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中国电信企业产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
光缆交接箱2010 年06月
1、环境描述
1.1 使用环境条件
1.1.l 工作温度:-40℃~+60℃。
1.1.2 相对湿度:≤95%(+40℃)。
1.1.3 运输
包装后的产品,可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日光暴晒。
1.1.4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贮存温度为-40℃~+60℃。
1.2 检验环境条件
试验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
2、总体要求
2.1 外观与结构
2.1.1 箱体结构形式
(1)不锈钢箱体采用三明治式双层结构。
本标准给出的箱体尺寸为参考尺寸。
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门可自由开合5000次不损坏。
门锁为防盗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破坏性,门和箱身均加有带泡沫的内衬板具有保温隔热、防水气凝结、经久耐用等特点.内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3-94 机械防盗锁规定。
(2)光缆从箱体的底座进缆孔进出。
箱体留有相对独立的进出线孔,孔洞数量应满足满配时的需求。
(3)容量在432芯以下(含432芯)的光缆交接箱采用单面右开门操作结构;576芯光缆交接箱采用双面单开门操作结构。
(4)光缆交接箱配有密封腻子,以便于线缆引入孔处的密封,防止水和啮齿类动物进入机箱。
密封腻子应高温不流淌,低温不凝固,遇到潮气会膨胀,切实达到密封要求。
(5)箱体应保证电气导通,并有完善的接地系统。
(6)箱体外形尺寸及容量配置如表一所示。
表一:GPXF(05)光缆交接箱配置表
注:(1)432芯光缆交接箱尺寸与结构同576芯光缆交接箱。
(2)分路器托盘按用户需求配置,1/2×16分路器终端托盘占用1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1/2×32分路器终端托盘占用2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
2.1.2 机械活动部分
机械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
门的开启角不小于120°,间隙不大于3mm。
结构应牢固,装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紧固件无松动。
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应倒圆角。
2.1.3 引入光缆弯曲半径
引入光缆进入箱体时,其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5倍。
2.1.4 箱体结构
箱体结构采用全正面或正反两面操作,布放、盘绕光纤跳线的装置要设计合理,光纤跳线设定为侧走线方式,光缆引入后有护套管保护,有足够大的跳纤面积。
整个内部箱体保证电气导通,并有完善的接地系统。
箱体满足满容量布放、盘绕光纤跳线要求,满配置时不影响维护操作。
机箱内在合适的位置预留直熔单元,以便于光缆的直通。
光纤终接装置、尾纤配线装置、适配器卡座、安装板、尾纤及适配器,在满容量范围内应能方便地成套配置。
开剥后的散纤加护套管(壁厚0.9mm,材料硬度为邵氏硬度Shore70)。
标识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2.1.5 保护套、衬垫及纤芯和尾纤弯曲半径
光纤光缆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装保护套及衬垫。
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其弯曲半径都不小于30mm。
2.1.6 箱体表面
金属箱体表面涂覆层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
2.1.7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应清晰、完整、无误。
2.2 产品规格
2.2.1 颜色
金属箱体主体采用原色或PANTONE 413C(细砂), 各种金属件的喷塑为PANTONE 413C(细砂)。
2.2.2 标记及标识
(1)LOGO位于箱体前门左上部,同比例按商标缩放。
(2)厂家铭牌应使用防水材料,规格按行标制作。
落地式箱体铭牌安装于箱体底座上部,无底座箱体铭牌安装于箱体左侧中部。
(3)每个箱体应在门内侧上有对应的示名板,每个示名板上应放有一张空白示名条,便于维护人员记录信息。
(4)示名条从左到右标识,序号由小到大(如:1,2,。
,12)。
2.2.3 箱体示意图
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为左、右出纤可调节设计,满足外缆的熔接、尾纤的存贮、跳纤终端等功能。
本系列机架采用左出纤模式。
托盘熔接盘、终端盘材料采用阻燃ABS 、盖板材料采用阻燃ABS.
图3 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
2.2.5 光分路器托盘结构示意图 分路器(1/2×16)托盘结构示意图:
每个托盘可安装18个适配器,最大满足2×16分纤模式。
托盘高度25mm ,为1个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的高度。
分路器托盘盒体材料采用阻燃ABS 、盖板材料采用阻燃ABS.
