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混合运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感到困惑。
因此,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一些的混合运算问题时,常常会忘记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用于游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3. 练习与巩固:完成教材P95页的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熟练地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
2. 新课导入:介绍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3. 讲解与示范: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95页的练习题,教师进行辅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P96页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与巩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教案适用于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及页码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和示范计算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对于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运算顺序:在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精选3篇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精选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精选3篇《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材简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0页的例题,完成第31页的“想想做做”。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含括号的算式如何进行运算,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混淆运算顺序,对混合运算的法则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关键知识点和练习题的PPT。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运算符号和数字卡片,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例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算式,如23 + 4 × 5 ÷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运算顺序。
讲解运算顺序和法则,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题目进行计算。
四年级(下册)口算练习题2及答案(2020年停课不停学)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336 ÷ 12 + 293=2、 64 × 6 - 303=3、 504 ÷ 18 - 11=4、 3250 ÷ 65 - 45=5、 30 × 56 - 156=6、 276 + 99 × 78=7、 3237 ÷ 83 - 32=8、 72 × 11 - 541=9、 287 ÷ 7 - 2=10、40 × 25 + 3226= 11、4960 ÷ 80 - 29= 12、25 × 31 + 6224=13、787 - 440 ÷ 55= 14、40 × 79 - 365= 15、15 × 96 - 46=二、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23 × 71 + 6051=2、 1914 ÷ 66 - 2=3、 983 - 1224 ÷ 36=4、 50 × 13 + 264=5、 3200 ÷ 64 + 578=6、 3216 ÷ 67 + 742=7、 30 × 45 - 914=8、 663 ÷ 13 - 46=9、 72 ÷ 4 - 18=10、6290 ÷ 74 - 68= 11、252 ÷ 7 - 24= 12、615 - 1518 ÷ 46=13、63 × 92 - 4255= 14、1452 ÷ 33 - 4= 15、9 × 81 - 213=三、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8415 ÷ (40 + 45)=2、 57 × (99 - 74)=3、 77 × (83 - 72)=4、 (6675 - 42) ÷ 67=5、 41 × (88 - 67)=6、 (973 - 74) ÷ 29=7、 96 × (79 - 52)=8、 (1460 + 744) ÷ 38=9、 (527 - 17) ÷ 34= 10、4608 ÷ (85 - 21)= 11、17 × (76 - 67)= 12、9 × (20 + 61)=13、52 × (22 + 17)= 14、(74 + 16) × 27= 15、(322 + 7130) ÷ 81=四、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65 × (45 + 52)=2、 51 × (67 - 40)=3、 3528 ÷ (87 - 38)=4、 (26 + 44) × 35=5、 3050 ÷ (80 - 19)=6、 3760 ÷ (78 - 38)=7、 2812 ÷ (92 - 16)=8、 (1300 + 6152) ÷ 81=9、 (330 + 3100) ÷ 49= 10、(93 - 75) × 53= 11、43 × (85 - 60)= 12、5250 ÷ (91 - 16)= 13、(1782 - 40) ÷ 26= 14、5025 ÷ (38 + 29)= 15、(54 + 16) × 14=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3828 ÷ 44 - 6=2、 258 ÷ 6 - 21=3、 3185 ÷ 91 - 21=4、 782 ÷ 46 - 8=5、 3355 + 96 × 67=6、 317 - 3995 ÷ 47=7、 392 - 1288 ÷ 14=8、 678 + 4420 ÷ 65=9、 780 ÷ 20 - 20= 10、20 × 59 - 72= 11、19 × 90 - 318= 12、272 ÷ 34 + 283=13、6762 + 54 × 44= 14、521 + 2205 ÷ 35= 15、68 × 65 - 1305=二、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840 ÷ 42 + 810=2、 920 - 2301 ÷ 59=3、 2652 ÷ 34 - 37=4、 412 + 92 × 93=5、 35 × 92 + 3431=6、 295 - 294 ÷ 14=7、 2982 ÷ 42 - 48=8、 48 × 7 - 218=9、 900 ÷ 15 - 2= 10、99 × 56 - 4209= 11、367 + 2380 ÷ 35= 12、841 - 2205 ÷ 35=13、2940 ÷ 84 - 23= 14、574 ÷ 82 - 4= 15、18 × 35 + 