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
企业管理
宋炳良、顾亚竹、王荣华、唐力帆、庄佳芳、张璟、孙玉琴、肖祥鸿、★沈建新、★张页、★魏文静、★宋辉旺、程爵浩、郑玉香、卢长利、瞿群臻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丁以中、周溪召、汪传旭、邓少灵、★蒋志明、★刘海澜、莫剑英、杨斌、
黄有方、林国龙、董丽华、陈淮莉、曲林迟、余思勤、潘国陵、李序颖、贾晓霞、魏忠、★宋兵、★吴稼豪、★白力群、★俞向阳、蒋元涛、★陆锡明梁承姬★李彬、真虹、乐美龙
会计学
邵瑞庆、田建芳、叶自源、钱美发、史英明、金丽玉、巫珊玲、唐玉莲、曾秋根、李丹、张川、章雁、肖康元
技术经济及管理
黄有方、寿建敏、邵俊岗、赵渤、★曹忠喜、刘娟娟
国际法学
於世成、蔡存强、蒋正雄、胡正良、杨召南、姚洪秀、尹东年、李云章、邹盈颖、徐国平、★卢敏、★徐捷、★黄顺刚、★林源民、时平、王国华、佘少锋、唐兵、于耀东、张晏瑲、章博
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膇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20104袀研究生指导教师葿学科专业曲林迟余思勤骆温平张丽娟李序颖王晓惠肖昭媛陈雪玫甘爱平陈国良陈德明王德润安产业经济学呈瑶张建华李波蒋志伟许忠锡于明翠李扬柳鹏柯蓉余思勤潘国陵程祖德孟玉红梁慎刚钱建娣苏豫国际贸易学姚秉琪朱碧新黄雅卓凌定成宋炳良顾亚竹王荣华唐力帆庄佳芳张璟孙玉企业管理琴肖祥鸿沈建新张页魏文静宋辉旺程爵浩郑玉香卢长利瞿群臻丁以中周溪召汪传旭邓少灵蒋志明刘海澜莫剑英杨斌黄有方林国龙董丽华陈淮莉曲林迟余思勤潘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陵李序颖贾晓霞魏忠宋兵吴稼豪白力群俞向阳蒋元涛陆锡明梁承姬李彬真虹乐美龙邵瑞庆田建芳叶自源钱美发史英明金丽玉巫珊会计学玲唐玉莲曾秋根李丹张川章雁肖康元技术经济及管理黄有方寿建敏邵俊岗赵渤曹忠喜刘娟娟于世成蔡存强蒋正雄胡正良杨召南姚洪秀尹东年李云章邹盈颖徐国平卢敏徐捷黄国际法学顺刚林源民时平王国华佘少锋唐兵于耀东张晏瑲章博沈秋明沈禹钧沈晓明张江艳陈芳吴俐王铁雄民商法学蒋涛朱体正宋旭明经济法学康锐郏丙贵徐大梅刘泽雨鲍日新董金明王红丽董慧张苑琛颜红思想政治教育根宗蓓华施欣刘伟真虹林国龙杨志刚王学锋赵刚侯荣华李玉如徐大振顾伟红胡美芬刘红沙梅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张婕姝韩皓王正余静周晶洁秦天保王明志郑士源李钢乐美龙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刘文白吴相豪王晓蒋建平丁永生耿安朝韩忠华毛浚纯王菊泉郑立信左飚王大伟陈海龙瞿宗德吴建国毛立群张海英施栋琴张益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袁永芳翁凤翔张治国史燕燕姚利锁赵光旭言学包通法蔡永良袁林新王跃武何绍斌苏歧英宋志平黄向辉罗林泉孟建国英语语言文学张滟尚新容新芳许宁云刘国辉杨斌高更君陈淮莉史立徐子奇施笑畏刘平机械工程物流方向刘唯刘晓航白跃伟王重华胡雄宓为建郑苏章一计宋光明马捷石娟王悦民杨勇生朱云仙罗红霞梅潇施伟辰机械设计及理论程永康梁岗梁承姬周银龙吴钢吴姜玮黎华洪蕾黄婉娟何平吴桂香董丽华陈峰黄有方张纪元董达善楼进机械电子工程宓为建王重华董达善胡雄黄有方楼进郑苏黄赛清张卫杨勇生董丽华史建民续秀忠李勇程永康马捷严伟何亚飞添玉汤天浩谢卫刘以建薛士龙沈雄郑宗亚许晓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王步来黄允千谭新元钱平吴卫民韩金刚王天真郭燚陈意惠孙可平阎明孙明张榕曹永友刘全桢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开明顾伟郑华耀褚建新夏永明黄学武王国峰黄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忠沈爱弟林叶春厉善亨袁敏薛圻蒙张雄王置宇澄何敏姚文王建华翟琳黄细霞牛王强朱瑾徐为民王锡淮鲍敏中叶银忠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物流工程学院由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机械工程设计研究所、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和港口集装箱技术发展研究所组成,现拥有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8个本科专业。
物流工程学院港口机械电子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机械设计与理论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物流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41人,讲师32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60人,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150人。
物流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及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先后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及交通部、上海市等重大课题,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物流工程学院将以物流工程为特色、重点学科为依托,拓宽专业面,加强机电合一,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上海和全国的物流业的发展。
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装备)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能从事物流装备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安装调试、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有关物流装备的设计制造方法,受到现代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综合机械、电子、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工程技术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机电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和控制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电控制及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工业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完成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并能在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二十)
事国 际航运 管理 、
物 流管理 和计算机 应用 等领域 的教学 、
科研工 作,
主要
研 究方 向为 国 际航 运 管理 和现 代 物 流 管理
理 、
系统优化 以及 信息 系统建设 方面取得一
论与实践》 、
《系 统 工 程 学 报 》 、
《中 国 航
表学
然科
主编国家
十 “
五”
规划教材
《国 际
航 运 管理 》 ,
炭学德童壅导嘶简翁 《三带》
王 晓峰
19 5 8年生 . 教授 , 博士 , 交通 信息工 程与控制专业博士 生导 师 . 上海海
事 大 学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院 长 , “上 海 海 事 大 学 学 报 》 编 委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ou rn a l of
中国仪器仪 表学会微机 应用 学会常务理 事 , 上 海海洋与湖沼学会海洋信息