分路器(满足1/2×32)托盘结构示意图:
托盘可安装34个适配器,最大满足2×32分纤模式。
托盘高度50mm,为2个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的高度。
分路器托盘盒体材料采用阻燃ABS、盖板材料采用阻燃ABS.
图5 1/2×32分路器托盘
2.2.6 过路熔接盘结构示意图
过路直熔盘为选配单元。
一个过路熔接盘可安装至少12块熔接盘,每个熔接盘满足束状光缆或带状光缆12芯直熔。
过路熔接盘盒体材料采用阻燃ABS.
图6 过路熔接盘
3、外观结构要求
3.1 总体描述
(1)内部箱体主要横梁(上)、横梁(下)、立架(左)、立架(右)、立柱(左下)组件、立柱(右下)组件、过路板、盘纤板、安装板I、安装板II、安装板III、固定脚、分光器托盘、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过路直熔盘、走线单元等组成。
(2)箱体内配结构分为跳纤区,过路直熔区和外缆进线区,中间主体部分为熔配一体化托盘及分路器托盘安装区,材料为金属板材的内配机架和立柱壁厚不小于1.5mm,承重部件材料厚度不少于2mm。
(3)托盘模块可方便更换适配器,考虑到防尘和运输等因素,托盘的盖板应能覆盖到适配器及熔纤区。
(4)光纤存储使用圆形绕纤轮,绕纤轮的安装位置应统一,外径不小于Φ60mm。
局内使用的设备绕纤轮采用工程PVC材料,以有效降低成本并能满足使用要求;局外使用的设备绕纤轮采用铝型材。
3.2 内配机架总体结构
机架内所有(零)部件结构和尺寸详细见相应的制造图纸。
总体结构示意图如下:
144芯箱体总体结构示意图
288芯箱体总体结构示意图576芯双面箱体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 7 箱体总体结构示意图
3.3 示名条:
图8 示名条
说明:
●底色白色,印刷蓝色,字体为楷体,字母汉字高8mm,数字字高6mm,位置居中于
每个方格。
●表面不覆膜,可书写文字。
●材料:白卡纸t=0.2mm
说明:
●前后面应开有百叶窗。
●底部应开有进缆孔。
●应有M12螺母和垫圈,供底座固定用。
3.5光缆固定板
图 10 光缆固定板示意图
说明:
●光缆固定板通过塑料垫圈与机架整体绝缘。
●防护接地线与整个固定板相连,光缆中金属加强芯与固定板相连,连接线的截面积应
大于6mm2。
●光缆固定位应满足下表:
表二:光交光缆固定位
4.1 环境
按照YD/T 988-2007中5.1节要求。
4.2 外观与结构
按照YD/T 988-2007中5.2节要求。
4.3 材料
按照YD/T 988-2007中5.2节要求。
4.4 光电性能
按照YD/T 988-2007中5.5节要求。
4.5 机械性能
按照YD/T 988-2007中5.6节要求。
4.6 功能要求
按照YD/T 988-2007中5.3节要求。
4.7 接地装置
(1)箱体接地
整个架体应保证电气导通,并有完善的接地系统。
(2)高压防护接地装置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光缆中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相连,连接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地相连的连接端子的截面积应不小于35mm2。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箱体间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2×104MΩ/500V (直流)。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箱体及箱体间耐电压不小于3000V(DC),1min 不击穿、无飞弧。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可靠接地,接地处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5.1 箱体材料
不锈钢光缆交接箱中使用的钢板采用201牌号不锈钢,内配机架钢板采用冷轧钢板材料。
箱体双层结构中与外界空气接触的外层部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箱体内层采用冷轧钢板或不锈钢喷塑的材质。
内配金属结构件可采用冷轧钢板或不锈钢板。
5.2 塑料材料
在光缆交接箱中使用的塑料结构件,其材料采用阻燃ABS,零件的燃烧性能按YD/T694-2004中 6.16.1~6.16.5条规定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符合YD/T694-2004中6.16.6要求。
6、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质量判定
按照通信行业标准YD/T 988-2007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对于已在上使用过的光缆交接箱型号,每批次必须按照表三项目进行交收检验,厂家须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对于未在中国电信网上使用过的新产品,则应进行型式检验。
表一检验项目、检验类别
表一(续)检验项目、检验类别
7、出厂包装要求
光缆交接箱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箱面标志应符合GB/T 3873-1983中的规定。
包装箱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
纸袋封装:
a)备附件及专用工具;
b)产品使用说明书;
c)产品合格证;
d)装箱清单。
8、本次招标光缆交接箱基准报价须含:不锈钢箱体、光纤终接装置、尾纤配
线装置、熔纤盘240芯、光分路器托盘×5、12芯束状尾纤×20、FC/APC适
配器×240、纤芯保护导管、热缩管等。
同时提供其它芯数光交接箱调整价格、
光缆.