4803=三、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5040 ÷ (21 + 63)=2、 (445 - 19) ÷ 6=3、 924 ÷ (92 - 50)=4、 (980 - 45) ÷ 17=5、 4704 ÷ (86 - 38)=6、 19 × (74 + 7)=7、 99 × (55 - 36)= 8、 630 ÷ (82 - 12)= 9、 2268 ÷ (17 + 64)= 10、(12 + 40) × 57= 11、(57 - 39) × 54= 12、(27 + 49) × 25=13、(72 - 58) × 34= 14、6660 ÷ (17 + 73)= 15、(23 + 25) × 15=四、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94 - 84) × 79=2、 8 × (70 + 5)=3、 24 × (75 - 58)=4、 70 × (77 - 52)=5、 (60 - 50) × 51=6、 (689 + 3586) ÷ 57=7、 (94 - 78) × 28=8、 6006 ÷ (33 + 33)=9、 23 × (17 + 50)= 10、(41 + 33) × 67= 11、2880 ÷ (32 + 16)= 12、(70 + 18) × 67= 13、(3576 + 1962) ÷ 71= 14、(45 + 261) ÷ 18= 15、(7 + 45) × 88=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1530 ÷ 17 - 27=2、 2580 ÷ 60 - 11=3、 3150 ÷ 50 - 63=4、 3870 ÷ 86 - 42=5、 812 ÷ 58 - 1=6、 5035 ÷ 53 - 2=7、 1152 ÷ 36 - 18= 8、 78 × 77 - 3616= 9、 245 - 8464 ÷ 92= 10、757 - 4851 ÷ 77= 11、734 - 869 ÷ 11= 12、574 ÷ 41 - 10=13、96 × 11 - 61= 14、2449 ÷ 31 - 21= 15、6642 ÷ 82 - 10=二、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7912 ÷ 86 - 69=2、 599 - 920 ÷ 10=3、 228 + 621 ÷ 9=4、 31 × 87 - 1724=5、 30 ÷ 3 - 4=6、 656 + 3588 ÷ 39=7、 81 × 97 - 6789=8、 98 × 53 - 1697=9、 923 - 245 ÷ 5= 10、117 + 98 × 97= 11、4371 ÷ 47 - 51= 12、13 × 50 + 7706=13、284 + 2730 ÷ 39= 14、59 × 74 - 1397= 15、946 - 3420 ÷ 95=三、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17 + 73) × 55=2、 59 × (61 - 44)=3、 (3525 + 4623) ÷ 84=4、 29 × (72 - 59)=5、 26 × (92 - 81)=6、 (2064 + 314) ÷ 82=7、 (487 - 73) ÷ 9=8、 (1947 + 309) ÷ 48=9、 (116 - 53) ÷ 7= 10、(440 - 41) ÷ 7= 11、5184 ÷ (92 - 38)= 12、2975 ÷ (94 - 59)=13、(2771 + 784) ÷ 45= 14、(1018 - 34) ÷ 12= 15、7695 ÷ (43 + 52)=四、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233 + 73) ÷ 17=2、 (74 + 16) × 62=3、 8118 ÷ (40 + 42)=4、 (29 + 17) × 22=5、 12 × (46 + 19)=6、 (93 - 75) × 37=7、 3078 ÷ (23 + 58)= 8、 (31 + 45) × 16= 9、 (2485 + 1205) ÷ 41= 10、(69 - 57) × 23= 11、(76 - 62) × 96= 12、3658 ÷ (75 - 13)= 13、(753 - 90) ÷ 13= 14、(839 - 69) ÷ 70= 15、(1984 - 84) ÷ 50=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89 × 12 - 456=2、 3306 ÷ 38 - 3=3、 625 - 5168 ÷ 76=4、 1764 ÷ 49 - 36=5、 72 × 13 - 348=6、 386 + 3813 ÷ 41=7、 48 ÷ 8 - 2=8、 1200 ÷ 40 + 716=9、 401 + 2460 ÷ 30= 10、928 ÷ 32 - 29= 11、476 + 1445 ÷ 17= 12、32 × 73 - 1432=13、2515 + 56 × 90= 14、226 - 529 ÷ 23= 15、1421 ÷ 49 - 24=二、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180 ÷ 20 - 1=2、 1575 ÷ 25 - 24=3、 3390 + 52 × 24=4、 467 - 1508 ÷ 29=5、 2135 ÷ 61 + 516=6、 286 + 4422 ÷ 67=7、 913 - 1400 ÷ 25=8、 897 - 5916 ÷ 68=9、 14 × 91 + 6635= 10、48 × 33 - 913= 11、917 - 6300 ÷ 90= 12、41 × 43 + 6561=13、428 + 2628 ÷ 36= 14、1050 ÷ 42 - 7= 15、21 × 14 + 1677=三、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1943 ÷ (49 + 18)=2、 (3899 - 71) ÷ 66=3、 (7039 - 73) ÷ 81=4、 2132 ÷ (82 - 41)=5、 (62 + 16) × 72=6、 71 × (99 - 86)=7、 52 × (9 + 90)= 8、 5916 ÷ (9 + 78)= 9、 (9 + 81) × 98=10、(3723 - 71) ÷ 83= 11、(97 - 79) × 30= 12、88 × (59 + 20)=13、4500 ÷ (84 - 34)= 14、(59 + 39) × 23= 15、1435 ÷ (30 + 11)=四、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543 - 69) ÷ 6=2、 (3212 - 53) ÷ 81=3、 (67 - 55) × 30=4、 (625 - 85) ÷ 20=5、 32 × (62 + 33)=6、 3311 ÷ (53 + 24)=7、 966 ÷ (83 - 14)=8、 (14 + 80) × 42=9、 48 × (8 + 25)=10、2660 ÷ (31 + 64)= 11、(689 - 41) ÷ 9= 12、(1495 - 74) ÷ 49= 13、60 × (71 + 22)= 14、(149 + 219) ÷ 46= 15、(1450 + 6038) ÷ 96=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727 - 2262 ÷ 29=2、 50 × 36 + 5547=3、 78 × 70 - 2267=4、 2646 ÷ 98 - 27=5、 155 ÷ 31 - 1=6、 66 - 3381 ÷ 69=7、 45 × 63 + 5941=8、 654 - 816 ÷ 48=9、 540 ÷ 6 - 85= 10、2232 ÷ 72 + 340= 11、1710 ÷ 38 - 3= 12、1730 + 66 × 15=13、267 + 720 ÷ 9= 14、18 × 80 - 1266= 15、1210 ÷ 22 - 30=二、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6715 ÷ 79 - 38=2、 4128 ÷ 96 - 1=3、 77 - 600 ÷ 50=4、 8 × 30 - 40=5、 4216 ÷ 62 - 39=6、 10 × 4 + 1055=7、 12 × 9 - 54=8、 58 × 65 - 1665=9、 2250 ÷ 25 - 72= 10、215 - 450 ÷ 5= 11、420 ÷ 21 - 5= 12、33 × 13 + 2276=13、82 × 50 - 2786= 14、841 + 2074 ÷ 34= 15、855 - 15 ÷ 3=三、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550 + 45) ÷ 7=2、 (2081 - 80) ÷ 87=3、 (7 + 75) × 33=4、 23 × (18 + 37)=5、 (7 + 83) × 33=6、 560 ÷ (86 - 51)=7、 (393 - 57) ÷ 24=8、 (22 + 54) × 80=9、 (85 - 67) × 68= 10、73 × (65 - 48)= 11、1764 ÷ (80 - 44)= 12、6318 ÷ (98 - 20)=13、22 × (49 + 40)= 14、76 × (85 - 66)= 15、(59 + 865) ÷ 77=四、带括号的混合运算1、 88 × (56 - 33)=2、 (77 - 65) × 55=3、 940 ÷ (77 - 30)=4、 (2167 - 52) ÷ 47=5、 (1937 - 13) ÷ 52=6、 (44 + 26) × 62=7、 (921 - 51) ÷ 15=8、 77 × (55 - 38)=9、 (67 + 23) × 82= 10、79 × (98 - 85)= 11、(35 + 51) × 23= 12、(7236 - 98) ÷ 86= 13、(69 - 55) × 40= 14、2054 ÷ (14 + 12)= 15、1827 ÷ (75 - 12)=(11)33 (12)6999 (13)779 (14)2795 (15)1394二、(1)7684 (2)27 (3)949 (4)914 (5)628 (6)790 (7)436 (8)5 (9)0 (10)17(11)12 (12)582 (13)1541 (14)40 (15)516三、(1)99 (2)1425 (3)847 (4)99 (5)861 (6)31 (7)2592 (8)58 (9)15 (10)72(11)153 (12)729 (13)2028 (14)2430 (15)92四、(1)6305 (2)1377 (3)72 (4)2450 (5)50 (6)94 (7)37 (8)92 (9)70 (10)954(11)1075 (12)70 (13)67 (14)75 (15)980(11)1392 (12)291 (13)9138 (14)584 (15)3115二、(1)830 (2)881 (3)41 (4)8968 (5)6651 (6)274 (7)23 (8)118 (9)58(10)1335 (11)435 (12)778 (13)12 (14)3 (15)5433三、(1)60 (2)71 (3)22 (4)55 (5)98 (6)1539 (7)1881 (8)9 (9)28 (10)2964(11)972 (12)1900 (13)476 (14)74 (15)720四、(1)790 (2)600 (3)408 (4)1750 (5)510 (6)75 (7)448 (8)91 (9)1541(10)4958 (11)60 (12)5896 (13)78 (14)17 (15)4576(11)655 (12)4 (13)995 (14)58 (15)71二、(1)23 (2)507 (3)297 (4)973 (5)6 (6)748 (7)1068 (8)3497 (9)874(10)9623 (11)42 (12)8356 (13)354 (14)2969 (15)910三、(1)4950 (2)1003 (3)97 (4)377 (5)286 (6)29 (7)46 (8)47 (9)9 (10)57(11)96 (12)85 (13)79 (14)82 (15)81四、(1)18 (2)5580 (3)99 (4)1012 (5)780 (6)666 (7)38 (8)1216 (9)90(10)276 (11)1344 (12)59 (13)51 (14)11 (15)38(11)561 (12)904 (13)7555 (14)203 (15)5二、(1)8 (2)39 (3)4638 (4)415 (5)551 (6)352 (7)857 (8)810 (9)7909(10)671 (11)847 (12)8324 (13)501 (14)18 (15)1971三、(1)29 (2)58 (3)86 (4)52 (5)5616 (6)923 (7)5148 (8)68 (9)8820 (10)44(11)540 (12)6952 (13)90 (14)2254 (15)35四、(1)79 (2)39 (3)360 (4)27 (5)3040 (6)43 (7)14 (8)3948 (9)1584 (10)28(11)72 (12)29 (13)5580 (14)8 (15)78(11)42 (12)2720 (13)347 (14)174 (15)25二、(1)47 (2)42 (3)65 (4)200 (5)29 (6)1095 (7)54 (8)2105 (9)18 (10)125(11)15 (12)2705 (13)1314 (14)902 (15)850三、(1)85 (2)23 (3)2706 (4)1265 (5)2970 (6)16 (7)14 (8)6080 (9)1224(10)1241 (11)49 (12)81 (13)1958 (14)1444 (15)12四、(1)2024 (2)660 (3)20 (4)45 (5)37 (6)4340 (7)58 (8)1309 (9)7380(10)1027 (11)1978 (12)83 (13)560 (14)79 (15)29。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表达式中同时出现加、减、乘、除等不同运算符的运算。
通常情况下,混合运算中还会出现括号,而本文将介绍一种特殊的混合运算,即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1. 什么是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在数学表达式中,通常可以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的优先级,但本文所讨论的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不涉及括号的使用。
即在这种混合运算中,所有的运算符都没有被括号包围。
例如,表达式5 + 3 * 2 - 4 / 2便是一个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运算符的优先级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讨论。
2.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优先级规则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各个运算符的优先级按照以下的规则确定:1.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
2.当有多个乘法或除法运算符出现时,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根据这些规则,我们可以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进行优先级的划分和计算。
3.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一个表达式8 + 4 * 3 - 6 / 2,我们按照运算符的优先级规则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计算乘法和除法运算。
根据优先级规则,4 * 3的结果为12,6 / 2的结果为3。
于是,原表达式可以转化为8 + 12 - 3。
接下来,我们计算加法和减法运算。
根据优先级规则,8 + 12的结果为20,20 - 3的结果为17。