技 术专业 委员会副主 任等 . 主 要研 究方 向为人工 智能及 其在交通 信息与控
制 工 程 中的应用 、 数据挖掘与知识 发现 . 在海洋信 息技 术 、 港航 信息工 程
等领域 进 行 了颇有成效 的科学研 究工 作 , 主 持和参加 国家高 划 教 材 “供 应 链 管理 )) , 乒
企 业 经 营 管理 》 获 2 0 0 5 年 度 N Y K 奖 . 负 责 的 《国 际航 运 管理
2 0 0 7 年 国 家级 精 品课 程荣誉 . 获 省部级奖项 3 项 (全部排 名第
Gr a n u la r
Co m p u t in g , R o u g h
S e ts
a n d I n t e ll i g e n t
上海海事大学导师
三、物流工程学院学位点介绍目前学院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并设“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有5个硕士专业,分别为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近年来已完成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重大课题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及交通部等重大课题、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到7000多万。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上述研究型实验室与合作基地为研究生科研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平台与技术支持。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生。
本学科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4人。
本学科以船舶控制工程、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物流系统优化、船舶仿真系统开发等方面形成了学科特色和优势。
下设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及应用、控制工程、机器视觉与系统仿真、控制理论与应用三个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智能控制、智能优化理论、故障诊断、容错控制、先进控制算法、系统仿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等。
学科拥有控制理论、过程控制、轮机自动化、船舶多模式自动化电站等实验室。
近几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交通部、上海市、以及企业的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和教学成果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多篇,数十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
本学科具备独立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本学科要求研究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不仅要求在基础理论上有所研究,而且还要适应于实验室研究及工程实际的软件环境和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有设计及动手能力。
5、电气工程本学科于1987年获“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01年更名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和“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1、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条件及其近三年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成就1.1学科建设交通运输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创建的交通运输管理类专业院系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积累了丰厚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经验,是我国从事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国际航运、交通工程领域研究与专业教学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学科体系完整,培养层次分明。
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涵盖学科;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个硕士点;与世界海事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合作办学,拥有国际航运与物流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2个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项目。
学院学科建设历史悠远、积淀深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上海海事大学传统优势学科,1981年开始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1997年成为交通部重点学科,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和2008年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战略与规划、港航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信息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一定优势,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战略与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中,交通运输学院本着“教育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点及相关硕士点,以港航为特色,针对交通运输战略与规划、港航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信息与决策领域中的重大理论、技术和管理问题展开研究,着力打造和培养能承担国家相关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基地和领军人才,切实满足港航等在内的海事领域的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需求,努力把交通运输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鲜明特色的科研和教育机构。
1.2科研及教学平台交通运输学院下设交通运输、国航、物流管理、交通工程四个系,拥有交通运输、航运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交通运输、航运管理、物流管理是上海市特色专业和本科教育高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相促进,全院在校本科生达2118名,坚实的专业基础教育和独特的文化熏陶,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2018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2018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
