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1、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条件及其近三年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成就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为上海海事大学第四期重点学科,2004年起招生硕士研究生,在港口工程结构与岩土工程、海洋工程结构物、港口工程规划和海洋工程流场分析,以及海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近年来,学科点的总体科研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能力得到加强,部分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以及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领域的新型海岸工程结构及设计方法,海洋动力环境条件的确定,海上工程设施的防灾减灾措施(地震、海浪、海冰及基础冲刷等海洋环境灾害),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影响,海洋水质和主要污染物环境风险预测预报模型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波流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海洋环境研究、生态环境规划等领域开拓科研工作。

学科拥有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实验中心,建有数值仿真实验室、港航工程地质实验室、港航工程土力学实验室、海洋环境工程研究室、安全监测技术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等作为学科发展依托平台;学科业务积累丰厚,师资力量强,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覆盖面广。既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传统研究方向,又有海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新的学术增长点。学校区位优势突出,技术辐射面大。上海海事大学作为以海洋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校内相关学科能为该学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学科的发展前景厚实勃发。本学科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前沿课题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2004年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8篇,其中59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明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统编教材、专著5部,校优秀硕士论文4篇,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70余篇。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是水利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的重点学科建设,已经在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上海市教学名师奖,上海市“土力学”教学团队,上海海事大学“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教学团队,上海市第四期教育高地“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建设项目,上海海事大学港航工程实验室2009年度和2010年度建设项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的进程和国际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将会对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的发展带来契机和挑战。

本学科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从研究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港口、海岸及近海结构工程,紧密结合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开发研究新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结构形式及其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在新型结构开发研究,结构设计与计算理论,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结构与土和波浪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具领先地位。

学科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方针,注重海岸带资源开发,不断发展和创新,服务于区域经济,适应交通和水利行业的需要,形成鲜明特色。

本学科目前设置有三个研究方向

1)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结构与岩土工程

2)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规划

3)海洋环境规划与管理

2、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教师队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总体情况和亮点

本学科队伍现有教师2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24名,形成了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导师及任课教师中有3名具有国家注册工程师资质,有3名为海域论证专家。

刘文白(博士、教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上海市教学名师)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现兼任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计量认证交通评审组技术专家;上海海洋局海域论证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船海工程》编委会副主任,《计算机辅助工程》编委,《中国港口码头》特邀编委。

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开展了特殊土工程性质、基础工程和海洋与港口岩土和结构工程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课程7门,历次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均为优秀。9次获得教学奖励。共负责国家、省部等各级项目23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子项目各1项。独立完成专著1本,合作专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65篇,

其中:被EI索引收录论文15篇。申请专利4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科研奖励5次,其中获全国高等学校基建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省级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1次,市级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2次。

吴相豪(博士、教授), 1993年获河海大学建筑材料硕士学位;2000年获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博士学位。从事水利工程、港口与近海工程结构安全可靠性评估理论及其维修加固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坝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港口与海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估;环保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研究。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合著《碾压混凝土坝安全监控理论及应用》;主编《港口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1995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3等奖;1998年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2等奖。主讲本科生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测量等。主讲研究生课程:混凝土力学、港口与海洋工程结构。指导硕士研究生16名。

丁永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物理化学学士,无机化学硕士和分析化学博士学位,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社会兼职:中国航海学会防污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学会辽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学会辽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毛细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

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科学研究工作,曾任大连海事大学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委员会主任,环境科学学科带头人等。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7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和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项目、国家(973项目)及国际海事组织UNDP/GEF/IMO资助项目各一项。获得1994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3等奖;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3等奖;2000年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2001年获得大连市优秀论文2等奖;200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1等奖。2001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累计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3篇,EI检索论文3篇,被国际引用130余次。

耿安朝(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上海市海洋局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成员。曾获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项目”获得者,入选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

长期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多年担任系主任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指导硕士研究生十多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