因此,原表达式的最终结果为17。
综上所述,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4.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要特别注意遵守优先级规则。
•在有多个乘法或除法运算符的情况下,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对于较长的表达式,可以使用计算器或编程语言中的解释器来进行计算,以避免计算错误。
数学三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
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2.计算。
4+24÷8= 36+81÷9= 85+(100-86)=
80-6×8= 52+6×8= 9×(45-36)=
二、基础练习
1.“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学生讨论,说说比较的方法。
3.“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现出来。
2.通过练习,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体会认真读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重要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混合运算不带括号练习题

混合运算不带括号练习题一、整数混合运算1. 3 + 4 × 2 =2. 7 × 5 10 ÷ 2 =3. 12 + 18 ÷ 3 4 =4. 25 × 4 30 ÷ 6 =5. 8 + 9 × 3 5 =二、小数混合运算1. 2.5 + 3.6 × 2 =2. 4.8 ÷ 2 1.2 =3. 7.2 + 5.5 3.4 =4. 9.6 × 2.5 4.8 =5. 6.3 + 8.7 ÷ 2.1 =三、分数混合运算1. $\frac{3}{4} + \frac{2}{5} \times \frac{5}{6} =$2. $\frac{7}{8} \div \frac{1}{4} \frac{3}{8} =$3. $\frac{9}{10} + \frac{4}{15} \frac{2}{5} =$4. $\frac{12}{13} \times \frac{5}{6} \frac{2}{3} =$5. $\frac{16}{21} + \frac{5}{7} \div \frac{2}{3} =$四、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1. 5 + $\frac{3}{4}$ ×2.52. 8 ÷ 2 + 1.2 × $\frac{4}{5}$ =3. 3.6 + $\frac{7}{10}$ 2$\frac{1}{5}$ =5. $\frac{9}{16}$ + 6 ÷ 1.2 $\frac{3}{4}$ =五、混合运算进阶练习1. 15 3 × 4 + 8 ÷ 2 =2. 100 ÷ 25 + 6 × 3 4 =3. 12 + 7 × (5 3) ÷ 2 =4. 20 ÷ 4 + 2 × 10 5 =5. 18 ÷ (3 + 1) × 2 7 =六、复合运算练习1. 6 × (7 2) + 8 ÷ 4 =2. 9 + 4 × (6 ÷ 2) 3 =3. 12 3 × (8 ÷ 4) + 5 =4. 15 ÷ (5 3) + 7 × 2 =5. 20 + 8 ÷ (4 2) 6 =七、大数混合运算1. 123 + 456 × 7892. 789 ÷ 123 + 456 × 12 =3. 3456 789 × 12 ÷ 34 +4. 5678 + ÷ 56 789 =5. 9012 × 345 6789 ÷ 23 =八、小数与整数混合运算1. 7.8 4.5 × 2 + 3.2 ÷ 1.6 =2. 9.6 ÷ 1.2 + 8 ×3.43. 5.5 + 2.25 × 4 3.6 ÷ 1.8 =5. 8.4 × 2.56.3 ÷ 1.95 + 2.1 =九、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1. 4 + $\frac{1}{3}$ × 92. 7 × $\frac{2}{5}$ + 10 ÷ 2 =3. 12 $\frac{3}{4}$ × 8 +4. 15 ÷ $\frac{5}{6}$ 9 × $\frac{1}{3}$ =5. $\frac{8}{9}$ × 11 + 7 $\frac{2}{3}$ =答案一、整数混合运算1. 3 + 4 × 2 = 112. 7 × 5 10 ÷ 2 = 313. 12 + 18 ÷ 3 4 = 124. 25 × 4 30 ÷ 6 = 985. 8 + 9 × 3 5 = 26二、小数混合运算1. 2.5 + 3.6 × 2 = 9.72. 4.8 ÷ 2 1.2 = 1.23. 7.2 + 5.5 3.4 = 9.34. 9.6 × 2.5 4.8 = 21.65. 6.3 + 8.7 ÷ 2.1 = 9.9三、分数混合运算1. $\frac{3}{4} + \frac{2}{5} \times \frac{5}{6} = \frac{3}{4} + \frac{1}{3} = \frac{13}{12}$2. $\frac{7}{8} \div \frac{1}{4} \frac{3}{8} =\frac{7}{2} \frac{3}{8} = \frac{27}{8}$3. $\frac{9}{10} + \frac{4}{15} \frac{2}{5} =\frac{27}{30} + \frac{8}{30} \frac{12}{30} = \frac{23}{30}$4. $\frac{12}{13} \times \frac{5}{6} \frac{2}{3} =\frac{10}{13} \frac{2}{3} = \frac{4}{39}$5. $\frac{16}{21} + \frac{5}{7} \div \frac{2}{3} =\frac{16}{21} + \frac{15}{14} = \frac{71}{42}$四、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1. 5 + $\frac{3}{4}$ ×2.5 = 5 + 1.875 = 6.8752. 8 ÷ 2 + 1.2 × $\frac{4}{5}$ = 4 + 0.96 = 4.963. 3.6 + $\frac{7}{10}$ 2$\frac{1}{5}$ = 3.6 + 0.7 2.2 = 2.14. 4 × $\frac{5}{8}$ 1.25 = 2.5 1.25 = 1.255. $\frac{9}{16}$ + 6 ÷ 1.2 $\frac{3}{4}$ = 0.5625 + 50.75 = 4.8125五、混合运算进阶练习1. 15 3 × 4 + 8 ÷ 2 = 15 12 + 4 = 72. 100 ÷ 25 + 6 × 3 4 = 4 + 18 4 = 183. 12 + 7 × (5 3) ÷2 = 12 + 7 × 2 ÷ 2 = 12 + 7 = 194. 20 ÷ 4 + 2 × 10 5 = 5 + 20 5 = 205. 18 ÷ (3 + 1) × 2 7 = 18 ÷ 4 × 2 7 = 4.5 × 2 7 = 9 7 = 2六、复合运算练习1. 6 × (7 2) + 8 ÷ 4 = 6 × 5 + 2 = 30 + 2 = 322. 9 + 4 × (6 ÷ 2) 3 = 9 + 4 × 3 3 = 9 + 12 3 = 183. 12 3 × (8 ÷ 4) + 5 = 12 3 × 2 + 5 = 12 6 + 5 = 114. 15 ÷ (5 3) + 7 × 2 = 1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混合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② 讲解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讲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① 通过例题,展示计算方法。
