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案:气温地理和降水知识点总结
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

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
1. 气温的分布:气温在地球上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气温较高,极地和高山地区的气温较低。
同时,海洋和大陆的气温也有差异,海洋的气温变化相对较小。
2. 气温的控制因素:气温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包括纬度、海拔、地形、海洋暖流等。
纬度越低,气温一般越高;海拔越高,气温一般越低;地形的影响可以使某些地区的气温比周围地区更高或更低;海洋暖流可以增加沿岸地区的气温。
3. 气候带:气温的分布也与地球的不同气候带有关。
地球上按纬度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寒带气温低,温带气温适中,热带气温高。
4. 降水的分布:降水也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通常,赤道地区和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多,而极地和一些高山地区降水较少。
5. 降水的控制因素:降水的控制因素包括纬度、地形、风向、海洋暖流等。
纬度较低的地区降水较多,纬度较高的地区降水较少;地形可以影响降水分布,如山脉能引发降水,形成雨影效应;风向可影响降水分布,例如季风带来了亚洲南部和非洲北部的降水;海洋暖流能够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
6. 降水类型:降水可以以不同形式出现,包括雨、雪、冰雹等。
降水类型与气温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低纬度地区一般以雨为主,高纬度地区则可能出现雪和冰雹。
而山区由于海拔较高,常常出现降水形式的多样性。
七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知识点中国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知识点
中国版
1.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如:孟买与莫斯科---如图P23C)
2. 夏季离海洋越远气温越高. 离海洋越近气温越低;冬季离海洋越远气温越低.. 离海洋越近气温越高.(如:伦
敦与乌兰巴托-如图P25G)
3. 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高,寒流经过的地方气温
低.(如:南非东西两侧---如图P25H)
4.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如:横断山脉山顶与山脚---如图P26I)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P28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知识点大
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第3章知识点(精编)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知识点。
地理课件七年级初一气温和降水

探讨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自然环
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成果
掌握了气温和降水的基本知识
能够准确描述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地域差异。
理解了气温和降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能够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植被、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提升了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如观察气象数据、分析地理现象等,提高了自己的地理实践能力 和综合素养。
气温特点
年平均气温较高,冬季温和,夏季 炎热。
降水特点
年降水量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多暴雨和台风带来的降水。
华北地区
气候类型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气温特点
年平均气温适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特点
年降水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季节 较为干燥。
西南地区
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寒冷干燥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弱,加上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得气温降低,天气寒冷。同时,空气湿 度小,感觉干冷。
少雪
虽然冬季是降雪的主要季节,但并非所有地区都会有大雪。降雪量与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等因素有关。一些地 区冬季以降雨为主,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出现大雪甚至暴雪。
气候类型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气温特点
年平均气温较高,但高原地区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
降水特点
年降水量丰富,多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冬季较为干燥。
西北地区
气候类型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干旱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气温特点
年平均气温较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特点:多变。
描述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2、气候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特点:相对稳定。
描述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气温1、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放置位置:百叶箱(离地 15 米,通风良好)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在 7 月,最冷月在 1 月;海洋,最热月在 8 月,最冷月在 2 月。
南半球相反。
3、气温的分布纬度因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三、降水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3、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4、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世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4、寒带气候类型苔原气候: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5、高山高原气候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不同,气温和降水存在差异。
七年级气温和降水知识点

七年级气温和降水知识点
气象是人类认识和控制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
气温和降水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们对人类社会、自然和环境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了解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七年级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
气温的概念和衡量方法
气温指的是某一天、某一时间的空气的温度。
气温的衡量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摄氏度和华氏度。
在摄氏温标下,水的冰点温度为0℃,沸点温度为100℃;而在华氏温标下,水的冰点温度为32℉,沸点温度为212℉。
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温一般是指摄氏度。
气温的变化和原因
气温是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春天和秋天相对较温暖,夏天比冬天更热。
气温的变化原因很多,例如太阳辐射、大气压力、海洋环流等都会对气温产生较大的影响。
降水的概念和分类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为小水滴或冰晶,从云层中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根据降水的性质和在空气中的状态不同,降水可以分为雨、雪、冰雹、霰等多种形式。
降水的分布和影响
降水的分布在不同地区和时间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像赤道和热带地区,由于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常年处于热带高压带,因此降水相对充分;而在一些其他地区,由于受气压带、南北季风等影响,降水就相对较少。
降水对于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掌握降水的分布规律,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七年级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知识点的介绍。
随着人们对气象知识认识的不断提高,气象学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帮助和改善。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笔记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笔记
气温和降水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气温和降水的简要笔记。
一、气温
气温是指空气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1.纬度: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
温越低。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而高纬度地区受到的辐射能量较少。
2.海陆分布:海洋对气温的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沿海地
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大。
3.地形:地形也会影响气温。
例如,山谷地区的气温通常
比周围地区低,因为冷空气容易积聚在低洼地带。
二、降水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
1.纬度:低纬度地区的降水量通常较多,高纬度地区的降
水量较少。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多,水汽容易蒸发到大气中。
2.海陆分布:海洋对降水的影响也较大。
一般来说,沿海
地区的降水量较多,内陆地区的降水量较少。
这是因为海洋可以提供大量的水汽。
3.地形:地形也会影响降水。
例如,山地的迎风坡通常比
背风坡降水多,因为迎风坡受到的空气流动更强烈。
总之,气温和降水是两个重要的气象要素,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两个要素也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2篇)

