加系统原理
为保证正线设备稳定可靠工
- 49 -
作,正线电码化采用双功出发送设备双机“热备”冗余工作方式。

主发送设备出现故障后,通过切换电路立即切换到相应的备机工作,并同时接通报警电路通知值班人员。

系统原理图见图2.1。

原理图说明:
①图2.1为轨道电路预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电路原理图。

②发送设备为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可同时向两段轨道电路发送移频信息。

③检测器为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
- 49 -
可同时检测4台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即上下行各一套)。

④匹配防雷变压器变比为1: 2.2。

2 股道叠加系统原理
股道电码化采用单机工作方式,使用单功出集成发码器。

检测器为侧线检测器,可同时检测8台单功出集成发码器。

系统原理图见图2.2。

3 接近区段叠加系统原理
接近区段电码化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站内股道电码化一
- 49 -
样采用叠加方式;另一种是采用移频轨道电路的长发码方式。

此两种方式的发码设备为单功出集成发码器,检测设备为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采用双机热备的冗余工作方式。

第二种方式还要加装衰耗隔离器和无选频接收器以及配套器材,在下面的多信息移频轨道电路中将有详细介绍。

- 49 -
- 49 -
- 49 -
图2.1 电化区段25Hz 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电路原理图
-50-
里只使用了一套检测器。

4、室内匹配防雷组合型号为DPF1.
- 51 - 图2.2 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股道)叠加多信息电码化电路原理图
使用了两路。

3、室内匹配防雷组合型号为DPF1(多).
-51 -
三设备介绍
1 M.QFS型双功出集
成发码器
1.1 用途
用于站内正线轨道电路预叠加电码化中,向轨道发送12种移频机车信号信息。

1.2 主要技术指标
1.2.1 输入特性(见表3.1.1)
表3.1.1 发码器输入特性
输入电压输入电压频率输入电压失真度输入电压特征187~253V 50±5Hz ≤2.5% 正弦交流电
- 51 -
1.2.2 输出特性(见表3.1.2)
表3.1.2 发码器输出特性
1.2.3绝缘特性(见表3.1.3)
绝缘特性都是在15~35℃、湿度<75%、封连所有端子、非工作状态下测得。

表3.1.3 绝缘特性
1.3电路原理框图及端子定义
1.3.1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1.1
1.3.2 端子定义见表3.1.4
1.4测试
1.4.1 测试原理图(如图3.1.2)1.4.2 测试方法及测试要点
1.4.
2.1 发码器低频频率测试
将通用计数器接到低频测试塞孔上,电源输入220V交流电压,调整低频控制端B20,使其分别与不同的低频端子相连,使发码器产生不同的低频信息,然后对每个低频信息进行测试。

1.4.
2.2 发码器移频频率测试
在低频频率测试的电源条件下,将移频测试仪接到移频测试塞孔上,调整移频控制端A10,使其分别与不同的移频端子相连,使移频频率分别为550Hz、650Hz、750Hz、850Hz,然后依次测试。

移频端子连接如表3.1.4所示。

功出2
- 63 -
图3.1.1 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原理框图
-
4
5
-
- 63 -
表3.1.4 发码器端子定义表
引线端子说明:
①低频控制:B20为低频控制端,通过电码化继电器使B20与该种低频端子相连编码。

例如需要15Hz时,连接方式为B20-B16。

②移频(载频)控制:A10为移频控制端,用A10与A2、A4、A6、A8在组合插头的端子上分别跳线,即可得到850、750、650、550Hz四种不同的载频频率。

③功率控制:B32为功出1的功率控制端,B30为功出2的功率控制端,A22-A28
为功出1的功率跳线端,C22-C28为功出2的功率跳线端。

例如,功出1需要2档,功出2需要3档的功率跳线方式为:B32-A26,B30-C24。

④另外,本发码器还可输出直流24V稳压电源,其偏差不大于0.5V,可以为一些耗电量小的设备供电,如接收盒等,不用再单独设置电源器材。

A20和C6分别为该电源的正负输出端。

⑤220V交流电源由单独的电源接口输入,不在OCT48针插座上。

图3.1.2 双功出集成发码器测试电路图
说明:1.负载电阻---400Ω(出厂时选用100Ω)。

1.4.
2.3发码器功出电压测试
按图3.1.2接好电路,用数字万用表在功出塞孔进行测试。

功出电压应在低频频率为26Hz,移频频率为650Hz的条件下,对四个功率档分别测试。

1.5 故障分析及处理
1.5.1基本检测方法:
在检测之前应检查有无漏焊或错焊现象,如有错焊现象应及时更改。

①用蜂鸣器检测不同电源之间、各
电源正负极之间、电源与地之间是否短路。

②通电检测各电源输出是否正常。

③检测移频、低频条件是否正确。

④沿信号传输路径(信号源板-基板-功放板)逐级检测电路中各元器件管脚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正确。