7.6.1、光缆材料要求:
①光纤要求使用抗疲劳较好的单模光纤(注明产地、品牌、型);
②光纤油膏、光缆阻水油膏、松套管材料、外护套均要求注明产地、
品牌型号、并要求提供材料的特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③加强芯、阻水包带、膨胀纱、双面凃塑复合钢带要求使用著名企业
产品(注明产地、品牌、规格),并要求提供材料的特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④光缆中所有光纤产地、品牌、型号一致,每盘光缆内光纤不应有接
头;提供纤芯生产企业原产地证明。
⑤除满足本技术规范外,产品其他结束质量要求不抵于ITU-T及
GY/T130-1998有关的质量条款。
7.6.2、工作条件:
①本光缆传输线路应能适用于架空和管道线路铺设要求,光纤能适用
于2.5G/S及以上数字传输;
②工作环境温度:-20℃-+60℃;
③振动条件:应能适应架杆铺设的振动要求;
④光纤在缆中的余长每公里要求0.2%-0.5%,并保证在使用地的气候
条件下光纤应变为零。
7.6.3、光缆结构:GYXTA;
①中心束管式:缆芯+绕包钢丝+阻水带+PE内护层+双面凃塑皱
纹(或波纹)钢带+PE外护层;
②护层要求: 聚乙外烯护套厚度:标称值2.0 mm;平均值>=1.9mm;
最小值1.0mm;
③聚乙内烯护套厚度:标称值:1.0mm, 钢带厚度:不小于0.15mm,
凃塑层厚度:0.05mm(单面);
④钢带搭接的宽度大于5mm。
缆芯直径不大于6mm时,钢带搭接的
宽度不少于带宽的20%;
⑤双面凃塑钢带与聚乙烯护层之间的粘接强度不小于1.4N/mm;
⑥钢带的轧纹深度不小于0.4mm,轧纹数小于1.4个/mm;
⑦缆的所有间隙填充水材料聚乙烯护层表面光滑平整,无气泡。
厚
度测试方法符合IEC-189要求。
7.6.4、光缆结构:GYTA:
①缆芯应为层绞松套管结构,中心加强件应为金属。
缆芯内和松
套管内应连续充满填充材料,应为全截面阻水结构。
其中油膏
应保证?0摄氏度时不固化,+70摄氏度时不滴流。
厂家应根据
下列基本要求提出详细结构图标明各部分尺寸:金属加强构件、
松套层绞填充式、钢一聚乙烯粘接护套;
②保护层结构:PE外护层厚度:标称值≥2.0mm,平均值≥1.9mm,
最小值≥1.8mm;聚乙烯护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
厚度测
试方法应符合IEC.540和IEC.1890;
③铝带搭接的宽度应大于5mm。
涂塑铝带与PE护层之间的粘接强
度应不小于 1.4N/mm;搭接处与铝带之间的粘接撕裂强度应不
小于1.4N/mm。
④涂塑层厚度≥0.05mm(每边)。
7.6.5、光纤:
①工作波长:1310nm\1550nm双窗口;
②光纤的几何尺寸及传输特性应符合ITU-T建议G652规定(以工地现场
测试为准);
③弯曲特性:根据ITU-T建议G652,当光纤松散地绕在φ75mm
的筒上100圈时在波长1310nm时附加衰减不大于0.05sb/km;
④光纤拉力测试:成缆前的一次凃复光纤须全部经过拉力检验,检验拉
力不小于7N/1秒钟;
⑤光纤色标:光纤线序和端别应采用不褪色、不迁染、不同色谱来标识。
光纤色标应色泽鲜明、厚度均匀,表面光滑,附着色处理方法的文字材料。
成缆时纤芯色标应按全色谱顺序组合(国标色谱);
⑥光纤凃覆层:应使用丙烯酸脂类,紫外光固化。
附着力应符合ITU
-T标准,具有极好光纤保护能力,并且易于处理,可用机械方法剥除;