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____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气温出现在午后____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气温-最低气温(2)年变化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____月,____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____月,____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3)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2)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4)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3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____米,气温约下降0.6℃。
(5)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____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____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⑸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初一地理气温与气温分布变化知识点

初一地理气温与气温分布变化知识点
初一地理气温与气温分布变化知识点汇总
1、测量气温的设备是百叶箱,一天测量四次,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2、什么是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P51)
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特点(P52、53)
①、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4、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5、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
6、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降水量的分布特点(P56)
①、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是乞拉朋齐(雨极),最贫乏的是阿塔卡马沙漠(干极)。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的定义和分类天气是指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温度、湿度、风、降水、云等。
根据天气的不同特征和变化,可以将天气分为以下几种:1. 晴天天空晴朗,无云无雨,气温适宜。
2. 阴天天空被云层遮盖,光线昏暗,气温低于晴天。
3. 雨天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云层中落下,称作降水。
降雨强度和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
4. 雪天大气中的水汽以冰晶形态降落,称作雪。
雪的形态和气温、湿度密切相关。
5. 雾天地面上的湿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低温,形成了一层水汽,影响了能见度。
不同的季节和地区,雾的形成规律不同。
二、气候的定义和类型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
影响气候状况的因素很多,比如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
根据气候特点,可以将气候分为以下几种: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年温差小、降水量大。
常见的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适宜、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常见的温带气候有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3.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位于温带和极地之间,气温极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常见的寒带气候有极地气候和亚寒带气候。
三、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天气和气候都与大气有关。
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状况,而天气则是气候的短期变化。
气候反映了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天气则受到风、降水、云等因素的影响。
在同一个地区,天气的变化和气候有一定的相关性。
比如,在一个寒冷的地区,天气多为阴雪天气,而气候也以寒冷干燥为主。
四、天气和气候的预测天气和气候的预测都是基于气象学的科学研究。
预测天气可以根据大气压、风向和风速、湿度等因素,结合前期天气和气压变化趋势来进行预测。
预测气候则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统计研究,通常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学知识来进行判断和预测。
不同地区气候情况不同,预测的难度也因此而异。
五、结语天气和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归纳地球上的气候因素众多,其中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之一。
在七年级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归纳。
一、气温的基本概念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运动的热力学温度,是一个物体表面或空气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一般来说,气温是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的。
在地球上,气温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纬度、海拔、地形、季节等等。
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1. 纬度因素:随着纬度的增大,赤道地区的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的气温较低。
2. 海洋影响:海洋气候相对稳定,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海洋气流通常比陆地气流更温和,因此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
3. 地形因素:地形的高低差异会造成气温的不同。
山地气候通常比平原气候更寒冷。
4. 季节因素:不同季节气候差异较大,气温变化也较明显。
5. 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比如城市化、工业化等,会对气温产生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会对气温产生影响。
三、气温变化的影响气温变化不仅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还对自然环境、生物等方面造成影响。
比如:1. 气温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物物种的生存和分布。
气候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繁殖、粮食的产量等。
2. 气温变化会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
高温会引发干旱、火灾等问题,而低温则会导致雪灾、冰冻等。
3. 气温变化对人类健康也有影响。
比如高温易引发热波、中暑等问题,低温则容易引发感冒、冻伤等问题。
四、降水的基本概念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后形成的雨、雪、雾、霜、露等。
降水量用毫米(mm)来表示。
地球上的降水随地理位置、季节、气候和地形等因素而变化。
五、降水的影响因素1. 气候因素:不同气候区的降水量差异较大。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量较大,而在沙漠、温带地区则较少。
2. 季节因素:不同季节降水量也不同。
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
3. 地形因素: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降水量差异也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总结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
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
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就是低温中心,如果
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4.气温的分布规律:⑴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⑵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⑶同一纬
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⑷同一地点,海拔低,气
温高,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⑴纬度因素⑵海陆因素⑶地形因素
课后练习
1.下列地区中,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吐鲁番盆地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2.下列城市中,位于中温带的是( )
A. 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3.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由南向北的变化情况是( )
A.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 B.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
C.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D.结束的时间越来越晚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的描绘了我国哪一个地区的景象(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上游地区
C.南部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5.一个做火车外出的人,当到目的地的时候,原来一只空的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
得不脱下来,而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答案:1、C 2、D 3、B 4、A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