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教案: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一) 粤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一)————FOR循环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5)学时数:45 分钟
3、课堂类型
理论课
4、学习时间:
非上机时间14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15 分钟,其他活动(如:自学、讨论分析、展示、评价等),大约用 16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循环,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用法和执行流程,能对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进行分析和就具体的问题使用FOR-NEXT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程序设计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算法和顺序、选择结构,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接受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维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FOR-NEXT循环结构的用法和执行流程
教学难点:分析和编写简单的FOR-NEXT循环结构程序
3、学生分析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既需要前面知识的铺垫,同时也打破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探究,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体验和接受,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和探究,层层深入,分析综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准备
1)投影仪、带VB的计算机
2)课件和辅助性文档(表一.doc,表二.doc,表三.doc)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
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1、讲述并展示
传说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决定重赏他。西塔说:“我不要您的重赏,只要赏
一些麦子。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8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16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国王答应了西塔的请求。然而,一动手放起来,国王便呆住了。
2、提问与思考
到底要放多少麦子(1立方米麦子约有1.42e8颗),竟能让国王都惊呆呢?请同学们写出它的算法。
3、小结与引入课题
算法的实现简单吗?要计算64格中麦子的数量,就要重复加64次。有没有更为简便的表达方式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FOR-NEXT循环语句。欣赏,进入情境
思考,分析,写出
算法步骤
根据自己的算法分
析回答
引起注意,进入课
题
由故事引入,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复习旧课,引起思考,
导入课题
明白循环结构引入的必
要性
展示课题
一
、
激
情
引
趣,
导
入
新课(7
’)
1、循环
循环:计算机重复执行某一语句或语句体。2、FOR-NEXT的基本
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3、FOR-NEXT结构参
数
自学:课本P51-52的“2.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3.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4、任务一:观察下面程序,完成表一的填写。
FOR Y=-5 TO -9 STEP -1
LET X=X+Y
PRINT X,
NEXT Y
PRINT X
5、任务一提交,分析讨论
6、小结
1)分析程序的功
能和运行结果
2)循环变量的临
界值接受新知识
接收新知识,形成
初步印象
自主学习,加深理
解,明白各参数的
用途与用法,知道
FOR循环语句的执
行过程
以小组的形式讨
论,并完成表一的
填写
陈叙不同的观点,
并进行讨论和辨析
小结
传授新知
讲解,建立初步印象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
学习能力
实践运用,锻炼和考察
学生学习的能力,强化
对知识点的掌握
辨伪存真,深化学生的
理解
知识归纳
1、任务二:再次阅读
“国王赏麦”的故
事,编写程序计算
麦子的总颗数和体
积,并完成表二的
填写。
2、成果展示
3、问题分析,提交表
二分析并编写和调试
程序
展示不同的源程
序,并说明处理的
依据
展示问题,并提出
建议和意见
实践应用,全面考察学
生的能力,巩固新知识
体验成功,拓展思路,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
识点,提高编译能力
二
、
自
主
探
究,
学
习
新课(15
’)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