7.6.6、光纤束管元件:光纤松套管应为壁厚0.3mm的PBT工程塑料套
管或更先进的松套管,管内壁应光滑。
松套管色谱应按全色谱顺序排列,对比度清晰,管内放光纤,塑管内充填纤油。
7.6.7、缆芯:
①缆芯内(包括松套管内)应填充优质的油膏,保证析氢与阻水能力,
在-30℃*24小时不固化,+70℃*24小时不滴流;
②松套层绞式光缆以φ>=2.00mm单根高弹性磷化钢丝为加强芯,并在其
外挤包一层聚乙烯垫层后与光纤束管元件、填充绳绞合成缆并外加绕包一层阻水无纺布或阻水带;
③中心束管式光缆一φ>=0.8mm高弹性磷化钢丝为加强件;
④光缆在长期允许张力情况下,光缆延伸率应小于0.2%,同时光缆内所
有光纤的延伸率为零,光纤率减均不应有变化。
光缆在短期允许张力一小时情况下,光缆中所有光纤的延伸率应小于0.10%,张力解除后,光纤的率减变化为零;
⑤光缆在长期允许侧压力情况下,光缆内所有光纤的衰减不应有变化,
承受短期允许侧压力一小时,压力解除后,光纤的率减亦不应有变化,而且光缆护层不破损;
⑥光缆其他机械性能的指标由供方在合同中指定,项目包括:冲击、反
复弯曲、扭转、曲绕、钩挂、弯折、卷绕、振动、摩擦、拉伸、压扁;
⑦机械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照国标IEC794标准或国家GB742
5标准执行,试验项目由供方在合同中提出;
⑧光缆经过以上各项试验后均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A、光缆中全部光纤和其他部件均应完好;
B、光缆中所有光纤率减均不应有变化;
C、护套应无目力可见的裂纹。
7.6.8、环境特性:应包括温度特性、滴流特性、护套完整性、渗水性、
阻燃性、防蚁性能和低温卷绕性能等项目,还应有防鼠咬措施;
①环境特性的指标和试验方法由供方提出在合同中指定,项目还包括渗
水性能和护套透潮性;
②环境特性的试验方法应按照国际IEC试验方法或国家GB8405
标准执行;
③光缆的温度特性
工作时:-40℃-+65℃
敷设时:-30℃-+60℃
温度循环实验:-20℃-+60℃光纤率减不变化,-40℃-+70℃,光纤率减变化《=0.1db/km(与20℃时的值比较),温度恢复到20℃时,应无附加衰减;
④光缆允许的曲率半径:
敷设时:光缆外经的20倍;
敷设固定后:光缆外经的12.5倍;
在上述条件下,光缆各项性能均无影响;
⑤按规定方法检验外护套的完整性:光缆浸水24小时后测试,外护套的
绝缘电阻(外护套内的金属层与大地间)不小于2000MG.Km(500V.DC 测试)。
⑥光缆浸水24小时后测试,外护套的耐压强度(外护套内的金属层与大
地间)不小于15KV.DC.2分钟。
外护套内的金属层与金属加强芯耐压强度不小于20 KV.DC.2分钟。
7.6.9、使用寿命:预测寿命不小于30年,在常规条件下,光缆的使用
寿命不小于25年。
7.6.10、光缆外护套介质强度:外护套内铠装层与大地间,在光缆浸水
24小时后测试,介质击穿强度不低于小于15KV.DC.2分钟。
外护
套内铠装层与金属加强芯之间,不低于20 KV.DC.2分钟。
7.6.11、符合信息产业部标准要求,其他指标必须达到或超过国标;7.6.12、长度标志:光缆外套上间隔1M应印有标志,标志内容如下:
(1)连续计米长度;
(2)光缆型号;
(3)生产厂名;
(4)生产年份;
(5)印有“绵阳广电”字样;
标志在光缆寿命期内清晰可见,其长度精度高于±20cm/100m。
感谢阅读。