⑤有的故障是由于某些元件接触不良引起的,此类故障须在维修过程中总结经验。

1.5.2 整机故障
①故障现象:接通电源后,发码器无移频输出。

现象分析:移频信号是由信号源板输出,然后经过基板,最终由功放板输出的。

没有移频信号输出,应该是上述传输路径(信号源板-基板-功放板)出现了故障。

解决方法:逐级检查移频信号传输路径电路中各元件的输入及输出是否正确,如有异常情况,应更换元件,然后重新测试移频输出。

根据经验:一般为信号源板中的2U1-DACO800损坏。

②故障现象:发码器输出波形差,不对称,波形中含有直流分量。

现象分析:波形中含有直流分量,说明电路中起隔直作用的元件发生故障,此现象一般为基板中隔直电容2C2损坏。

解决方法:将电容2C2(10μ/16v)更换,并测试。

③故障现象:低温-5℃时无移频输出。

现象分析:低温-5℃时无移频输出,说明电路中某些元件受温度影响,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在低温环境下,按基本测试方法逐级检测电路,查看各
元件的特性变化。

根据经验:出现此现象,一般为电源模块(2412)损坏。

1.5.3信号源板故障
①故障现象:信号源板无任何信号输出。

现象分析:信号源板为信号的输出源,既然没有任何信号输出,就可能是芯片等元件损坏。

解决方法:按基本检测方法对电路逐级检测,如没有任何差错,应重新编写程序。

②故障现象:信号源板只有一种移
频信号输出正常。

现象分析:此现象说明有移频控制线与地短路。

解决方法:用蜂鸣器检测短路走线并逐级将其割断。

③故障现象:信号源板只有在低频11Hz时工作不正常,更换其它低频信号时工作均正常。

现象分析:此现象说明无11Hz 频率(光耦拐角击穿)。

解决方法:重新编写程序。

如重新编写程序后,故障仍然存在,说明芯片已损坏,需更换新的芯片。

1.5.4 基板故障
①故障现象:基板在某种低频输入下无输出,在其它低频输入下工作正常。

现象分析:以上现象说明无输出的那一路电路中出现故障。

解决方法:逐级检测出现故障的那一路电路,检测各元件是否损坏或走线是否短路。

根据经验:出现此现象,一般为电路中出现短路或光耦损坏。

②故障现象:基板GFBR变压器功出电压低。

现象分析:前级运放放大倍数低。

解决方法:在双功出发码器中GFBR变压器是成对使用的,如果一路的功出电压低,就必须更换一对特性相近的GFBR变压器,然后再通过调节2R5的电阻值,来改变前级运放的放大倍数。

在单功出发码器中,直接调节2R5的电阻值即可。

③故障现象:基板输出半波失真。

现象分析:此现象说明功放接口电路中出现故障。

解决方法:逐级检测功放接口电
路中各元件的输入输出。

根据经验:出现此现象,一般为功放接口电路中的耦合电容2C2电容性能差。

1.5.5 谐振单元故障
故障现象:SK3/SK4功出测试塞孔测试值不符合指标。

现象分析:如电压值略低时,应重点调节XZB型谐振变压器;如测试值很低,几乎没有输出时,应全面检测电路。

解决方法:逐级检测谐振单元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仔细检查有无元
件损坏或走线短路。

1.6 安装与调试
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安装在站内电码化相应的托架上或移频综合柜内。

发码器工作正常时,测试塞孔SK1(低频)输出电压约为2.4V的低频方波信号,SK2(移频)输出约1.75V的正弦移频信号,SK3(功出1)、SK4(功出2)输出25~55V 的移频信号。

2 M.QFD型单功出集成
发码器
2.1 用途
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用于站内到发线股道或接近区段,向轨道发送12种移频机车信号信息。

2.2 主要技术指标
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同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只是少了一路功出。

其端子定义也同双功出集成发码器,功率端子同功出1。

3 M.QCS型双套双机
热备检测器
3.1 用途
用于站内正线
或接近区段,主要功能是检测双机热备发码器的移频频率和功出电压,并对主副设备实现故障切换。

一台检测器可同时检测两套双机热备发码器。

3.2 主要技术指标
3.2.1 输入特性(同M.QFS)
3.2.2 输出特性(见表3.3.1)
表3.3.1 输出特性
3.2.3 绝缘特性(同M.QFS)
3.3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3.1)及端子定义(见表3.3.2)
图3.3.1 检测器电路原理框图
3.3.1 工作原理说明:当主机(主发码器)故障时,检测器驱动的报警继电器与切换继电器同时落下,起到报警和切换的作用;而当副机故障时,只有报警继电器落下,也就是只报警不切换。

