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的形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CT)
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脑动脉主干&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 使脑局部血流减少&供血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病因&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大动脉(管径500m以上) 常见部位 颈总动脉与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
再灌注时间窗(time window) 脑梗死区血流再通后脑组织损伤可恢复的有效时间
脑血流再通超过此时间窗可产生 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damage) 脑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在6h之内
保护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键
临床类型
1. 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为
(1) 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 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严重\完全 进展迅速, 常于数小时(<6h)达高峰
图8-8 DSA显示闭塞大脑中动脉
DSA 发现血管狭窄&闭塞部位 显示动脉炎\Moyamoya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辅助检查
2. 腰穿检查 不能做CT检查&临床难以区别脑梗死或脑出血者 脑压& CSF常规正常
经颅多普勒(TCD)发现颈动脉&颈内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斑\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附壁血栓\心房粘液瘤 \二尖瓣脱垂
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 椎动脉在锁骨下动脉起始部 椎动脉进入颅内段 基底动脉起始段&分叉部
病因&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炎(结缔组织病&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等) 药源性(可卡因\安非他明)
❖ 少见病因--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镰状细胞贫血等
诊断&鉴别诊断
1. 诊断
中年以上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突然发病 一至数日出现脑局灶性损害症状体征 可归因于某颅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以确诊 有明显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史的年轻患者需考虑
动脉炎的可能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脑出血
表8-2 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脑梗死
脑出血
发病年龄 多为60岁以上
多为60岁以下
起病状态 安静或睡眠中
活动中
起病速度 10余h & 1~2d症状达到高峰
数10分至数h 症状达到高峰
高血压史 多无
多有
全脑症状 轻或无
头痛\呕吐\嗜睡\打哈欠等颅压高症状
意识障碍 通常较轻或无
较重
神经体征 非均等性偏瘫(大脑中动脉主干& 多均等性偏瘫(基底节区) 皮质支)
CT检查 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
脑实质内高重要为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2) 脑栓塞
起病急骤, 局灶性体征数秒至数min达到高峰 心源性栓子来源(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
组织萎缩, 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 大病灶→中风囊
病理&病理生理
2. 病理生理
急性脑梗死病灶
中心坏死区--完全缺血→脑细胞死亡 周围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存在侧支循环&部分血供 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
如血流恢复\脑代谢改善 神经细胞仍可恢复功能
病理&病理生理
2. 病理生理
脑梗死一般临床表现
➢ 安静&睡眠中发病 ➢ TIA前驱症状如肢麻\无力等 ➢ 局灶性体征在发病后10余h &1~2d达高峰 ➢ 意识清楚&轻度意识障碍
辅助检查
图8-6 CT示低密度脑梗死病灶
1. 神经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病后24h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图8-6) 病后2~15d--均匀片状&楔形低密度灶 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占位效应 出血性梗死呈混杂密度 病后2~3w“模糊效应”--CT难以分辨病灶 梗死吸收期, 水肿消失&吞噬细胞浸润
(2) 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 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 呈渐进 性加重, 48h内仍不断进展, 直至严重缺损
临床类型
1. 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为
(3)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t, RIND) 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脑血栓的形成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念
脑梗死(CI)
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 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 导致
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软化
➢ 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等 ➢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但持续存在, 可在3w内恢复
临床类型
2. 依据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证据分为 (1) 大面积脑梗死 (2)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CWSI) (3)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 (4) 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infarct)
辅助检查
图8-7 MRI显示右颞\枕叶大面积脑梗死(A: T1WI, B: T2WI) 右侧外侧裂池明显变窄, 脑沟几乎消失
MRI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 梗死后数h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图8-7)
➢ 出血性梗死混杂T1WI高信号, 钆增强敏感 ➢ DWI发病2h内可显示病变
辅助检查
②急性期(6~24h): 缺血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 神经 细胞\胶质细胞\内皮细胞明显缺血改变
③坏死期(24~48h): 大量神经细胞消失, 胶质细胞坏 变, 中性粒细胞\淋巴\巨噬细胞浸润, 脑组织水肿
④软化期(3d~3w): 病变区液化变软 ⑤恢复期(3~4w后): 坏死脑组织被格子细胞清除, 脑
罕见病因--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 \肌纤维发育不良\夹层动脉瘤等
病因&发病机制
2. 不明病因
脑血管痉挛 来源不明的微栓子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蛋白C & 蛋白S异常 抗凝血酶Ⅲ缺乏 高凝状态等
病理&病理生理
1. 病理
脑缺血性病变病理分期
①超早期(1~6h): 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星形 胶质细胞肿胀, 线粒体肿胀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