科目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2018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已经公布,报考上海海事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要认真查看。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正在陆续公布,备考2018年考研的同学们要及时关注所报考院校的最新信息,文都考研也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收集整理第一手院校2018考研资讯,请大家持续关注!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
2016年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2016年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一、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简介物流工程学院由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中荷机电工程学院(中荷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设计研究所、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和港口集装箱技术发展研究所组成。
现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工业工程、物流装备安全工程3个博士点;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9个硕士点。
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物流工程三个工程硕士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中荷合作)、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合作)等9个本科专业。
可向海外招收留学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特色专业,港口机械电子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港航电力传动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物流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坚持学科建设以港航企业的技术创新为出发点,人才培养以港航企业的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方针。
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教学科研能力,教职工人数达135名,其中专任教师90名。
拥有正教授18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上海市劳动模范1名,校教学名师3名。
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交通部、上海市等重大课题的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相应的学科领域里享有良好的声誉。
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振华重工集团、上汽集团、ABB中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等许多著名企业有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TUVNord、新加坡、荷兰、韩国、瑞典、丹麦、波兰等国的多所大学有国际合作和交流项目,与香港理工大学等有长期稳定的教学协作和交流项目。
上海海大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院训:诚信为本正己安人以义统利持之以恒一、经济管理学院介绍(一)院长寄语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商学院,学院将海运、物流及其他相关的涉海和临港产业的经济管理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宽厚而坚实的商科学科基础和充裕的商科教学资源从事通用性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注重于应用研究,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尊重个人,尊重创新,追求学术民主,倡导团结协作。
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很普通,但我们相信团队的力量,它能让我们这群普通人在一起干成不普通的事情;我们也懂得我们所涉足的领域是非常独特而又富有意义、充满挑战的课题,当我们在这些领域取得成功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难以替代的!——曲林迟院长(二)学院介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海运、物流及其它相关涉海和临港产业经济管理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和研究对象,立足上海、辐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海沿江地区、面向海内外,追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种功能的协调发展,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经济管理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为全国海运、物流及其它相关涉海和临港产业提供经济管理人才支持和相关的智力和决策支持,保持着在海内外同领域学术对话中的话语权。
同时,学院利用宽厚而坚实的商科学科基础和充裕的商科教学资源提供高水平的通用性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
学院的使命:∙培养在全球海运与物流产业具有显著竞争力的明日商界领导人;∙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创新知识,并注重应用于海运与物流。
办学理念:∙以教育为中心,以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且和谐发展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基础,注重特色,以基础保证办学质量,以特色体现办学水平,以特色培育和保持竞争力和影响力;尊重个人,尊重创新,学术民主,团结协作,努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
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十六)
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十六)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27)4
【摘要】林国龙1951年出生.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物流
管理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物流专业仲裁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物流时代》杂志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咨询专家、上海市世博人才培训中心顾问.