②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练习巩固(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4.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特别是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详细补充和说明:讲解新课(1)讲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修改版]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8139a23c1ec5da51e2707a.png)
第一篇:“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3.“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使学生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同学们,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请看练习:课件出示基本练习题:(1)80 ÷10 = 8 (2)5 ×4 = 208 + 12 = 20 27 –20 = 7 上面每组有联系的两道算式能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写一写,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看图片,下棋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项活动。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老师正在文体商店为大家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
请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列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同桌互相商量一下,然后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2、揭示课题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可以列式为:课件出示综合算式:12 ×3 + 15 ×4 这是一道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三步混合运算)。
3、例题教学像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怎样算呢?同学们能根据我们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算一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结算法大家算好了吗?我们来看看小萝卜和小番茄分别是怎样算的。
课件出示两种算法:先来看小萝卜的方法:12 × 3 + 15 ×4 =36 + 15×4 =36 + 60 =96 再来看小番茄的方法:12 ×3 + 15 × 4 =36 + 60 =96 师:同学们的算法和小番茄、小萝卜的方法一样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那请你比比看,哪一种计算过程更简便?简便在哪里呢?师:我们来看,像这样的混合运算,能够同时进行乘或除法两步计算的,就可以同时完成乘或除法计算,使得脱式过程更简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两篇)

创设情境提兴趣,激发学习内驱力——《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同级混合运算》第一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种运算的基础上,并且已经学习了相关计算法则和积累了一定运算经验的学情背景下进行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一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混合运算的技能;二是在具体情境中,提高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一、主要特点1.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因此在课堂上我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阅览室照片,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了“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问下午阅览室有多少人?”这样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认为应该从原有的53人中,先减去走了的24人,最后再减去下午走了的38人这一思路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中体会了混合运算的意义,学生自然了解到在一道算式中有加减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引导学生亲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把握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出现了很多种解题方法,随之也出现了不同的想法。
当一个学生说出53-24+38这道算式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此时抓住教学运算顺序的契机,指名学生讲解,同桌交流后自主总结计算方法,突破了难点。
在解决15÷3×5时,将问题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中自主发现运算顺序并计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问题中都涉及到了哪些数学运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问题。
(2)提出问题:如果在一个算式中再增加一步运算,如何确定运算顺序呢?(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关键步骤。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240÷3×8 12×2+15 51-36÷4
在不含括号的情况下:
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 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 的顺序依次计算。
算式里有乘、除法和 加、减法,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例1.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
3副中国象棋的钱+4副围棋的钱=一共要付的钱
12×2+15 51-36÷3 240÷6-2×17
150+120÷6×5 440-200÷5×8 110 -20×5+25
1.计算下列各题。
= 40+19 = 59
= 45-120÷5 = 28+12 - 13
= 45-24
= 40 - 13
= 21
= 27
2. 比一比,算一算。
(1)25×30 + 25×20 =750+500 =1250
110-20×5+25 = 110-100+25 = 10+25 = 35
下面的计算错哪了?怎样改?
