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一、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为培养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在中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是一个重要途径。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化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把握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了一定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实践应用的自然科学。
这一过程中充满着观察和实验、猜测与验证、调控与反思、探索与创新等。
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观和“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化学教学中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新等现象,化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着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与基本技能。
传统做法尽管在让学生认识新知识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符合21世纪教育发展要求,与新课程标准相去甚远。
化学新课程改革明确“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和其他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具有综合的优势。
2.研究的意义
关于”探究0的研究国外发展很早,据记载最早是在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就认为知识和智慧是不能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用探讨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随后在欧洲”启蒙运动0、两次产业革命以及20世纪上半叶新科学
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探究0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大
量的学术成果。
19世纪后半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于1835年在其著作5写给德
国教师的教学法指南6中提出了探讨发现的教学法原则。
英国化学家、教育家阿姆
斯特朗也在其教育论著5科学方法的教学6中提出了要把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引入
科学教学中的主张0;20世纪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认为:”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为
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观察事实、搜索事实从而构成某些假设,再通过时间把这些假设
加以验证的过程就是探究过程,而这些探究活动便是人类的智慧。
01990年美国科
学促进学会(AAAs制定的”2061.,计划,其核心就是科学探究;¹1995年12月美国
的国家研究院州RC指定的5国家科学教育标准6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和科学学
习的核心0,探究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茶。
我国对于科学探究的研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
1999年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重大改革举措包括:(ll999年,高
考内容和形式改革削弱了”指挥棒0作用,推动素质教育;高校扩招,减缓高考的压
力;(21999年,5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6提出,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
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启动新课
程的实验;(32000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4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布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6,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
改革思路,.并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
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世界中等化学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科学探究,我国己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
标准的核心。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0的实验研究是对中学生进行科学
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
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科学问题的
过程为中心,强调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而教师在进行探究
式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
因为一个好的探究设计,往往能够
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
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观
念,设计出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
维。
二、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并提出更新更多的要求与标准,应用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并发挥其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包括职业技术高校追求的目标。
党的。
十六大。
报告指出,要。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所以,高等教育既要培养。
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也要培养。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在。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方面也要承担一部分任务。
人才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要素,是最富活力的。
第一资源。
,是决定竞争胜负的主要条件。
当今世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
人才战。
虽不见炮火硝烟,但已经异常激烈。
然而当今从学校考试大门走出的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生,并没能像社会期许那般,能为社会提供直接与间接的社会价值。
甚至许多用人单位也不再简单地相信学校对毕业生的推荐,不愿意直接录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
鉴于在新形势下,为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加快对现行教育考试制度进行反思,对教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革新。
本文就当前高等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考试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希望我国高校能培养出更有价值的应用型人才。
三、研究现状
探究教学在美国
探究教学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针对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纯灌输的美国传统教育,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20世纪中叶,在美国教育的学科结构运动中,对于应采用什么方法来教授和学习学科知识,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法。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与改进,如今探究教学已成为美国科学教育中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方法。
1990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的《2061计划》强调,科学教育应当符合科学探究的特点。
美国1996年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则将探究列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
探究教学在中国
理论层面。
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是解决探究教学中的教育理论问题,从而把握探究的宏观性和方向性。
这些理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结探究教学的本质以及实施原则等,解决教师面对探究式教学如何教的问题;二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构建探究教学的一般过程,解决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如何学的问题;三是将探究式教学理论和学科特点相结合,对学科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点、原则以及探究教学策略、环节、探究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突出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的理论思想。
实践层面。
实践层面的研究是指将探究教学的模式在中学教学中加以应用,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文本结构大多变为探究式,这样中学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深入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探究教学理论融入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积淀于自己的智能结构中,将自己在教学一线成功的探究教学设计加以总结,不仅丰富了探究教学理论,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也给其他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探究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对于探究教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某一强度的探究教学步骤和环节的简单应用以及自己课堂经验的总结,写出一些很具体的教学案例,很少能将这
些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与具体的化学知识相联系,达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很少从模式设计和模式实践上进行全面研究;对于不同强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很少做变化上的研究。
问题反馈层面。
对于目前探究式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的文章,这类研究比较少,但都反映出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如教师在实践中有完整的探究教学程序,却没能关注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却没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主张学生自己探究,却不能善待差异;让学生尝试探究,却不能宽容学生的失误。
从而使现实中的探究教学往往只有表面的形式,而无实质的精
神。
也有文献谈到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内容选择不当;创设的学习情景与内容联系不紧、提出的问题难度把握不好;在探究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机械照搬探究步骤,没能抓住探究教学的本质;过于强调过程,忽视知
识的整体性。
在新教材实施中,一些教师难于把握科学探究和实验的本质区别,把教科书上重要的探究活动都变相地当成了实验,根本起不到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既有一些外界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问题,特别是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上述问题的解决。
四、本人研究思路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呈现了新的知识体系和目标体系,于是转变教学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力求实现以探究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在新课程体系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应着力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明确目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得出结论、知识应用等一系列过程中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拟研究从高中化学课程特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探究式教学的优势、探究式教学理论等多个方面分析高中化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并通过搜集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典型案例和问卷调查来分析说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高教论坛
[J],2010,10(10:5~ 8.
[2]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J],2010,6:7~11.
[3]陈艳杰.构建新型考试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考试周刊
[J],2009,28:1~2. [3]王艳丽,严国强.素质教育与高等学校考试改革.江苏教育学院学报[N],2006,3(22:51~ 53.
[4]李清越.策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考试改革.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N],2012,25(12:34~35.
[5]谢春雨.民办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研究.考试周刊[J],2010,53:3~5.
[6]叶喜葱,刘文俊,李力,王颖.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中国电力教育[J],2012,8:30~31.
[7]马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N],2012.2:50~52.
[8]刘荣.国内外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比较及启示.北方经贸[J],2009,6:134~135.
[9]孔令秋,石磊,陈露.《电子商务法》课程。
6+2+2。
教学模式研究.黑龙江史志[J]2009,
23:183~194.
[10]高艳阳,张峰.高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综述.理工高教研究
[J],2003,12(2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