【总页数】1页(P封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1
【相关文献】
1.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二十)
2.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十三)
3.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十八)
4.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十九)
5.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简介(十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物流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一、院长寄语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又到了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
各位考研青年们想必已踌躇满志地迎接考试的到来。
考研需要磨练,读研更需要磨练。
经过海大两到三年的磨练必将会把你打造成”优质钢”,服务于社会。
经过百年的沧桑,上海海事大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国内闻名的以海运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
物流工程学院将海运、港口机械、物流等领域结合起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专业,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喜爱。
下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设计、机械电子等5个硕士专业。
学院以培养高科技复合型人才为出宗旨,为国内大型港口机械输送了大量人才。
学院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及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研究生指导教师66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40。
学院在国内港口机械、船舶等方面的研究上面处于先进水平,多次获国家科技奖。
学院鼓励同学参与研究、深入学习。
其中有多名同学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港口领域的科技进步……我欣慰的看到我们的同学,他们自信地走出海大,寻找自己的人生;我骄傲的谈起我们的同学,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
海大成就了青年一代的梦想和理想。
目前,中国科技高速发展,技术更新水平加速。
对于港口机械,进一步发展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是当务之急。
我们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竞争中不断进步,脱颖而出。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加入新鲜血液才能使我们学院保持良好的创新能力。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期待你在物流工程学院的出色表现。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青年朋友能以不懈的执著对待自己的人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为社会奉献出你们的热情和力量。
宓为建二、学院介绍物流工程学院由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机械工程设计研究所、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和港口集装箱技术发展研究所组成。
现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一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一个博士点,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物流工程、电力电子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六个硕士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装备)、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七个本科专业以及中荷合作办学的机械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两个专业。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名称:物流工程专业代码:085240 学位授权类别:工程硕士一、学科简介(300字左右)上海海事大学是我国物流领域高级管理、科研及教学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目前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享有较高声誉。
物流工程是上海海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于2004年6月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
该学科依托物流工程与管理上海高校高峰学科、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紧密结合港口、航运、物流等行业的先进科技发展需求,逐步形成了自贸区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港航物流运作与优化、物流信息与系统工程、智能港口物流等研究方向,并已在国内外取得较高的影响力。
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本学科已具备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学术环境。
本学科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与国外高等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师生互访以及科研合作。
本学科注重实践教学,与国内外著名港航与物流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实践基地,合作培养物流工程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200字左右)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定位是培养适合于大型智能型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及港航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部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本领域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港航运作运营领域里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及良好职业素养,并且有领军人才发展潜质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思想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物流装备安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2、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4、交通运输工程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5、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16、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57、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88、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379、轮机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210、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6二、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11、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112、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613、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714、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115、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616、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7917、机械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831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8919、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9620、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1、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42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02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42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1825、信息与计算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426、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927、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328、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829、海洋运输工程材料与防护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330、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4831、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5332、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6033、轮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6534、管理科学与工程(经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035、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536、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7937、财务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8338、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8739、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9140、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95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41、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2、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643、翻译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培养方案21044、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1545、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2146、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2547、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3148、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3649、交通运输工程(交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4050、交通运输工程(商船)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4551、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5052、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5553、水利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6154、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6655、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Dean’s Message ********************************************************************* 21世纪,我们跨入了以信息网络为龙头的知识经济时代。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弘扬艰苦创业之精神,以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院发展壮大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型高级应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以培养学生宽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运用能力为基础,为国家输送大批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自学院建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走开放化与创新化道路,在教师引进、教材建设、科研选题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强调开放化与创新化的理念。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们在科学研究、项目合作、师生交流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深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报考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晓峰院长********************************************************************* 院长寄语Introduction********************************************************************* 学院介绍:学院贯彻以科研为导向,教学为基础,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
为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和创新精神足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人才。