440-200÷5×8 = 440-240×0÷840 = 440-5320 = 413250
110-20×5+25 =19100×-31000+25 =1207+0205 =35
240÷3×8 12×3+15×4
例1.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2)综合算式
12×3+15×4 = 36+60 = 96
240÷6- 2× 17 = 40-34
=6
试一试 150+120÷6×5
活动要求: (1)先观察算式中有哪些运算符号? (2)再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你能接着往下算吗? (4)算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二年级数学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

二年级数学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篇一:《二年级数学: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真有那么难?》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二年级数学里的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
这可真是个让小朋友们又爱又恨的“小怪兽”啊!还记得我小侄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那小脸皱得跟苦瓜似的。
我好奇地问:“小家伙,咋啦这是?”他嘟着嘴说:“姑姑,今天数学老师讲的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我怎么都弄不明白!”我一听,心里想:这能有多难?我拿起他的课本看了看,给他出了一道题:“3×4 + 5 等于多少呀?”他眨巴着眼睛,迷茫地看着我。
我就引导他:“你先想想,乘法是不是要先算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接着说:“那3×4 等于多少?”他小声说:“12。
”“对啦!那12 再加上5 呢?”他歪着头想了想,说:“17!”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这不就对啦!”可是,到了第二天,又有新的题目,比如20 - 4÷2 。
他又蒙圈了,着急地说:“姑姑,我又不会啦!”我耐心地说:“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
除法是不是也要先算呀?那4÷2 等于多少?”他回答:“2。
”“那20 减去2 呢?”这次他很快就回答:“18!”就像盖房子一样,先得把基础打好,这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就是基础呀!如果基础不牢,那这房子可就盖不稳啦。
再说说他们班上的同学小明和小红。
有一次数学测试,就考到了这种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
小明呀,平时就粗心大意,考试的时候也不认真读题,看到题目就乱算一通。
结果呢,成绩出来,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小红就不一样啦,她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认真复习,做题的时候仔细又认真。
同样的题目,小红就能轻松做对。
这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挑战。
如果能勇敢面对,认真学习,掌握方法,就能战胜它!可要是害怕退缩,不努力,那就只能被它打败啦!所以说,小朋友们,别怕这小小的混合运算题,只要用心,一定能把它拿下!你们说是不是呀?篇二:《数学世界的奇妙冒险:二年级无括号两级混合运算题》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二年级数学里那些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题,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小挑战的事儿呢!就拿这道题来说:“2×5 + 8÷2” 。
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最新资料】

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35+25-20=178-50-50=53-30+20=38+22+27=37+6+24=55+8+25=48+31+21=87-49-27=77-24-21=100-26-53=67-24-8=38+22+27=37+6+24=55+8+25=48+31+21=87-49-27=77-24-21=67-24-8=42+29+27=21+8+64= 35+8+42=48+24+17=86-49-18=87-34-12=89-66-16=42+29+27=21+8+64=35+8+42=48+24+17=86-49-18=87-34-12=100-32-53=89-66-16=39+35-40=32-23+56=17+48-37=26+23+11=12+15+19=69-32-17=57+23-62=57+23-48=57+23-72=72-57+18=72-57+48=72-48+18=23+47-28=28+24-16=19+19-24=22+28+21=81-32+18=21+19-8=39+36-66=65-39+26=29+28+27=51-16+26=28+18-27=89-19+28=70-17+38=18+49+28=22+49-22=21-8+39=66-27+19=38+14+19=29+27+26=37-29+16= 45+55-22= 100-65=26= 24+47-26= 88-66+49= 28+19+17= 56+26-39= 67+27-45= 51-22+39= 18+49+28= 22+49-22= 21-8+39= 66-27+19= 38+14+19= 29+27+26= 37-29+16= 45+55-22= 85-39+45= 24+47-26= 88-66+49= 28+19+17= 56+26-39= 67+27-45=51-22+39=73-37+38=29+36-29=30-13+68=55+76-48=66+11-89=15+26-9=43+21-8=13+19-26=22+18-31=64-55-7=25+8+42=18+22+17=66-49-18=57-34-13=79-66-16=41+29+27=31+8+64=25+8+42=48+14+17=76-49-18=67-34-12=95-32-53=89-66-13=19+35-40=32-23+56=15+48-37=36+23+11=12+15-19=59-32-17=57+23-42=47+23-38=37+23-72=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5+33)+12=(24-18)+3=27+(21-2)=50+(30-4)=(13+15)+15=(11+25)+9=47+(32-6)=(29-8)+11=(37-24)+2=(40-12)+4=(8+26)+13=21+(24-5)=16+(20-11)=9+(22-7)=(25-10)+14=(36-14)+4=44+(23-5)=44+(4+7)=(22-20)+9=(15+17)+8= 