表3.3.2 端子定义
引线端子说明:
①表3.3.2所示的端子定义中2~32表示端子行号;A、B、C表示端子列号,分别与端子上的2d、b、z2相对应。

②频率跳线: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检测不同频率的发码器时,是通过端子跳线来实现的。

控制地C26~C32均是用于频率跳线的使能端。

例如当1路为750Hz发码器,2路为650Hz发码器时,检测器的跳线应为:B32-C32,
A26-C26。

③继电器控制:C22为1路切换与报警继电器的公共电源控制端;C20为2路切换与报警继电器的公共电源控制端。

④A2~A16、B2~B16为移频信息输入端。

3.4 测试
3.4.1测试原理图(如图3.3.2)3.4.2 测试方法及测试要点
3.4.2.1检测器触发值与不触发值测试
首先测试第一套主机功出1检
测电路,将单功出集成发码器和检测器的移频频率调为550Hz。

按图3.3.1连接好电路,将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的功出电压接到检测器的A12、B12,A14、B14,A16、B16端子上,自耦变压器ZOB的输出接到A10、B10上。

调节自耦变压器,改变输入移频信号的大小,使1路检测电路工作,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灭灯,报警继电器吸起,继电器电压应不小于18V(在相应的测试塞孔进行测试),此时检测器输入电压值即为检测器触发值。

调节自耦变压器,降低输入的移频信号。

使相应的发光二极管由灭灯变为亮灯,报警继电器落下,继电器电压不大于3.4V,此时的输入移频信号电压值即为不触发值。

改变发码器及检测器的移频频率,重复上述步骤,分别测出检测器主机功出1在不同移频频率下的触发值、不触发值以及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的电压。

按上述步骤,分别测出检测器第一套的主机功出2、备机功出1、功出2以及第二套的主机功出1、功出2,备机功出1、功出2的触发值、不触发值及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电压。

- 63 -
图3.3.1 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测试电路
说明:1、ZOB--0~250V,0.5kVA自耦变压器;2、负载电阻R--RX20-100-400Ω;3、交流电压表--FLUKE187数字万用表;4、直流电压表--0~30V,0.5级;5、M.QFD--单功出集成发码器;6、JWXC-1700--继电器2台;7、波段开关: KHT 14型2D。

-
4
6
-
- 63 -
3.4.2.2 检测器频率的测试
按图3.3.1接好电路,用失真度测试仪在功出塞孔进行测试,用移频的上边频进行测试。

测试移频上下边频的偏差应不大于12Hz。

3.4.2.3 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可用DP.CST型多信息移频测试台进行测试,该测试仪集成度高,测试简便,容易操作,利于生产、检验,方便现场测试、维修。

3.5 故障分析及处理
说明:以下所出现的字符标号为电路图中的网络标号。

①故障现象:主机报警灯始终亮。

故障分析:此现象一般由绝缘或短路引起。

解决方法:
第一、按下复位开关,测试芯片板上AU4左侧第29脚与第36脚(从上往下数),如果第29脚与第36脚之间始终为高电平,那么再使用万用表通断档测试故障报警灯对应板J2处,从左往右数第5、6点,如果5、6之间通则正常,断则绝缘。

第二、若测得BFS-LOW-PULSE电压始终为0时,则说明其与地短路。

②故障现象:主机报警灯灭一段时间后再次点亮。

故障分析:出现此现象,一般为光耦性能差。

解决方法:检测光耦输入输出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更换光耦;如果正常,应按照检测原理逐级检测各电路元件。

③故障现象:副机报警灯始终亮,且无切换继电器电压。

故障分析:出现此现象,一般为插针与芯片板绝缘。

解决方法:解除绝缘,在生产中采用适当方法,避免因工艺引起的绝缘。

④故障现象:主机报警灯时亮时灭。

故障分析:此现象表明芯片板有故障。

解决方法:因芯片板上元件很少,除芯片外其它元件不易出故障,所以一般应更换芯片板。

⑤故障现象:一套主副机报警灯始
终不亮,但频率指示灯正常。

故障分析:出现此现象时,如果测得CK正常,PULSE无输出,ZFS.BJ、FFS.BJ始终为0,表明芯片板有故障。

解决方法:因芯片板上元件很少,除芯片外其它元件不易出故障,所以一般应更换芯片板。

3.6 安装与调试
检测器安装在室内标准托架上。

发码器正常工作时,在测试塞孔SK1(切换)~SK2(报警)处测试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的端电压,所测电压应不小于18V。