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和科研力量,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交通部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获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学院于2007年被列为上海市高校信息工程(港口航运)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专硕课程安排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专硕课程安排物流工程学院由机械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工业工程系、中荷机电工程学院(中荷机电工程系)、产教融合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和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组成。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业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机械工程)、能源动力(电气工程)和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以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物流装备控制与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物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中荷合作)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合作)等9个本科专业。
学院参与上海海事大学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港航物流系统智能化与绿色化”特色研究方向建设,并且参与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管理科学与工程”——“先进物流装备管理与工程”方向重点创新团队的建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且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物流工程、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现有教职工160余人,专任教师120余人,其中正教授18人,副教授34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一批解决相关行业重大问题的专家和在学术领域做出创新研究成果和贡献的学者,包括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名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曙光学者、交通青年科技人才等40余人次。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学会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72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总经费达3.4亿元。
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1000余篇。
国家专利授权1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
一、院长寄语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又到了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
各位考研青年们想必已踌躇满志地迎接考试的到来。
考研需要磨练,读研更需要磨练。
经过海大两到三年的磨练必将会把你打造成”优质钢”,服务于社会。
经过百年的沧桑,上海海事大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国内闻名的以海运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
物流工程学院将海运、港口机械、物流等领域结合起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专业,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喜爱。
下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设计、机械电子等5个硕士专业。
学院以培养高科技复合型人才为出宗旨,为国内大型港口机械输送了大量人才。
学院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及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研究生指导教师66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40。
学院在国内港口机械、船舶等方面的研究上面处于先进水平,多次获国家科技奖。
学院鼓励同学参与研究、深入学习。
其中有多名同学毕业后从事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港口领域的科技进步……
我欣慰的看到我们的同学,他们自信地走出海大,寻找自己的人生;我骄傲的谈起我们的同学,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
海大成就了青年一代的梦想和理想。
目前,中国科技高速发展,技术更新水平加速。
对于港口机械,进一步发展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是当务之急。
我们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在竞争中不断进步,脱颖而出。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加入新鲜血液才能使我们学院保持良好的创新能力。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期待你在物流工程学院的出色表现。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青年朋友能以不懈的执著对待自己的人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为社会奉献出你们的热情和力量。
宓为建
二、学院介绍
物流工程学院由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机械工程设计研究所、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和港口集装箱技术发展研究所组成。
现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一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一个博士点,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物流工程、电力电子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六个硕士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装备)、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七个本科专业以及中荷合作办学的机械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两个专业。
并可向海外招收留学生。
物流工程学院港口机械电子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为校级( 第一期)重点学科,物流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属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同年该专业又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物流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40人,讲师32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70人,博士研究生35人,硕士研究生160人。
物流工程学院贯彻以科研为重点、本科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
物流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及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先后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及交通部等重大课题,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相应的学科领域里享有良好的声誉。
今后将面向21世纪,以培养高科技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及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
物流工程学院将以物流装备、物流信息化、物流自动化技术为特色,重点学科为依托,拓宽专业面,为国际国内输送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院拥有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
“上海海事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和“上海海事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联合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
学院还有包括港口知识工程与智能决策实验室、人机工程与模拟器开发实验室、港口集成控制仿真实验室、物流过程监测实验室、物流数字化与远程监控实验室、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联合实
验室、机械实验中心、港口装备绿色成套技术实验室、港口装备结构疲劳测试技术实验室、集装箱码头综合中试基地等多个研究型实验室,并与南京港机厂、上海港、天津港、厦门港等多家港机制造与应用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1、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
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成立于2003年9月,是在原电力传动及其控制实验室和自动化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的。
现设有: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检测技术与过程控制实验室、轮机自动化实验室、电力传动及控制实验室、电气工艺、船舶电力拖动、电站与供配电系统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仿真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为835平方米。
承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轮机工程专业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共29门实验课程的实验和4门课程设计的任务。
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检测传感器实验装置、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主机燃油粘度仿真系统、柴油机冷却水温度仿真控制系统、辅锅炉仿真控制系统、综合监测与报警系统、电力传动控制仿真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装置和供配电系统实验装置等。
2、上海海事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
上海海事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是以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相关的船舶电气关键设备,上海海事大学配套投资共建的实验室,建设中得到“港航电力传动与控制工程”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大力资助。
该实验室是上海海事大学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海事大学及其电气自动化系教师、学生、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占地400多平方米,可供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船舶自动化电站及其PMS、船舶电力系统及其保护、可编程控制器、船舶电气工艺等多门有关船舶电气化自动化课程的实验;同时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各位教师、博士生与硕士生的科研活动提供实验研究支持。
上海海事大学-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有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具有航运特色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专业素质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时施耐德电气也以此为上海海事大学开拓了一个新的教学平台,一起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港口
与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3、上海海事大学-美国德州仪器联合实验室
上海海事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是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的主要实验室之一,位于物流工程学院楼232室,占地200平方米,配置43套TMS320F2812实验、教学与开发系统,配置正版CCS开发软件和70台方正PC电脑,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可进行“DSP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多门关于DSP原理及其控制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与开发活动;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实验平台,为相关教师、科研人员、博士生与硕士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实验研究支持
4、机械设计实验中心
机械工程实验中心隶属物流工程学院,现有人员9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名,工程师职称7名。
中心实验用房约1900平方米。
设备台套数约650套,总资产约350万。
下属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室、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室、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工业设计专业实验室。
机械实验中心面向全院12个专业开放,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意识为目标,服务于教学实验,服务于科研。
实验室本着“严谨、求实、创新、协作”的原则,采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学创新,并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为争取创建一流的实验室而努力。
三、物流工程学院学位点介绍
目前学院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并设“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有5个硕士专业,分别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工程(物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近年来已完成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重大课题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及交通部等重大课题、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到7000多万。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上述研究型实验室与合作基地为研究生科研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平台与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