35+(25-5)=(42-28)+5=6+(4+6)=(27-13)+1=3+(1+12)=(23-6)+4=(36-4)+12=(49-11)+1=35+(14-6)=(26-20)+3=10+(20-5)=1+(34-5)=(22-6)+7=4+(28-7)=(47-1)+8=(5+33)+12=(24-18)+3=27+(21-2)=50+(30-4)=(13+15)+15=(11+25)+9=47+(32-6)=(29-8)+11=(37-24)+2=(40-12)+4=(8+26)+13=21+(24-5)=16+(20-11)=9+(22-7)=(25-10)+14=(36-14)+4=44+(23-5)=44+(4+7)=(22-20)+9=(15+17)+8=35+(25-5)=(42-28)+5=6+(4+6)=(27-13)+1=3+(1+12)=9+(32-14)=(23-6)+4=(36-4)+12=(49-11)+1=35+(14-6)= (26-20)+3= 10+(20-5)= 1+(34-5)= (22-6)+7=4+(28-7)= (47-1)+8= (36-8)+8=5+(28-3)= (16+25)+14= 17+(6+11)= 27+(33-11)= 41+(9-8)= 37+(11-3)= 4+(5+6)= (9+25)+8= 2+(30-4)= 27+(1+9)= 42+(15-7)= 18+(20-10)= 10+88-6= 45-25+40= 2+18+70=76-4-50=99-(60-2)=20+56-50=50+48-3=84-(10+30)=59-9-40=56-(40-4)=15-(7+5) =10+(10-5)=1+(34-4)=(22-2)+7=4+(28-6)=(47-7)+8=(27-24)+2=(30-12)+4=(8+22)+13=21+(24-4)=16+(20-10)=9+(22-3)=(25-15)+14=(36-14)+4=44+(23-3)=44+(4+17)=(22-20)+5=(15+7)+8=25+(25-5)=(42-22)+5=6+(4+16)=(27-13)+11=3+(1+18)=9+(32-12)=(23-4)+4=(36-4)+12=(49-10)+1=35+(14-3)==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班主任工作总结专题8篇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
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100道

三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100道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1. 25 + 3×4.嘿呀,先算乘法哦,3乘以4等于12,再加上25,结果就是37啦。
2. 18÷3 + 20.先算除法,18除以3等于6,再加上20,答案是26呢。
3. 40 - 5×6.先算5乘以6得30,然后40减去30,等于10哟。
4. 36÷6 + 15.36除以6是6,6加上15等于21。
5. 12 + 8×2.8乘以2是16,12加上16等于28。
6. 21 - 3×5.3乘以5是15,21减去15等于6。
7. 4×3 + 10.4乘以3等于12,12加上10等于22。
8. 24÷4 - 4.24除以4是6,6减去4等于2。
9. 15 + 9÷3.先算除法,9除以3等于3,再加上15,就是18啦。
10. 30 - 4×6.4乘以6是24,30减去24等于6。
11. 5×2 + 16.5乘以2是10,10加上16等于26。
12. 18÷2 - 7.18除以2是9,9减去7等于2。
13. 20 + 6×3.6乘以3是18,20加上18等于38。
14. 32÷8 + 12.32除以8是4,4加上12等于16。
15. 10 + 14÷2.先算除法,14除以2等于7,再加上10,就是17喽。
16. 28 - 4×4.4乘以4是16,28减去16等于12。
17. 3×5 + 9.3乘以5等于15,15加上9等于24。
18. 16÷2 - 6.16除以2是8,8减去6等于2。
19. 22 + 3×4.20. 30÷5 + 10.30除以5是6,6加上10等于16。
21. 14 + 4×3.4乘以3是12,14加上12等于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47-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
的顺序,以及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提高
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规
范的写出综合算式每次计算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规范学生的书写
方法。
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以及加、减、乘、除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知道每个等号后
面应该写什么。
教学方法: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培养
学生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口算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要求学生在先计算的部分下面画上横线,并在横线下方写上具体
的计算结果)
24+8-6= 47-20+5=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是按
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有加法,又有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复习时计算的两步式子,都是直接写出了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需要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这样就要用一
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计算。
1:师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1)图书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师:让学生自行列式计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汇报:
生:图书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所以还剩53-24=29人。
下午又来了38人,所以现在还有29+38=67人。
(2)师:刚才大家列出的两个算式,我们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试着写出综合算式,并板书53-24+38=
(3)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说一说先计算的是什么?请你在先计算的部分下面画上横线。
(4)引导学生明确:在分步算式中我们先计算的是减法,所以综合算式中我们必须先计算减法。
然后引导学生小结: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5)脱式计算的格式:
