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新月形减张缝合经验浅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脑膜新月形减张缝合经验浅谈

昌平区医院脑外科王大捷王天行

【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硬膜减张缝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77 例符合去骨瓣减压指征患者采用新月形减张缝合修补硬脑膜。结果77 例中12 例死于原发病,存活65 例中59 例获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环形减张缝合硬脑膜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补片利用充分、减压充分等优点。

【关键词】硬脑膜;新月形;减张缝合

颅脑手术在关颅过程中应原位严密缝合硬脑膜,以保持其解剖的完整性,防止脑脊液漏,但对颅内压恶性增高的患者,如脑疝病人,应去骨瓣及开放硬脑膜减压,这种情况应使用人工硬脑膜补片或自体筋膜作减张缝合,自体筋膜虽取材方便,但取材尺寸及形状受限,而且增加新的创伤,与脑组织产生粘连[1],因此我院应用人工硬脑膜补片减张缝合,过去常因随意放射性剪开硬脑膜,在减张缝合阶段增加了缝合长度及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脑脊液漏的可能,近三年来,我院应用一种新月形硬脑膜减张缝合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导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男55 例,女22例;年龄20 ~62岁,平均年

龄35.6 岁。其中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挫伤47 例,外伤性脑内血肿13例,高血压脑出血17 例,病例均为幕上病变,术前均有脑疝形成,术前GCS 评分≤8分,所有病例符合去骨瓣并行硬脑膜减张修补的手术指征。

2 方法: 首先在标准大骨瓣减压基础上,距骨窗缘0.5cm处沿骨窗环形剪开硬脑膜,留1-2cm宽带脑膜中动脉的蒂后,翻向颅底,彻底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后,彻底止血,悬吊硬膜,取以26.5 cm2[2]为参考面积的长方形脑膜补片,对角剪开。形成两块直角三角形补片,重新组合成等腰三角形对接缝合,最后将硬脑膜瓣和补片连续缝合完成减张缝合。( 见手术示意图) 。

二.结果

全组77 例均手术顺利,其中12例患者因原发疾病死亡,存活65例,59例完成术后随访3个月至2 年,无脑脊液漏、感染及皮下积液,均效果满意。

三. 讨论

对于应用去骨瓣及敞开硬脑膜减张术式的患者,应行硬脑膜减张修补,以下是缝合硬脑膜的理由a.防止术后硬脑膜外渗血进入蛛网膜下腔;b.减少术后大脑皮层与皮下组织的粘连;c. 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和脑脊液切口漏;d.减少术后硬脑膜下脑内感染;e.防止脑组织从切口膨出,避免脑组织

手术示意图

切口疝形成;f.减少术后外伤性癫痫发生率。[3]另外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既对脑内起到了充分减压的作用, 又加固了头皮切口[4]。尽管去骨瓣减压基础上行硬脑膜减张缝合被神经外

科医生广泛应用,但如何减张修补才能达到满意效果,并无

标准方法。我院采取的硬脑膜减张修补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优点分述如下: ( 1) 操作简单易行,硬脑膜剪开阶段是沿骨窗缘环形剪开硬脑膜,一剪即可达到充分减压目的;硬脑膜减张缝合阶段,只需将硬脑膜补片剪开对接缝合成等腰三角形,连续缝合修补即可完成,大大简化手术操作,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2)开放硬脑膜时保留带血管窄蒂,既可充分减压,又可避免硬脑膜缺血;( 3) 硬脑膜补片利用率高,以26.5 cm2为参考面积进行整片缝合修补,既起到充分减压目的,又降低应用大尺寸补片带来的额外医疗费用,另外有文献报道,人工硬膜修补面积为40%-60%减压窗硬膜面积比较合理[5]。所以,目前我院以减压窗一半面积选取人工硬脑膜,更利于操作。(4)修补长度较传统放射性剪开硬脑膜后修补长度减少,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几率。综上所述,本院采用的硬脑膜减张修补方法基本达到最大优化,如硬膜补片厂家直接生产三角形或新月形补片,可进一步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宝明,肖三潮.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使用人工硬膜预防术后脑膨出的观察[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 4) :363-365

[2]司文, 江坤, 蒋曼, 等.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脑膜减

张程度的量化研究[ J]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 4) : 379- 381.

[3] 王忠诚主编.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1

[4]赵强.硬脑膜减张缝合在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J],2006,22(11): 1711.

[5]刘明辉, 侯保辉, 季泰令.减张减压术中合理硬膜修补面积的临床报告。中国医药导刊[J],2014 125:452-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