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 外 踏 勘
路 线 地 质 调 查
连 图
补 课
实 际 材 料 图
野 外 地 质 总 图
地 质 图
地形地质图。
矿区地质图(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图、 地质构造图、
构造岩相图、
综合地质图等。
地质填图
地质图是由地质人员经野外实地填制而成。 方法:主要是路线地质调查。
首先确定填图单元:根据区内已有地质资料,通过综
合分析、研究、对比,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经野外实地踏
勘及剖面控制划分和厘定测区填图单元,并确定各填图单
填图单元的确定
正式进行野外路线调查前,首先确定工
作区填图单元。
经充分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和野外实地 踏勘后,初步确定工作区基本填图单元后, 通过测制剖面最终确定填图单元。即每个填 图单元都要有1-2条剖面控制。
通过测制剖面,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 岩石组合、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 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和含(控)矿性质、 时空分布变化等。 大致查明侵入岩体、脉岩的形态与规模、产状、主 要矿物成分、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地球化 学特征、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现象、同化混 染现象、分异现象特征及接触带产状等。 对火山岩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火山机构、断裂、 裂隙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 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对中、深变质岩系要划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研究变质岩内的含矿层、 含矿建造、变质岩石、变质带、变质相对矿床、矿化的 控制作用等。 剖面综合整理后成“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
记录、手图、实际材料图一定要 对口,三者为最基础的原始资料,要同 时归档。(三对口)
实 际 材 料 图
野外地质总图
从实际材料图中综合出“地质图”,即 地质图中的每个单元、界线、构造、接触
关系、脉岩、矿化蚀变等均有控制(从实际
材料图中一看即很清楚)。同时,随着工作 的不断深入要及时修改和完善。
地质图
线)、构造(断层)、脉岩、矿化蚀变带等。要求标
本连图,即每条路线要采集代表性标本。相邻路 线连不上时要进行野外实地补课,认识不统一时 也要进行认真讨论、研究,必要时野外实地重新 观察、认识,最终统一认识到科学、合理、真实、
客观的水平上。
实际材料图
是“地质填图”中重要的基础图件, 与手图同比例尺的完整地形图做底图, 除地质内容外,主要反映实际材料,包 括:地质点、路线、剖面、产状、样品 及工程等。
地质填图
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专题
地质图
概念: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 地壳一部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
比例概括地垂直投影到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种类
(1) 比例尺:小比例尺(<50万)、 中比例尺(5-20万)、
大比例尺(>2.5万)。
(2)性质:区域地质图(中、小比例尺): 矿产图、
路线布臵必须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即必须将已有资料充分收集研究:包括区域资料、 地、物、化、遥等。 首先了解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然后熟悉工作 区已知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矿点、矿化点基本 特征及遥感初步解译成果(环形构造、线形构造 及各类构造交汇部位)等,同时,要经野外实地 踏勘(选择主干路线,进一步了解主要地质体出 露及分布情况、主构造线方向、交通、露头分 布)。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再系统布臵路线,异常区、 成矿有利地段(部位)要有目的地加密路线,做 到每条路线都要目的性很强,带着问题去跑路线, 这样才能使每条路线真正达到目的和解决地质问 题,并能有新的发现。