用脱式计算两步式子,要先在原题用横线标出先计算的部分,在横线下面写上此步计算的答案;
写“=”时不能和算式的第一个数字对齐,要在往前一格的位置写“=”; “=”后面 写第二部需要计算的算式,如下。
53-24+38
29 =29+38 = 67
师边说边板书。
(本教学环节第一个等号后面到底写什么?在以前的教学环节中,我们都是这样陈述的,“不参与计算的部分照抄”,学生书写格式的错误较多,甚至把不应该交换位置的运算颠倒位置书写,或者有部分学生就直接写第一步答案等。
本次教学,我借助学生已经有的混合计算的经验,问第二部或下一步计算什么,就在第一个等号后面写上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书写正确率大大提高。
)
(6)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我们需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师课件出示15÷3×5,提问,这个算式里有什么运算?你知道按什么顺序计算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15÷3×5
5 =5×5
=25 师生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我们需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
进行计算。
3:教学课本第48页例2:
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且说一说看到的信息。
(跷跷板乐园里,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四名小朋友在玩,还有7个小朋友没有玩跷跷板。
)
(1)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然后让学生自行解答。
(2)学生写完后汇报:4×3=12(人) 12+7=19(人)
3×4=12(人) 12+7=19(人)
3×4+7=12 (人)或 7+3×4=12(人)
(3)师:上面三种算式都可以计算出跷跷板乐园的人数,因分步算式中,我们先计算乘法,而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解决的是同一问题,
不管是乘法在加法的前面,还是在加法的后面,我们必须先计算乘法,
再计算加法。
(4)3×4+7 7+3×4
12 12
=19(人)=19(人)
(5)师出示7-16÷4和16÷4+7让学生用脱式计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再做,并让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这两题中,有加法有除法,有减法有除法,我们先计算除法,在计算加
法或减法)
(6)师生共同小结:不管除法运算在加法(减法)的后面还是在加法(减
法)的前面,我们必需先计算除法。
三:课堂巩固练习:
1:课本第47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要求学生在先计算的部分下面画上横线)23+16-11 2×8÷4 72÷8÷3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并请3位小朋友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第一题有加法有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第二题有乘法有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第三题只有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把先计算的部分下面画上横线,然后再进
行计算。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顺序及第一个等号后面应该写什么。
20-8÷2 7×5-3 4+4×6 81÷9+2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辅导,请学生板演后订正。
第一题:先计算除法,第一个等号后面写下一步计算的算式20—4,注意等
号书写的位置。
第二题:先计算乘法,第一个等号后面写下一步计算的算式35—3,注意等
号书写的位置。
第三题:先计算乘法,第一个等号后面写下一步计算的算式4+24,注意等
号书写的位置。
第四题:先计算除法,第一个等号后面写下一步计算的算式9+2,注意等
号书写的位置。
3:请你来帮帮我们的小青蛙,看看那些题是错的,那些是对的?是错的要
帮小青蛙改过来哟。
学生同桌为一组,相互讨论完成,集体订正。
第一题是错的。
这题有加法,有减法,我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第一步先计算34—17,差是17;第二部计算17+3,和是20.
第二题是对的。
这题有乘法,有除法,我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第一步先计算3×8,积是24;第二部计算24÷4,商是6.
第三题是错的。
这题有乘法,有除法,我们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第一步先计算18÷3,商是6;第二部计算6×3,积是18.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计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的算式有6种:只有加法的混合运算;
只有减法的混合运算;
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只有乘法的混合运算;
只有除法的混合运算;
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先算乘法的算式有:有加法有乘法,先算乘法;
有减法有乘法,先算乘法。
先算除法的算式有:有加法有除法,先算除法;
有减法有除法,先算除法。
(本节课教学环节及总结,我并未采用书中总结性语言。
书中阐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但在学生实际的计算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例如7-2+3,有学生这样计算,先算2+3=5,再算7-5=2;再如8÷2×2,部分学生这样计算,先计算2×2,再计算8÷4。
这部分同学在进行计算式,并不完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意思,也从未听说或被告知两级运算的相关知识,当我问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式,他们会说先乘除,后加减,即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先算加法,在算减法。
所以本教学环节及总结我稍稍做了下调整)
五:家庭作业
用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26-8+37 63÷9×5 46-7×4 42÷6+33
52-27+18 53-3×9 49÷7×6 81-45÷9
六:板书设计
53-24+38
29
=29+38
=67
15÷3×5
5
=5×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