如在运行过程中更换主机,更换后请按下检测器的复位开关,以示确认,保证主机正常工作。

3.7 M.QCS型双套双机热备检测器使用方法
3.7.1 检测器在使用时,必须对应两套发送设备(可为两套双功出,也可为两套单功出)。

当使用一套发码设备时,应更改组合配线,为另外一套检测单元提供移频信号输入条件。

3.7.2 在接配线时,必须保证每一路功出检测均有信号输入,且需要双线连接处要由侧面端子板转接,转接线使用屏蔽线SBVVP2×16×0.15。

4 M.QCD型侧线检测器
4.1 用途
侧线检测器用于检
测工作在站内侧线的单
功出集成发码器的功出电压是否正确。

最多可同时检测8路发码器。

4.2 主要技术指标
4.2.1 输入特性(见表3.4.1)
表3.4.1 侧线检测器输入特性
4.2.2 检测特性(见表3.4.2)
表3.4.2 侧线检测器检测特性
4.2.3 绝缘特性(同M.QFS)
4.3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3.4.1)及端子定义(见表3.4.3)
图3.4.1侧线检测器原理框图
表3.4.3侧线检测器端子定义
引线端子说明:
表3.4.3所示的端子定义中2~32表示端子行号;A、B、C表示端子列号,分别与端子上的2d、b、z2相对应。

①封线控制:一台侧线检测器可同时检测8路单功出集成发码器的功出电压,
当某路检测不用时,就得将该路的封线与封线地相连接;如一路检测不用时,连接A18-B18。

②A2~A16、B2~B16为移频信息输入端。

4.4 测试
4.4.1 测试原理图(见图3.4.2)
图3.4.2侧线检测器测试电路
说明:1. ZOB---0~250V,0.5kV A自耦变压器;2.负载电阻R---RX20-100-400Ω;3.交流电压表---FLUKE187数字万用表;4.M.QFD---单功出集成发码器;
5.JWXC-1700---继电器2台。

4.4.2 测试方法及测试要点
4.4.2.1 触发值与不触发值
首先测试检测器的1路检测。

将侧线检测器的2路、3路、4路、5路、6路、7路、8路屏蔽(即A20、B20,A22、B22,A24、B24,A26、B26,A28、B28,A30、B30,A32、B32分别短接)。

将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侧接至侧线检测器的第1路发送
(B2、A2)上。

调节自耦变压器,增大移频信号的输入,使1路发送检测电路工作,发光二极管灭灯,报警继电器吸起,其端电压不小于18V,此时输入信号电压即为触发值。

调整自耦变压器,降低移频信号的输入,使发光二极管由灭灯变为亮灯。

此时报警继电器落下,其端电压不大于3.4V,此时的输入信号电压即为不触发值。

4.4.2.2 报警延迟时间
调节自耦变压器,使侧线检测器由触发到不触发,相应的发光管
点亮至报警继电器落下的时间为延迟时间,应为3~12s。

4.4.2.3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出侧线检测器其它7路检测的触发值和不触发值,报警继电器的电压值,以及每一路的延迟时间。

4.5 故障分析与处理
①故障现象:低温后测试无继电器电压,静置待温升后正常。

故障分析:此现象一般为元件低温特性差所引起。

解决方法:测试与温度有关的元器件,如晶体管、光耦等。

根据经验:此现象多为驱动电路中的光耦特性差所致,更换即可。

②故障现象:高温运行,部分报警灯亮,常温测试正常。

故障分析:常温测试正常说明,部分报警电路在高温时短路。

解决方法:逐级检查故障电路,重点检测短路情况。

根据经验:多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相邻管脚间有轻微短路。

③故障现象:测试时,有一路或几路报警灯常亮或不亮。

故障分析:说明在故障电路中,
光电隔离或电压检测单元始终处于高电平或低电平。

解决方法:认真检测光电隔离单元与电压检测单元。

根据经验:此现象多为稳压二极管焊反或三极管焊接短路。

④故障现象:报警继电器始终不吸起(各路检测均一致)。

故障分析:此现象为驱动电路故障。

解决方法:检查驱动电路各元器件是否损坏或焊错。

根据经验:此现象多为驱动电路
中光耦损坏所致。

4.6 安装与调试
检测器安装在室内标准托架上。

当其检测的发码器正常工作时,在检测器的测试塞孔SK1~SK2处测试切换继电器和报警继电器的端电压,所测电压应不小于18V。

5 DGL2-F型送电端隔
离器
5.1 用途
用于电化及非电
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多信息移频电码化系统中,用于送电端,用以降低机车信号信息和轨道电路信息的相互影响,使其达到允许值。

5.2 主要技术指标
5.2.1 25Hz电气特性
5.2.1.1 空载特性(见表3.5.1)
表3.5.1空载特性
5.2.1.2 半载特性(见表3.5.2)
表3.5.2半载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