定点描述
首先进行详细观察,将点周围(至少半径50m 范围)各类地质现象看清楚,在综合分析理清思路 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系统、客观、真实、准确的 描述,如同一篇短文一样,要求观查准确、描述 正确,使用科学术语(专业用语),不能用白话 和土话,“定名和结论”与“现象”一定要对应。 同时要取必要的样品→代表性标本必须取,以便 连图,如发现矿化蚀变带除采集标本外,一定要 取光谱或化学样品。必要时(重要地质现象)要进 行素描、摄影及追索。
元特征、主要标志及相互接触关系等。
同时,填图人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填图路线的布置
尽量垂直工作区主构造线,即以穿越法为主, 辅以追索法。另外,路线应布臵在可观察到更多的
内容和露头区。
路线要统一布臵,布臵时要充分考虑:地质体
及异常、矿(化)点分布、主构造线方向、基岩出
露情况、地形地貌、交通等综合因素。不同区域其 路线间距应有所不同,不同性质路线其人员安排和 观查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一般先布主干路线,再布 辅助路线。
路线地质:属点间的一种连续观察和记录,首先写
明路线方向、行迹及沿途露头情况,然
后再记录路线上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及
所测产状、所取样品等。
下一个点:“点号”、“点位”、“点性”、“描
述”、“路线
地质”……使整条路线成为一个完整、

续的记录。
路线小结
是对整条路线一个系统归纳及综合分析、研究的 过程。从所见到的各地层、侵入岩(脉岩)、构造及矿 化蚀变及接触关系等各类特征总结出一个“四维”空 间模型,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结论,与本条路线的 “目的任务”相对应 ,必要时做信手剖面。 内容包括:
地质填图
手图:同比例尺或放大一倍的地形图,要进行 裱糊。手图是地质填图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
最终要归档。一般一个填图组固定一套手图;与
记录完全对口,是路线上所有地质及实际材料的
综合表示。包括:路线观测点、路线、地质体花
纹、界线、接触关系、构造、脉岩、矿化蚀变、
产状、样品等。
手 图
记录本:首页(即扉页)的内容要逐项填写,如编 号、姓名、时间、单位等。 目录:观察地质点点号、路线小结、页码。 索引:重要地质点、地质素描、地质摄影。 封面:野外工作结束后统一印制标签,逐项填写。
工 区 编 号 路线号 记 录 日 期
第×册 D3001-3089 ××× ×年×月×日
正文:日期: 天气: 地点: 地质手图: 点号:D2001,“2001”中的“2”代表组号,后三位当点号。 点位:GPS坐标(写全):4220251,18240225。 点性:界线点、岩性分界点、构造点、脉岩点、矿化点、化 石点、控制点、露头点、碎石点。 描述:从宏观到微观,要求层次清楚、写真写实、描述详 细、文理通顺、整洁美观、概念准确、重点突出、产 状测量正确并说明测的何种产状(层理、层面、流 理、线理、断层面、接触界面、岩性界面、叶理 等)、在何处所测、文图对口。 取样:取样物质(体)、取样位置、取样目的。
总结归纳 尽量垂直测区主构造线、穿过已知
异常区及矿(化)点、尽可能多的观
察到基岩或残坡积露头、目的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疏有密,不能等间距同方向机械地 布置。
路线间距
基本路线间距: 1:5万为500m左右;
1:1万为100m左右;
点距不大于线距。
但不能机械地等间距布臵路线,基岩区及异 常区、成矿有利地段要适当加密;第四系覆盖区 或大面积岩体等简单区要适当放稀,任何地质工 作都以达到地质目的为前提。(1:1万草测现做 的比较多,其基岩区一般为100-200m,第四系覆 盖区为200-400 m即可)。
工作量:路线长、地质点、样品。 取得成果:地层、侵入岩、构造、矿化,接触关系。 存在问题:本条路线未能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议通
过相邻路线或进一步工作加以解决。
结论:针对路线的“目的任务”和解决的地质问题而
连 图
地质观测路线进行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连
图”,即由“线”→“面”。相邻路线要连接起
来→连接成“地质图”,包括:地质单元(地质界
对野外地质总图进行综合,按比例尺不
同面积太小(图面无法表示的-直径不大于
2mm)地质体及长度小的断层和线状地质体
(长度不大于5mm)等可以不表示,但有特殊
意义的可夸大表示。
连同综合地层柱状图和剖面图(可图切)
及图例等完善成完整的地质图。
地质填图归纳为
收 集 研 究 资 料 测 制 剖 面 确 ( 厘 ) 定 填 图 单 元 布 置 路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